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教育专业的舞蹈训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lisha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舞蹈课一般在音乐教育专业大学四年的课程设置中会开设二年,有的学院在三年级和四年级还作为选修课开设。现在的大学生已经不是七八十年代,每天带着黑框眼镜、穿着运动装的只知道学习、不修边幅、不顾自身形象的大学生了。作为90后的大学生他们更加的注重自己的气质、形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就更加注重这一点了,毕业后要为人师表,大多数的人会成为中小学的音乐教师。而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中小学校没有配备专业的舞蹈教师,一般都是由音乐教师兼任的。那么这些舞蹈课都是由谁来上呢?只能是我们的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以后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们了!考虑到这一点,我们才会把舞蹈课做为必修课纳入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中。在这两年的学习中会根据他们专业自身的特点,每学期会有不同的教学安排和教学目的来帮助他们能够适应今后的工作。
  在第一学期的学习中主要是将一些没有舞蹈基础的学生们引进门,改变他们自身的一些形体习惯,培养他们的形象气质。我们常说人们平时的身体形态是自然状态,我们要通过一学期的学习,让自然体态慢慢转变成舞蹈体态。
  1.地面练习。
  主要是在地面上做勾绷脚、慢抬腿、吸伸腿等动作的练习。一方面改变上半身的形态,另一方面来训练腿部的肌肉。经过一学期的训练我们会发现,在站立时自身的一些问题有所好转,比如驼背、架肩等毛病慢慢的消失了。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地面的这种形态,不自觉的就融入到了我们平时的生活中。腿部的训练我们会发现两腿肌肉的线条变得修长,不再是以前的块状肌肉了。 2.软度练习。
  软度练习有肩、腿、跨、腰等部位的训练。当然第一学期所有的软度练习都是在地面完成的。其实软度训练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了以后跳芭蕾或者民族民间舞时能够更加的优美、好看。
  二、在第二学期的学习中,慢慢的让学生由地面练习到站立练习,这里所说的站立练习不是完全的站立,而是依靠把杆来辅助我们做一些训练。即要加强第一学期的身体的体态训练和软度练习,还要加入芭蕾形体的基础练习。
  ①借助把杆的软度训练。有了上学期的地面训练基础,这学期的软度练习就轻松一些了。但是音乐教育专业的一般年龄都在18、19岁了,骨骼已经定型,错过了软度训练的最佳时期。那么我们的训练目的就要改变了,不是要把他们训练成专业的舞蹈老师,而是要让他们掌握方法,以便他们以后在教学生练软度时,能够帮助学生们练习。如果方法不对,很容易造成拉伤或者更严重的后果。
  ②中间练习。
  中间练习其实就是脱离把杆的训练,在第二学期主要是芭蕾手位和脚位的训练。手位、脚位的训练一方面是让学生初步的了解芭蕾舞最基本的知识,另一方面是让学生慢慢的学会控制自己的手和脚。为下一学期开始跳舞做准备。控制自己的手和脚正常的人都能做到,但是在舞蹈当中来控制那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了。在舞蹈中四肢、头、眼身体各个部位的配合,还有和音乐的配合都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够表现的协调、优美。
  第三学期也就是大二的第一学期,再进一步加深芭蕾基础训练的同时,开始让学生接触民族民间舞。民族民间舞由简单的组合开始,每学期开设两个舞种,每个舞种一至两个组合。芭蕾形体训练是为了训练学生的体态气质,那么民族民间舞就是为了训练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加强舞姿的训练。
  1.把杆练习。把杆从双手扶把开始慢慢向单手扶把过渡。从最基础的一位擦地、蹲到五位擦地、小踢腿再到控制、大踢腿,尽可能的让学生学习到把杆上的每一个动作。因为把杆固定的九个动作,都是通过无数的前辈们通过长期的训练摸索出的一套完整、有效的训练方法的。
  2.藏族舞。
  之所以把藏族舞作为学生第一个接触到民间舞,是因为藏族舞的踢踏组合,上半身的动作少,主要脚部灵活性的训练。由于学生刚开始跳舞,身体的协调性差,所以先加强脚部的训练是非常可行的,刚好藏族舞的踢踏类组合就符合这一要求。
  第四学期的训练就是加大民族民间舞的训练,藏族、蒙族、东北秧歌从基础的动律组合到步伐组合,使学生慢慢找到舞蹈的感觉,从而喜欢上舞蹈,为高年级的舞蹈选修课打下基础。
  通过两年四个学期的训练,不一定要让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们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只是希望他们能够通过基础的芭蕾形体训练和简单的民族民间舞组合,能够在改变自身形体特点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接触到多种形式的舞蹈。音乐、舞蹈是姐妹艺术,所以音教专业的学生学起舞蹈应该更加的得心应手,也为他们的音乐专业的学习提供了帮助!
  作者简介:
  王莹(1981.12.16-),女,河南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音乐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训练。
其他文献
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原发肺癌组织切片中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即人类白细胞抗原经典的Ⅰ类分子(HLA-Ia)包括HLA-A,B,C分子及非经典的Ⅰ类分子(HLA-Ib)HLA-G的表达情况,并
【摘要】新课标指出教学关系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作为新课程下的教师应从改进师生间交往的方向、维度,实现由单向单维到多向多维的改变;增进师生间交往的时空频度,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改变课堂气氛,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运行体系等方面改善教学中的师生交往。  【关键词】教学 师生交往 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
目的:通过分析层粘连蛋白(1aminin,LN)、MMP-2及其抑制物TIMP-2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及相互关系,探讨其在人脑胶质瘤浸润性生长中的作用机制.结论:1)MMP-2在人脑胶质瘤中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提到“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此谓“教师”。  “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中提出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身心健康的公民。此谓“班主任”。  由此,班主任
目的:提取分离人参属植物药扣子七的化学成分,探讨扣子七乙醇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为本属植物的化学分类及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扣子七经乙醚脱酯得乙醚提取物,残渣再用
【摘要】在现今的教育活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培养与形成的因素有多种,包括家庭、学生自身、学校教育以及社会等因素。而班主任作为与学生接触时间较其父母长的角色,且是直接进行学生教育管理的负责人,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有必要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给予关注和指导。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再从四个方面阐述应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融
【摘要】本研究以浙江省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意识培育为对象,通过问卷、访谈、走访等方式开展调查,基本掌握了目前浙江省独立学院的创业状况、创业意识培育、创业教育的现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业意识培育模式,发现存在着尚未形成系统的创业意识培育模式、创业教育体系不完整、创业扶持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急需解决,要更新创业创新教育理念,建立资源丰富、信息共享、资助个性化、服务到位的创业意识培育路径必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目的:  回顾性分析连云港地区2014至2016年期间肺结核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试验及其对利福平和异烟肼相关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了解连云港地区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现状
【摘要】体验,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体验式教学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由教学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事物,更在于它能不断地促进学生的理解、体验和感悟。巧妙的运用体验教学方式,精心地设计体验形式,是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情景体验、生活场景体验、游戏体验、角色转换体验等方式让学生成为生活的“亲历者”,学习的“探索者”,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情感获得熏陶,能力得到发展,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得以彰显。  【关键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