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墨云班课测试活动线上教学案例研究

来源 :科技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_tu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使用蓝墨云班课的教学实践,提出在线上教学过程,使用云班课的测试活动,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在事先选定的几个时间点,进行重复测试,能取得较优的学习效果。其测试方法是,在每周课程学习时间,进行测试活动,要求限时完成,允许重做一次,即事先将记忆周期间隔设为10分钟、30分钟和7天进行重复测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重复三次测试,试验对象答题准确率平均值达70%以上;重复五次测试,准确率平均值达80%以上;因此,建立课程知识内容的测试活动库,并进行多次重复测试,可以高效完成学习任务。
  关键词:云班课;线上教学;遗忘曲线;重复测试;高职教育
  一、绪论
  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信息交流带来了新的方式,通过智能手机或者个人电脑平台,教学也能够方便的在线上开展直播和互动,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形势的变化,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的教育理念,做到适应教育教学技术快速发展需求。
  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学习和应用新的教学方法,我们课题组在2020年3月至2020年5月期间,在《静态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线上教学实践中,应用蓝墨云班课APP辅助完成教学中的作业任务,并选取两个平行课程班级的学生作为测试对象,通过蓝墨云班课的测试活动,进行线上教学的重复测试实践研究。
  经过约两个月的线上教学重复测试实验,总结得出一种蓝墨云班课测试活动,在课程教学中的使用方法。该测试研究由遗忘曲线,测试对象、题目和方法,测试结果分析等三部分组成,现将各部分内容详细说明如下。
  二、遗忘曲线
  遗忘曲线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赫尔曼(H.Ebbinghaus Hermann)研究发现,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即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刚学习完的记忆量是100%,则0.33小时后记忆量是58.2%,一天后为33.7%,两天后为27.8%,6天后的记忆量为25.4%[1]。在记忆学中称此为遗忘曲线,其量化函数式是:p(t,k)=p0e-kt,t∈(0,∞)。式中:p0为初始记忆量,k是遗忘速率[2]。
  2008年,美国学者杰弗里·卡皮克通过实验证明,重复测试(Repeated Testing)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回忆,人们在进行测试或从事类似的活动时,为了获得问题的答案,必须提取相关的信息,而提取(Re-trieve)是测试中的最为关键的环节,对巩固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3]。
  学习过程应遵循上述规律,并利用云班课测试活动可以重复使用的优点,进行多次重复测试练习,能提高教学效果。
  三、测试对象、题目和方法
  (一)测试对象
  测试研究对象是学院2019级计算机专业两个班级的学生,学生数分别是46人(文中以下称甲组)和47人(以下称乙组)。这两组试验对象,在测试实验中互为对照组。
  (二)测试题目
  测试题目选自文献[4]单元3课后单选练习题中的第6~10题,其中,识记类型3题,理解类型2题,共5道选择题。以下文中所提到的干扰题,也是选自该单元练习中的单选题,所有测试题目,一共为20道选择题。将上述测试题目导入云班课题库,制作成测试活动任务,设置允许重做一次,限时完成,手动设置任务开始测试时间。
  (三)测试方法
  课程教学安排为每周一次,故在试验中将记忆间隔设为10分钟、30分钟和7天三个周期,每次完成测试所需时间大约五到十分钟。设置重做一次,是在完成测试时,若出现有错误答题,学生为了得到更高分数,会立即进入第一个记忆周期(10分钟)的重复测试活动,同时达到修正错误目的;第二个记忆周期复习时间点(30分钟),是教师在本节课程接近结束时,对测试结果进行点评,等同于复习一次;第三个记忆周期(7天),一周后重新测试,是重复以上测试过程。
  甲组共施测八次。其中,前六次是上述说明的第6~10选择题目的测试活动(文中以下称常规测试),第七次是加入其他不同的五道选择题目,作为干扰项,干扰题目占一半,称1/2干扰测试;第八次则是加入十五道其他选择题目作为干扰项,称1/4干扰测试。
  乙组共施测六次,前四次是常规测试,第五、六次分别是1/2干扰测试、1/4干扰测试。甲、乙两班常规测试的次数不相同,乙组比甲组共少测试两次。甲、乙两班进行1/2、1/4干扰测试时,均不允许重做。
  成功进行重复测试的关键,是吸引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课程学习,认真完成测试。测试实施中,始终假定认为,所有试验对象愿意为了获得到更多的云班课经验值,关注并诚实完成测试内容。为了使测试对象,尽可能的达到上述测试要求,宜公开课程成绩的评分方法,使学生明白,每次测试、作业等各项活动的经验值累积,会影响课程平时成绩的高低,引导学生认真对待云班课中所开展的各项活动,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有利于施行上述说明的重复测试活动,能提高测试效果。
  四、测试结果分析
  从表1甲、乙两组试验对象常规测试平均分表中可以得出,甲组前五次连续间隔一周、常规测试的平均分值分别是:53、62.2、71.7、78.7、86.5,测试的平均分值逐步提高,最后一次常规测试,与前一次间隔两周,平均分(80.9)有下降。甲组测试结果表明,连续多次重复测试,能得到较高的平均分值(86.5),间隔两周后,第6次测试,平均分值下降,表明“搁置时间越久,遗忘就越多”[1]。
  乙组前三次连续间隔一周、常规测试的平均分值分别为:55.4、64.2、71.9,平均分值也均有提高,最后一次測试与前一次间隔四周,平均分值分别是72.9和71.9,两者分值基本持平。乙组测试结果表明,重复测试三次以后,试验对象对测试知识内容,也可以达到长时记忆,但是总体记忆水平低于甲班。   从表1中还可以得出,1到3次测试的平均分值,甲组共增加18.7分,乙组共增加16.5分,且第三次测试甲组71.7分与乙组71.9分相近,即前三次常规测试表明,甲、乙两组试验对象,在每隔一周的常规测试中,初始能力水平相近,学习提高程度相似,可以认为甲、乙两组是属于同类型的研究对象,差异很小,可以作为对照组。
  甲组在3到5次重复测试平均分增加了14.8分,此结果表明,每隔一周的常规测试,每次重复测试都能使试验对象提高答题的正确率。乙组停止第4、5次重复测试,间隔四周后,进行第6次常规测试,乙组的平均分值比甲组低8分,这说明甲组的5次重复测试方式,更利于学生学习和巩固新知识,即多次重复测试,会得到较优秀的结果。
  表2是甲、乙两组测试各次答题正确率汇总表,以分析干扰测试下,各答题的正确率。从表中可以看出,前3次测试,甲、乙两班测试的正确率平均值差异<2.2%;乙组缺少两次测试,第6次测试的答题正确率平均值低于甲组8%;甲组间隔一周后,第7次为1/2干扰测试,答题正确率平均值下降1.6%;乙组间隔两周后,进行1/2干扰测试,正确率平均值下降3.8%;第8次1/4干扰测试,甲、乙两个班的答题正确率平均值比第7次分别提升6.4%、6.2%。以上表明,有干扰下的重复测试,也能提高知识记忆效果。
  从表2中还可以得出,乙组比甲组少进行两次重复测试,最终答题正确率平均值比甲组低10.2%。由此可以推断,在应用云班课的测试活动时,可以多次使用重复测试,加深知识记忆,以提高学习效果。
  五、结语
  试验结果表明,重复测试(Repeated Testing)对巩固知识记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当重复测试次数为3次时,甲、乙两组试验对象的答题正确率平均值均大于70%;当甲组重复测试次数增加至5次时,答题正确率平均值大于80%。因此,建立课程内容的测试活动题库,每次测试练习设置少量题目(例如5道测试题),利用蓝墨云班课的经验值激励机制,以及“碎片”时间进行的重复测试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能够较高效率的完成课程知识学习任务;通过测试实验还发现,学生愿意参与这种短时间的测试练习活动,特别是设置重做一次,学生更乐意追求在极短时间内完成测试任务。
  综上所述,根据遗忘曲线和卡皮克记忆理论,将重复测试活动周期间隔设为10分钟、30分钟和7天,利用蓝墨云班课的自动批改、转发,多次重复使用测试活动的功能,能实现文中所提出的重复测试活动,并提高课堂教学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德)艾宾浩斯著,王迪菲编译.记忆的奥秘[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3-7.
  [2]于洪涛,崔瑞飛等.基于遗忘曲线的微博用户兴趣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4,35(10):3367-3372+3379.
  [3]赵国庆,郑兰琴.重复提取胜过细化学习——卡皮克记忆研究进展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2(03):16-21.
  [4]汤智华主编.静态网页设计与制作[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74.
  基金项目:2020年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在线教学案例研究课题,编号:2020CG015.
  作者简介:吴天强(1977—  ),男,浙江天台人,工程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在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和“新工科”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双背景下,如何培养专业基本功扎实、创新能力强、工程实践能力高的建筑学专业人才是教学团队不断思考的问题。文章根据近年的教学改革工作进行了实践探索并做思考。  关键词:地方性应用型、新工科、建筑设计1、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TU201-4;G642文献标识码:A  ThinkingonthecurrriculumreformofArc
摘要:本项目以南京某最美乡村建设中遇到了当地能耗设限等要求,重点介绍了设计了一种智能化节能的感应地暖地板与实际应用,该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体现了新农村建设中建筑装饰化走向了“节能型、智能型、环保型”的方向发展,改善了建筑装饰的使用功能,提高了建筑装饰的智能化、节能型的性能,安装速度快,经济实惠,实际工程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技术创新;材料创新;智能化设计创新  一、项目背景与工程概况  本课题研
摘要:翻转课堂是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开展的一种全新教学尝试,成为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传统教学改革的热门选择,随着翻转课堂在我国高职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较为乐观的成果。本文从翻转课堂的内涵和特点出发,针对我国高职学前教育《幼儿游戏与指导》课程教学困境,进行了翻转课堂理念的应用实践,旨在通过翻转课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知识的内化,加深对幼儿游戏与指导课程的理解,并锻炼学生将所学转化为
摘要:太阳自古便是人类社会能够利用的主要能源之一,进入工业时代以来,太阳能的利用效率以及利用层次不断提升,成为造福社会的新能源。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期,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加强太阳能的研发与应用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文章基于此,首先对太阳能应用现状做了介绍,包括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制冷,然后论述了太阳能的发展趋势,如太阳能热利用效率持续提升、太阳能电池开发
摘要: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于1983年,该理论的提出被世界广泛应用,我国自2000年引入该理论始,对我国的教育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多元智能理论毕竟进入我国的时间过短,很多教师对如何采用这一理论进行教学感到苦恼。对此本文便以职业院校电工课程教学为例,就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院校;电工教学;多元智能理论;应用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之所以无法在中国课堂
摘要:论文结合东南大学成贤学院交通运输专业特点,进行专业内涵建设拓展,开拓城市轨道运营管理专业方向,对人才方案中已有课程进行梳理,构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软件和硬件互嵌使用、教学与创新相长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构建校内实验实训中心、校校实验合作、校企实习培养等多样化实训实习平台,编制相应的教学大纲和实习实训指导书,为培养有交通运输专业背景的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行业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交通运输
摘要:各类各级技能大赛的开展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树立了一个风向标,这也是实现大国工匠精神培养的途径之一。高职教育发展需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做出相应调整,因此,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建设也应在此背景和要求下进行改革。笔者通过多年技能大赛指导的实践感受和心得提出了一些教改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技能大赛;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  一、背景概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为我国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改革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有效的发展。而临床医学专业作为高职院校中医学专业的重要专业构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了优秀的应用型医学人才。但是在现阶段的高职临床医学专业教育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教育困境,这就需要教师应在临床医学专业的教育实践中进行积极的优化、创新,以此促进高职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效率以及临床研究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摘要:随着网络科技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多种网络教学平台。本文基于几种常见的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现阶段各个网络教学平台功能的优点和不足,并对其进行深刻剖析,进而对线上教学提出了建设性研究建议。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线上教学;对比研究  AComparativeStudyBasedonSeveralCommonNetworkTeachingPlatforms  XuJiaLvYue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