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不论是在中国古代传统医疗救治还是现代西方医疗救治行为中,医学伦理学从来就不是独立于医疗救治之外的边缘学科,伦理理论一直都是医学领域中无出其右的命题,在成为专业医者之前的医学院校学生都应系统学习相应的伦理知识,接受伦理培训,这是传承中华医学精髓、改善医疗环境及医患关系的必然途径。文章将从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伦理思想出发,探讨高校伦理课程开展的必要性,作为中医院校的思想政治课教程,我们除了要巩固原有的知识体系,还应加入新的时代元素,形成既一脉相承又独立创新的现代中医医学伦理教育课程,巩固我们传统文化的阵地,因为民族文化是中国梦的魂与根基。
关键词:伦理;中医;教育;继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R2-0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的传统伦理思想内容丰富、源远流长,一般来说是指以中国古代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为主要内容并汲取了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精华的道德学说,它主张“仁德修养”,提倡仁爱、明理、守信、和义的伦理思想。我国的中医伦理学就是在此思想基础上所建立和发展的,我国的传统医学要求医者悬壶济世,博施济众,不为名利,一心赴救,这些都与传统的伦理思想不谋而合,这也是从宋代开始就形成的儒医传统观念,而孝道观、仁道观、义利观、养生观是其主要内容。因此,作为中医院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进行医学伦理教学过程中需要将传统伦理思想与当下实际相结合,形成既有深厚历史根基又有时代特征的思想教育课程,从而巩固传统文化的阵地,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一、中医人道观念——仁爱
中医伦理是中医工作者在从事医学工作,在处理与患者及其家属、与同业人员之间、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时的行为原则和规范总和,而传统伦理学说中的“仁爱”观就恰是从人和人的关系处理基础上所形成的道德原则,《论语》中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孟子也说“仁者爱人。”儒家的仁爱观从“亲亲之爱”出发,推己及人,也就是不仅仅只爱家人,还应该用一颗博爱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人,这就是除了“亲亲之爱”而外的“今人乍见孺子将人于井,皆有休惕侧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我們对待别人保持这样的态度,我们也能得到相应的回馈,以此形成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在同心广被、仁泽天下的历史过程中,我国中医也形成了“医乃仁术”的理念,他们认为行医治病是实现从“爱亲”到“爱众”的有效途径,如唐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要求医家心怀仁爱,不论“贵贱贫富,长幼妍媸,华夷愚智”,都要做到“皆如至亲之想”。
我国的中医伦理学的基本观念是以人为本,认为人是万物之灵,因此人的生命是世间最宝贵的。两千多年的中医首要信条就是“医乃仁术”,要求医者把“救人活命为本”作为行医中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价值目标。救人性命是医者本分,但正因医术与最宝贵的生命相连,所以从古至今都认为医者必须对生命抱有高度的仁爱精神,因此龚廷贤才会说:“凡病家延医,乃寄以生死,理当敬重,慎勿轻藐。”《黄帝内经·素问》篇中也曾提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正是由于中医的崇高医学伦理思想能感染和鼓舞人,所以当时一些儒家士大夫发现自己的学术并不能救济天下,便希望通过行医施药来济世救人,如医圣张仲景就弃官从医,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以求做到“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包身长全。”济世救人的目的。还有李时珍、喻昌、张元素等名医也是通过将儒家“仁学”与医学实践相结合,获得了享誉后世的儒医美称。虽然时代变迁,但中医的根本理念与职业情怀并没有改变,当下的时代更加迫切的呼唤“仁爱之医“出现,希望现在的医者能在医学实践中对病人一视同仁,竭诚尽职,预救生灵,预济群生,因此在大学展开基本伦理教育的重要性就更加突显。
二、中医伦理规范——以德正节操
儒家认为“德”乃人的内心品格及其外化的具体表述,人类的“德”不仅需要加强自我的信念更需要广泛的社会舆论使之得以维持,它的外在表现方式就是利用我们内心坚持和认可的道德观念来支配调节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举措,因此“德”就是一种行为规范。中医学十分重视医者的个人道德修养,《黄帝内经》中的许多章节也记载了对医者的道德要求。医道远大幽深,只有具备医德的医者才能领悟和识得其中的真要。医者必须做到“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宋医林逋曾指出:“无恒德者, 不可以作医”,认为那些贪图钱财、沽名钓誉之辈必定会在行医过程中粗疏草率,更有甚至草菅人命,这样的人不配称医,或者只能称为“庸医”。《黄帝内经》中还批判那些谬言为道、更名自功的卑劣行径,因此“得其人不教,是谓失道,传非其人,漫泄天宝”这是对医学极其不严肃的错误行为。这个过程足以看出当时的医者对于自己职业的尊重和热爱,并严格约束自我,怀着恻隐之心来对待每个患者。我们在现在进行医学伦理教育时应引导学生建立急病人之所急、将心比心的同情心、同理心,正如名医费伯雄所言:“我欲有疾,望医之相救者如何?我之父母妻子有疾,望医之相救者如何?”行医的职业操守就要求我们必须“解衣推食,推己及人”,并且尽心尽责,扶危济困,对待中医这份职业更要做到恭敬谨慎,诚实守信,不能敷衍塞责,不能懈怠散漫。如孔子在《学而》中谈及职业道德所言“敬事而信”,他主张“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所以医者必须实事求是地诊治论病,不为易治而说其难以售其技,不为难医而说其易以掩己短。
古时的医学伦理不仅重视医者行医之德,还很重视医者的学术道德,明医陈实功就曾指出:“凡乡井同道之士,不可生轻侮傲慢之心,切要谦和谨慎,年尊者恭敬之,有学者师事之,骄傲者逊让之,不及者荐拔之,如此自无谤怨,信和为贵也。”孙思邈也指出医者不能“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昔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痊一病,则昂首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以上所言证明,医者之间应该互相尊重、谦和谨慎、团结互助、彼此砥砺,自始至终牢记医者的职业身份,把病人、病情放在首要位置。此外,中医一直被视为是一门深奥、专业素养要求极强的学问——“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其约”,因此除了仁心仁术,更需要我们的从业者具备精深的理论功底和超凡绝伦的医治手法,因此医生这门职业需要刻苦钻研知识,精勤不倦地磨砺自己的技艺,努力提升自我的医学素养。
“医乃仁术”这是对于两千多年的中医伦理思想最准确的概括,而历史从不曾远离,现代中医伦理学的研究与发展需要传统的伦理道德学说作为思想基础,需要中医的相关知识作为理论支撑,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将时代的特征和实践的真实性作为完善中医伦理学的现实素材。中医是我国的国宝精粹,是几千年来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医伦理思想深刻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道德价值取向,我们重视中医伦理思想也就是重视中医的文化传承地位,就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医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传承文明,遵循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既要保留和发扬中医药本身的特色,又要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促进中医文化的发展,这才是中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央电视台.中医精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贾成祥.儒家伦理思想对中医藏象学说的影响[D].郑州:河南中医学院,2007.
关键词:伦理;中医;教育;继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R2-0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的传统伦理思想内容丰富、源远流长,一般来说是指以中国古代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为主要内容并汲取了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精华的道德学说,它主张“仁德修养”,提倡仁爱、明理、守信、和义的伦理思想。我国的中医伦理学就是在此思想基础上所建立和发展的,我国的传统医学要求医者悬壶济世,博施济众,不为名利,一心赴救,这些都与传统的伦理思想不谋而合,这也是从宋代开始就形成的儒医传统观念,而孝道观、仁道观、义利观、养生观是其主要内容。因此,作为中医院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进行医学伦理教学过程中需要将传统伦理思想与当下实际相结合,形成既有深厚历史根基又有时代特征的思想教育课程,从而巩固传统文化的阵地,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一、中医人道观念——仁爱
中医伦理是中医工作者在从事医学工作,在处理与患者及其家属、与同业人员之间、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时的行为原则和规范总和,而传统伦理学说中的“仁爱”观就恰是从人和人的关系处理基础上所形成的道德原则,《论语》中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孟子也说“仁者爱人。”儒家的仁爱观从“亲亲之爱”出发,推己及人,也就是不仅仅只爱家人,还应该用一颗博爱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人,这就是除了“亲亲之爱”而外的“今人乍见孺子将人于井,皆有休惕侧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我們对待别人保持这样的态度,我们也能得到相应的回馈,以此形成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在同心广被、仁泽天下的历史过程中,我国中医也形成了“医乃仁术”的理念,他们认为行医治病是实现从“爱亲”到“爱众”的有效途径,如唐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要求医家心怀仁爱,不论“贵贱贫富,长幼妍媸,华夷愚智”,都要做到“皆如至亲之想”。
我国的中医伦理学的基本观念是以人为本,认为人是万物之灵,因此人的生命是世间最宝贵的。两千多年的中医首要信条就是“医乃仁术”,要求医者把“救人活命为本”作为行医中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价值目标。救人性命是医者本分,但正因医术与最宝贵的生命相连,所以从古至今都认为医者必须对生命抱有高度的仁爱精神,因此龚廷贤才会说:“凡病家延医,乃寄以生死,理当敬重,慎勿轻藐。”《黄帝内经·素问》篇中也曾提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正是由于中医的崇高医学伦理思想能感染和鼓舞人,所以当时一些儒家士大夫发现自己的学术并不能救济天下,便希望通过行医施药来济世救人,如医圣张仲景就弃官从医,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以求做到“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包身长全。”济世救人的目的。还有李时珍、喻昌、张元素等名医也是通过将儒家“仁学”与医学实践相结合,获得了享誉后世的儒医美称。虽然时代变迁,但中医的根本理念与职业情怀并没有改变,当下的时代更加迫切的呼唤“仁爱之医“出现,希望现在的医者能在医学实践中对病人一视同仁,竭诚尽职,预救生灵,预济群生,因此在大学展开基本伦理教育的重要性就更加突显。
二、中医伦理规范——以德正节操
儒家认为“德”乃人的内心品格及其外化的具体表述,人类的“德”不仅需要加强自我的信念更需要广泛的社会舆论使之得以维持,它的外在表现方式就是利用我们内心坚持和认可的道德观念来支配调节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举措,因此“德”就是一种行为规范。中医学十分重视医者的个人道德修养,《黄帝内经》中的许多章节也记载了对医者的道德要求。医道远大幽深,只有具备医德的医者才能领悟和识得其中的真要。医者必须做到“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宋医林逋曾指出:“无恒德者, 不可以作医”,认为那些贪图钱财、沽名钓誉之辈必定会在行医过程中粗疏草率,更有甚至草菅人命,这样的人不配称医,或者只能称为“庸医”。《黄帝内经》中还批判那些谬言为道、更名自功的卑劣行径,因此“得其人不教,是谓失道,传非其人,漫泄天宝”这是对医学极其不严肃的错误行为。这个过程足以看出当时的医者对于自己职业的尊重和热爱,并严格约束自我,怀着恻隐之心来对待每个患者。我们在现在进行医学伦理教育时应引导学生建立急病人之所急、将心比心的同情心、同理心,正如名医费伯雄所言:“我欲有疾,望医之相救者如何?我之父母妻子有疾,望医之相救者如何?”行医的职业操守就要求我们必须“解衣推食,推己及人”,并且尽心尽责,扶危济困,对待中医这份职业更要做到恭敬谨慎,诚实守信,不能敷衍塞责,不能懈怠散漫。如孔子在《学而》中谈及职业道德所言“敬事而信”,他主张“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所以医者必须实事求是地诊治论病,不为易治而说其难以售其技,不为难医而说其易以掩己短。
古时的医学伦理不仅重视医者行医之德,还很重视医者的学术道德,明医陈实功就曾指出:“凡乡井同道之士,不可生轻侮傲慢之心,切要谦和谨慎,年尊者恭敬之,有学者师事之,骄傲者逊让之,不及者荐拔之,如此自无谤怨,信和为贵也。”孙思邈也指出医者不能“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昔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痊一病,则昂首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以上所言证明,医者之间应该互相尊重、谦和谨慎、团结互助、彼此砥砺,自始至终牢记医者的职业身份,把病人、病情放在首要位置。此外,中医一直被视为是一门深奥、专业素养要求极强的学问——“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其约”,因此除了仁心仁术,更需要我们的从业者具备精深的理论功底和超凡绝伦的医治手法,因此医生这门职业需要刻苦钻研知识,精勤不倦地磨砺自己的技艺,努力提升自我的医学素养。
“医乃仁术”这是对于两千多年的中医伦理思想最准确的概括,而历史从不曾远离,现代中医伦理学的研究与发展需要传统的伦理道德学说作为思想基础,需要中医的相关知识作为理论支撑,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将时代的特征和实践的真实性作为完善中医伦理学的现实素材。中医是我国的国宝精粹,是几千年来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医伦理思想深刻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道德价值取向,我们重视中医伦理思想也就是重视中医的文化传承地位,就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医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传承文明,遵循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既要保留和发扬中医药本身的特色,又要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促进中医文化的发展,这才是中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央电视台.中医精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贾成祥.儒家伦理思想对中医藏象学说的影响[D].郑州:河南中医学院,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