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高等数学改革已成为必要。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普及型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方法;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高等数学课程改革应做到:根据学生基础和专业进行分模块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大的发挥空间。
【关键词】新课改 高等数学 课程改革 模块教学
【课题】贵阳学院2013校级专业硕士学位培育学科——数学教育,编号:20130055115。
【中图分类号】G63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141-01
贵州省已于2010年秋季普通高中新生入学开始,全面实施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屈指一算,今年的大一新生全部是经过新课改洗礼的学生。三年的高中学习,同学们已经适应了新课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高等数学是理工科大一新生必修重要的基础课之一。高等数学不仅为学生学习后继的专业课提供了必要的数学知识,其严谨性和逻辑性对学生的素质培养起着十分独特的作用。而作为高校的数学教师,我们要不断思考,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新课改下的学生。因此高等数学课程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查阅了相关资料,走访了高校部分学生和教师,再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综合分析了目前贵州省高校高等数学教学现状,发现诸多问题。大致归纳有以下几点:
1.陈旧的教材
现代社会需要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一个没有创新理念或理论不能与实践相结合的大学生,是很难被社会接受的。然而大多数高等数学教材在形式上都讲究严谨,知识上要求全面,都注重学科自身体系的完整,严谨,却忽略了应用和创新。现在我院用的都是同济大学编写的第六版《高等数学》教材,该版教材第一版是一九七八年发行的,第六版是二○○六年发行的。书上的例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不够接近,不能与时俱进。这样的教材只能培养学生逻辑、严谨的思维能力。却无法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让学生无法创新。
2.普及型的教材和教学方法
我认为专业不同,对高等数学知识点的需求将不同,侧重点也不同。可很多高校不分专业给学生统一订购《高等数学》教材,而任课教师基本上是数学专业毕业的,对所授学生的专业了解不深,也无法确定高数的哪些知识可应用于学生所学专业的哪方面。更不能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来讲解数学。 我认为数学知识无法与所学专业相联系,就好像把游泳动作和水分开来教学一样,效果不好。
而统一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会让基础好的学生觉得所授知识过于简单,兴趣不高。而基础差的学生却觉得讲得过多过快,无法接受。
3.传统的教学模式
对于老师来说,每次课都有不同的教学任务,把内容讲清楚,讲完,学生听懂了,做对了题好像就是我们教师应该追求的目标。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老师一支粉笔,一张嘴不停地讲,不停地写,学生一边听一边不停地记笔记。当然,我院引进多媒体教学方式后,教师只是用多媒体放映一些原来本该板书的内容,节省了些时间,却给高等数学课堂上增加了更多的教学内容。高等数学课上,教师例题的板演,学生被动地对内容的理解还是每堂数学课的核心。
4.强调理论的教学方法
高等数学在很多师生看来,是理论性很强的学科。计算、推理证明、逻辑演绎是每个高等数学教师的拿手好戏。可作为高数教师,我无法向学生说明生活中的问题哪些是可以用函数思想解决,而哪些可以用极限思想解决。学生也不会在生活中碰到的事件时联想到用数学方法解决。总之,强调理论的教学方法无法使学生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
针对以上问题,本人根据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分模块教学
各高校高数教师应与各学院专业课教师合作编写一本适应本专业的高等数学教材。当然教材的编写时间较长。现行的办法是利用已有的教材,把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学习能力进行适当添加和删减,使高等数学内容分成三个模块:基础模块、应用模块、提高模块。
基础模块的内容是高等数学的一些最基本内容,对所有的学生都是必修的模块内容。对于基础模块的内容,所有的老师都必须精讲细讲,让所有的学生都彻底弄懂。通过对基础模块内容的学习与练习,一方面满足了后继课程对数学的需要。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所学专业领域的常用数学工具和基本的数学思想,同时也具备了初步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用模块教学内容的设定应该由本院高等数学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共同研讨给出,使该模块内容与专业紧密联系。可分专业按需选择空间解析几何,微分方程,级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如管理专业应开设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不需要学习空间解析几何。园林专业需要学习空间解析几何,微分方程没必要掌握。电气类专业需要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应用模块的特色就是体现“应用”二字,让学生觉得所学数学内容在本专业领域是需要的,将来是可以学以致用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模块的内容是针对数学基础好的学生而设定的,因为基础好的学生在学习基础模块和应用模块时感觉到所授知识过于简单,兴趣不高。提高模块是学生的选修模块。提高模块的内容我们可以如此设定:第一,把教材上一些较难的内容编进该模块。例如最小二乘法,含参变量的积分等等,基本上是教材上加“*”号的内容。并布置一定的习题,让基础好的学生练习,让其感觉到数学并不是想像中的简单。通过对较难数学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把数学建模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实例编进该模块,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然后再利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提高了利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
高校大多数教室都是多媒体教室,我想多媒体教室除了简单放映PPT之外,还有计算机编程功能和网络功能。
计算机编程功能是教师可以利用Matlab、Mathematica和Maple等数学软件在多媒体讲台上编写程序,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避开繁琐的数学推理与计算,节约课堂时间。也让学生学会用计算机处理数学问题,为以后在工作中利用计算机处理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网络功能是多资源性的,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功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相关内容。例如,我们可以搜索一些与内容相关的数学史或实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而涉及到数学建模的内容,教师可以在分析讲解的过程中,现场搜索相关参考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让学生懂得怎样利用网络更好地处理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综合、收集和正确利用各种信息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总之,我们将面临经历过新课改的新生,同时也为了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要,高等数学进行课程改革是必然的趋势。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原则,贯彻执行素质教育的理念,我们要教会学生用数学的思想去思考问题,认识世界。当然,高等数学的改革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同时也需要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各职能部门的配合。本文是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粗浅认识,希望与各位同仁交流。
参考文献:
[1]杨宏林,丁占文,田立新.关于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数学教育学报[J].2004年5月.第13卷第2期:74~76
[2]刘龙,等.关于高等数学课分层次教学的思考.教育探索[J].2008年.第11期:55~56
【关键词】新课改 高等数学 课程改革 模块教学
【课题】贵阳学院2013校级专业硕士学位培育学科——数学教育,编号:20130055115。
【中图分类号】G63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141-01
贵州省已于2010年秋季普通高中新生入学开始,全面实施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屈指一算,今年的大一新生全部是经过新课改洗礼的学生。三年的高中学习,同学们已经适应了新课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高等数学是理工科大一新生必修重要的基础课之一。高等数学不仅为学生学习后继的专业课提供了必要的数学知识,其严谨性和逻辑性对学生的素质培养起着十分独特的作用。而作为高校的数学教师,我们要不断思考,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新课改下的学生。因此高等数学课程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查阅了相关资料,走访了高校部分学生和教师,再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综合分析了目前贵州省高校高等数学教学现状,发现诸多问题。大致归纳有以下几点:
1.陈旧的教材
现代社会需要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一个没有创新理念或理论不能与实践相结合的大学生,是很难被社会接受的。然而大多数高等数学教材在形式上都讲究严谨,知识上要求全面,都注重学科自身体系的完整,严谨,却忽略了应用和创新。现在我院用的都是同济大学编写的第六版《高等数学》教材,该版教材第一版是一九七八年发行的,第六版是二○○六年发行的。书上的例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不够接近,不能与时俱进。这样的教材只能培养学生逻辑、严谨的思维能力。却无法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让学生无法创新。
2.普及型的教材和教学方法
我认为专业不同,对高等数学知识点的需求将不同,侧重点也不同。可很多高校不分专业给学生统一订购《高等数学》教材,而任课教师基本上是数学专业毕业的,对所授学生的专业了解不深,也无法确定高数的哪些知识可应用于学生所学专业的哪方面。更不能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来讲解数学。 我认为数学知识无法与所学专业相联系,就好像把游泳动作和水分开来教学一样,效果不好。
而统一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会让基础好的学生觉得所授知识过于简单,兴趣不高。而基础差的学生却觉得讲得过多过快,无法接受。
3.传统的教学模式
对于老师来说,每次课都有不同的教学任务,把内容讲清楚,讲完,学生听懂了,做对了题好像就是我们教师应该追求的目标。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老师一支粉笔,一张嘴不停地讲,不停地写,学生一边听一边不停地记笔记。当然,我院引进多媒体教学方式后,教师只是用多媒体放映一些原来本该板书的内容,节省了些时间,却给高等数学课堂上增加了更多的教学内容。高等数学课上,教师例题的板演,学生被动地对内容的理解还是每堂数学课的核心。
4.强调理论的教学方法
高等数学在很多师生看来,是理论性很强的学科。计算、推理证明、逻辑演绎是每个高等数学教师的拿手好戏。可作为高数教师,我无法向学生说明生活中的问题哪些是可以用函数思想解决,而哪些可以用极限思想解决。学生也不会在生活中碰到的事件时联想到用数学方法解决。总之,强调理论的教学方法无法使学生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
针对以上问题,本人根据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分模块教学
各高校高数教师应与各学院专业课教师合作编写一本适应本专业的高等数学教材。当然教材的编写时间较长。现行的办法是利用已有的教材,把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学习能力进行适当添加和删减,使高等数学内容分成三个模块:基础模块、应用模块、提高模块。
基础模块的内容是高等数学的一些最基本内容,对所有的学生都是必修的模块内容。对于基础模块的内容,所有的老师都必须精讲细讲,让所有的学生都彻底弄懂。通过对基础模块内容的学习与练习,一方面满足了后继课程对数学的需要。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所学专业领域的常用数学工具和基本的数学思想,同时也具备了初步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用模块教学内容的设定应该由本院高等数学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共同研讨给出,使该模块内容与专业紧密联系。可分专业按需选择空间解析几何,微分方程,级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如管理专业应开设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不需要学习空间解析几何。园林专业需要学习空间解析几何,微分方程没必要掌握。电气类专业需要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应用模块的特色就是体现“应用”二字,让学生觉得所学数学内容在本专业领域是需要的,将来是可以学以致用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模块的内容是针对数学基础好的学生而设定的,因为基础好的学生在学习基础模块和应用模块时感觉到所授知识过于简单,兴趣不高。提高模块是学生的选修模块。提高模块的内容我们可以如此设定:第一,把教材上一些较难的内容编进该模块。例如最小二乘法,含参变量的积分等等,基本上是教材上加“*”号的内容。并布置一定的习题,让基础好的学生练习,让其感觉到数学并不是想像中的简单。通过对较难数学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把数学建模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实例编进该模块,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然后再利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提高了利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
高校大多数教室都是多媒体教室,我想多媒体教室除了简单放映PPT之外,还有计算机编程功能和网络功能。
计算机编程功能是教师可以利用Matlab、Mathematica和Maple等数学软件在多媒体讲台上编写程序,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避开繁琐的数学推理与计算,节约课堂时间。也让学生学会用计算机处理数学问题,为以后在工作中利用计算机处理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网络功能是多资源性的,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功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相关内容。例如,我们可以搜索一些与内容相关的数学史或实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而涉及到数学建模的内容,教师可以在分析讲解的过程中,现场搜索相关参考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让学生懂得怎样利用网络更好地处理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综合、收集和正确利用各种信息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总之,我们将面临经历过新课改的新生,同时也为了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要,高等数学进行课程改革是必然的趋势。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原则,贯彻执行素质教育的理念,我们要教会学生用数学的思想去思考问题,认识世界。当然,高等数学的改革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同时也需要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各职能部门的配合。本文是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粗浅认识,希望与各位同仁交流。
参考文献:
[1]杨宏林,丁占文,田立新.关于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数学教育学报[J].2004年5月.第13卷第2期:74~76
[2]刘龙,等.关于高等数学课分层次教学的思考.教育探索[J].2008年.第11期: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