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思维的主要方式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从一个基点出发,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策略的思维形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使发散思维训练富有成效呢?
一、紧扣疑点,解中求新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不唯书。敢于质疑,敢想人所未想。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疑点思考,大胆提出自己对课文独特的见解,对疑问产生与众不同的解释,让学生在质疑、解疑中培养创新能力。如学习《三个儿子》时,有学生举手质疑:“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到一个儿子呢?”我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去思考、讨论。学生通过想象,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通过想象,学生读懂了老爷爷那幽默而又意味深长的话,与文中的人物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在想象中,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相互启发,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
二、更换结尾,破中求新
教材中文章的结尾是作者思维推理的表现,但同一个发展过程,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不唯书、不盲从,敢于反其道而思,根据故事过程推测可能产生的另外一种结局,借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如学习《龟兔赛跑》一文后,学生明白了由于兔子跑步不专心,骄傲自满,结果输给了乌龟。教师设计发散性思维的练习:“如果龟、兔第二次举行赛跑,结果会怎么样?”大家都认为兔子吸取了教训,第二次准赢。但教师不满足于此,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深处展开:“会不会有另外的结果?为什么?”这样,让学生另辟蹊径进行改写,从而使老故事生“新意”。
三、剖析中心,变中求新
一篇文章的中心,看问题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不一样。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剖析文章的中心,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如学习《养花》一课,多数学生认为本课的中心是体会作者养花的乐趣,以培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经过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提炼了中心,对问题的考虑就更周全了。自然而然,发散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四、借助省略,想中求新
文章反映客观事物具有典型性,所以作者往往只筛选、提取那些最能有力表现文童中心的材料。而把一些次要场面艺术地省略了,留下空间让读者去想、去填补。对此,教师要善于运用课文中的场面或情境空间。去启发学生联想。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在董存瑞牺牲的刹那间,只写萤存瑞“抬头望远方”。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当时他看些什么?想些什么?还有,如果董存瑞不“舍身”,能炸掉暗堡吗?此处必须发散思维,诱发学生去填补这个“空间”。只有这样,才能深入英雄的内心世界,揭示英雄的崇高理想,使人物的品质得到升华,使牺牲的精神得到增值。
五、变换标点,悟中求新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多样性、丰富性为文章增添了许多内涵。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某些标点进行分析,既可挖掘文章的内蕴,又可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最后一句是:“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这句话用句号,我问学生:“这句话是不是只能用句号呢?”学生认为,人们当时心情那么沉痛,而且久久不肯离去,所以把句号换成省略号,更符合当时的实际。
六、利用角色,演中求新
小学生活泼好动,好表演是他们的天性。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利用分角色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激发学生求新求变的创造思维。如《美丽的小路》一文讲的是鸭先生门前的小路由美丽变脏,又由脏变美丽的故事。有学生不理解:“鸭先生为什么说‘这都怪我’呢?”我请学生自定角色演一演剧本,对白、动作都由学生自己设计。学生通过创造想象,把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和小动物们为创造美好家园而付出的艰辛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的表演,使语文课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的自主学习过程。表演过程中,学生对教材有一个再想象、再创造的过程,促动了创新思维的发展。
七、挖掘字词,比中求新
课文作为范本只是个例子,它为学生发散思维训练提供了语言的情境。像有的课文几次出现同一词语,但具有不同内涵;有些词语在课文中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或是归纳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是点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师有意识地抓住这些词语,采用类比的方法进行挖掘、研究,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
八、改变句型,换中求新
课堂教学中通过句型变换来进行思维训练,既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使学生的思维从求同达到了变通,从变通中又开拓了新意。如陈述句和反问句、双重否定句、感叹旬的互换,陈述句与“把”字句、“被”字句的互换,扩句、缩句、时间、地点前置等多种形式的变换,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一、紧扣疑点,解中求新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不唯书。敢于质疑,敢想人所未想。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疑点思考,大胆提出自己对课文独特的见解,对疑问产生与众不同的解释,让学生在质疑、解疑中培养创新能力。如学习《三个儿子》时,有学生举手质疑:“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到一个儿子呢?”我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去思考、讨论。学生通过想象,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通过想象,学生读懂了老爷爷那幽默而又意味深长的话,与文中的人物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在想象中,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相互启发,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
二、更换结尾,破中求新
教材中文章的结尾是作者思维推理的表现,但同一个发展过程,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不唯书、不盲从,敢于反其道而思,根据故事过程推测可能产生的另外一种结局,借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如学习《龟兔赛跑》一文后,学生明白了由于兔子跑步不专心,骄傲自满,结果输给了乌龟。教师设计发散性思维的练习:“如果龟、兔第二次举行赛跑,结果会怎么样?”大家都认为兔子吸取了教训,第二次准赢。但教师不满足于此,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深处展开:“会不会有另外的结果?为什么?”这样,让学生另辟蹊径进行改写,从而使老故事生“新意”。
三、剖析中心,变中求新
一篇文章的中心,看问题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不一样。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剖析文章的中心,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如学习《养花》一课,多数学生认为本课的中心是体会作者养花的乐趣,以培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经过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提炼了中心,对问题的考虑就更周全了。自然而然,发散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四、借助省略,想中求新
文章反映客观事物具有典型性,所以作者往往只筛选、提取那些最能有力表现文童中心的材料。而把一些次要场面艺术地省略了,留下空间让读者去想、去填补。对此,教师要善于运用课文中的场面或情境空间。去启发学生联想。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在董存瑞牺牲的刹那间,只写萤存瑞“抬头望远方”。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当时他看些什么?想些什么?还有,如果董存瑞不“舍身”,能炸掉暗堡吗?此处必须发散思维,诱发学生去填补这个“空间”。只有这样,才能深入英雄的内心世界,揭示英雄的崇高理想,使人物的品质得到升华,使牺牲的精神得到增值。
五、变换标点,悟中求新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多样性、丰富性为文章增添了许多内涵。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某些标点进行分析,既可挖掘文章的内蕴,又可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最后一句是:“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这句话用句号,我问学生:“这句话是不是只能用句号呢?”学生认为,人们当时心情那么沉痛,而且久久不肯离去,所以把句号换成省略号,更符合当时的实际。
六、利用角色,演中求新
小学生活泼好动,好表演是他们的天性。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利用分角色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激发学生求新求变的创造思维。如《美丽的小路》一文讲的是鸭先生门前的小路由美丽变脏,又由脏变美丽的故事。有学生不理解:“鸭先生为什么说‘这都怪我’呢?”我请学生自定角色演一演剧本,对白、动作都由学生自己设计。学生通过创造想象,把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和小动物们为创造美好家园而付出的艰辛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的表演,使语文课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的自主学习过程。表演过程中,学生对教材有一个再想象、再创造的过程,促动了创新思维的发展。
七、挖掘字词,比中求新
课文作为范本只是个例子,它为学生发散思维训练提供了语言的情境。像有的课文几次出现同一词语,但具有不同内涵;有些词语在课文中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或是归纳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是点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师有意识地抓住这些词语,采用类比的方法进行挖掘、研究,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
八、改变句型,换中求新
课堂教学中通过句型变换来进行思维训练,既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使学生的思维从求同达到了变通,从变通中又开拓了新意。如陈述句和反问句、双重否定句、感叹旬的互换,陈述句与“把”字句、“被”字句的互换,扩句、缩句、时间、地点前置等多种形式的变换,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