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视角下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00000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活动,一直是整个社会都比较关注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创业的机会很多,但是就业创业的难度也与日俱增。本文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创业背景和问题的探讨,从社会网络的角度分析问题,希望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问题提出解决思路。
  [关键词] 就业创业;社会网络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0) 10-0004-02
  一 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背景
  一带一路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温州作为衔接浙南闽北的重要城市,可以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温州地方经济产业转型升级,温商所拥有的社会网络资源与金融网络资源可以给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一定助力。
  2020年1月中下旬突如其来的疫情风波,无论是对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肯定的是,这次疫情过后,各行各业的发展都会有很大的调整,都需要新鲜的血液加入。因此,针对这次疫情,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和创业领域。
  温州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无论是就业岗位还是创业环境,都在全国名列前茅。2019年,温州出台“两个健康”80条新政和41条实施意见,设立温州民营企业家节,开启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率全省之先建立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企业帮扶“白名单”,开展“万名干部进万企”活动。温州城市品牌影响力指数居全国地级市第二。
  地方高校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如温州大学“不断提升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的契合度与支撑度。同时,深入实施‘面向地方、面向一流’工程”。因此,在同等条件下,地方高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创业选择上更需要侧重于高校所在地。
  二 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需求与意向
  从现有的研究文献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创业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就业指导三个方面。个体对就业或者创业的思考与决策会受到个人思想、自我判定能力与自我感觉等因素的影响,即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在信息不对称、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需要一套完整的理论或者方法来克服自己内心的担心,增加对机会的判断与把握能力,从而推动行为的发生,同时,在机会的把握上,自我控制性较强与决断能力强的人更容易得到或者利用机会。
  无论是创业行为还是就业行为,都是人与社会文化相互作用的产物。大学生现有的社会资源直接影响了其将来的择业观。当家庭或者家族中有人创业刚刚成功时,也会刺激个人在毕业时有创业的冲动或者行为,如果创业者发展得足够完善,个人选择就业的概率会远远超过创业。同时,家庭经济的好坏也决定大学生就业还是创业,家庭经济好的学生毕业初会选择创业,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创业过程出现挫折,该部分群体会选择就业,并且再次创业的可能性会很小;相比而言,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如果毕业之初没有选择直接就业,那么该部分群体就会一直坚定的选择创业,同等条件下,创业的风险相对较高,收益也往往较多,为了改善家庭的经济条件,该群体也会在创业付出更多。
  三 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面临的困境分析
  与双一流高校的学生不同,地方高校毕业生存在先天条件的不足:在就业中,很多企业会优先考虑选择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或者仅仅考虑有博士点的专业,导致绝大部分学生在求职之初就被区别对待,与很多岗位失之交臂。同时,很多地方政府推出了面对国内双一流高校、国外世界排名前100的高校的直接引才计划,可以不用笔试直接进入面试环节,进一步增加了地方非重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另一方面,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从而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源给企业,毕业生人数每年递增,伴随着遗留下的未就业的社会人员,大学生就业的难度越来越大。根据教育部的相关数据,毕业生的规模将近900万,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数据来源:教育部门历年相关材料整理。
  同时,毕业生的个人素质还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当前的教育,重视大学生的理论教育,忽视了动手能力的培养。随着工业4.0的到来,原本工科学生就业会有巨大的优势,但是大学生对于自身专业的认知和社会需求、就业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眼高于顶”,不肯接受预期之外的工作。与此,部分大学生还存在科学的择业观念,除了想要到“高、大、上”的公司外,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观念,毕业时不主动出击寻找工作,而是抱希望在家长和学校身上,最终的结果是错失大量好的就业机会,与发展前景好的公司失之交臂。
  在中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经济每增长1%,将会创造100万个就业岗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量逐渐降低,高素质的大学生应该成为就业的主体,但是因为劳动力成本的增长,大学生在就业中遇到的问题也层出不穷。企业为了节省成本,一方面压缩岗位,另一方面降低员工工资,进而不利于大学生的就业选择。
  四 社会网络视角下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策略
  社会网络可以简单地看成行动者之间连接而形成的关系结构,社会网络的组成是由有限的行动者组成并且网络中的行动者也受到网络的制约。在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利用好社会网络的作用与功能,能够更好地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社会网络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在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社会网络既是一个载体,也是一种动力,当个人或者团体成为网络中的节点以后,通过网络的开放性和通达性,不同阶段的“弱联系”和“强联系”的作用,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加入,网络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愿景也就更容易实现。
  学校层面:高校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发挥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大学生就业创业社會网络中是一个重要结点。作为温州地方高校,结合温州地方经济的特色,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就业创业机会和平台。温州经济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同时中小企业众多,能够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发展所需要的很多东西。高校在搞好教育的同时,也要同地方政府部门做好协调和沟通,以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搭建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网络资源平台,做好校企合作工作,引导大学生将实习实践和就业创业工作结合起来,做好有针对性的引导,同时引进企业的优秀员工到校兼职,通过资源共享和平台搭建,从而使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得到提升。   家庭层面: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仅仅依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根据六度分隔(SixDegreesofSeparation)理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五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依据邓巴数,若每个人认识150人,其六度就是150=11,390,625,000,000(约11.4万亿)。公式可以进一步抽象成:n=,其中n表示复杂度,N表示人的总数,W表示每个人的联系宽度。依照上述理论,大学生的创业就业工作,家庭方面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首先,家庭成员的社会关系网络是复杂的,能提供的机会和资源也是丰富的,即使是普通的学生家庭,也是能提供一些帮助的。与国外的情况不同,中国社会是比较重视人情的社会,因此大学生在创业就业的过程中,充分挖掘人际关系的资源,更加有利于就业创业目标的实现。家庭的社会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传递方式,其中的共同惩罚机制更加有利于抑制机会主义和投机主义,从而有利于大学生的创业就业活动。在温州地区,这种关系网络的作用更加凸显,因为温州经济和温州模式的崛起的基础就是依靠家族关系、亲属关系,通常仅依靠温州话或者温州习惯就可以把本来素不相识人联系起来。温州高校毕业生在这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方便毕业时的就业创业选择。
  个人层面:无论是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程度,还是大学生的自我定位,大学生求学的过程,也是各种人际关系扩展的过程。我们在督促学生学习的同时,另外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为了培养学生,首先要提供足够多的平台供学生进行自我认知的探索,学校内部的学生会、各种社团组织都是学生自我发现的舞台,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在与其他同学交往的工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同时学习其他同学的长处,促进自我的完善;其次,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每一次的实践服务都是对自我能力的检验,只有在实践中才可以发现社会需要的是什么,自身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最后,学生社会网络的自我拓展,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都会选择那些兴趣、习惯、思想等相一致的人进行社会活动,因此在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活动中,可以有朋辈间的帮助,特别是在创业活动中,兴趣一致的人更容易形成团体,更有利于行动的展开。
  大学生就业创业活动,影响的因素很多,比如今年的新冠疫情事件,因此提出一个完整的、一劳永逸的办法也是不现实的,事随时易,做好大学生的基本教育工作,才是帮助大学生成长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杨奇.转型期地域性企业家群体形成机制分析——基于浙商、粤商的比较研究[D].温州大学,2012.
  [2]2019年温州市政府工作报告[DB/OL].http://www.wenzhou.gov.cn/art/2019/2/22/art_1628567_30444171.html.
  [3]温州大学学校简介[DB/OL].http://www.wzu.edu.cn/xxgk/xxjj.htm.
  [4]温州医科大学学校概况[DB/OL]http://www.wmu.edu.cn/xqzl1/xxgk.htm.
  [5]鐘云华.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新论:内涵、功能与测量指标[J].现代大学教育,2018(6):8-14.
  [6]彭正霞等.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路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0(1):57-64.
  (责任编辑: 张宏玉)
其他文献
[摘 要] 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高度体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具备融入人文关怀元素的条件。在高校思政课中融入人文关怀,不仅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实现教学相长大有裨益,也有助于引导学生塑造科学理性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思想,增强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教学中可融入凸显人文关怀的教学理念,引用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素材,树立引领价值导向的历史观。   [关键词] 人文关怀;
期刊
[摘 要] 以习总书记提出的发挥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效应为指引,基于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代表徽商文化融入公共关系学课程思政教学为例,阐明徽商文化融入公共关系课程思政教学的缘起及意义,探索徽商文化融入公共关系课程思政的契合点和教学实施路径。切实增强公共关系学教学的思想性、时代性,提升专业课思政育人的实效性,同时增强师生对徽商文化的亲近与理解,提升文化自
期刊
[摘 要] 为顺应“三全育人”要求和用人单位实际需求,青岛理工大学市场营销专业近年来有计划地推进“课程思政”教学与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文章首先分析了该校市场营销专业推进“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接着阐述了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与改革的现行措施,指出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因素与先决条件,并从教师与制度两方面给出了进一步完善“课程思政”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三全育人;市场营销;课程思
期刊
[摘 要] 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西方管理思想史”通识课教育的特点、内容设定及提高教学效果的措施。   [关键词] 通识课;常识与通识;教学经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0) 09-0095-03   本科生的通识课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主要是“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
期刊
[摘 要] 大学生王某因特殊的家庭环境和不恰当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心理问题。在对内外因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该生所在学院辅导员搭建起以一对一谈话为主,家庭、班级、宿舍共同关注为辅的干预和帮扶机制,在这一机制的顺利运行下,通过采取有效措施,王某的心理状况出现了明显好转。该案例为大学生心理问题干预及帮扶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和思考。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问题;危机干预   [中图分类号] G44
期刊
[摘 要] 主体间性教学观念的提出改变了以教师作为单一主体、学生作为客体的传统教学模式,强调双主体性及主体间的交互性,在高校思政课中的意义重大。通过主体间性语境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主体间性教学现状的分析,可看出主体间性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仍存在不足,须从提升教师教学自信,增强师生的主体意识,深化教学研究与加大教学投入等方面提升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 主体间性 思想政治课 教学实效  
期刊
[摘 要] 熵值的本质是反映一个系统无序与功能损毁度的物理量值,迁移到教育系统,主要指教育品质或教育功能的损毁度。贴牌大学作为扩招后新的办学模式大量产生,这类学校的兴起,对高等教育各类总量指标的拉升贡献巨大,但规模快速扩张带来的教育品质下降与教育治理结构失准问题也不容忽视。对贴牌类大学治理实践实证检视,可以探究到这类组织治理结构问题生成的深层动因,探究的目的,是为了寻求重置大学现代治理结构更加科学
期刊
[摘 要] 程式语是语言的半成品,是语法和词汇的结合体。程式语可以增加语言使用的流利性和准确性。为提高学生汉译英能力,建议将程式语融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文章以大学英语四级真题段落翻译为例,展示翻译过程,阐述翻译步骤,为课堂教学提供启示和参考。   [关键词] 程式语;翻译;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0)
期刊
[摘 要] 学风建设是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的关键点,充分发挥优秀学生党员和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学院通过“同伴课堂”“四个链条”、结对帮扶、辅导助力、平台答疑等措施,从学院到班级,从家庭到寝室,为学困生提供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学习上的精准帮扶,以浓厚学院整体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果,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 学风建设;同伴课堂;轴心;多管齐下;精准帮扶  
期刊
[摘 要] 新《国标》背景下,充分发挥传统教学和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构建符合新时代学科发展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各高校的首要任务。本文以日本商务礼仪课程为例,分析日本商务礼仪的现状,提出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日本商务礼仪课程构建,探讨商务日语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为教学改革发展提供新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新《国标》;商务日语;日本商务礼仪;混合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