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体系建设被列为国家“十二五”专项规划等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imi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教体系建设被列为国家“十二五”专项规划
  入选理由?在“十二五”开局之际,职业教育现代体系建设被纳入国家专项规划,成为支撑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95个专项规划之一,进一步凸显出职业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表明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进入加快体系建设的新阶段。
  事件回放?为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和落实,2011年国家发改委公布了95个专项规划,并启动各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职业教育现代体系建设被列为专项规划,将以国家发改委为主体,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工信部等部门共同开展规划的编制工作。2011年10月13日,教育部在南京召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座谈会。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出席会议并讲话。鲁昕指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支撑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国家专项规划之一,是“十二五”时期我国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心任务。我国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实施“三步走”战略,即2011年以人才培养目标等10个衔接为纽带,促进中高职协调发展;2012年初步形成体系架构,2020年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鲁昕指出,编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的基本原则是,对接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服务国家其他专项规划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设计中国特色、世界水准职业教育体系,服务区域分工,服务产业分工,服务区域布局,服务产业升级,服务产业调整。鲁昕强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宽、协调工作量大,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统筹规划、系统思考、整体设计、分层落实、科学部署、尽快实施,加快建立健全规划编制的工作制度。
  九部委联合推动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入选理由?中央九部委联合行动,共同推进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体现了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极端重要性,也表明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职教强农、职教兴农,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被赋予了无限期待。
  事件回放 2010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牢固树立农业农村工作 “重中之重”战略思想。按照中央要求,教育部与涉农行业部门共同起草了《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征求意见稿)》。2011年初,根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1年中央l号文件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精神,有关部门再次对意见稿进行了修改完善,增加了适应新时期国家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以及加强水利、林业和粮食等行业职业教育的内容。2011年11月6日至7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家粮食局等9部门在陕西共同召开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会议提出,要紧紧抓住关键环节,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一是尽快将免学费范围扩大到所有农村学生,引导和鼓励更多的初中毕业生接受中等及以上职业教育。二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优质特色校和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校等建设项目中要向农村、农业职业学校和涉农专业点倾斜。三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步伐,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的能力。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改善农村就业创业环境,吸引更多的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职业学校和涉农专业任教,吸引更多的毕业生和社会各界人士投身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五是继续组织实施教育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组织好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活动,积极动员农村职业学校、乡村成人学校、农村中小学开展新型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六是推进中等和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国务院部署职业培训工作
  入选理由?以国务院名义召开专门会议,对职业培训工作进行部署,在新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表明党和国家对职业培训工作的高度重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和“就业一人、培训一人”的要求,表达了一个大国政府对提高全体劳动者技能素质的殷殷期待。
  事件回放?为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面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2010年10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文件强调,加强职业培训对解决就业难题、推进人才强国战略意义重大,并对我国今后一个时期职业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提出明确的意见。2011年2月22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培训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全面部署职业培训工作。由国务院专门召开会议,部署职业培训工作,这在新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出席会议并讲话。张德江指出,我国职业培训体系初步建立,政策制度逐步完善,培训规模不断扩大,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劳动者就业能力不断提高,职业培训在促进就业和保障民生,推进国家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增强国家竞争力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强调,职业培训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的主要途径。今后一个时期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精神和要求,坚持以服务就业和经济发展为宗旨,按照城乡统筹、就业导向、技能为本、终身培训的原则,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加快完善工作机制,努力提升培训质量,不断扩大培训规模,增强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做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和“就业一人、培训一人”,全面提高全体劳动者技能素质,努力开创职业培训事业新局面。
  推进职教改革创新国家试点
  入选理由?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国家试点,是国家主导的职业教育改革实验,担负着为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攻坚克难、开启山林的责任,主导者的思路如何、进展怎样、未来的方向在哪里,值得高度关注。   事件回放?2010年7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步伐,努力破解阻碍教育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同年8月25日,国务院成立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研究部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2010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明确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主要任务和试点单位。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划分为三大类,即专项改革试点、重点领域综合改革试点和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其中,职业教育体制改革是重要组成部分。
  2011年6月3日,教育部在天津海河教育园区召开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国家试点推进会,在听取了63个试点地区和单位的汇报后,教育部鲁昕副部长指出,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要站在国家需求的高度进行研究。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任务十分繁重,职业教育领域有16项改革发展需求要通过国家试点予以应对。
  主要包括——
  更新人才观念。要树立全面培养、系统培养、多样化人才、人人成才、终身学习的理念。
  转变发展方式。着力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由注重规模扩大,向强化内涵、提高质量转变;向促进各类职业教育统筹管理、系统衔接和协调发展转变;向依靠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协同推进转变。
  创新管理体制。建立政府统筹、多元参与的体制,建立行业指导职业教育的工作体制,引导企业参与办学的政策体系和政策机制。
  履行政府职责。要加强政府主导,依法履行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各项职责。
  健全办学机制。支持行业在“教学指导、评价指导、规划指导、教师队伍指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推进大企业参与,加强与国家骨干企业的合作。
  创新培养模式。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完善宏观政策。制定和实施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国家层面政策、地方政府政策和学校层面政策。
  建立国家制度。加强国家职业教育制度的制定、执行和检查。
  完善质量标准。完善职业学校建设标准、专业设置标准、课程体系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教职工编制标准、实训基地建设标准、质量评价标准等。
  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反映职业教育规律的专业、课程和教材体系,着力完善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
  增强基础能力。从提升产业建设支撑能力的新视角,不断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
  强化投入保障。立足职业教育公益性质,多渠道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
  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以信息化带动职业教育现代化。
  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能力。
  完善评价机制,树立科学的质量标准,引入行业、企业以及社会组织参与人才评价。
  加强区域合作。广泛促进中东西合作、东部支援西部等,实现共享资源、共同发展。
  中高职示范建设齐推进
  入选理由?高职先行,中职跟进。在“十一五”高职示范性院校建设取得成功经验基础上,“十二五”开局伊始,中职示范性学校建设的实施工作全面开始,它标志着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国家工程——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建设计划进入中高职共同建设、协调发展的新阶段,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迎来新的发展时期。
  事件回放?2010年6月17日,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决定从2010年到2013年组织实施中职示范校建设。经过各地申报、专家复核、社会公示等程序,2011年1月7日,教育部等三部门联合下发通知,确定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等285所中等职业学校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一批立项建设学校。中职示范校建设的实施工作全面开始。中职示范校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从2010年到2013年,中央财政重点支持1000所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创新,形成一批代表国家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中等职业学校。
  中职示范校建设是在高职示范校建设取得成功经验基础上展开的。2006年有关部门启动了被称之为高职院校“211”工程的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历时4年分三批由中央财政支持立项建设了100所高职示范院校,带动了全国1200多所高职院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形成了“百舸带千帆”的可喜局面。在总结经验基础上,2010年11月23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通知,启动示范高职建设计划二期工程,确定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100所高等职业院校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2011年10月20日,有关部门公布第二批立项建设中职学校名单,至此共有662所中等职业学校被确定为国家级中职示范校立项建设单位。
  统筹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
  入选理由?从“顶层设计”着手,抓住统筹管理和明晰政策两个环节,大力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体现了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思维与新路数,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拓展出更为广阔的天地。
  事件回放?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两大主体。但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好,统筹不足、衔接不畅、缺乏沟通、资源分散等矛盾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2010年7月颁布并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其中,明确把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作为现代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专门提出来予以强调,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2011年伊始,教育部年度工作会议就把推进中职和高职协调发展确定为工作重点之一。2月11日,教育部人事司印发《关于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室调整的通知》,决定将高等教育司的高职与高专教育处、远程与继续教育处划转到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这一行动被业界称之为统筹职业教育发展“顶层设计”的重要举措。其后,有关方面围绕中高职协调发展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工作。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把中高职协调发展问题确定为2011年学会重大调研项目,委托有关机构进行了为期数月的大规模调查和分析工作,并组织了全国性的专题研讨活动。2011年6月25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促进中高职协调发展座谈会,教育部鲁昕副部长到会与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位代表就中高职协调发展的基本经验、主要问题、改革方向、工作重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鲁昕副部长发表重要讲话。2011年8月30日,教育部下发《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的总体方向、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提出意见和要求,确定了实现中高职协调发展的基本政策框架。   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启动
  入选理由?从战略规划到实施方案,在未来与当下之间清晰地描绘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路线图,让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若干年的不懈努力,一支浩浩阵容的高技能人才大军将支撑起一个屹立于东方的制造业强大之国。
  事件回放?2011年7月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对贯彻落实国家人才规划纲要提出的高技能人才建设要求作出总体规划和部署。该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达到1.25亿人,其中高级技师达到140万人,技师630万人,高级工2630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7%左右。全国建成400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到2020年,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达到1.4亿人,其中高级技师达到180万人,技师820万人,高级工2900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8%左右。全国建成1000个左右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成12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2011年11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实施方案》,正式启动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该计划确定将重点实施技师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三大项目,以切实确保中央提出的高技能人才建设目标的实现。
  技师培训项目包括技师研修培训和高级技师研修培训。技师研修培训主要是,鼓励和引导具有高级工以上水平的企业在职职工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或其他具备条件的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参加研修培训,或通过在企业开展技术攻关、课题研修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并通过参加考评取得技师职业资格证书。高级技师研修培训主要是,依托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开展急需、紧缺行业(领域)高级技师集中研修培训,对具有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通过开展典型任务培训、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培训以及组织课题研修攻关等方式,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和革新、创新、创造能力,鼓励其通过参加考评取得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
  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十大振兴产业、新兴战略性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行业领域,依托具备高技能人才培训能力的职业培训机构和城市公共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重点开展高技能人才研修提升培训、高技能人才评价、职业技能竞赛、高技能人才课程研发、高技能人才成果交流等活动。
  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主要是,重点支持1000个左右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基本形成覆盖重点行业、特色行业的技能传承与推广网络,建立高技能人才技术技能创新成果和绝技绝活代际传承机制,并将技术技能革新成果和绝技绝活加以推广。
  精彩大赛奏开局
  入选理由?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无论在内容还是在水平上都实现了历史性的超越。正是有了这样一个大赛,中国职业教育的“十二五”开局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意义非常。
  事件回放?2011年6月25至27日,由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16个部门共同主办的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天津隆重举行。这是该项赛事2008年落户天津以来,举办的第四次比赛。本届大赛时值“十二五”开局之年,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后首次举行的大规模全国性职业教育活动,因此受到各方面高度重视,承载了更多的期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长张榕明出席大赛闭幕式,刘延东发表重要讲话。
  本届大赛共有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7支代表队共5038名选手参与16个专业类别55个项目的角逐,参赛人数及赛事规模均达到历届之最。
  与往届大赛相比,今年的大赛在赛项设置上与产业发展升级的衔接更加紧密,在比赛内容上创新点和亮点更加突出。本届比赛出现了更多的女选手,选手们的技能水平比往届有了大幅度提升,精神面貌更加饱满。作为“十一五”期间天津职业教育发展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新落成的海河教育园区首次成为主赛场。
  除技能比赛外,主办方在大赛期间还安排了促进中高职协调发展座谈会、东西部职教合作签约仪式、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学生才艺展示、职业教育成果展示会、全国职教现代技术装备暨职教创新教材展览会、“永远跟党走”职业学校育人事迹报告会、中职师范生免费培养签约仪式和全国职业教育科研工作会等活动。
  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工作会议召开
  入选理由?着眼于“十二五”建设,着眼于顶层制度设计,着眼于中高职统筹规划,着眼于企业的深入参与,着眼于中央财政的有力引导,以及空前大的财政投入力度,注定让这次师资工作会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事件回放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在广西南宁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继2000年在云南昆明、2007年在江苏南京举行的全国中等职教师资工作会议后,教育部召开的又一次职业教育师资工作会议,与前两次不同的是,本次会议是在教育部对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实施归口统一管理后召开的第一次中高职“全口径”的师资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十一五”以来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路、目标和措施。会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意见》、《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并对稍前出台的《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作出工作部署。来自全国各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同志、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代表和行业企业的代表200多人参加会议。教育部鲁昕副部长在讲话中强调,要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职教工作的突出位置。她指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要以推动教师专业化为引领,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创新制度和机制为动力,以完善培养培训体系为保障,以实施素质提高计划为抓手,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改革创新,狠抓落实,加快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化职教师资队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推进以下工作:第一,完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培养和补充机制;第二,创新以企业实践为重点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第三,构建校企合作灵活开放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第四,健全科学规范特色鲜明的职教教师管理制度。会议上宣布,中央财政将投入26亿元的引导资金,支持2011~2015年实施的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这次的投入总量是“十一五”投入的5倍以上,表明了中央对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   首次全国职业教育科研工作会议召开
  入选理由?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职业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不仅表明职业教育科研工作终于被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也许还意味着,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职业教育科研将真正成为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角之一。
  事件回放?2011年6月27日至28日,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天津联合召开全国职业教育科研工作会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职业教育科研工作会议。
  对于这次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非常重视,专门作出批示。她指出,“教育科研是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基础性保障工作,担负着探寻规律、服务决策、创新理论、指导实践的重任”。她指出,“要认真落实规划纲要,通过系统深入的职业教育研究,加深对职教规律的认识,创新职教理论,改进教学方法,丰富实训手段,不断提升职业教育水平,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她强调,“职业教育科研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紧贴职教办学管理的实际需求,总结经验、广为借鉴、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努力提高战略性与针对性,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工作,切实抓出成效”。
  教育部鲁昕副部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王晓初副部长出席并分别作了重要讲话。会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科研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围绕体制机制创新,开展重大课题研究;跟踪国家试点,积极指导职业教育改革实验;建设机构与队伍,提升职业教育科研工作基础能力;创新研究方法,完善学科体系;建设开放平台,加强职业教育科研的国际交流。
  会议还讨论了《教育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职业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和《全国职业教育科研(教研)院所联席会议章程》(征求意见稿)。
  相关链接
  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被列为专项规划的重要意义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未来10年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总目标。这次被列为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专项规划,对于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鲁昕将其概括为4个方面:一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将全面提速。国家发改委是专项规划的编制主体,将带动地方发改委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变成地方专项规划,更加有利于形成推动合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程将全面加快。二是有利于统一各部门的认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规划是为国家战略服务的,这样的高度有利于统一各部门对发展职业教育的认识,并在国家战略层面达成共识,为解决职业教育存在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提供良好机遇。三是为创建职业教育的国家制度创造了条件。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从国家层面着手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系统统筹规划,需要各地充分发挥首创精神,深入探索。目前各地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非常好的成果,但是缺少国家层面的制度突破,专项规划的编制将有利于改变这种状况。四是有利于加快搭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架构。专项规划将促进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改革项目有效落实,这些体制改革项目将构成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的国家架构。
  相关链接
  现代农业发展呼唤职业教育
  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加强烈地呼唤职业教育。
  ——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需要有较高科技文化素质和科学种养能力的主体经营者队伍,也需要为主体经营者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专业化服务队伍,还需要一支既能继承中华传统文明,又具现代意识和现代管理手段的农村社会管理工作者队伍。
  ——改革开放以来,约有1.6亿农村劳动力转入城镇,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成为普遍现象,务农农民素质呈现结构性下降趋势,这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迫切需要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改变这一局面。
  ——到2020年我国的森林面积要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要增加13亿立方米。为实现这一目标,今后我国将继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深入实施重点工程,努力构筑国土生态安全屏障,迫切需要加快林业科技人才培养。
  ——我国已有27亿多亩集体林地承包到户,但由于农民科技能力不足等因素影响,目前人工林每公顷蓄积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0%,提高农民林业生产技能的要求十分迫切。今后将依托森林资源优势,重点培育林下经济、木本油料、森林旅游等绿色富民产业,也亟需培养一批林业企业家和带头人。
  ——截至2010年底,全国县级及以下基层水利职工队伍中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人员的比例仅为33%,农村水利人才队伍总体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不高,特别是水利实用技术技能人才严重缺乏,农村水利人才规模、结构和质量不能适应新时期农村水利发展的需求。
  ——粮食行业已全面进入发展方式大转变、经济结构大调整、粮油产业大发展的新时期,到2020年全国粮食行业技能人才将由目前的23万人增加到55万人,高技能人才将由目前的5万人增加到15万人。
  相关链接
  今后职业培训要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
  会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坚持城乡统筹和终身培训,加快健全以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为主要内容的职业培训制度,加快实现培训对象的全覆盖。二是注重提高职业培训质量。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根本,根据需求变化合理设置培训专业,科学确定培训内容,全面提高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坚持政府主导,充分发挥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的作用。强化政府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加大对职业培训的支持力度。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的整合与能力的提升,提高职业培训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职工培训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职工技能素质。四是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培养体系,完善评价使用制度,强化激励保障措施,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五是加大职业培训资金投入。确保职业培训资金充足到位,逐步提高职业培训支出在就业专项资金支出结构中的比重,完善培训补贴政策,加强培训资金监管,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六是加强对职业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职业培训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统一领导、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形成全社会各方面大力支持、广泛参与的工作局面。   相关链接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职业教育试点内容
  一、专项改革试点:1.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政府、行业及社会各方分担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2.开展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规范化建设,加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3.开展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9 3”免费试点,改革边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体制,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4.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工作督导体系。5.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6.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强化省、市级政府统筹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促使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加快基础能力建设。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部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机制,推进城乡、区域、校企合作。积极推进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完善就业准入制度,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相关链接
  示范院校建设——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国家工程
  200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实施“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要求重点建设高水平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1000所示范性中职学校和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引领和带动全国15000多所职业院校加快改革发展,实现职教事业整体提升。“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27亿元,分三批重点支持建设了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支持一批中等职教改革示范校和优质特色校建设,支持一批高等职教示范校建设。2010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正式启动示范高职建设计划二期工程,支持建设100所骨干高职院校;当月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把重点支持建设1000所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一批国家中职教育优质特色学校纳入推进日程。
  相关链接
  实现中高职协调发展的关键是“衔接”
  鲁昕副部长认为,促进中高职协调发展的关键是实现两者的有效衔接。一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衔接。要合理确定中高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形成优势互补的教育格局。二是要实现专业的有效衔接。研究确定中高职接续专业,修订中高职专业目录,编制和推广中高职相衔接的专业教学标准。三是实现课程体系和教材的有效衔接。围绕中高职接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明确各自的教学重点,制订课程标准,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完善教学管理与评价。四是实现教学的有效衔接。强化中高职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重视实践教学、项目教学和团队学习,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人人成才。五是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衔接。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信息基础设施,大力开发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促进中高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六是实现招生考试制度的有效衔接。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进入高一级学校相关专业继续学习的渠道,探索中高职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七是实现质量评价的有效衔接。以能力为核心,以职业资格标准为纽带,促进中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有效衔接。八是实现师资的有效衔接。鼓励中高职教师联合开展企业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等服务活动。九是实现产教合作的有效衔接。支持和鼓励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开展本行业各级各类技能型人才需求预测,参与中高职专业设置、基地建设和师资培养培训。十是实现集团化办学的有效衔接。发挥职教集团的资源整合优化作用,促进不同区域、不同层次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相关链接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建设工作
  2003年12月19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明确将技能人才建设纳入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部署。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提出把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来抓。在国家发展职业教育、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中,突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2010年6月6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其中对高技能人才建设提出明确目标:2015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400万人。2020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900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达到1000万人左右。
  相关链接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日臻完善的重大制度建设
  自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落户天津以来,作为中国职业教育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它已经成为与高考制度相对应的一项人才激励制度,“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全国有大赛”的局面已经形成。在本届大赛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一年一度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展示的平台、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交流的平台、职业教育教学效果检验的平台、职业院校学生人生发展的平台。在大赛闭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对大赛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肯定,她强调指出,实践表明,举办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活动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工作一项重大的制度设计,对于引领和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技能型人才的系统培养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
  相关链接
  职教师资工作会议召开的背景
  一是《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一年多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积极推进,成效逐步显现,但同时也进入改革“深水区”,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二是2011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央财政安排超过26亿元的专项资金支持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投入之大前所未有,职教师资工作迎来了新的机遇。
  三是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日益受到各方的高度重视,教育部、国资委正在筹备签署合作推进校企合作战略框架协议,研究制定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职教师资工作具备了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
  相关链接
  鲁昕:职教科研要关切当前实践面临的重大问题
  在会议讲话中,鲁昕副部长用了相当篇幅强调,职业教育科研要高度关切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实践所面临的重大实践问题,其中包括——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包括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和规律研究,职业教育应对经济社会需求的机制研究,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沟通研究,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研究等。
  职业教育办学机制研究。包括职业教育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宏观制度安排和具体政策机制等研究。
  系统培养技能人才研究。包括系统培养的理念、制度和模式等的研究。
  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研究。包括职业教育与产业在理念、思路、产权、教学过程、教材建设、教育模式、教师培养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研究。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包括校企合作的法律制度和运行机制研究,校企合作形式多样化研究,顶岗实习形式多样化研究等。
  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体系研究。包括专业设置研究,课程体系研究,教材建设研究,教学方式方法创新研究等。
  职业教育招生制度研究。包括多样化招生模式、教学模式和学制结构研究,学生对口升学制度研究,现代学徒制研究等。
  职业教育国家制度研究。包括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发展制度研究,管理体制研究,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研究,资助制度研究等。
  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研究。包括与行业企业岗位技术标准和用人标准全面对接的职业学校建设标准、专业设置标准、课程体系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教职工编制标准、学校运行和管理标准、实训教学环境建设标准、质量评价标准等研究。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包括内涵、模式、标准、制度等研究。
  职业教育经济贡献率研究。包括职业教育对国家、区域、行业、企业等发展的贡献率研究。
  职业教育国际比较研究。包括对不同国家职业教育体制、体系、制度、政策和发展情况比较研究等。
其他文献
一是要解决“断头”问题。长期以来,在职业教育的学历设置上,高职专科就到头了。人们因此戏称职业教育走的是“断头路”,这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应用技术大学及本科职业教育发展,将给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光明的未来。二是要解决“断尾”问题。目前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断尾”问题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职业基础教育的缺乏。从目前的情况看,职业教育的内容在中小学阶段缺乏系统的课程设计,劳动技术课基本上有名无实,职业教
2007年3月16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力推动下,散失多年的近1300件文物回归喀布尔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并于不久后展出部分稀世珍宝。这次文物回归行动,得到了瑞士和德国的资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说:“这批藏品此次重归故里,是向阿富汗人民归还部分记忆,这个国家需要重塑民族凝聚力。在历史上,阿富汗是古代中国和古罗马之间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因此阿富汗国家博物馆过去收藏了大量珍贵文物。该博
非常高兴,在金秋十月与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的代表相聚在北京,以“全民终身学习:城市的包容、繁荣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共同探讨如何有效利用城市各领域的资源,发掘人的潜能,推动全民终身学习,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社会和谐,创造繁荣与可持续发展。在刚才的开幕式上,刘延东副总理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辞,阐述了建设中国学习型城市的理念和宏观战略。下面,我重点就中国建设学习型城市的背景、主要进展和重点任务向各国朋友作
生物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基本学科,其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动植物的基本特征,以及生命的起源与进化过程。初中生物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不少教师都在积极尝试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生活化教学模式可将理论与实际有机联系起来,降低生物课程的理解难度,让学生了解生物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  一、营造生活化教学氛围,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要想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
浅石的尖刺状外观会让初次见到它的人倍感迷惑。浅石是一种形成于低温海水中的水合碳酸钙矿物,一旦离开冰水,这种不稳定的矿物就会迅速脱去结合的水。最近,人们在丹麦发现了有记录以来最大的浅石标本,它可能形成于5600万~5400万年前。因为浅石维持结构稳定需要低温,所以当时丹麦的环境可能不像科学家此前认为的那么温暖。科学家现在猜测,当时格陵兰或冰岛地区可能发生了大规模火山噴发,火山微粒上升并长期停留在平流
第一章   天似乎更蓝、更清澈,它将迅速浑浊下去,变得呆滞、低矮和肮脏;举头望天总让人疑心,在上面的里面,有什么东西正在腐烂。但现在很好,天气闷热,空中回响着热气嗡嗡的震动声。收割过的麦田又干净又荒凉,低低的麦茬齐刷刷贴着地面,不像去年那样高而杂乱。那些还未收割的麦田黄里泛青,它们仍在等待,当某一场不知来自何处的热风突然吹动,麦穗上的麦粒将立刻在风中变得坚硬和饱满。但现在麦田里的稻草人干瘪地歪斜
8月23~24日,“京津冀协同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现代服务业产教对接会”在天津举行,来自京津冀三地的政府、行业、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140余家机构参与,并最终达成共识:决定通过五大举措、4项运行机制的实施,共同促进京津冀现代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此次共识中的五大举措包括:共建“京津冀一体化”人力资源需求信息共用共享平台、共建“京津冀一体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区域性平台、共育“京津冀一体化”现代服务业创新
摘 要:通过文献资料、课堂观察等方法,对中学生缺乏主动学习与锻炼的问题进行深思与研究,发现中学生被动从事体育学习,受体育课程内容、教师个人魅力与教学能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外部因素,以及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学习兴趣、多样化发展需求等内部因素的影响。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以下改进策略:根据学生兴趣开设选项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回归学生主体;倡导合作学习与情景化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与手段;体育教师主动提
1  当蒙古骑军的铁蹄踏遍全球后,成吉思汗有很长一段时间都闷闷不乐。  他模仿汉人修建了皇宫,整天在宫里,无聊地拨弄着地球仪。他的马鞭和弓箭扔在一边,侍从诚惶诚恐地跪在地上。他时常望着地球仪,喃喃自语:  “我的成就无人能够比拟,我的帝国版图覆盖全球,每一块土地每一片海洋都插满了我的旗帜,每一个黄种、黑种和白种人都向我臣服,我的名字混杂在风里,吹遍了这颗星球。而我才只有四十七岁。这样的功绩,以前没
摘 要 中职情境教学的核心是增强学生职业情感,目标是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从中职情境教学的本质出发,基于情境教学的中职课堂评价的目标体现在促使学生学习进步、帮助学生形成职业情感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使教师获得职业幸福等方面。开展基于情境教学的中职课堂评价,需要细化评价的三阶段、三层次操作要义,提高中职教师的课堂评价素养。  关键词 情境教学;课堂评价;中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