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颠覆为开拓以摧毁为创建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xf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三体》以对爱情的质疑,对人性恶的发掘和演绎以及对人类道德自觉的追问乃至否定彻底颠覆和消解了既有的文学母题,这种对传统文学意义建构决然的背离和撕裂,以颠覆为开拓,以摧毁为创建,是重生之前的涅槃,也是更换全身衣服前的裸体,是灭世洪水,决绝的毁灭里蕴含着创世的悲悯。
  关键词:《三体》 颠覆消解 开拓创建
  俄国作家纳波科夫认为:“没有一件艺术品不是独创一个新天地”,他又说:“好的小说其实都是好的神话。”{1}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地球往事》三部曲第一部《三体》无疑是一部独创新天地的力作,同时也是一个如创世纪一般气象雄浑,在精神的疆域勇猛开拓,创造新境界的神话。
  《三体》以文革中疯狂嘈杂的场景为开篇,而文革的疯狂嘈杂最终成为整个叙述的起点与背景,这样的起点与背景使得科幻飞扬的想象有了灰色的、现实和伤感的底子。作为一部科幻小说,《三体》并非以想象力的驰骋为亮点,哲学层面的反思和精微细致的推理使得小说的叙述非常严谨平实,然而这种严谨平实却比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虚构造成更加切肤的惊悚和更加深刻的震撼。在《三体》中即便是对外星生命三体人的描述也是以游戏中人类的面貌出现,并没有光怪陆离的描写。小说情节的推进也是基于平凡的生活场景、普通的人物造型、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周密的理论推理这些普通的材料,那么作者又是如何在光年的尺度上开拓和创造一个全新的宇宙,构建描绘了独特而令人震撼的宇宙秩序呢?首先,刘慈欣为《三体》铸造了全新的灵魂。尼采说,一切文学余独爱以血书者{2},以血书,便是作者以自己的生命熔铸作品的灵魂。好的文学作品必然有不灭的灵魂,或以情为魂,或以志为魂,或以道为魂。而《三体》的灵魂却非以上种种,可以说,《三体》消解了种种我们在既往的阅读经验中所积累和构建的意义,我们期待视野中的作品的灵魂始终没有出现,却有一种别样的震撼和不安,是如此富有生命力和魔力,自始至终摄住了读者的心,这就是《三体》的灵魂所在。它是一种追问,是一种质疑,但又比追问和质疑有力和强悍得多,那是一种决绝的,不惜毁灭一切颠覆一切的追问和质疑,这种追问和质疑指向个人也指向整个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究竟,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这样的追问,似乎有很多,但都是温和而妥协的,哲学或者宗教试图给我们一个解释,尤其在传统文学作品中,那些美好的、圣洁的精神永远给我们以安抚。但《三体》的灵魂却是不妥协,这种追问的价值和生命力不在于要得出最终的答案而在于追问本身,是一种破釜沉舟的绝望的追问,于是这追问便如远古神的力量毁灭和颠覆一切人为构建的意义世界,最终在废墟中又隐隐萌生出希望。这也同时成为《三体》独创新天地的第二个原因:《三体》所开拓的精神疆域是新的。《三体》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以否定和毁灭为开拓和建构。别人是要在既往的基础上建筑恢宏的殿堂,而刘慈欣却是用超人的勇气和力量毁灭既有的意义构建创造出一片同样恢宏的废墟,这废墟既是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本真,也是圣经中灭世洪水过后重新萌生希望的世界。
  一、对爱情的质疑
  古今中外拥有永恒的生命力,能够长久地打动人心的文学作品不乏以爱情为主题者,无论是宝黛之恋还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他们的形象永远因为美丽纯洁的爱情而熠熠生辉,具有穿越时空依然动人心弦的魅力。而《三体》对爱情的描述则充满了质疑的意味,爱情往往是一厢情愿的幻象或者是对现实条件的一种妥协。在整个叙述中没有一段爱情是两情相悦或者美好持久的。对爱情破灭的原因也并非由于时下小说中所常见的移情别恋或见异思迁,而是因为人性的自私、冷漠和欲望,或者说因为理想中真正的爱情从来就不存在,所以也无所谓破灭。
  小说中着墨较多、较为清晰的情感婚姻叙述有绍琳和叶哲泰、叶文洁和杨卫宁以及申玉菲和魏成三对夫妻。这三段婚姻并非是没有感情基础的,双方的际遇和结合都符合爱情发生的逻辑,但却竟然都是以鲜血和死亡为终结。婚姻中的双方甚至会有一方的双手染上了另一方的鲜血。在无情地背叛、直接或间接地杀害了自己的伴侣或目睹了伴侣的死亡之后,无论是邵琳还是叶文洁还是魏成都没有内疚、忏悔或是深陷痛苦,而是坦然开始了自己新的人生阶段,这种与情理相悖的坦然打破了人们对爱情生死相依的想象,令人感到惶惑不安。
  在小说的开篇,大学教授、天体物理学家叶哲泰作为“反动学术权威”在批斗中被红卫兵殴打致死,而妻子邵琳则为了保全自己在一旁揭发叶哲泰的种种“罪状”,从而成为杀害丈夫的帮凶。邵琳和叶哲泰都是物理学领域的专家教授,邵琳的父亲也是一位物理学领域的学者,与叶哲泰冰玉情深。邵琳和叶哲泰共同生活了几十年并且有两个女儿叶文洁和叶文雪,从常理推测,应该是伉俪情深,但结尾却如此凉薄。叶文洁是邵林和叶哲泰的女儿,也是书中着墨最多并且推动了小说情节发展的主要人物。叶文洁和杨卫宁的感情之路看似顺理成章。杨卫宁是叶哲泰的学生,又是叶文洁的学长,他“才华、风度和修养俱佳”,在叶文洁遭人陷害、身临绝境的时候冒着政治风险救了叶文洁,又置自己的前途于不顾与叶文洁结为夫妻,并有了一个女儿。在红岸基地与世隔绝的生活中,两人朝夕相对几千个日日夜夜,杨卫宁一直关心爱护着叶文洁。但叶文洁却并没有按照正常的情感逻辑对杨卫宁产生爱情,最终“冷静、毫不动感情地”杀害了自己的丈夫杨卫宁。申玉菲和魏成的婚姻也是以申玉菲的死亡为终结,魏成同样是冷漠无情的,在目睹了申玉菲的死亡后他“脸上有一丝震惊,一丝悲哀,但也仅仅是一丝而已”。
  三段婚姻都貌似具备了爱情发生的逻辑条件,但都以绝情和无情结束,看似只是有悖常理的非常叙述,但却在叙述中透露出一种质疑:爱情是否只是一种自说自话的想象?或者,爱情是否真的存在?这样的描写,这种冷酷的质疑和追问无疑颠覆了传统文学观念中“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可歌可泣的爱情观,使得关于爱情的美丽宫殿悄然坍塌。
  二、对人性恶的发掘和演绎
  人性是善还是恶,是一个有多种阐释和解读的哲学命题,而在文学所描述的图景中,善永远是主流和方向,恶往往只是因果链条上被扭曲的一段,最终往往伴随着惩戒、感化和忏悔再回归善的正途。《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复活》中的聂留朵夫都是此例。对人性善的肯定或对人性的善在经历了种种蒙尘后复归的颂扬在文学的天地里无疑是一座丰碑。而《三体》却对人性的恶作以极致的发掘和演绎,这种恶是疯狂的,而且没有忏悔和救赎的回还,于是对于人性善的丰碑形成了强烈的质疑和消解,质疑的尽头,对于善的期许和构建分崩离析。小说以“文革”的疯狂年代为开篇,在这个疯狂的时代,人性之恶得到了集中的展现。十五岁的叶文雪在红卫兵武斗中被子弹穿透胸膛成为牺牲品,令人发指的是,她的遗体被对立派别的红卫兵挂在大院的铁门上作为练习射击的靶子,怜悯、同情、对生命的尊重等一切人类应有的美好情感全都如烈日下的露珠蒸发殆尽,只留下人性的恶,暴虐如炽烈的地狱之火摧毁一切。而叶哲泰作为一名物理学教授则是死在了四个红卫兵女孩的毒打中,他的妻子邵琳成为帮凶。如果说斗争中所展露的人性恶的暴虐残酷只是一种非常态的疯狂,那么时隔多年之后当事人的拒绝忏悔则更让人心寒意冷。后来叶文洁回到了原来的大学任教,首先是她的母亲邵琳通过继父传达了自己对于叶哲泰死亡毫无忏悔和歉意的声明,然后,当叶文洁约见当年亲手杀害父亲的几个红卫兵时,她并没有听到这些凶手的忏悔,看到哪怕是一点点人性的复归,她们理直气壮地认为自己也是受害者而不应该承担道德上的任何谴责。再来反观叶文洁这个人物,她最初是一个家破人亡的受害者,当她在人生的绝境获得救助,生命得以保存、生活得以继续时,时间并不能淡化她的仇恨,感激、爱情,甚至还有对腹中女儿的母爱都不能消解她心中的仇恨,当她一旦获得了时机,她不惜牺牲整个人类来复仇,而当她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可能会被发觉时,她毫不犹豫地亲手杀害了自己的同事雷志成和一直关爱保护她的丈夫杨卫宁。在她毫不犹豫地将丈夫送上了灭亡的轨道,并且亲手杀害了无辜的杨卫宁后,终其一生,并没有任何的内疚或罪恶感。叶文洁自己和令她愤怒的不愿忏悔的杀父凶手何其相似。所谓人类的善良仿佛只是一件脆弱的伪装的外衣,一旦撕下外衣,每一个人都不啻是一个恶魔。于是,人性善的丰碑便轰然倒塌,只留下一片废墟。   三、对人类道德自觉的否定
  道德,作为人类内在的价值理想或者外在的行为规范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民族国度或许会有不同的内涵和阐释。然而对于更完善、更高级的道德境界的追求却是人类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道德的升华与完美也是各种宗教所描绘的愿景。对于道德的膜拜无疑建构了传统文学天地中辉煌的圣殿,而在《三体》中对于人类道德自觉的质疑乃至否定则决绝地将这辉煌的圣殿夷为平地,化为乌有。正如叶文洁的推断:“也许,人类和邪恶的关系,就是大洋与漂浮于其上的冰山的关系,它们其实是同一种物质组成的巨大水体,冰山之所以被醒目地认出来,只是由于其形态不同而已,而它实质上只不过是这整个巨大水体中极小的一部分……人类真正的道德自觉是不可能的,就像他们不可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大地。要做到这一点,只有借助于人类之外的力量。”如果叶文洁的推断和她之后利用“红岸基地”的设备向三体世界发出毁灭人类的邀请只是对人类道德的第一层质疑和否定的话,那么关于三体世界的描述则是对于普适的宇宙道德的彻底否定。“三体世界”作为更高级别的文明,可以通过低维展开的质子向人类显示种种“神迹”,而“三体世界”的智慧生命也被“地球叛党”组织奉为“主”。“三体世界”仿佛既是人类宗教的镜像,也是人类世界的境像,然而刘慈欣对三体文明图景的描绘却如尼采所言“根本没有真理”{3},“这个世界就是强力意志,此外无他”{4}。“三体文明”的本质却并不符合人类的想象,正如关于爱情和善的想象最终都只剩下残酷的真相,“三体文明”的真相是更高级的智慧物种并无更完善的道德可言,甚至不存在人类想象的道德秩序。“三体文明”的发展在残酷无规律的“三体星系”经历了千百次的绝境和重生,在三体无规律的恒纪元和乱纪元之间苦苦挣扎求生是“三体人”唯一的选择。而三体问题的无解使得三体文明面临着最终灭绝的威胁,只能寄希望于向宇宙其他星球的侵略性移民。关于三体世界中的一个底层个体,孤独而卑微“1379号监听员”的描述,仿佛是另外一个叶文洁,而他对于整个三体文明的叛变与叶文洁背叛地球的过程也是惊人相似,他对“三体文明”的绝望,对地球文明的想象都与叶文洁的绝望与想象一一对应,这种对应既讽刺又悲怆。人类中的背叛者对人类道德的自觉丧失了信心而转向“三体文明”,将三体文明幻想为理性和道德更为完善的文明,并希望通过三体文明的入侵建立完善的道德秩序,但真相却是“三体文明”并不存在所谓的道德秩序,只有残酷的生存法则,与此同时,三体文明中的个体却将遥远的地球想象为美丽诗意的天堂,因此背叛了自己所处的文明,这实在是莫大的嘲讽。于是道德的圣殿也不复存在。
  对爱情的赞美,对人性美的颂扬,对道德的膜拜,可以说是人类文学永恒的母题,而《三体》却以对爱情的质疑,对人性恶的发掘和演绎以及对人类道德自觉的追问乃至否定则彻底颠覆和消解了既有的文学母题,这种对传统文学意义建构决然的背离和撕裂使得熟悉的叙述产生了巨大的陌生化阅读体验,产生了一种别样的震撼。或许正如刘绪源对现代派文学描述:“现代派文学如逆反期的青春少年,他们不满成人的管束,更看不起成人的这份好心,他们抓住成人忽视或掩饰的内容,斥之为‘虚伪’和‘欺骗’,他们以夸张的、病态的、决绝的态度写人生的一切丑陋和黑暗……人只有裸体才能更换全身衣服,现代主义就是裸体的文学……”{5}所以刘慈欣在摧毁了既往的审美舒适后所开拓和创建的这茫茫无垠废墟是重生之前的涅,也是更换全身衣服前的裸体,是灭世洪水,决绝的毁灭里蕴含着创世的慈悲。
  {1} 转引自王安忆:《心灵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 王国维:《人间词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1页。
  {3} 洪谦:《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7页。
  {4} 陈鼓应:《悲剧哲学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200页。
  {5} 刘绪源:《我们是否出在文学新世纪的入口》,《文艺争鸣》2015年第248期。
其他文献
儿时的我调皮、懒惰,从来不帮家人干农活。  有一次,娘从田地里干活回来,汗水都顾不上擦一把,就到灶间去烧火做饭。母亲让我帮忙剥蒜,我虽不乐意,可也无奈。蒜头实在难剥,剥了半天也没剥几颗,小蒜瓣更是难剥,我一气之下把小蒜瓣扔到了柴垛里。  中午吃饭时,父亲回来了,他发现了柴垛里的小蒜瓣吃了一惊,问道:“是谁把蒜瓣扔到柴垛里?”  娘赶忙放下手中活儿跑过来,弯腰去捡柴垛间的蒜瓣。由于蒜瓣掉在了柴火缝隙
期刊
摘 要: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提出人格由三部分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活动都受这三重人格相互矛盾作用的影响。曹禺的作品《日出》中陈白露的悲剧就是她内心和现实的两个自我的冲突导致的悲剧,也正是这一内心的矛盾冲突搭建起了《日出》戏剧的基本骨架。本文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来对陈白露这一人物形象做简要分析,并探讨诱发这一人物形象心理悲剧的社会因素,揭露都市欲望下潜藏的人性本质。  
期刊
摘 要:梁实秋作为一个批评家,一直以来对诗歌批评有着独到的见解。他的基于“人性”标准的批评立场是不变的,批评观念却是变化发展的。而诗歌创作问题涉及诗歌本身及诗与诗人的关系两个方面,涉及他人不曾注意到的新诗的前途和诗的前途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诗歌 批评 发展 前途  一、诗歌的批评立场 梁实秋从清华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师承白璧德,转向古典主义的研究,自此以后,他的批评文字中多见“人性”二字。如在
期刊
摘 要:创作主体进行创作时不仅需要长期养气的过程,还需要神思涌现前段时间的对文思的促发,这一促发需要借助外物并以此为标记点,通过外力干预而促成兴奋的状态,使得创作主体进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创作境界。本文将结合材料中唐荆川创作时,借助酒力而促成的有如神助的创作状态,从对“助兴”的界定、“助兴”的方式和特点、创作主体的状态及达到的创作境界三个方面谈论“助兴”对创作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助兴 激发
期刊
摘 要:张枣的《祖国》以曲折婉转的语言表达形式,将久别故乡的游子归返故乡时复杂的情绪真实表达出来,深刻代表了一部分久居海外的华人回到祖国却近乡情更怯的五味陈杂心情。  关键词:张枣 《祖国》 家乡  《祖国》是张枣写于1996年的作品,反映了自己在回到家乡长沙过年的火车途中,对故乡,对祖国,一种油然而生的近乡情更怯的复杂情绪,这种复杂情绪一方面有张枣对自己久居国外远离家乡的自省,也有长时间与祖国故
期刊
摘 要:作为美国汉学家的杰出代表,史景迁凭借深厚的历史学功底,从丰富的历史资料中展开其汉学研究。著于20世纪80年代的作品《胡若望的疑问》中体现了史景迁对于17、18世纪中西异质文化交流的关注。史景迁借由书写胡若望在异国他乡的奇特遭遇体现东西方异质文化的碰撞与冲突,由此可以透过此书了解与探究史景迁对于异质文化交流之下所体现的深层思考。  关键词:史景迁 异质文化 胡若望的疑问  一、引言  作为一
期刊
摘 要:当知识分子不得不在象牙塔和社会政治之间做出抉择时,他们或逃遁于象牙塔而失声,或困囿于社会政治而狭隘,二择一的选择始终不能为知识分子找到出路。萨义德在《知识分子论》中给出“流亡”的选择,使知识分子得以平衡。乔伊斯的小说《死者》,塑造了加布里埃尔和艾弗丝小姐两个知识分子形象。小说开始他们分别做出了二择一的选择,而文本最后,加布里埃尔获得精神顿悟后选择“流亡”。和乔伊斯一样,加布里埃尔在“流亡”
期刊
摘 要:万历二十五年(1597),朝鲜使臣李睟光奉命出使大明,得以在北京与安南国正使冯克宽笔谈并诗歌酬唱。这是朝鲜与安南使臣在历史上的第一次深入交流,为16世纪东亚世界的外交大事。朝鲜与安南使臣都留有互相交流的文字记录,并带回各自的国家,使万里之遥的两国塑造彼此形象时的想象空间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李睟光 冯克宽 朝鲜 安南 诗文酬唱  1597年,朝鲜使臣李光奉命出使大明,遇到了前来谋求中国政
期刊
摘 要:作为乌托邦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回顾》通过对新旧波士顿的对比,不仅对19世纪末美国社会的弊端和城市病作了深刻批判,同时也为我们描述了一个理想的生态之城和正义之城。贝拉米对理想城市的想象为现代乌托邦文学和城市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话语资源。  关键词:《回顾》 乌托邦 城市病 理想城市  一、引言  在世界乌托邦文学史上,还没有一部作品像爱德华·贝拉米的《回顾》如此风靡一时,影响深远。该书于1888
期刊
摘 要:20世纪90年代,翟永明通过自己的探寻逐步走出80年的女性诗歌,实现自身创造力的突破与风格的转型,由自白话语下对女性内心世界的审视与探寻,转向叙事性话语下对社会现实生活的观照和对传统历史文化的反思。本文通过对其诗歌《轻伤的人,重伤的城市》的文本细读,试图探究翟永明在世纪末的节点通过诗的语言表达对这个时代的思考和对现代性的反思。  关键词:翟永明 《轻伤的人,重伤的城市》 文化反思  《轻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