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什么是前置性学习,它与传统的预习有什么区别
所谓前置性学习,简单地说,就是在正式课堂教学之前所进行的目标明确的自主性预习。前置性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它与我们传统的预习是有区别的。
1.概念不同
传统的预习是指学生在上课前对某篇课文的自学,是在教师讲课之前,学生独立学习新课内容,为上好新课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的过程。前置性学习则是侧重于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如:阅读教学要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三步阅读法,教学中反复训练,不断引导、指导、激励,帮助学生通过阅读走进文本中的生活世界,体味读书的乐趣,而后不断内化,形成习惯。
2.学习内容不同
我们小学语文传统的预习内容一般都局限于教科书上的那几篇文章,而前置性学习既有阅读性内容、积累性内容,还有生活性内容。就一篇文章而言,预习对许多学生来说,常常感觉是麻烦、敷衍了事。大部分学生只是将课文粗略读上几遍,对生字词进行圈划,这就算是预习了。这样预习的结果是低效的,最多解决了生字词,对课文内容基本上没有领悟。而前置性学习则是对文章进行系统的学习,学生不仅要读懂课文,提前解决生字词,还要开展延伸阅读,了解作者、背景及相关资料,重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3.教师作用不同
传统的预习中,教师只是提常规要求而已,诸如: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而且很有可能是一个学期布置一次要求,每一课都是按照这个要求去做的,久而久之,学生就形成了“模式化”,预习变得机械性,兴趣缺缺,效果不理想。而前置性学习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实实在在地学到知识,掌握方法。
两者相比,我们会发现传统的预习内容仅限于课文,老师的指导性不明显,部分学生处于被动学习或应付学习的状态。这种预习虽然可以“因人而异”,但由于总的目标不明,学生大多是“摸着石头过河”,迷失方向的情况时有发生,事倍功半也就在所难免。/article/而前置性学习则是在目标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学生在预习中始终指向既定的目标,方向明确,学习的重点难点一目了然,自主学习的效果也大大提高。
二、实践前置性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前置性学习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预习,所以越来越多的老师都喜欢选用这种方法。但实践起来,效果却会因人而异,如果教师布置前置性作业时对目标把握得不够明确、不够准确,那么课堂上学生的交流也只能停留在泛泛而谈的浅层次上,教师更不能引领学生进行有效交流。
1.前置性学习要有目的性
前置性作业的布置在生本课堂中其实是一节课的开始,它是为接下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作准备的,是具有相当强的目的性的。比如在学习口语交际《小小推销员》时,布置学生的前置性作业是:(1)准备一样物品,选择好推销策略,并进行演练。
(2)建议的推销方式:商品推介、商品自述、当场试用、采访消费者、上门推销……这样的前置性作业目的性非常强,直接告诉学生这项学习的目的就是要你准备物品和练习好推销方式,这就为课堂教学做好了充分的铺垫,为提高课堂效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前置性学习要有可操作性
在生本理念下,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把一切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因此,前置性作业的布置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为了让学生顺利地完成前置性作业,教师可以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对完成的方法进行适当的指导。比如在学习习作《家乡的桥》时,我布置他们回家先收集资料,可以自己先试着写一写。当我布置这个任务的时候,学生都是面有难色。一问才知道:原来他们认为家乡的这些桥太普通了,根本就写不出一篇好文章,没什么内容可写。我在这个时候对这份作业进行了适当的补充:你可以再次去实地考察、了解这座桥,比如建筑年份、桥的外形特征;你可以问问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这些桥有什么故事;你也可以去镇文化图书馆查阅资料;你还可以上网找找关于这座桥的更多信息。我这样作了一个简单的引导后,学生们好象似有所悟,都表示很有信心完成此项作业。后来课堂上,交流资料后,他们的作文写得很快,内容真实、生动、丰富,简直就像是专业人员为桥所写的桥碑。
3.前置性学习要有趣味性
学生能否充满热情地去完成前置性学习,很关键的是看看该作业是否有足够吸引学生的地方。如在学习《新型玻璃》之前,我先介绍了憎水玻璃、自洁玻璃、天线玻璃等,学生一听,兴趣来了。这时,我才布置前置性作业: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它们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你还能找到更多的新型玻璃吗?你还想设计怎样的新型玻璃?这样,学生在我的调动下,兴趣盎然,都认真查找了新型玻璃方面的相关知识,对课文也了解得更深入。
三、实践前置性学习的现实意义
前置性学习让每个孩子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进入课堂、进行学习,教师的教是以学来确定教的内容和教的形式,能更好地为学服务。
1.前置性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起点更高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通过前置性学习,每个学生都有了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体验与感悟,学习起点明显高于原生状的学习起点。交流中,学生思路开阔,个性张扬。
2.前置性学习,使学生的探究学习更深入
新课程倡导探究学习,可一旦在课堂让学生探究起来,常出现时间不够用,探究不充分等现象。如果让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他们就有更充分的时间、更广阔的空间去探究具有思考价值而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前置性学习后,课堂上交流时的深度与广度自然就得到了保证。这样的交流,不仅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我,享受成功,更能引起学生对问题不同侧面的再认识和再思考,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同时通过对他人观点的思考与批判,引起新的认知冲突与认同,从而自觉地对自我认知系统进行修正和补充,达到思维的深入和发展,使他们的个性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总之,要想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光是阅读文本,学习文本的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树立大教学观,大力提倡前置性学习。
(作者单位: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日月中心学校812100)
所谓前置性学习,简单地说,就是在正式课堂教学之前所进行的目标明确的自主性预习。前置性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它与我们传统的预习是有区别的。
1.概念不同
传统的预习是指学生在上课前对某篇课文的自学,是在教师讲课之前,学生独立学习新课内容,为上好新课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的过程。前置性学习则是侧重于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如:阅读教学要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三步阅读法,教学中反复训练,不断引导、指导、激励,帮助学生通过阅读走进文本中的生活世界,体味读书的乐趣,而后不断内化,形成习惯。
2.学习内容不同
我们小学语文传统的预习内容一般都局限于教科书上的那几篇文章,而前置性学习既有阅读性内容、积累性内容,还有生活性内容。就一篇文章而言,预习对许多学生来说,常常感觉是麻烦、敷衍了事。大部分学生只是将课文粗略读上几遍,对生字词进行圈划,这就算是预习了。这样预习的结果是低效的,最多解决了生字词,对课文内容基本上没有领悟。而前置性学习则是对文章进行系统的学习,学生不仅要读懂课文,提前解决生字词,还要开展延伸阅读,了解作者、背景及相关资料,重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3.教师作用不同
传统的预习中,教师只是提常规要求而已,诸如: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而且很有可能是一个学期布置一次要求,每一课都是按照这个要求去做的,久而久之,学生就形成了“模式化”,预习变得机械性,兴趣缺缺,效果不理想。而前置性学习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实实在在地学到知识,掌握方法。
两者相比,我们会发现传统的预习内容仅限于课文,老师的指导性不明显,部分学生处于被动学习或应付学习的状态。这种预习虽然可以“因人而异”,但由于总的目标不明,学生大多是“摸着石头过河”,迷失方向的情况时有发生,事倍功半也就在所难免。/article/而前置性学习则是在目标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学生在预习中始终指向既定的目标,方向明确,学习的重点难点一目了然,自主学习的效果也大大提高。
二、实践前置性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前置性学习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预习,所以越来越多的老师都喜欢选用这种方法。但实践起来,效果却会因人而异,如果教师布置前置性作业时对目标把握得不够明确、不够准确,那么课堂上学生的交流也只能停留在泛泛而谈的浅层次上,教师更不能引领学生进行有效交流。
1.前置性学习要有目的性
前置性作业的布置在生本课堂中其实是一节课的开始,它是为接下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作准备的,是具有相当强的目的性的。比如在学习口语交际《小小推销员》时,布置学生的前置性作业是:(1)准备一样物品,选择好推销策略,并进行演练。
(2)建议的推销方式:商品推介、商品自述、当场试用、采访消费者、上门推销……这样的前置性作业目的性非常强,直接告诉学生这项学习的目的就是要你准备物品和练习好推销方式,这就为课堂教学做好了充分的铺垫,为提高课堂效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前置性学习要有可操作性
在生本理念下,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把一切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因此,前置性作业的布置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为了让学生顺利地完成前置性作业,教师可以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对完成的方法进行适当的指导。比如在学习习作《家乡的桥》时,我布置他们回家先收集资料,可以自己先试着写一写。当我布置这个任务的时候,学生都是面有难色。一问才知道:原来他们认为家乡的这些桥太普通了,根本就写不出一篇好文章,没什么内容可写。我在这个时候对这份作业进行了适当的补充:你可以再次去实地考察、了解这座桥,比如建筑年份、桥的外形特征;你可以问问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这些桥有什么故事;你也可以去镇文化图书馆查阅资料;你还可以上网找找关于这座桥的更多信息。我这样作了一个简单的引导后,学生们好象似有所悟,都表示很有信心完成此项作业。后来课堂上,交流资料后,他们的作文写得很快,内容真实、生动、丰富,简直就像是专业人员为桥所写的桥碑。
3.前置性学习要有趣味性
学生能否充满热情地去完成前置性学习,很关键的是看看该作业是否有足够吸引学生的地方。如在学习《新型玻璃》之前,我先介绍了憎水玻璃、自洁玻璃、天线玻璃等,学生一听,兴趣来了。这时,我才布置前置性作业: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它们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你还能找到更多的新型玻璃吗?你还想设计怎样的新型玻璃?这样,学生在我的调动下,兴趣盎然,都认真查找了新型玻璃方面的相关知识,对课文也了解得更深入。
三、实践前置性学习的现实意义
前置性学习让每个孩子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进入课堂、进行学习,教师的教是以学来确定教的内容和教的形式,能更好地为学服务。
1.前置性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起点更高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通过前置性学习,每个学生都有了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体验与感悟,学习起点明显高于原生状的学习起点。交流中,学生思路开阔,个性张扬。
2.前置性学习,使学生的探究学习更深入
新课程倡导探究学习,可一旦在课堂让学生探究起来,常出现时间不够用,探究不充分等现象。如果让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他们就有更充分的时间、更广阔的空间去探究具有思考价值而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前置性学习后,课堂上交流时的深度与广度自然就得到了保证。这样的交流,不仅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我,享受成功,更能引起学生对问题不同侧面的再认识和再思考,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同时通过对他人观点的思考与批判,引起新的认知冲突与认同,从而自觉地对自我认知系统进行修正和补充,达到思维的深入和发展,使他们的个性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总之,要想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光是阅读文本,学习文本的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树立大教学观,大力提倡前置性学习。
(作者单位: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日月中心学校81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