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数学课堂的知识密度大大增加,所以教师的教学节奏难免加快,进而容易忽略学生的学习感受。在这种情况下,数学课堂常常呈现一种沉闷的状态,学生的学习兴致大大降低。为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况来优化教学策略,争取构建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高中数学;活力课堂;教学策略;优化
在高考的压力下,很多教师盲目追求课程进度和教学成绩,忽略了教学策略的调整和改进,也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感受,进而加重了课堂的沉闷氛围,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为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要认真分析数学学科的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据此优化和创新教学手段,争取呈现数学课堂生动有趣、活力四射的一面,从而更好地实现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
一、生活情境导入,激发探索兴趣
数学广泛地应用于人类的生活之中,并且很多数学知识也是历代研究者从生活现象中发掘出来的,这充分说明了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而在高中生眼里,数学是枯燥复杂的,生活是简单有趣的,所以生活化教学是构建活力课堂的重要途径。因此,考虑到很多学生对数学心怀畏惧和反感,不愿意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教师不妨采取生活情境导入法。即在正式上课开始前,给学生展示相关的生活图景,借此引出数学知识或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走进课堂。
例如,在学习《指数函数》一课时,我先向学生提问:“由于地面不平,所以地面上的桌子会晃动,这时候我们通常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呢?”学生提出用纸来垫桌脚。于是我提问道:“一张白纸有多厚?这么薄的东西怎么能垫桌脚呢?”学生解释道:“将一张纸反复对折,就可以变得很厚。”接着我让学生撕下一张作业纸,进行反复对折,看谁折的纸最厚。结果折了几次,学生就发现折不动了,而且纸已经变得很厚。这时我便问道:“一张薄薄的纸,对折几次就变得这么厚,这是为什么呢?纸的厚度的增长规律是什么样的?”在问题的提示下,学生记录折纸的次数和纸的层数,于是我便引出《指数函数》这一概念,并顺势带领学生展开探究,从而为活力课堂的构建打开良好开端。
二、加强师生对话,活跃学生思维
要想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首先要让学生活跃起来。当学生可以积极地跟老师、同学交流,踊跃地表达观点、提出质疑,这样才能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才能体现活力课堂的价值。但是在数学课堂上,很多教师却包揽了大部分学习任务,并不注重和学生的互动。这虽然节省了课堂时间,却使课堂氛围更加沉闷,并限制了学生能力的提升。而为了改變这一状况,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就要加强师生对话,争取通过对话激活学生思维,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并积极反馈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样才能让数学课堂活泼起来,并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等差数列》一课时,我先通过例题给学生展示一个数列:21,24,27,30,并提问道:“这个数列有什么特点?”学生很容易便发现“每一项减去前一项的差都等于3”,于是我便引出“等差数列”。当学生对等差数列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后,我仍以之前的数列为例,提问道:“如果我想知道这个数列的第20项,我应该怎么做?”有学生提出把这个数列的前20项都写出来;另有学生提出找到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于是我问道:“可是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应该怎么找?”这时学生便开始思考和讨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在活跃的状态,从而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并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数学水平。
三、组织合作探究,实现自主学习
由于高中数学知识较为繁杂,且师生之间差距过大,所以很多教师对学生缺乏信任,在教学中总是放不开手脚,习惯让学生亦步亦趋地跟随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便失去了思考和探索的自由,学生没有自由,课堂便失去了生机,并且长此以往很容易使学生形成不劳而获的懒惰性情。为此,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不妨创新教学思维,以小组合作探究代替传统的讲授模式。从而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使其获得足够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这样才能让数学课堂生机勃勃。
例如,在学习《直线、圆的位置关系》一课时,我先指导学生分组,并布置如下任务:
(1)直线与圆有几种位置关系?它们各有哪些特点?
(2)已知一条直线的方程和一个圆的方程,你如何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然后我让学生在问题的带领下开始探究。在这一过程中,各组学生先是一起讨论,对第一个问题进行分析。而在探究第二个问题时,有的小组内部出现不同的声音,于是组长将本组成员分成两队,每队成员运用自己的方法来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最后,我让各组代表分享探究成果,我则进行补充和指导。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对学生的束缚,使其获得足够的自由,从而让数学课堂在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中呈现生机和活力,最终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总之,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展现数学亲切有趣的一面,并多给学生提供思考和交流的机会,这样才能构建充满活力的高效课堂,进而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陈红梅.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8(07):54-55.
[2]李奎耀.论如何激发高中数学课堂活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3):40.
关键词:高中数学;活力课堂;教学策略;优化
在高考的压力下,很多教师盲目追求课程进度和教学成绩,忽略了教学策略的调整和改进,也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感受,进而加重了课堂的沉闷氛围,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为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要认真分析数学学科的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据此优化和创新教学手段,争取呈现数学课堂生动有趣、活力四射的一面,从而更好地实现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
一、生活情境导入,激发探索兴趣
数学广泛地应用于人类的生活之中,并且很多数学知识也是历代研究者从生活现象中发掘出来的,这充分说明了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而在高中生眼里,数学是枯燥复杂的,生活是简单有趣的,所以生活化教学是构建活力课堂的重要途径。因此,考虑到很多学生对数学心怀畏惧和反感,不愿意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教师不妨采取生活情境导入法。即在正式上课开始前,给学生展示相关的生活图景,借此引出数学知识或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走进课堂。
例如,在学习《指数函数》一课时,我先向学生提问:“由于地面不平,所以地面上的桌子会晃动,这时候我们通常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呢?”学生提出用纸来垫桌脚。于是我提问道:“一张白纸有多厚?这么薄的东西怎么能垫桌脚呢?”学生解释道:“将一张纸反复对折,就可以变得很厚。”接着我让学生撕下一张作业纸,进行反复对折,看谁折的纸最厚。结果折了几次,学生就发现折不动了,而且纸已经变得很厚。这时我便问道:“一张薄薄的纸,对折几次就变得这么厚,这是为什么呢?纸的厚度的增长规律是什么样的?”在问题的提示下,学生记录折纸的次数和纸的层数,于是我便引出《指数函数》这一概念,并顺势带领学生展开探究,从而为活力课堂的构建打开良好开端。
二、加强师生对话,活跃学生思维
要想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首先要让学生活跃起来。当学生可以积极地跟老师、同学交流,踊跃地表达观点、提出质疑,这样才能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才能体现活力课堂的价值。但是在数学课堂上,很多教师却包揽了大部分学习任务,并不注重和学生的互动。这虽然节省了课堂时间,却使课堂氛围更加沉闷,并限制了学生能力的提升。而为了改變这一状况,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就要加强师生对话,争取通过对话激活学生思维,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并积极反馈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样才能让数学课堂活泼起来,并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等差数列》一课时,我先通过例题给学生展示一个数列:21,24,27,30,并提问道:“这个数列有什么特点?”学生很容易便发现“每一项减去前一项的差都等于3”,于是我便引出“等差数列”。当学生对等差数列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后,我仍以之前的数列为例,提问道:“如果我想知道这个数列的第20项,我应该怎么做?”有学生提出把这个数列的前20项都写出来;另有学生提出找到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于是我问道:“可是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应该怎么找?”这时学生便开始思考和讨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在活跃的状态,从而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并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数学水平。
三、组织合作探究,实现自主学习
由于高中数学知识较为繁杂,且师生之间差距过大,所以很多教师对学生缺乏信任,在教学中总是放不开手脚,习惯让学生亦步亦趋地跟随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便失去了思考和探索的自由,学生没有自由,课堂便失去了生机,并且长此以往很容易使学生形成不劳而获的懒惰性情。为此,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不妨创新教学思维,以小组合作探究代替传统的讲授模式。从而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使其获得足够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这样才能让数学课堂生机勃勃。
例如,在学习《直线、圆的位置关系》一课时,我先指导学生分组,并布置如下任务:
(1)直线与圆有几种位置关系?它们各有哪些特点?
(2)已知一条直线的方程和一个圆的方程,你如何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然后我让学生在问题的带领下开始探究。在这一过程中,各组学生先是一起讨论,对第一个问题进行分析。而在探究第二个问题时,有的小组内部出现不同的声音,于是组长将本组成员分成两队,每队成员运用自己的方法来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最后,我让各组代表分享探究成果,我则进行补充和指导。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对学生的束缚,使其获得足够的自由,从而让数学课堂在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中呈现生机和活力,最终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总之,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展现数学亲切有趣的一面,并多给学生提供思考和交流的机会,这样才能构建充满活力的高效课堂,进而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陈红梅.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8(07):54-55.
[2]李奎耀.论如何激发高中数学课堂活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