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忠同志长期在机关从事宣传教育工作。几十年来,他结合工作实际坚持业余写稿,发表了很多作品,不少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反响;他还撰写了多部著作(有的收入了这套书),党和国家领导同志以及多位著名专家曾为其作序。现在,他又出版了“作品选与写作谈”。看了这套书稿,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机关干部坚持业余写稿,对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很有好处。
第一,机关干部坚持业余写稿,可以促进作者走基层。写稿必须有题目,题目从哪里来?只靠在办公室里拍脑袋出不来,只能从基层中来,从现实生活中来,从基层和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中来,如果脱离了基层,脱离了现实生活,就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写稿必须占有素材和信息,即便是理论文章,也需要有扎实的、有说服力的素材和信息,素材和信息从哪里来?可以从报刊、书本中来,也可以从网上来,但不论报刊、书本和网上的素材多么生动、多么丰富,都不是第一手的,都不是鲜活的,都代替不了亲身感受的直接体验。那么,第一手素材和信息在哪里?在基层。只有到了基层,才能闻到大地的泥土味,才能听到百姓的心里话,才能获得带着泪珠、散发着泥土芬芳的素材和信息。因此,机关干部坚持业余写稿,要想获得题目、获得写稿的素材和信息,就逼着自己常下基层,逼着自己挤时间以及利用调研等机会多到基层走一走。
第二,机关干部坚持业余写稿,可以促进作者转作风。首先,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作风。党报党刊既是党的喉舌,也是人民的喉舌。机关干部坚持业余写稿,往往很多体裁和内容都是反映人民群众利益、替人民群众立言的。长期坚持业余写稿,就会不忘人民群众,牢记人民重托;就会逐步培养起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感情,与广大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倾听他们心声、反映他们意愿,想他们所想、写他们所急;就会在本职工作中关心群众疾苦,诚心诚意为群众办事。其次,勤于学习、勤于动脑、勤于动笔,也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作风,更是机关干部一个优良作风。可是一个时期以来,这个优良作风在我们少数干部的身上失传了,一些同志作风漂浮,懒于学习、懒于动脑、懒于动笔,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渐削弱,本职工作的质量随之下降。而坚持业余写稿,能够逼着我们去学习、去动脑、去动笔,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新闻报道是一个思想水平、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反映。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往往有时对一些问题若明若暗,停留于一般认识。但不论对哪个问题,只要一落笔写成文字就大不相同了,它需要我们去深入思考,看对这些问题怎样认识才能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符合党和政府的政策。这样思考多了,我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工作水平也就提高了。再者,机关干部坚持业余写稿,有利于改进机关的风气。写稿,需要理论功底,需要“吃透”党和政府的有关精神,这就需要学习、研究。业余时间写点稿子,能够增强我们钻研业务、研究问题的浓厚兴趣。如果一个机关业余写稿的人多了,还可以把大家在业余时间的精力吸引到学习和研究问题上来,形成刻苦钻研业务、勇于研究问题的良好风气。
第三,机关干部坚持业余写稿,可以促进作者改文风。我们业余写稿,如果缺乏很好的文字表达能力,不能用准确、简洁、鲜活、生动的文字把要报道的事实表达出来,把要讲的问题写出来,就达不到好的效果,媒体就不会采用。这样,它就要逼着我们在语言文字方面下功夫,去磨练文字,提高文字表达的能力。当前,在一些党政机关文件、领导干部讲话等方面的文风上存在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一是长,二是空,三是假,大话、套话、官话泛滥。文风不正,不仅损害讲话者、为文者自身形象,也损及党的威信,导致干部脱离群众、群众疏远干部,使党的执政主张在群众中失去吸引力、感召力和亲和力。而我们坚持业余写稿,锻炼了文笔、磨练了文字,就会改变那种冗长空洞、言之无物的状况,逐渐形成清新朴实、生动鲜活、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风。
王开忠同志在宣传工作岗位上坚持业余写稿并取得丰硕的成果,这种精神和做法无疑是值得提倡的。希望有更多的机关干部结合工作写点稿件,更好地促进“走转改”,不断提高服务大局、服务人民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系光明日报总编辑)
第一,机关干部坚持业余写稿,可以促进作者走基层。写稿必须有题目,题目从哪里来?只靠在办公室里拍脑袋出不来,只能从基层中来,从现实生活中来,从基层和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中来,如果脱离了基层,脱离了现实生活,就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写稿必须占有素材和信息,即便是理论文章,也需要有扎实的、有说服力的素材和信息,素材和信息从哪里来?可以从报刊、书本中来,也可以从网上来,但不论报刊、书本和网上的素材多么生动、多么丰富,都不是第一手的,都不是鲜活的,都代替不了亲身感受的直接体验。那么,第一手素材和信息在哪里?在基层。只有到了基层,才能闻到大地的泥土味,才能听到百姓的心里话,才能获得带着泪珠、散发着泥土芬芳的素材和信息。因此,机关干部坚持业余写稿,要想获得题目、获得写稿的素材和信息,就逼着自己常下基层,逼着自己挤时间以及利用调研等机会多到基层走一走。
第二,机关干部坚持业余写稿,可以促进作者转作风。首先,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作风。党报党刊既是党的喉舌,也是人民的喉舌。机关干部坚持业余写稿,往往很多体裁和内容都是反映人民群众利益、替人民群众立言的。长期坚持业余写稿,就会不忘人民群众,牢记人民重托;就会逐步培养起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感情,与广大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倾听他们心声、反映他们意愿,想他们所想、写他们所急;就会在本职工作中关心群众疾苦,诚心诚意为群众办事。其次,勤于学习、勤于动脑、勤于动笔,也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作风,更是机关干部一个优良作风。可是一个时期以来,这个优良作风在我们少数干部的身上失传了,一些同志作风漂浮,懒于学习、懒于动脑、懒于动笔,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渐削弱,本职工作的质量随之下降。而坚持业余写稿,能够逼着我们去学习、去动脑、去动笔,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新闻报道是一个思想水平、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反映。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往往有时对一些问题若明若暗,停留于一般认识。但不论对哪个问题,只要一落笔写成文字就大不相同了,它需要我们去深入思考,看对这些问题怎样认识才能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符合党和政府的政策。这样思考多了,我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工作水平也就提高了。再者,机关干部坚持业余写稿,有利于改进机关的风气。写稿,需要理论功底,需要“吃透”党和政府的有关精神,这就需要学习、研究。业余时间写点稿子,能够增强我们钻研业务、研究问题的浓厚兴趣。如果一个机关业余写稿的人多了,还可以把大家在业余时间的精力吸引到学习和研究问题上来,形成刻苦钻研业务、勇于研究问题的良好风气。
第三,机关干部坚持业余写稿,可以促进作者改文风。我们业余写稿,如果缺乏很好的文字表达能力,不能用准确、简洁、鲜活、生动的文字把要报道的事实表达出来,把要讲的问题写出来,就达不到好的效果,媒体就不会采用。这样,它就要逼着我们在语言文字方面下功夫,去磨练文字,提高文字表达的能力。当前,在一些党政机关文件、领导干部讲话等方面的文风上存在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一是长,二是空,三是假,大话、套话、官话泛滥。文风不正,不仅损害讲话者、为文者自身形象,也损及党的威信,导致干部脱离群众、群众疏远干部,使党的执政主张在群众中失去吸引力、感召力和亲和力。而我们坚持业余写稿,锻炼了文笔、磨练了文字,就会改变那种冗长空洞、言之无物的状况,逐渐形成清新朴实、生动鲜活、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风。
王开忠同志在宣传工作岗位上坚持业余写稿并取得丰硕的成果,这种精神和做法无疑是值得提倡的。希望有更多的机关干部结合工作写点稿件,更好地促进“走转改”,不断提高服务大局、服务人民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系光明日报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