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已经走过好几年,每位教师都或多或少地感受到课改带来变化,让人领略到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师变了,学生变了,课堂也变了。下面笔者谈谈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有哪些变化。
1 创造性使用教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音乐课堂上,学生举手说道:“老师,这首歌曲太难了,不大好听。”“老师,这首歌曲不适合我们演唱,我们学下一首吧!”听着学生的诉说,若是在以往,笔者肯定会大发雷霆:“教材里的歌曲,你说不学就不学,那怎么能行?”可是今天,笔者却听取了学生的建议:“那我们就来听一听下一首吧。”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上学期期末,笔者曾做过这样的问卷调查:一学期学过的歌曲中,你喜欢哪几首?不喜欢哪几首?结果发现,学生不喜欢的歌曲中有多首是一样的。新课改提出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教材中的内容不一定都讲,而教材中没有的内容也可以进行适当地补充。
这学期学习中,根据学生的建议,考虑教学的实际情况,笔者也进行了适当的筛选或补充。笔者发现学生对《唱脸谱》一歌情有独钟,但教材上的内容却介绍得不是很多,于是发动学生课后查找资料。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在网上找资料已不是难事。课堂上,学生都争先发言。笔者把学生分成几组,让他们分别介绍京剧的行当、脸谱上不同颜色代表的人物性格,有的还查找了脸谱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用在各行各业上。学生在讲述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扩展了知识面,更重要的是他们真正地成了课堂上的主人。这样的课堂,看似比以前容易了,但要求教师在课下下得工夫更多,教师应该把握好对教材的整合,要让学生感到有兴趣,让他们更快乐地、更主动地学习。这样,教学也就成功了。
2 尊重学生,唤醒美好的心灵
音乐课上,发生这样一件事,一名学生新买的口琴不见了,最值得怀疑的是他的后桌王某(王某这个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是很好,经常捣乱),可王某却怎么也不承认,但笔者从他的眼神中已经找到答案。若是在以往,笔者肯定会当着全班学生的面,狠狠地批评他,直到他认错为止,可是这次没有。课后找到王某,经再三询问,他说了实话,口琴确实是他拿的,他非常喜欢吹,可家长不给买。笔者对他说:“你承认了错误,说明你是个诚实的孩子,我也会替你保守这个秘密,这支口琴就算是我送给你的了,希望以后的路你能走好。”后来,笔者又拿了一支新口琴对学生说:“王某的口琴确实是他自己的,那位丢失口琴的同学别着急,老师再给你一支新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以后的音乐课上,王某总是非常认真地听课,并能主动回答问题,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已不是那个爱捣乱的人了。
其实,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渴望别人对他的尊重,即使他有时错了,也应该讲究方法去帮助他,如果用简单粗暴的方法解决问题,可能会失去一个好孩子。新课改理念下,更强调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巧妙地帮助有错误的学生,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给他一个正确的方向,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感受学生的心灵、体会他们的一言一行,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有用的人,是受教师尊重的人。学生也会在内心深处有所改变,变得更加积极向上。
3 正视学生的差别
回首以往,每个教师大概都有这样的经历,常常抱怨某个学生的不足,而不自觉地把学生分类。笔者在音乐课上也是如此,对那些听不进去课、课堂纪律差的学生,总是采取严厉的管教,通过眼神或语言设法让这样的学生降服,久而久之导致师生之间距离更大,学生对音乐课更没了兴趣,甚至很难接受教师哪怕是善意的劝说。新课改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但同时也要求教师关照个别差异,让每个学生都体验成功。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和社会文化氛围,有差异是肯定的,承认差异、正视差异,应该是新课改下的教师首先应该做到的。教师不要轻易地用语言伤害学生原本渴求向上的心,要相信每个学生身上都有特定的潜能,应该努力去发现、去赏识,让学生感到教师是重视他的,是欣赏他的,从而建立自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能奢望每个学生都优秀,只要在某个阶段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就是成功。
4 留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时间
新课程的改革更加强调每位学生的成功,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在学习的内容总量上做了严格的控制,删除大量当今社会生活中很少用到的或理论性过强,对多数学生来说偏难的内容,使新教材的分量和难度大为降低。音乐学科也是如此,强调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培养音乐的爱好者,并不是要培养专业型人才,在教材的编写上删除很多较难懂的音乐知识,让音乐知识变得浅显易懂,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教材因为删除很多内容,因此有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地去探究、去发现、去表现,为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不少空间。
在讲“走进西藏”一课时,笔者让学生课下搜集有关藏族风情的资料,伴随着李娜嘹亮的歌声开始这一节课。学生都被美丽辽阔的雪山高原吸引着,因为大家对这首歌曲都比较熟悉,他们唱了两遍以后笔者便及时组织学生分成几组,请他们分别介绍所知道的藏族风土人情。因为他们事先已经查找不少资料,所以组织起来比较容易。学生分别介绍了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藏民生活习俗与服饰、高原“三宝”等,甚至有些学生还说到布达拉宫的面积。学生介绍完后,笔者都给予简单的小结。这一节课主要是欣赏歌曲,但留一部分时间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地探索,去发现,去交流,在交流中每位学生都获取更多的知识,同时增强自信与表达能力。
5 学生参与的自我评价
在评价中加入学生参与的自评,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反思、加强评价与教学相结合的过程,成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调整等自我教育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在学期末笔者让每位学生对自己这一学期的表现进行一次自我评价,要公正、客观。笔者对他们说,只有了解了自己,才能更好地进步。每人要写出自己的优点,自己在这一学期的进步,也可以写一些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利于以后的改进。
笔者教的是四、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已经比较客观,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生的自我评价写完后,笔者仔细翻看,很受感动。例如,有的学生说:自己原来认为吹竖笛很枯燥,总也学不会,可看着那么多同学在老师那里顺利过关,自己也很着急,请教同桌教了几天,没想到也能在老师那里取得好成绩,感到很高兴,今后会练习更多好听的歌曲。有的学生说:自己在这一学期的音乐课中,胆子变得大了,唱歌时不再脸红了。有的学生说:自己在音乐课上注意力更集中了,希望每周能多上几节音乐课。对学生的自我评价,笔者小心地收藏好,希望在下学期再开学时发给他们,让他们从前一学期的学习中找到力量,再制定自己的努力目标,更好地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教师不仅要做好自身对学生的评价,更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使自己从讲台上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有这样一种说法:“我们过去给学生教了很多很多,但他们真正学到的东西却很少,现在我们教给学生的东西虽然少了,但他们真正学到的东西却很多很多。”笔者认为这种说法说出课程改革中教师在观念上、在教学方式方法上都在进行改革。教师更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他们展示自我、表现自我创造更多的机会,从而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辛店王朱小学)
1 创造性使用教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音乐课堂上,学生举手说道:“老师,这首歌曲太难了,不大好听。”“老师,这首歌曲不适合我们演唱,我们学下一首吧!”听着学生的诉说,若是在以往,笔者肯定会大发雷霆:“教材里的歌曲,你说不学就不学,那怎么能行?”可是今天,笔者却听取了学生的建议:“那我们就来听一听下一首吧。”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上学期期末,笔者曾做过这样的问卷调查:一学期学过的歌曲中,你喜欢哪几首?不喜欢哪几首?结果发现,学生不喜欢的歌曲中有多首是一样的。新课改提出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教材中的内容不一定都讲,而教材中没有的内容也可以进行适当地补充。
这学期学习中,根据学生的建议,考虑教学的实际情况,笔者也进行了适当的筛选或补充。笔者发现学生对《唱脸谱》一歌情有独钟,但教材上的内容却介绍得不是很多,于是发动学生课后查找资料。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在网上找资料已不是难事。课堂上,学生都争先发言。笔者把学生分成几组,让他们分别介绍京剧的行当、脸谱上不同颜色代表的人物性格,有的还查找了脸谱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用在各行各业上。学生在讲述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扩展了知识面,更重要的是他们真正地成了课堂上的主人。这样的课堂,看似比以前容易了,但要求教师在课下下得工夫更多,教师应该把握好对教材的整合,要让学生感到有兴趣,让他们更快乐地、更主动地学习。这样,教学也就成功了。
2 尊重学生,唤醒美好的心灵
音乐课上,发生这样一件事,一名学生新买的口琴不见了,最值得怀疑的是他的后桌王某(王某这个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是很好,经常捣乱),可王某却怎么也不承认,但笔者从他的眼神中已经找到答案。若是在以往,笔者肯定会当着全班学生的面,狠狠地批评他,直到他认错为止,可是这次没有。课后找到王某,经再三询问,他说了实话,口琴确实是他拿的,他非常喜欢吹,可家长不给买。笔者对他说:“你承认了错误,说明你是个诚实的孩子,我也会替你保守这个秘密,这支口琴就算是我送给你的了,希望以后的路你能走好。”后来,笔者又拿了一支新口琴对学生说:“王某的口琴确实是他自己的,那位丢失口琴的同学别着急,老师再给你一支新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以后的音乐课上,王某总是非常认真地听课,并能主动回答问题,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已不是那个爱捣乱的人了。
其实,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渴望别人对他的尊重,即使他有时错了,也应该讲究方法去帮助他,如果用简单粗暴的方法解决问题,可能会失去一个好孩子。新课改理念下,更强调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巧妙地帮助有错误的学生,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给他一个正确的方向,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感受学生的心灵、体会他们的一言一行,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有用的人,是受教师尊重的人。学生也会在内心深处有所改变,变得更加积极向上。
3 正视学生的差别
回首以往,每个教师大概都有这样的经历,常常抱怨某个学生的不足,而不自觉地把学生分类。笔者在音乐课上也是如此,对那些听不进去课、课堂纪律差的学生,总是采取严厉的管教,通过眼神或语言设法让这样的学生降服,久而久之导致师生之间距离更大,学生对音乐课更没了兴趣,甚至很难接受教师哪怕是善意的劝说。新课改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但同时也要求教师关照个别差异,让每个学生都体验成功。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和社会文化氛围,有差异是肯定的,承认差异、正视差异,应该是新课改下的教师首先应该做到的。教师不要轻易地用语言伤害学生原本渴求向上的心,要相信每个学生身上都有特定的潜能,应该努力去发现、去赏识,让学生感到教师是重视他的,是欣赏他的,从而建立自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能奢望每个学生都优秀,只要在某个阶段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就是成功。
4 留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时间
新课程的改革更加强调每位学生的成功,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在学习的内容总量上做了严格的控制,删除大量当今社会生活中很少用到的或理论性过强,对多数学生来说偏难的内容,使新教材的分量和难度大为降低。音乐学科也是如此,强调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培养音乐的爱好者,并不是要培养专业型人才,在教材的编写上删除很多较难懂的音乐知识,让音乐知识变得浅显易懂,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教材因为删除很多内容,因此有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地去探究、去发现、去表现,为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不少空间。
在讲“走进西藏”一课时,笔者让学生课下搜集有关藏族风情的资料,伴随着李娜嘹亮的歌声开始这一节课。学生都被美丽辽阔的雪山高原吸引着,因为大家对这首歌曲都比较熟悉,他们唱了两遍以后笔者便及时组织学生分成几组,请他们分别介绍所知道的藏族风土人情。因为他们事先已经查找不少资料,所以组织起来比较容易。学生分别介绍了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藏民生活习俗与服饰、高原“三宝”等,甚至有些学生还说到布达拉宫的面积。学生介绍完后,笔者都给予简单的小结。这一节课主要是欣赏歌曲,但留一部分时间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地探索,去发现,去交流,在交流中每位学生都获取更多的知识,同时增强自信与表达能力。
5 学生参与的自我评价
在评价中加入学生参与的自评,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反思、加强评价与教学相结合的过程,成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调整等自我教育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在学期末笔者让每位学生对自己这一学期的表现进行一次自我评价,要公正、客观。笔者对他们说,只有了解了自己,才能更好地进步。每人要写出自己的优点,自己在这一学期的进步,也可以写一些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利于以后的改进。
笔者教的是四、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已经比较客观,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生的自我评价写完后,笔者仔细翻看,很受感动。例如,有的学生说:自己原来认为吹竖笛很枯燥,总也学不会,可看着那么多同学在老师那里顺利过关,自己也很着急,请教同桌教了几天,没想到也能在老师那里取得好成绩,感到很高兴,今后会练习更多好听的歌曲。有的学生说:自己在这一学期的音乐课中,胆子变得大了,唱歌时不再脸红了。有的学生说:自己在音乐课上注意力更集中了,希望每周能多上几节音乐课。对学生的自我评价,笔者小心地收藏好,希望在下学期再开学时发给他们,让他们从前一学期的学习中找到力量,再制定自己的努力目标,更好地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教师不仅要做好自身对学生的评价,更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使自己从讲台上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有这样一种说法:“我们过去给学生教了很多很多,但他们真正学到的东西却很少,现在我们教给学生的东西虽然少了,但他们真正学到的东西却很多很多。”笔者认为这种说法说出课程改革中教师在观念上、在教学方式方法上都在进行改革。教师更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他们展示自我、表现自我创造更多的机会,从而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辛店王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