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举国同庆六十华诞、第十一届全运会即将召开之际,袁伟民推出力作《袁伟民与体坛风云》,书中披露:
悉尼奥运会前夕,突发兴奋剂事件,痛割毒瘤不手软。
袁偉民:说好呢,还是不说好?这是历史,我书里说的是让历史尽可能接近事实,当然看的人也有角度问题。我书上写的都是有材料根据的,当年很多材料都是归到我这里的。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也有很多人鼓励我说,你不出来说话,就没有人说真话了,历史就这么错下去了,我明明知道真相却不出来纠正,是对历史不负责任的态度。我在体育界这么长时间,经历的事情很多。当然说真话,必然涉及到具体的人,具体的事,具体的部门。但是我想,说这些事并不是为了批评谁,指责哪个部门,我只想通过这些事,起到启迪的效果,对事不对人。我的文章里没点名,很多事,部门里的人谁都知道,但是老百姓搞不清楚。好多时候是我看了电视、看了报刊,才知道披露出来的是违背事实的,因为我是参与决策的人。按理说,我们国家走到今天,人们可以大胆发表各种意见,但我想,一些具体的、重大的问题上,个人、集体、国家三者的位置怎么摆,如何处理,是有原则的。特别是我们这些受党教育多年,干了很长时间的干部、高级干部,应该有基本原则。
《新民周刊》:你曾经说过,这本书不是一本传记,而是用“5年带出50年”——主体是记录您在担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之后5年间中国体育界发生的重大事件,在此基础上带出您的整个人生经历。换句话说,这本书不仅是对你自己50年体育生涯的一个总结和回顾,更是中国体育一个时代的缩影,是这样的吗?
袁伟民:是的。我这5年,是中国体育界跨越式发展的5年。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国以28金实现历史性突破,2001年申奥成功,2002年冬奥会实现金牌零的突破,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又以32金创造历史。所以说,这5年里折射出了中国体育近50年来的沧桑巨变。
迎来转型良机
中国体育的转型,是袁伟民在任及卸任后长期思考的一个问题。“中国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需要金牌,而我们也已经做到了,北京奥运会已经名列金牌榜首,已向世界证明中国是金牌大户,现在我们应该在保证优势项目和抓好重点基础项目的前提下,花大力气发展群众体育。”袁伟民告诉记者,他在观看了北京奥运会的赛事后,用更加冷静、客观的心态看待和思索他非常熟悉的中国体育。“现在已经到了中国体育转型的最佳时机。”
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体制是精英体制,中国的体育体制也同样如此,虽然中国在奥运会上争金夺银的实力确实很强大,但一个普通的体育爱好者想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参加奥运会实在是太难了……说到底,中国能在奥运会上夺金牌第一,举国体制的功劳可以说非常之大,一个运动员在被选入国家队之后就不必操心任何其他的事情,吃有食堂,住有宿舍,每个月有津贴,而他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努力训练,争取在国际赛场上取得好成绩。这样的举国体制给中国体育带来了很多荣誉。但这种夺金主要是精英教育的产物,不是建立在全民体育的基础上的。
相反在欧美其他国家,体育是一个全民参与的锻炼方式,任何人只要喜欢运动,都可以在很多比赛中报名参加,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立陶宛一次国内篮球比赛可以有2000多支参赛队伍,很多国家的奥运会选手都不是专业运动员,大学的校队运动员,甚至餐厅的厨师、普通的职员、公司的CEO,都可以获得参加奥运会的机会,而且有些运动的成绩还在中国队之上。
在《袁伟民与体坛风云》一书中,袁伟民提出了衡量“世界体育强国”的三个标准:体育人口的多少,体育产业的强弱,体育成绩的好坏。他认为,不仅要将体育作为一种兴趣,而且要把体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体育观念很强、经常参加比较正式的体育运动、经常进行体育消费,才能被称为体育人口。
袁伟民说:“事过5年,现在再读这篇短评,我仍觉得很有水平,据说是时任《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写的,我们非常感谢,也不会忘记《人民日报》海外版这位正直的总编辑,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所给予中国体育的支持。”说到这里,这位硬汉子的眼里隐约闪烁着泪光。记者想不到当年袁伟民会背负如此沉重的压力。
离任后的生活
5年前,袁伟民在离任之际说过:“47年的体育工作,充满了紧张、激烈、挑战和艰苦。离任之后,我会参加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去,锻炼身体、享受人生。”
袁伟民说到做到。采访中,袁伟民告诉记者,学生时代他就是一个业余足球运动员,高中毕业以后才开始打排球,很快就成为江苏队的主力二传手,几年后入選国家队……这样的经历,使得今年71岁的他将参加体育锻炼作为人生的一大乐事,尤其是网球和高尔夫。作为中国高尔夫球协会主席,袁伟民认为“高尔夫进入奥运会后,会有一个大的发展,它以球会友,讲究技巧,是一项超越自我的运动,让人可以拥抱大自然,有益于身心健康。”袁伟民说。和袁伟民打高尔夫球的,是他以往在工作中结识的朋友和他往日的弟子。一些各界名流也会请他参加一些“高球派对”——不是那种比赛性质,而是属于联谊休闲性质。当年的老女排队员们都知道袁指导的这个爱好,所以会经常招呼“袁头儿”出来打球吃饭,在阳光下草地上享受家庭聚会般的日子。
“现在我就和一些老朋友一起打球,一个礼拜三次,每次一个多小时,打完球回家洗澡,几个球友再一起吃饭,有时候把夫人(郑沪英)也带着。”袁伟民说。对他来说,膝关节有伤,开过四次刀,唯一的小烦恼是每次都得带着自己的网球鞋,因为他的脚有46码,“如果找不到鞋,打球时我就得‘穿小鞋’了,”他开着玩笑。袁伟民至今还会经常去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的网球馆训练。
悉尼奥运会前夕,突发兴奋剂事件,痛割毒瘤不手软。
袁偉民:说好呢,还是不说好?这是历史,我书里说的是让历史尽可能接近事实,当然看的人也有角度问题。我书上写的都是有材料根据的,当年很多材料都是归到我这里的。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也有很多人鼓励我说,你不出来说话,就没有人说真话了,历史就这么错下去了,我明明知道真相却不出来纠正,是对历史不负责任的态度。我在体育界这么长时间,经历的事情很多。当然说真话,必然涉及到具体的人,具体的事,具体的部门。但是我想,说这些事并不是为了批评谁,指责哪个部门,我只想通过这些事,起到启迪的效果,对事不对人。我的文章里没点名,很多事,部门里的人谁都知道,但是老百姓搞不清楚。好多时候是我看了电视、看了报刊,才知道披露出来的是违背事实的,因为我是参与决策的人。按理说,我们国家走到今天,人们可以大胆发表各种意见,但我想,一些具体的、重大的问题上,个人、集体、国家三者的位置怎么摆,如何处理,是有原则的。特别是我们这些受党教育多年,干了很长时间的干部、高级干部,应该有基本原则。
《新民周刊》:你曾经说过,这本书不是一本传记,而是用“5年带出50年”——主体是记录您在担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之后5年间中国体育界发生的重大事件,在此基础上带出您的整个人生经历。换句话说,这本书不仅是对你自己50年体育生涯的一个总结和回顾,更是中国体育一个时代的缩影,是这样的吗?
袁伟民:是的。我这5年,是中国体育界跨越式发展的5年。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国以28金实现历史性突破,2001年申奥成功,2002年冬奥会实现金牌零的突破,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又以32金创造历史。所以说,这5年里折射出了中国体育近50年来的沧桑巨变。
迎来转型良机
中国体育的转型,是袁伟民在任及卸任后长期思考的一个问题。“中国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需要金牌,而我们也已经做到了,北京奥运会已经名列金牌榜首,已向世界证明中国是金牌大户,现在我们应该在保证优势项目和抓好重点基础项目的前提下,花大力气发展群众体育。”袁伟民告诉记者,他在观看了北京奥运会的赛事后,用更加冷静、客观的心态看待和思索他非常熟悉的中国体育。“现在已经到了中国体育转型的最佳时机。”
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体制是精英体制,中国的体育体制也同样如此,虽然中国在奥运会上争金夺银的实力确实很强大,但一个普通的体育爱好者想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参加奥运会实在是太难了……说到底,中国能在奥运会上夺金牌第一,举国体制的功劳可以说非常之大,一个运动员在被选入国家队之后就不必操心任何其他的事情,吃有食堂,住有宿舍,每个月有津贴,而他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努力训练,争取在国际赛场上取得好成绩。这样的举国体制给中国体育带来了很多荣誉。但这种夺金主要是精英教育的产物,不是建立在全民体育的基础上的。
相反在欧美其他国家,体育是一个全民参与的锻炼方式,任何人只要喜欢运动,都可以在很多比赛中报名参加,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立陶宛一次国内篮球比赛可以有2000多支参赛队伍,很多国家的奥运会选手都不是专业运动员,大学的校队运动员,甚至餐厅的厨师、普通的职员、公司的CEO,都可以获得参加奥运会的机会,而且有些运动的成绩还在中国队之上。
在《袁伟民与体坛风云》一书中,袁伟民提出了衡量“世界体育强国”的三个标准:体育人口的多少,体育产业的强弱,体育成绩的好坏。他认为,不仅要将体育作为一种兴趣,而且要把体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体育观念很强、经常参加比较正式的体育运动、经常进行体育消费,才能被称为体育人口。
袁伟民说:“事过5年,现在再读这篇短评,我仍觉得很有水平,据说是时任《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写的,我们非常感谢,也不会忘记《人民日报》海外版这位正直的总编辑,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所给予中国体育的支持。”说到这里,这位硬汉子的眼里隐约闪烁着泪光。记者想不到当年袁伟民会背负如此沉重的压力。
离任后的生活
5年前,袁伟民在离任之际说过:“47年的体育工作,充满了紧张、激烈、挑战和艰苦。离任之后,我会参加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去,锻炼身体、享受人生。”
袁伟民说到做到。采访中,袁伟民告诉记者,学生时代他就是一个业余足球运动员,高中毕业以后才开始打排球,很快就成为江苏队的主力二传手,几年后入選国家队……这样的经历,使得今年71岁的他将参加体育锻炼作为人生的一大乐事,尤其是网球和高尔夫。作为中国高尔夫球协会主席,袁伟民认为“高尔夫进入奥运会后,会有一个大的发展,它以球会友,讲究技巧,是一项超越自我的运动,让人可以拥抱大自然,有益于身心健康。”袁伟民说。和袁伟民打高尔夫球的,是他以往在工作中结识的朋友和他往日的弟子。一些各界名流也会请他参加一些“高球派对”——不是那种比赛性质,而是属于联谊休闲性质。当年的老女排队员们都知道袁指导的这个爱好,所以会经常招呼“袁头儿”出来打球吃饭,在阳光下草地上享受家庭聚会般的日子。
“现在我就和一些老朋友一起打球,一个礼拜三次,每次一个多小时,打完球回家洗澡,几个球友再一起吃饭,有时候把夫人(郑沪英)也带着。”袁伟民说。对他来说,膝关节有伤,开过四次刀,唯一的小烦恼是每次都得带着自己的网球鞋,因为他的脚有46码,“如果找不到鞋,打球时我就得‘穿小鞋’了,”他开着玩笑。袁伟民至今还会经常去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的网球馆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