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7年以来,学校从心理教育的角度,寻找中学德育的新视界、新途径,推进德育方法的改革与发展。1998年9月,开始在高一开设心理课,每周一节,并与学校的德育工作有机结合。在实践中,学校形成了“全员参与,科研引领,发展潜能”的心理教育特色,引领学校整体工作的深入推进,打造学校健康文化品牌。
一、开发课程,专业授课
为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更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根据高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寄宿制学校教育管理实际,积极开发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
高一年级开设了由专职心理教师授课的“心灵成长”必修课,有针对性地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包括同质和异质方面;高二开设了由专职心理教师授课的“提升学习动机和激情”的团体辅导选修课;高三年级开设了由专职心理教师授课的“寻找高考成功的关键点”团体辅导选修课。教学过程,通过魔术商店、音乐意向、角色扮演、情境讨论、价值澄清等多种形式,来唤醒学生内心的力量,从而使学生超越自己。学校将以上的活动精髓集结编著成一本具有推广意义的心理活动书籍《唤醒心灵的力量》。
二、全面渗透,全员参与
1. 心育与德育相结合。德育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在德育工作中,主题策划均从“兴趣、学习动机、思维策略、意志和性格等角度”阐释潜能。一是学校层面通过实施主题值周班活动,由学生自主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二是组织班主任、学生会干部心理拓展活动,在活动中释放压力,领悟合作的意义;三是通过“五级管理”,自上而下,实行学校、年级、班组、班级、小组五级管理,层层推进,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其中重点抓好班级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班会活动课做好面向全班的团体辅导,通过面对面交流做好面向个体的个案咨询。
2. 心育在课堂中渗透。学校明确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要渗透到每个学科、每一节课堂。特别是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以来,要求教师在导学案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里体现心理教育的目标;导学案的版面设计和问题表达中体现对学生的心理关怀。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构建了“生态教育,自主课堂”,落实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自学、交流、展示、质疑、点评让学生在课堂中克服羞怯,收获自信,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3.心育在活动中开展。一是以值周班为切入点,长期开展主题值周活动;二是以校园节日为重点,开展系列文化活动;三是以心理协会学生社团为交流平台,开展朋辈心理咨询活动;四是以高三年级为突破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活动,通过板报高三专刊、团体心理辅导、户外拓展训练、体验式音乐辅导等为毕业班学生进行高考心理辅导。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效地把集体主义观念、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审美观的培养等寓于其中,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4. 心育向家庭延伸。 家庭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形成的根本。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家长学校的必修课,作为重要教育内容。学校成立了家长学校,通过多种途径为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有关问题的培训,帮助家长纠正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逐步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使学生的健康人格在学校、家庭、社会构成的三维立体成长环境中得以良好形成。学校一方面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校合刊、家校网络平台等多种途径与家长沟通,提高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掌握初步的心理疏导方法;另一方面学校通过电访、家长巡考、学校全面开放周等方式,深入与学生家庭进行个别沟通,多途径、全方位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三、心理测量,科研引领
心理测量主要是运用一些心理学方面的测量理论和工具,我们根据学生和教师的需要和要求,在高一年级对学生行为确定一种数量化的价值,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便于学生的自我了解和自我认识,便于班主任了解学生心理状态,以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心理测量为学校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科学的服务。
另外,学校还以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题为主线,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走向深入。先后承担了《提高高中生学习适应性的行动研究》等18项国家和省、市、区级重点课题,80%以上的教学人员参与了各种课题的研究。心理教育有了课题的引领,让学生的心灵的翅膀更加强健,让他们飞翔的梦想更加多彩,使心理健康教育特色走向深入。
责任编辑 黄日暖
一、开发课程,专业授课
为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更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根据高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寄宿制学校教育管理实际,积极开发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
高一年级开设了由专职心理教师授课的“心灵成长”必修课,有针对性地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包括同质和异质方面;高二开设了由专职心理教师授课的“提升学习动机和激情”的团体辅导选修课;高三年级开设了由专职心理教师授课的“寻找高考成功的关键点”团体辅导选修课。教学过程,通过魔术商店、音乐意向、角色扮演、情境讨论、价值澄清等多种形式,来唤醒学生内心的力量,从而使学生超越自己。学校将以上的活动精髓集结编著成一本具有推广意义的心理活动书籍《唤醒心灵的力量》。
二、全面渗透,全员参与
1. 心育与德育相结合。德育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在德育工作中,主题策划均从“兴趣、学习动机、思维策略、意志和性格等角度”阐释潜能。一是学校层面通过实施主题值周班活动,由学生自主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二是组织班主任、学生会干部心理拓展活动,在活动中释放压力,领悟合作的意义;三是通过“五级管理”,自上而下,实行学校、年级、班组、班级、小组五级管理,层层推进,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其中重点抓好班级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班会活动课做好面向全班的团体辅导,通过面对面交流做好面向个体的个案咨询。
2. 心育在课堂中渗透。学校明确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要渗透到每个学科、每一节课堂。特别是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以来,要求教师在导学案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里体现心理教育的目标;导学案的版面设计和问题表达中体现对学生的心理关怀。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构建了“生态教育,自主课堂”,落实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自学、交流、展示、质疑、点评让学生在课堂中克服羞怯,收获自信,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3.心育在活动中开展。一是以值周班为切入点,长期开展主题值周活动;二是以校园节日为重点,开展系列文化活动;三是以心理协会学生社团为交流平台,开展朋辈心理咨询活动;四是以高三年级为突破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活动,通过板报高三专刊、团体心理辅导、户外拓展训练、体验式音乐辅导等为毕业班学生进行高考心理辅导。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效地把集体主义观念、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审美观的培养等寓于其中,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4. 心育向家庭延伸。 家庭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形成的根本。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家长学校的必修课,作为重要教育内容。学校成立了家长学校,通过多种途径为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有关问题的培训,帮助家长纠正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逐步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使学生的健康人格在学校、家庭、社会构成的三维立体成长环境中得以良好形成。学校一方面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校合刊、家校网络平台等多种途径与家长沟通,提高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掌握初步的心理疏导方法;另一方面学校通过电访、家长巡考、学校全面开放周等方式,深入与学生家庭进行个别沟通,多途径、全方位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三、心理测量,科研引领
心理测量主要是运用一些心理学方面的测量理论和工具,我们根据学生和教师的需要和要求,在高一年级对学生行为确定一种数量化的价值,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便于学生的自我了解和自我认识,便于班主任了解学生心理状态,以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心理测量为学校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科学的服务。
另外,学校还以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题为主线,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走向深入。先后承担了《提高高中生学习适应性的行动研究》等18项国家和省、市、区级重点课题,80%以上的教学人员参与了各种课题的研究。心理教育有了课题的引领,让学生的心灵的翅膀更加强健,让他们飞翔的梦想更加多彩,使心理健康教育特色走向深入。
责任编辑 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