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要学习事理说明文,四篇课文如果独立地教学,各有价值。但若能参照初中生在各阶段的能力目标要求,对四篇课文进行整合,突出重点,探寻规律,教学或可事半功倍。
关键词: 说明文;整合;目标;教学
一、细化学期目标,突出阶段重点
八年级上册(以下简称八上)第五单元与八年级下册(以下简称八下)第二单元都是说明文单元,但所选文章的说明对象类型不同,阶段学习目标也不同,这是充分考虑学生认知能力的递进差异的结果。
(一)选文内容的差异
1.内容对象的差异。八上第五单元总体是偏于对具体事物进行介绍说明的文章,八下第二单元基本是对抽象事理进行推演分析的文章,据对象分类,分别为事物说明文与事理说明文。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认知递进发展的规律。
2.结构模式的差异。八上第五单元文章总体为横向多角度展开。《中国石拱桥》开篇即直接点出中国石拱桥的三个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苏州园林》亦是明确指出苏州园林的四个特点,而后分条详细说明。《梦回繁华》先介绍清明上河图产生的背景和作者,再具体说明画中内容,最后指出其艺术特点及价值。《蝉》向读者介绍了蝉的生命轮回,本是线性的,但也明确分为两部分——“蝉的地穴”与“蝉的卵”。横向的多个角度相对独立,互相不存在紧密而必然的联系,学生可以更“广泛”地了解事物。
八下第二单元文章一般则为纵向梯度式深入。《大自然的语言》由四季现象入手,一步步引出“物候”的概念,接着指出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继而分析决定物候来临的因素,最后说明研究物候的意义价值并发出号召。《恐龙无处不有》由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说起,大胆猜想,严密推理,最后得出大陆漂移的结论。《被压扁的沙子》一开始就给出恐龙灭绝原因的两种说法,然后小心求证,最后给出自己的看法,让人信服。《大雁归来》虽然侧重介绍了大雁的飞行路线、家群特点及独特叫声等方面,但总体来说是在时间的线条中展开的。《时间的脚印》由记录时间的形式起笔,指出岩石是记录时间的一种重要方式,继而以疑问句带出岩石记录时间的具体形式,最后指出读懂这些“时间的脚印”的意义,并畅想了其美好前景。
八下第二单元所选的说明文纵向的各层次环环相扣,逐层深入。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探究,再到结论的提炼,照顾人们的认知规律,符合读者的接受规律。
(二)学习目标的差异
就文体知识而言,八年级上学期学生才开始接触说明文,主要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说明文必须围绕说明对象的特点展开说明;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各自的作用;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科学,讲究分寸的特点;特殊位置语段作用的分析。
进入八年级下学期,在学生对说明文体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学习任务难度升级:梳理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文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赏析说明文基本特点以外作者各富特色的语言;学习作者辩证地、多角度地看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
二、连点成线,整合梳理
单课教学后,再连点成线,综合来看八下第二单元的说明文,会发现一些共同的规律,共通的特质。对这些规律加以梳理,再带领学生探究理解,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理清顺序,学习推理
《大自然的语言》第一段以文学诗意的语言概括描写了一年四季的气候變化、花果的生育成长和鸟虫的活动出没。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画面多姿多彩,自然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第二段由自然现象到人类行为,人类利用自然现象指导农业生产。第三段紧承上文,自然引出物候及物候学的概念。概念引出就符合人的认知习惯。稍加介绍物候对于农业指导的重要性,紧接着分类说明决定物候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指出研究物候的多方面的价值,进而发出号召。
《恐龙无处不有》以在南极发现恐龙为开端,南极气候恶劣,最不适宜生命,在如此不适宜生命的大洲上发现恐龙,说明恐龙曾遍布全球。而在彼此完全隔绝的大陆,产生同一种生物,并互相完全独立生存,是不可能的。作者随后提出“板块构造”理论能解释这一谜题。然后对大陆分裂并携带各自的恐龙而去的过程进行猜想,但又不止于猜想,如地图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得天衣无缝便是有力的佐证。最后明确地给出结论。
《被压扁的沙子》是以一个问题为开端的,恐龙究竟因何而灭绝?随后提到两种主要的观点——“撞击说”和“火山说”。然后严密的证据推理:斯石英只存在于沙被强烈挤压过的地方,而在自然界中也确实发现有斯石英。但斯石英又并不很稳定,遇到高温即可变为普通沙子,这就排除了地壳深处因压力极高形成的斯石英被火山完整带出的可能性。研究者在恐龙时期的岩石中检测出有斯石英的原子排列。最后肯定地得出结论。
《大雁归来》先按时间顺序介绍大雁归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些特点。随后就大雁集会每年一度、“联合”极有规律发表感慨:人类的联合是不可预期的,两相对比,意味深长。最后以不凡笔触收束全文:大雁归来是给人类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有野性的诗歌。
《时间的脚印》由生活常理入手“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再由人们常用的钟表等计时方法过渡到自然界对时间的记录,明确岩石是其中重要的一种。随后以疑问句带出岩石记录时间方式的说明。最后指出,读懂这些时间的脚印虽然不易,但极有价值。
时间顺序与空间顺序很好理解。逻辑顺序虽然在中考考查中要求并不高,但借助教材文本加以细化梳理,对于提升学生思维水平会有重要作用。
1.现象到本质。现象——推理分析——得出结论 。(《恐龙无处不有》)现象——大胆假设——推理证实——得出结论。(《被压扁的沙子》)
2.主要到次要。《大自然的语言》决定物候来临的四个因素,先说最主要的纬度,再先后指出经度、高下、古今的影响。
《时间的脚印》中岩石记录时间的形式,分两部分说明,先从主要的普遍的说起,人们从岩石的厚度和叠加顺序可以看出时间。再从相对次要的特殊情况来介绍,特别的“砾岩”、石头的颜色、生物“化石”、特别的石头痕迹。 3.一般到特殊。《时间的脚印》先说明大自然中保存着许多种时间的记录,再具体介绍:“那躺在山野里的岩石,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4.总分结构。《时间的脚印》第6段先总说地球上的岩石有的正在“被破坏”,有的又“开始了重新生成岩石的过程”。然后再分说“海枯石烂”与岩石的重生。
5.概念到运用,理论到实践。作者向我们介绍一种新事物,往往会思考它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好处,所以文章末尾很多时候会说明其意义价值,并发出倡议号召。
《大自然的语言》篇尾在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之后,号召“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时间的脚印》末尾同样发出畅想“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
(二)品析语言,领悟特色
进入八年级下学期,学生对于说明文语言的认识应走出片面、固化的认识,在实例中领悟其多样性,并感受到作者语言的特点。
1.准确严谨,有分寸。这是说明文最基本的特点,学生需要强化这种文体特点的意识。例句如下:
①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②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③”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④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⑤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⑥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⑦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⑧而那些孤雁正好大致符合我们先前所提出来的那种想像,它们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⑨如果这里的石头有光滑的擦痕,那很可能从前这里有冰河经过。
2.生动形象,有韵味。这是作者照顾读者接受能力的一种技巧,也是语言个性的一种展露。例如:
①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②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③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④有翅膀在水上的拍打声,有蹼的划动而发出来的声音,还有观战者们激烈的辩论所发出的呼叫声。⑤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⑥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3.幽默风趣,有情感。这是作者个人风格的自然流露,能增加文章的情趣。例如:
①万一某一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②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③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三)探究过渡,重视衔接
1.疑问句启发思考,自然过渡。如: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②斯石英可以在实验室制造,但它们在自然界存在吗?③但是,在地球上还没有出现人的时候,或者在人还不知道记录时间的时候,到哪里去找寻时间的踪迹呢?
2.代词暗含上文,自然衔接。如:
①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②为此,科学家们一直都在努力寻找证据来验证这两种理论。③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
3.连词指明关系,自然联结。如:
①然而并不是所有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②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
理清文章思路,探究衔接过渡,要多关注独句段落、疑问句、连词、代词。
有的过渡句从形式上省略了“承上”,有的省略了“启下”。要懂得识别。
说明文可以加深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助其了解万千物事。初三阶段還要学习议论文,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实现从“物”到“事”再到“理”的跳跃,由实向虚过渡,对学生思维的要求更高。这一阶段应紧扣核心目标,探究整合教学,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其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李博(1989— ),男,四川省龙泉师大一中二级教师,主研方向为文本解读。
关键词: 说明文;整合;目标;教学
一、细化学期目标,突出阶段重点
八年级上册(以下简称八上)第五单元与八年级下册(以下简称八下)第二单元都是说明文单元,但所选文章的说明对象类型不同,阶段学习目标也不同,这是充分考虑学生认知能力的递进差异的结果。
(一)选文内容的差异
1.内容对象的差异。八上第五单元总体是偏于对具体事物进行介绍说明的文章,八下第二单元基本是对抽象事理进行推演分析的文章,据对象分类,分别为事物说明文与事理说明文。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认知递进发展的规律。
2.结构模式的差异。八上第五单元文章总体为横向多角度展开。《中国石拱桥》开篇即直接点出中国石拱桥的三个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苏州园林》亦是明确指出苏州园林的四个特点,而后分条详细说明。《梦回繁华》先介绍清明上河图产生的背景和作者,再具体说明画中内容,最后指出其艺术特点及价值。《蝉》向读者介绍了蝉的生命轮回,本是线性的,但也明确分为两部分——“蝉的地穴”与“蝉的卵”。横向的多个角度相对独立,互相不存在紧密而必然的联系,学生可以更“广泛”地了解事物。
八下第二单元文章一般则为纵向梯度式深入。《大自然的语言》由四季现象入手,一步步引出“物候”的概念,接着指出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继而分析决定物候来临的因素,最后说明研究物候的意义价值并发出号召。《恐龙无处不有》由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说起,大胆猜想,严密推理,最后得出大陆漂移的结论。《被压扁的沙子》一开始就给出恐龙灭绝原因的两种说法,然后小心求证,最后给出自己的看法,让人信服。《大雁归来》虽然侧重介绍了大雁的飞行路线、家群特点及独特叫声等方面,但总体来说是在时间的线条中展开的。《时间的脚印》由记录时间的形式起笔,指出岩石是记录时间的一种重要方式,继而以疑问句带出岩石记录时间的具体形式,最后指出读懂这些“时间的脚印”的意义,并畅想了其美好前景。
八下第二单元所选的说明文纵向的各层次环环相扣,逐层深入。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探究,再到结论的提炼,照顾人们的认知规律,符合读者的接受规律。
(二)学习目标的差异
就文体知识而言,八年级上学期学生才开始接触说明文,主要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说明文必须围绕说明对象的特点展开说明;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各自的作用;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科学,讲究分寸的特点;特殊位置语段作用的分析。
进入八年级下学期,在学生对说明文体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学习任务难度升级:梳理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文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赏析说明文基本特点以外作者各富特色的语言;学习作者辩证地、多角度地看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
二、连点成线,整合梳理
单课教学后,再连点成线,综合来看八下第二单元的说明文,会发现一些共同的规律,共通的特质。对这些规律加以梳理,再带领学生探究理解,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理清顺序,学习推理
《大自然的语言》第一段以文学诗意的语言概括描写了一年四季的气候變化、花果的生育成长和鸟虫的活动出没。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画面多姿多彩,自然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第二段由自然现象到人类行为,人类利用自然现象指导农业生产。第三段紧承上文,自然引出物候及物候学的概念。概念引出就符合人的认知习惯。稍加介绍物候对于农业指导的重要性,紧接着分类说明决定物候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指出研究物候的多方面的价值,进而发出号召。
《恐龙无处不有》以在南极发现恐龙为开端,南极气候恶劣,最不适宜生命,在如此不适宜生命的大洲上发现恐龙,说明恐龙曾遍布全球。而在彼此完全隔绝的大陆,产生同一种生物,并互相完全独立生存,是不可能的。作者随后提出“板块构造”理论能解释这一谜题。然后对大陆分裂并携带各自的恐龙而去的过程进行猜想,但又不止于猜想,如地图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得天衣无缝便是有力的佐证。最后明确地给出结论。
《被压扁的沙子》是以一个问题为开端的,恐龙究竟因何而灭绝?随后提到两种主要的观点——“撞击说”和“火山说”。然后严密的证据推理:斯石英只存在于沙被强烈挤压过的地方,而在自然界中也确实发现有斯石英。但斯石英又并不很稳定,遇到高温即可变为普通沙子,这就排除了地壳深处因压力极高形成的斯石英被火山完整带出的可能性。研究者在恐龙时期的岩石中检测出有斯石英的原子排列。最后肯定地得出结论。
《大雁归来》先按时间顺序介绍大雁归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些特点。随后就大雁集会每年一度、“联合”极有规律发表感慨:人类的联合是不可预期的,两相对比,意味深长。最后以不凡笔触收束全文:大雁归来是给人类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有野性的诗歌。
《时间的脚印》由生活常理入手“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再由人们常用的钟表等计时方法过渡到自然界对时间的记录,明确岩石是其中重要的一种。随后以疑问句带出岩石记录时间方式的说明。最后指出,读懂这些时间的脚印虽然不易,但极有价值。
时间顺序与空间顺序很好理解。逻辑顺序虽然在中考考查中要求并不高,但借助教材文本加以细化梳理,对于提升学生思维水平会有重要作用。
1.现象到本质。现象——推理分析——得出结论 。(《恐龙无处不有》)现象——大胆假设——推理证实——得出结论。(《被压扁的沙子》)
2.主要到次要。《大自然的语言》决定物候来临的四个因素,先说最主要的纬度,再先后指出经度、高下、古今的影响。
《时间的脚印》中岩石记录时间的形式,分两部分说明,先从主要的普遍的说起,人们从岩石的厚度和叠加顺序可以看出时间。再从相对次要的特殊情况来介绍,特别的“砾岩”、石头的颜色、生物“化石”、特别的石头痕迹。 3.一般到特殊。《时间的脚印》先说明大自然中保存着许多种时间的记录,再具体介绍:“那躺在山野里的岩石,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4.总分结构。《时间的脚印》第6段先总说地球上的岩石有的正在“被破坏”,有的又“开始了重新生成岩石的过程”。然后再分说“海枯石烂”与岩石的重生。
5.概念到运用,理论到实践。作者向我们介绍一种新事物,往往会思考它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好处,所以文章末尾很多时候会说明其意义价值,并发出倡议号召。
《大自然的语言》篇尾在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之后,号召“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时间的脚印》末尾同样发出畅想“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
(二)品析语言,领悟特色
进入八年级下学期,学生对于说明文语言的认识应走出片面、固化的认识,在实例中领悟其多样性,并感受到作者语言的特点。
1.准确严谨,有分寸。这是说明文最基本的特点,学生需要强化这种文体特点的意识。例句如下:
①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②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③”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④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⑤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⑥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⑦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⑧而那些孤雁正好大致符合我们先前所提出来的那种想像,它们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⑨如果这里的石头有光滑的擦痕,那很可能从前这里有冰河经过。
2.生动形象,有韵味。这是作者照顾读者接受能力的一种技巧,也是语言个性的一种展露。例如:
①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②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③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④有翅膀在水上的拍打声,有蹼的划动而发出来的声音,还有观战者们激烈的辩论所发出的呼叫声。⑤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⑥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3.幽默风趣,有情感。这是作者个人风格的自然流露,能增加文章的情趣。例如:
①万一某一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②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③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三)探究过渡,重视衔接
1.疑问句启发思考,自然过渡。如: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②斯石英可以在实验室制造,但它们在自然界存在吗?③但是,在地球上还没有出现人的时候,或者在人还不知道记录时间的时候,到哪里去找寻时间的踪迹呢?
2.代词暗含上文,自然衔接。如:
①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②为此,科学家们一直都在努力寻找证据来验证这两种理论。③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
3.连词指明关系,自然联结。如:
①然而并不是所有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②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
理清文章思路,探究衔接过渡,要多关注独句段落、疑问句、连词、代词。
有的过渡句从形式上省略了“承上”,有的省略了“启下”。要懂得识别。
说明文可以加深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助其了解万千物事。初三阶段還要学习议论文,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实现从“物”到“事”再到“理”的跳跃,由实向虚过渡,对学生思维的要求更高。这一阶段应紧扣核心目标,探究整合教学,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其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李博(1989— ),男,四川省龙泉师大一中二级教师,主研方向为文本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