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社团日益成为高校中具有影响力和凝聚力的组织。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不足,提出了加强社团文化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社团文化;问题;对策
高校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团文化是由群体意识,逐步发展成一个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所构成的多元文化。它包括社团管理理念、社团活动、社团形象、社团精神、社团凝聚力等。社团文化是一个社团的灵魂,是一个社团内部的精神、文化,也是社团的外在形象。建设社团文化不仅对社团的长远发展起到直接作用,而且也对丰富校园文化起到重要作用。
一、高校社团文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社团在高校中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但在社团文化的建设过程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社团宗旨不清晰
社团宗旨是社团的灵魂,是社团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了社团的发展方向与目标。但是高校众多社团中,很多社团定位不清晰、目标不明确,并没有社团宗旨。少部分社团虽有宗旨,但是随着社团间竞争力的增强,渐渐失去了方向,盲目地举办一些和社团宗旨不相关的活动。表面上看这些活动迎合大众口味,扩大了宣传度,但实质上却与社团宗旨越来越远,逐渐导致社团特色的淡化。宣传或举办社团活动等都应该是为社团宗旨服务的,所以我们在社团建立之初应该明确社团宗旨,并时刻以社团宗旨为指导举办社团活动,这样社团才会持续长久地发展。
2、社团缺乏优秀的管理者
一个优秀的社团需要好的管理者,社团管理者作为社团灵魂人物,对于建设社团文化、营造良好的社团氛围、规划社团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高校中,社团多是由学生自发组织,管理者多是没有太多管理理念的学生,这导致社团发展的局限性。另外,好的管理者是一个能够充分利用好社团成员优势的人,但目前多数社团的管理者几乎将时间都放在了如何举办活动上,而忽视了对人才的培养与挖掘。一些社团干部业务素质高,思想素质低,不能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不利于和谐社团文化建设。
3、社团活动单一、千篇一律
学校鼓励通过社团活动来丰富校园文化,这对社团来说是一个好的机遇。社团文化本应是校园文化的一道风景线,但现在众多社团活动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社团活动特色不够鲜明。校园中很多社团活动千篇一律,毫无特色。另一方面社团活动过多注重形式创新而忽视内容创新,使得高校社团建设看似丰富,实则单薄。形式的新颖固然可以吸引大家的目光,但是丰富的活动内容才是让大家爱上社团的关键,所以两者同时发展才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二、加强高校社团文化建设的措施
1、社团管理制度化
高校社团制度文化是社团文化的内在机制,既包括高校有关社团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也包括社团针对成员制定的各种制度、要求和行为规范,是高校社团成员一致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制度文化建设得科学合理性,直接关系到社团发展的吸引力和可持续性,是社团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要素。学生社团应该根据本社团特点, 制定相应的内部运转机制。好的社团层级分明,部门职能明确,管理专门化。首先,社团应针对本社团成员建立相应地行为准则和制度规范,作为约束本部门成员的依据;其次,建立相应的制度,如财务管理制度,明确经费收支账目,定期汇报,实现账目透明化;奖惩制度,加大监督,提高纪律性和积极性。再次,坚持民主集中制,社团总是在不断的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中成长,只有善于听取内部成员的建议,集思广益,社团才能日新月异。最后制度的制定,需要大家去遵守和执行。如果好的制度不坚持,最后社团文化建设也只能化为泡影。
2、加强对社团骨干队伍的建设
高校社团工作的实践说明,社团组织者的能力和素质是影响学生社团活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社团骨干的思想和能力素质直接影响着社团发展的方向和水平,社团骨干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校社团文化的建设。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应当把学生社团骨干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规范社团负责人的选拔任用制度,并通过团校或学生干部培训班,对他们进行定期的、系统的专门业务和理论培训,使他们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以及开展社团工作的能力和技巧。同时,我们要高度重视对社团干部的培养和指导,开展社团干部经验交流等活动提高社团干部的综合能力,发挥社团干部的榜样示范作用,增强社团成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另外,学生社团骨干队伍建设的另一个有效途径就是鼓励学生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到社团文化建设当中,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
3、发挥社团成员积极性,增强社团凝聚力
在社团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社团成员的重要性,尊重人、培养人。尊重人,就是关心每个社团成员的成长,给予每个社团成员以合适定位。构建职责明确、分工合理的社团结构,增强社团成员对社团的责任心和归依感和社团凝聚力,将个人力量聚合在一起形成合力,进而发挥社团文化的巨大的育人作用。完善社团成员选拔和考核制度,建立岗位竞争机制,真正把有特长和组织管理能力及政治素质良好的社团成员选拔到社团负责人岗位上来。同时,重视学生社团的活动开展,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积极采取措施为学生社团开展活动搭建舞台,提供条件,增强社团成员的积极性。
4、建设社团公共网络平台,鼓励社团间的合作
学校社团为了生存,会通过各种途径吸引同学们的目光,鼓励大家加入该社团,因此社团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但是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孤立的,所以社团的发展还应考虑到社团之间的合作。各个社团之间可以通过合作,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共同发展。通过建设社团公共网络平台,各社团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发布信息、进行互动,这样一方面宣传的力度加大了,另一方面社团间可以互相分享经验,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冷庆丰 . 高校社团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艺术百家,2010年第8期.
[2]廖颖. 德育视角下的高校社团文化建设途经研究[J]. 高等农业教育,2009.
[3]文秋林. 高校社团文化建设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5.
[4]毛利刚,蓝廖国.大学生社团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探讨[J].
关键词:高校;社团文化;问题;对策
高校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团文化是由群体意识,逐步发展成一个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所构成的多元文化。它包括社团管理理念、社团活动、社团形象、社团精神、社团凝聚力等。社团文化是一个社团的灵魂,是一个社团内部的精神、文化,也是社团的外在形象。建设社团文化不仅对社团的长远发展起到直接作用,而且也对丰富校园文化起到重要作用。
一、高校社团文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社团在高校中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但在社团文化的建设过程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社团宗旨不清晰
社团宗旨是社团的灵魂,是社团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了社团的发展方向与目标。但是高校众多社团中,很多社团定位不清晰、目标不明确,并没有社团宗旨。少部分社团虽有宗旨,但是随着社团间竞争力的增强,渐渐失去了方向,盲目地举办一些和社团宗旨不相关的活动。表面上看这些活动迎合大众口味,扩大了宣传度,但实质上却与社团宗旨越来越远,逐渐导致社团特色的淡化。宣传或举办社团活动等都应该是为社团宗旨服务的,所以我们在社团建立之初应该明确社团宗旨,并时刻以社团宗旨为指导举办社团活动,这样社团才会持续长久地发展。
2、社团缺乏优秀的管理者
一个优秀的社团需要好的管理者,社团管理者作为社团灵魂人物,对于建设社团文化、营造良好的社团氛围、规划社团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高校中,社团多是由学生自发组织,管理者多是没有太多管理理念的学生,这导致社团发展的局限性。另外,好的管理者是一个能够充分利用好社团成员优势的人,但目前多数社团的管理者几乎将时间都放在了如何举办活动上,而忽视了对人才的培养与挖掘。一些社团干部业务素质高,思想素质低,不能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不利于和谐社团文化建设。
3、社团活动单一、千篇一律
学校鼓励通过社团活动来丰富校园文化,这对社团来说是一个好的机遇。社团文化本应是校园文化的一道风景线,但现在众多社团活动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社团活动特色不够鲜明。校园中很多社团活动千篇一律,毫无特色。另一方面社团活动过多注重形式创新而忽视内容创新,使得高校社团建设看似丰富,实则单薄。形式的新颖固然可以吸引大家的目光,但是丰富的活动内容才是让大家爱上社团的关键,所以两者同时发展才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二、加强高校社团文化建设的措施
1、社团管理制度化
高校社团制度文化是社团文化的内在机制,既包括高校有关社团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也包括社团针对成员制定的各种制度、要求和行为规范,是高校社团成员一致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制度文化建设得科学合理性,直接关系到社团发展的吸引力和可持续性,是社团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要素。学生社团应该根据本社团特点, 制定相应的内部运转机制。好的社团层级分明,部门职能明确,管理专门化。首先,社团应针对本社团成员建立相应地行为准则和制度规范,作为约束本部门成员的依据;其次,建立相应的制度,如财务管理制度,明确经费收支账目,定期汇报,实现账目透明化;奖惩制度,加大监督,提高纪律性和积极性。再次,坚持民主集中制,社团总是在不断的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中成长,只有善于听取内部成员的建议,集思广益,社团才能日新月异。最后制度的制定,需要大家去遵守和执行。如果好的制度不坚持,最后社团文化建设也只能化为泡影。
2、加强对社团骨干队伍的建设
高校社团工作的实践说明,社团组织者的能力和素质是影响学生社团活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社团骨干的思想和能力素质直接影响着社团发展的方向和水平,社团骨干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校社团文化的建设。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应当把学生社团骨干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规范社团负责人的选拔任用制度,并通过团校或学生干部培训班,对他们进行定期的、系统的专门业务和理论培训,使他们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以及开展社团工作的能力和技巧。同时,我们要高度重视对社团干部的培养和指导,开展社团干部经验交流等活动提高社团干部的综合能力,发挥社团干部的榜样示范作用,增强社团成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另外,学生社团骨干队伍建设的另一个有效途径就是鼓励学生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到社团文化建设当中,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
3、发挥社团成员积极性,增强社团凝聚力
在社团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社团成员的重要性,尊重人、培养人。尊重人,就是关心每个社团成员的成长,给予每个社团成员以合适定位。构建职责明确、分工合理的社团结构,增强社团成员对社团的责任心和归依感和社团凝聚力,将个人力量聚合在一起形成合力,进而发挥社团文化的巨大的育人作用。完善社团成员选拔和考核制度,建立岗位竞争机制,真正把有特长和组织管理能力及政治素质良好的社团成员选拔到社团负责人岗位上来。同时,重视学生社团的活动开展,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积极采取措施为学生社团开展活动搭建舞台,提供条件,增强社团成员的积极性。
4、建设社团公共网络平台,鼓励社团间的合作
学校社团为了生存,会通过各种途径吸引同学们的目光,鼓励大家加入该社团,因此社团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但是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孤立的,所以社团的发展还应考虑到社团之间的合作。各个社团之间可以通过合作,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共同发展。通过建设社团公共网络平台,各社团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发布信息、进行互动,这样一方面宣传的力度加大了,另一方面社团间可以互相分享经验,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冷庆丰 . 高校社团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艺术百家,2010年第8期.
[2]廖颖. 德育视角下的高校社团文化建设途经研究[J]. 高等农业教育,2009.
[3]文秋林. 高校社团文化建设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5.
[4]毛利刚,蓝廖国.大学生社团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探讨[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