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是有价值观的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lle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世界博览会将在意大利的米兰举行,现在中国馆方案的建筑设计部分已经基本完成,这也是中国第一次在海外的世博会上建造自己的独立国家馆建筑。
  陆轶辰,负责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建筑设计的主持建筑师,是个“70后”,2013年他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设计团队(包括了景观、展陈、室内、标志与吉祥物设计团队)设计的“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在两轮的国际投标中,获得了第一名,由此得以主持此次中国馆的建筑设计部分。
  近日,《瞭望东方周刊》对陆轶辰进行了专访。
  “希望的田野”上的麦子
  2015年米兰世博会的中国馆将是除意大利馆之外最大的一个国家馆。此次米兰世博会的主题是“滋养地球,生命的能源”,而中国馆的主题是“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
  《瞭望东方周刊》:“希望的田野”,这个主题是谁提出来的?你们怎么理解?
  陆轶辰:主题是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定的,他们受国家委托代表中国筹建并运营中国馆。
  “希望的田野”包含两层意义,“希望”属于上层建筑,未来大家想得到什么,期望达到什么程度;另一层是“田野”,反映中国农业文明。
  接下来,我们进一步落实概念,把整个展陈分成了“天、地、人”三部分,“天”被表达成一个延展开的中国传统的坡屋顶;“地”是一片景观麦田,从场馆入口一直铺到场馆内;“人”则表现在游客的行为上,包括了游客与各种交互装置、实时动画、3D垂直影像、影音区域的互动,人可以在场馆里充分体会各种关于中华农业文明的丰富内容。
  进入中国馆的流线是渐渐下沉的,游客不知不觉地慢慢融入“麦田”,然后通过一个长长的坡道向上进入二层,回望来路,会突然意识到刚才是走在一片麦田里面!而麦田顶端将是一片由LED组成的动画场景,播放着来自中国的山河地貌。
  《瞭望东方周刊》:这个场馆的外形是什么样的?
  陆轶辰:屋顶是类似中国传统屋脊的一个坡顶,南侧形态是以云和山的形式模拟的群山效果,北侧形态则是以北京的城市天际线勾勒出的一个硬边。所以从南边看上去,是一层层群山的轮廓,从北面看,是中国的城市边界线的形象。传达的一种观念是,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农业与城市的和谐共存。
  屋顶是用竹子编制的,金色的阳光会从竹片缝隙里漫射进场馆内。这些竹子在意大利经阳光暴晒了之后,慢慢会变成金黄色。当时有领导提出用琉璃瓦,但我们考虑到,用琉璃瓦在国外做一个这样的房子,让人感觉好像在以帝王的身份去展示国家形象,所以我们建议用竹子替代,同样是金色,但竹子是可持续的、环保的。外国人一看竹子就可以想到亚洲,想到中国。
  大尺度的现代化大楼是反人类的
  《瞭望东方周刊》: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好像对那个设计一直有争议,你怎么看?
  陆轶辰:我觉得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体现了那个时期的国家需求。比如大红色的斗拱,像世纪大道一样的很宽的过道,这种设计把国家馆的地位抬得非常高,所以你进去的时候,需要一个崇敬的心态,不会让你觉得很亲切、开放。
  《瞭望东方周刊》:建筑还有价值观问题吗?
  陆轶辰:有。传统的庙堂式的建筑,比如故宫太和殿,让人一步步从台阶走上去,产生的是一种朝拜的心理。但是现代建筑强调与人的契合,就要让人直接、自由地走进去,人是建筑的一部分。
  《瞭望东方周刊》:有些城市,比如香港的建筑很人性化,它会留下方便行人的路口和过街通道,让人活动起来更方便舒服。而有些城市,比如北京,有些建筑为了进门,你有可能要绕着整个建筑群转一圈,多走几千米。你觉得这种设计,是不是价值观的问题?
  陆轶辰:是有价值观的因素。但它首先是一个规划的问题,其次才是一个建筑问题。
  北京整个大的格局是按照前苏联的模式来进行规划的,它的尺度,建筑和马路之间退线的关系,并不适合行人。而香港,它的城市尺度会让人感觉更舒服,因为它考虑到了人在街上走的感受。
  做建筑的时候要考虑到规划。形态上要明确自己在规划中的身份,建筑不一定是主角,让使用的人做主角。给人尽量多的空间,让人去享受建筑。但从根本上解决你说的问题还是要靠规划。
  《瞭望东方周刊》:现在各个城市为了建地标,都拼命盖高楼,有这个必要吗?
  陆轶辰:有个朋友说过,所有超高层都是纪念碑!大量在建超高层的背后,除了炫富心理,还有的就是建纪念碑的潜意识在作祟,尤其是一些企业或政府,他们很想建一些东西来纪念自己的成绩。古代人们可以刻石碑纪念,在现代的钢筋水泥时代,就想盖一座摩天楼地标。
  我自己不太喜欢做超高层建筑,即使是做的话,我也希望能跟城市环境更好地对话,能让人享受这个建筑,而不是仅仅盖一个摩天大楼来体现城市的意志,或展现开发商的意识。
  《瞭望东方周刊》:北京西直门的三个椭圆形的商城,你觉得这样的建筑合理吗?
  陆轶辰:它是一个法国设计师设计的。中国这个市场太宽容了,一些外国设计师在他们自己国家做的建筑,都是让人喜欢的小房子,但一到了中国,承担这么大的建造量的时候,他们盖出来的房子就有点奇怪了。
  我在耶鲁的时候跟建筑师隈研吾聊,他做的北京三里屯南区的综合体的总面积,比他之前在日本盖的所有房子的面积加起来都要大。我知道他想努力地做好这个大建筑,但他无法像在日本做小建筑一样把质量控制到完美。这种大尺度的现代化大楼是反人类的,没有谁能把它做得很好。
  一些境外建筑师事务所在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都很当回事,很注意自己品牌,比如上海金茂和北京的国贸都做得很精彩;而现在这些年,对数量的追求稀释了建筑设计。我认识的一个建筑师,研究生院刚毕业就接手了一个沈阳的大型综合体带3栋超高层,做这个项目时,他就只带了两个实习生。
  真正的好房子是天生丽质的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为什么会找那些大设计托拉斯来设计这些项目呢?
  陆轶辰:不得不承认,大型商业设计公司的优势在于可以保证整个建造体系的实施力。但这些建筑大多数只是商业性的复制,不是可以改变人们生活观念的作品。最后给你一个可以使用的楼,70分的设计,但可以保证你的出租率,商业入住率。
  《瞭望东方周刊》:你觉得这主要是商业因素在作怪吗?
  陆轶辰:充斥了高楼大厦的城市其实是一种不太健康的状态。有时候是因为这个国家经济发展得非常强盛,或者说某个经济体需要大量的投资,在那种情况下,不是建筑师可以改变的。
  它对西方来说也是一场噩梦,你能想象美国在盖那些高楼大厦的时候对欧洲产生了多大的冲击吗?它是一个现象,会在膨胀之后慢慢收敛,沉淀下去。
  中国这种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去沉淀,让老百姓去自发地调整他们的社区,用好的生活品质来慢慢弥补现代建筑的缺憾。
  《瞭望东方周刊》:但是这个积淀的成本太高了,城市建筑不可能反复推倒重来。
  陆轶辰:是的,现在中国一些房子盖的速度太快了,比美国更加粗制滥造。
  举一个例子,比如“装修”这个词,在美国是没有“室内装修”概念的,更多地称呼为室内陈设设计师,做布艺、家具、配色、陈设等软设计。为什么在中国会有室内装修设计师呢?因为中国做建筑基本做了半成品就等于做完了,那么,从里到外全是破绽怎么办呢?于是只好从里到外全给封上,如果你有钱就用大理石,没钱就用石膏板,石膏板做完后再收脚线。就像是骨骼实在是太丑了,要整容,垫鼻子,垫脸,整完了之后,再化妆,画个眉毛,再打个粉底,都是假的。
  真正的好房子是天生丽质的,它放在那儿就是好。“室内装修”在国外听起来是很奇怪的。
  建筑师的理想与现实
  《瞭望东方周刊》: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是什么?
  陆轶辰:在欧美,大量建筑师、设计师都是左翼的。左翼更平民化。在美国的研究生院里所有教的属于建筑师的理想都是为平民、为社会服务,而不是为开发商或政府服务。
  但问题是,一旦毕业了,你遇到的项目除了政府项目就是开发商项目,那些抱负是没法儿实现的,因为你不可能只躲在山沟里盖房子。所以没有百分百的理想主义,我的老师弗兰克·盖里给我的建议就是,你可以在你的专业范围里面把这些事情处理到最好。
  《瞭望东方周刊》:你说在国外很多设计师都是左翼,那中国的设计师是什么?
  陆轶辰:我当年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的时候,专门看过中国七八十年代的一些建筑杂志,里面谈的都是怎样为社会作贡献,怎么盖社会性的房子;但从九十年代开始,一下子变成了怎样最大程度地带来价值,怎样让开发商接受你的建筑“产品”。
  在中国,目前有自我意识的设计师相对来说还很少,更多的还是为生活奔忙,或为行业的大趋势所裹挟的。
  《瞭望东方周刊》:说白了,要么听政府的,要么听开发商的?
  陆轶辰:对。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师没有跟业主平等对话的机会。但通过努力和坚持,如果他们接受了你的设计或认可你的职业素养,你可能就有一些话语权来改变一些事情。如果你跟他们对着干,他们马上就会找另一下家,结果可能会做一个更烂的东西出来。
  对建筑师来说,做一些盈利目的小的项目,更能发挥想象力和设计能力。
  《瞭望东方周刊》:最近一些年,北京的不少大型建筑都是请外国设计师设计的,好像建筑师行业,也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陆轶辰:这有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从整个行业水准来说,包括设计师的经验、工人的素质、施工质量,以及整个建造过程的规范性,发达国家的体系比中国完善;其次,可能开发商要买一个牌子。有开发商朋友跟我说,“其实我们是导演,我手里有大牌,有龙套,有前途无量的新星,我们明白什么样的片子上什么样的演员。”
其他文献
8月23日,在2015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在酒都宜宾举行之际,约150人的境外嘉宾汇聚五粮液参观考察。24日,由法国工程师亚历山大、德国摄影师麦拉妮、英国电视台记者万妮萨等12位国际友人组成的“欧洲熊猫粉丝四川探亲之旅”,受邀来到五粮液厂区参观访问。  在业内人士看来,今年以来五粮液在提升海外影响力方面狠下功夫,不仅积极走出国门举办推广活动,弘扬中国白酒文化,还紧抓各种契机广邀四海宾朋走进五粮液,让
骆玉明:  复旦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教授、博导,兼任《辞海》编委、古代文学分科主编。  禅宗史上有一个“磨砖作镜”的故事,说唐代马祖道一到南岳山般若寺怀让禅师那里修行,他把自己关在一个草庵里修习禅定,足不出户,苦苦用功。  怀让认为他的方法不对头,就拿了一块砖头在马祖的草庵门前死命地磨。  马祖被他吵得心烦,开了门问:“禅师,你磨砖要干什么?”怀让笑着说:“我磨砖是想做一面镜子。”马祖大觉奇怪:
2003年,摩托罗拉公司在北京设立北亚地区总部。  彼时,北京正深陷非典疫情,招商无疑受阻。这个通讯业巨头的到来,让市领导大为振奋,时任北京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李昭、副主任周河专程登门,为其颁发地区总部认定证书。  同年,世界最大的多元化服务性公司通用电气、全球第二大消费用品制造商联合利华等多家跨国公司,将地区总部落户上海,上海市委书记、市长等政府官员亲自为其颁发证书。  这一年被舆论视为中国
从北京到芝加哥、香港,再到上海。整整20年,陈心历经国际与国内资本市场的磨炼。他于2009年加盟重阳,现任重阳投资合伙人、战略研究部主管。  1995年至1998年,陈心在中金公司负责资金管理及债券投资。1998年至2000年,他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留学。毕业后,他回到香港,曾先后在摩根士丹利、里昂证券及一家美国对冲基金任职。  凭借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功底以及长期的投资实践,陈心对宏观经济与
“我喜欢生活在这里,”乔科恩·考尔道达格(Coskon Kardadag)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是的,我喜欢生活在这里。”他又强调了一遍。他说这话是在纽约的中央公园,阴天,空气温润,略带寒意。多数人经过他的摊位,都会停下看看他的摄影作品。  无处不在的“混搭”文艺气质  现年30岁的考尔道达格来自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市,5年前受金融危机影响,他所供职的一家负责人才引进的公司开始裁员,他也因此失
继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后,2015年10月29日发布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两个孩子政策。  至此,“两孩”全面放开。  得知这一消息时,徐正良正在和客户谈奶粉采购生意。他立即把这一消息转告客户,对方便爽快地签下了采购合同。  “无论是从经销商还是奶粉企业的角度来看,两孩政策的放开都意味着巨大的商机。”做了近十年奶粉经销生意的他告诉《
自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起,了解这一构想并提出参与方案,已成为在华外交官的首要任务。  如阿拉伯埃及共和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处文化教育科技参赞侯赛因·伊卜拉欣,刚到中国三个月,参加的大部分活动都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关。  “除了对外交官、企业家举办类似活动,也希望能够为普通老百姓举办类似的文化交流活动。”尽管主要负责文化事务,但
5月29日中午11时15分,巨大的爆炸声撕裂平静,可怕的破坏由此产生- - -多间民房被夷为平地,四人被炸死。  一天后,曲沃县警方认定这是一起刑事案件- - -造成可怕后果的爆炸案系白冢村村民非法制造雷管所致。  曲沃警方的神速破案并没有为外界的猜测提供答案,诸如:为何村民在家中制造雷管?此类“非法制造”存在多久?制造出的雷管销往哪里?所以,发生在白冢村的爆炸案给人的感觉并不是一个事件的结尾,更
4月9日,华数传媒宣布终止面向不特定对象募集10亿元资金的非公开发行预案,并公告新的非公开发行预案:向特定对象杭州云溪投资合伙企业,发行286,671,000股股份,募集资金总额为6,536,098,800元,全部由云溪投资以现金方式认购。  谁投了65亿元?  65亿元哪里来  华数传媒的公告显示:云溪投资三位合伙人为史玉柱、云煌投资以及谢世煌,三者的持股比例分别为0.9943%、0.0002%
外界对中国海军在2013年的发展充满关注,而从世界范围看,造舰和新船入役也是海军发展的关键词。  美国决心继续保持自己强大的海上力量,并且有多艘创造性的新军舰下水。  日本海军也进行着变革,除了大量投入资金支持海上作战,新型军舰的入列也将改变其形态。  俄罗斯海军则稳步进行着自己的现代化更新。从2013年到2014年,它会拥有多艘新型核潜艇。这种水下核威慑力量的发展也继承了俄罗斯海军的传统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