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评价快乐写话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iao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于永正老师说过:“孩子们的童年应当是一首诗,是一首充满情趣的诗,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品评起来都是有味道的诗……这首美丽的诗是由老师构思,师生一起创作而成的。”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一、案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进位乘法“想想做做”中有这样一道题:  在练习这一习题时,一女生是这样列式解答的:5×65=325(个)。当时上课的教师看了她的解答后非常生气,提醒她仔细看图,之后,她又重新列式为:4×65=260(个)。  课后,“一辆汽车5个轮子”这一问题仍在我脑海中闪现。上课教师受教学观的束缚,虽然让学生完成了任务,但却白白丢失了一个在生活中学习数
一节成功的课,少不了自然巧妙的过渡。因此,教师要对教材仔细分析、深入研究,使各个教学环节层层推进,方能不露痕迹地在课堂各个教学环节间过渡。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請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
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吃透教材是有效教学的前提,了解学生是有效教学的根本,立足课堂、凸显数学内涵是有效教学的追求。  一、了解学生,教学才能立足根本  “以学定教”是在教学中自始至终坚持一切从学生学习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学习的愿望和需要,恰当地确立教学的目标要求,合理地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灵
摘要:小学生数学素质评价是指有计划、有目的地收集有关小学生在数学知识、数学技能及对数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素材,并根据这些素材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作出判断、论证的过程,全面考查学生的数学素养,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关键词:小学生素质;评价;数学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5-0101-02  学生在校的数学学习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使学生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数感。  3.使学生在用百分数描述和解释生活现象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究百分
【教学背景】  “平均数”是统计初步知识,安排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为: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会求简单的平均数;2.感受平均数的特征;3.使学生认识到求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激发学习兴趣。  平均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求平均数的方法并不难,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应是本课的重点。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着眼于让学生感受更多平均数的特征,让学生享受更有深度的课堂。  【教
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于2011年开始实施“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理念支撑下的“教学新范式”的研讨活动,并在2012年11月28日组织了一次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新范式”推进的展示活动,以课型为切入口,展示了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和试卷评析课等四类六个课型共九节展示课。这一活动,大大激发了数学教师对“先学后教、已学定教”教学新范式的理念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热情,并在专家的指导下,明确了改进的方向。现以规则学习为主
摘要:本文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大学生主观幸福量表对陕西理工学院11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时间管理倾向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的研究,得出:①在时间监控观设置目标子维度和主观幸福感消极情绪子维度中,陕西理工学院文理科生存在显著差异(P<0.05);②时间管理倾向各个维度与主观幸福感(除人际关系外)均呈显著相关,前者对后者有很强的预测和解释作用。  关键词:时间管理倾向;主观幸福感;大学生;相关研究 
《生活化与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是我校的市级立项课题,我校教师大胆尝试,勇于实践,努力打造生活化的课堂,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下面,就我校数学生活化的课堂导入举例如下。  1.教学“反比例的意义”一课的导入  师(拿出20根小棒):如果我每次拿出1根小棒,多少次拿完?(学生思考并填写下表)  [每次拿的根数\
“重叠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中的内容。本节课涉及的重叠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渗透了集合的有关思想。集合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其实就已经在运用集合思想方法了,所以对集合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  本节课我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利用直观图的方式求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使学生理解用直观图(集合圈)表示“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