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生活》课程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该课程充分体现了生活化、综合化、实践性、整合性等新理念。从课程理念的体现、课题资源的整合、课堂操作的效果这三方面体现了该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一、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品德
品德是个体社会行为的内在调节机制,是思想品质的总称。是合乎社会规范要求的稳定的心理特性,又称为品性或德性。从心理结构(知、情、意、行、信)来分析,品德是思想与道德的统一。对于《品德与生活》课程而言,应主要树立四大理念:即“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的理念,“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的理念,“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的理念,“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的理念。因此,课程所设计的活动或主题,大量都是需要儿童作为主体参与其中的,要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去做、去探索、去得出结论。活动过程是儿童用“参与调查”、“实验”、“探索”、“讨论”、“服务”、“辨别”、“创造”、“表现”等多种方式去感受、体验、领悟与表达的过程。
例如,在教《我换牙了》一课,如何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正确的刷牙方法呢?在课堂中,教师先请几位同学上来表演自己平时刷牙的方法与过程,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后评价他们刷牙的方法是否正确,再请出牙医用牙模型示范刷牙的正确方法与过程。最后,出示《刷牙歌》:“小牙刷,手中拿,顺着牙缝上下刷。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往上刷。里里外外都刷到,牙齿洁白我欢笑!”学生们边朗诵儿歌,边跟着牙医练习正确的刷牙方法。这样,学生在活动中,不但掌握了刷牙的正确方法,而且增强了趣味性。
这样在儿童生活实际中,对儿童实施了品德教育,培养了道德情感,深化了道德认识,指导了道德行为,提高了道德能力,是具有很强的德育实效性的。
二、在学习中找到通向生活的道路
生活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品德与生活》课只有真正走向生活,才会使学生受到真教育。而更重要意义在于:一方面,学校教育无可否认地要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准备;另一方面,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课程更要重视、关注怎样去改善、促进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生活。通过《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实施,让学生学会营造一种属于他们自己的健康、积极、快乐、负责、有爱心、有创意、肯动脑的生活。这种生活是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那么,怎样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找到一条通向生活的道路呢?
如在《走进秋天》一课中,怎样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生活、亲近大自然的教育才是最具有实效性的呢?教师先出示在网络上收集到的各种有关秋景的美图。在学生们一片赞美声中追问:“我们的身边,我们的家乡也有这样美的风景吗?”“那么让我们一起走进家乡的公园、田野、山冈、树林,用看、听、闻、想、唱、贴等方式去发现大自然中秋景的美,去寻找家乡的美!”这种由课堂学习转入生活探究的教学方式,对于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来说,具有很高的实效性。
三、在体验中重视品德教育的价值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中,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得越充分、越细腻,感悟到的就会越到位、越深刻。体验又是与生命感动同时出现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合理利用现实情境,即及时、充分利用现实生活场景或情境,给学生以最真实的体验,从而促进学生情感和道德水平的提高。这种及时利用现实情境的教育法,让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讨论,往往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能内化他们的品质,从而指导今后的行为。
例如,在教学《我长大啦》一课时,教师针对“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都感受不到父母、长辈、老师、朋友付出的爱,他们的心里只有自己,不知道感恩”的现象,教育学生在享受父母之爱、长辈之爱的同时,心里要想到回报,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分担父母的忧愁和痛苦。教师首先播放父母对孩子抚养、学习等方面的录像,接着让学生把收集到的小衣物、小玩具等孩提时代的东西,展示给伙伴对比。再请一个小男孩把自己小时候穿过的几件小衣服试着再穿在身上,真切地体会到:“我长大了,衣服都小了。”以此引发学生对爸爸妈妈关心自己成长的回忆,感受父母付出的艰辛与爱。然后在爱心卡上写下自己对爸爸妈妈想说的话。这一活动不仅是一种道德生活的体验,更是一种亲情和人格的养成过程,从而深化了学生的道德认识。
四、在生成资源中关注品德的养成教育
《品德与生活》的课堂上,精彩常常不期而遇。这就是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那么怎样把握、利用与开发生成性资源呢?教师又该怎样在这些生成性资源中顺学巧导、关注品德的养成教育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抓住生成、促进生成、提升生成,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充满生命个性。
如教学《我是谁》中的主题“我的角色与责任”一课中,教师发现有个别少先队员没有戴红领巾,就及时地引导:“在学校你担当的角色有哪些?”学生回答:“学生、少先队员、班长、小组长、课代表、升旗手。”“那么作为少先队员你的责任是什么呢?要不要戴好红领巾?”“要!戴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也是少先队员应尽的义务。”
布卢姆曾经说过:“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课堂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教师应该把课堂教学营造成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多元发展过程。那些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或新资源,是稍纵即逝,并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教师必须敏锐地把握,机智地临场应变。
再如,教学《让老人高兴》一课,课堂中一位学生在“夸爷爷奶奶”这个环节中,边流泪边发言:“我的爷爷已经去世了。我刚才夸的是我的奶奶……”教师敏锐地把握住这一生成的教学资源,进行教育:“是啊,离我们而去的亲人,我们想孝敬已经是不可能的了。那么,在我们身边的亲人呢,就更应该多一些问候,多一些陪伴。同学们,不要到了亲人离开我们的时候,才遗憾地说,我们做得还很不够啊!让我们就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用具体的行动来诠释爱的真谛吧!”
顺学巧导、关注生成资源,这也是教师根据教育实际,整合再生教育资源的一种体现,在不断生成的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中,及时地关注品德的养成教育。
五、在与其他学科整合的基础上重视品德的养成
道德是在生活中学习和发展起来的,品德学习的起源是一种生活形态。在学校道德教育产生之前,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就是以习俗性道德为基本特征的。由于劳动、生活、教育是一体的,道德教育是在习俗中存在,并以习俗传承为主要形式的。因此,品德无处不在,且品德学习必须是借助于其他学科或学校的其他活动来进行的,不可能存在孤立的、单纯的品德学习。因此,教师必须在与其他学科整合的基础上,努力挖掘学校校园的文化育人功能,重视学生品德的养成。
校园文化具有传递信息、娱乐、育人功能,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育人功能。教师利用校园文化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性、暗示性和自我教育性等特点,采用对受教育者渗透的形式,将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文化环境中,把校园文化变成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井然有序的潜在文化课程,以增强它的育人功能。例如,每周集会,升旗仪式,建队日活动,校园艺术节,运动会等等。
总之,在《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多样性的活动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品德。教师应尽量克服“空”,增强针对性;克服“老”,增强创新性;克服“软”,增强坚定性;克服“窄”,增强广泛性。这样,充分发挥德育的良性效应,让品德与生活的课堂上,学生不再是接受德育知识的“容器”,而是成为可点燃的“熊熊火炬”。
(责编黄桂坚)
一、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品德
品德是个体社会行为的内在调节机制,是思想品质的总称。是合乎社会规范要求的稳定的心理特性,又称为品性或德性。从心理结构(知、情、意、行、信)来分析,品德是思想与道德的统一。对于《品德与生活》课程而言,应主要树立四大理念:即“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的理念,“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的理念,“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的理念,“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的理念。因此,课程所设计的活动或主题,大量都是需要儿童作为主体参与其中的,要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去做、去探索、去得出结论。活动过程是儿童用“参与调查”、“实验”、“探索”、“讨论”、“服务”、“辨别”、“创造”、“表现”等多种方式去感受、体验、领悟与表达的过程。
例如,在教《我换牙了》一课,如何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正确的刷牙方法呢?在课堂中,教师先请几位同学上来表演自己平时刷牙的方法与过程,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后评价他们刷牙的方法是否正确,再请出牙医用牙模型示范刷牙的正确方法与过程。最后,出示《刷牙歌》:“小牙刷,手中拿,顺着牙缝上下刷。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往上刷。里里外外都刷到,牙齿洁白我欢笑!”学生们边朗诵儿歌,边跟着牙医练习正确的刷牙方法。这样,学生在活动中,不但掌握了刷牙的正确方法,而且增强了趣味性。
这样在儿童生活实际中,对儿童实施了品德教育,培养了道德情感,深化了道德认识,指导了道德行为,提高了道德能力,是具有很强的德育实效性的。
二、在学习中找到通向生活的道路
生活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品德与生活》课只有真正走向生活,才会使学生受到真教育。而更重要意义在于:一方面,学校教育无可否认地要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准备;另一方面,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课程更要重视、关注怎样去改善、促进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生活。通过《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实施,让学生学会营造一种属于他们自己的健康、积极、快乐、负责、有爱心、有创意、肯动脑的生活。这种生活是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那么,怎样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找到一条通向生活的道路呢?
如在《走进秋天》一课中,怎样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生活、亲近大自然的教育才是最具有实效性的呢?教师先出示在网络上收集到的各种有关秋景的美图。在学生们一片赞美声中追问:“我们的身边,我们的家乡也有这样美的风景吗?”“那么让我们一起走进家乡的公园、田野、山冈、树林,用看、听、闻、想、唱、贴等方式去发现大自然中秋景的美,去寻找家乡的美!”这种由课堂学习转入生活探究的教学方式,对于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来说,具有很高的实效性。
三、在体验中重视品德教育的价值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中,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得越充分、越细腻,感悟到的就会越到位、越深刻。体验又是与生命感动同时出现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合理利用现实情境,即及时、充分利用现实生活场景或情境,给学生以最真实的体验,从而促进学生情感和道德水平的提高。这种及时利用现实情境的教育法,让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讨论,往往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能内化他们的品质,从而指导今后的行为。
例如,在教学《我长大啦》一课时,教师针对“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都感受不到父母、长辈、老师、朋友付出的爱,他们的心里只有自己,不知道感恩”的现象,教育学生在享受父母之爱、长辈之爱的同时,心里要想到回报,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分担父母的忧愁和痛苦。教师首先播放父母对孩子抚养、学习等方面的录像,接着让学生把收集到的小衣物、小玩具等孩提时代的东西,展示给伙伴对比。再请一个小男孩把自己小时候穿过的几件小衣服试着再穿在身上,真切地体会到:“我长大了,衣服都小了。”以此引发学生对爸爸妈妈关心自己成长的回忆,感受父母付出的艰辛与爱。然后在爱心卡上写下自己对爸爸妈妈想说的话。这一活动不仅是一种道德生活的体验,更是一种亲情和人格的养成过程,从而深化了学生的道德认识。
四、在生成资源中关注品德的养成教育
《品德与生活》的课堂上,精彩常常不期而遇。这就是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那么怎样把握、利用与开发生成性资源呢?教师又该怎样在这些生成性资源中顺学巧导、关注品德的养成教育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抓住生成、促进生成、提升生成,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充满生命个性。
如教学《我是谁》中的主题“我的角色与责任”一课中,教师发现有个别少先队员没有戴红领巾,就及时地引导:“在学校你担当的角色有哪些?”学生回答:“学生、少先队员、班长、小组长、课代表、升旗手。”“那么作为少先队员你的责任是什么呢?要不要戴好红领巾?”“要!戴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也是少先队员应尽的义务。”
布卢姆曾经说过:“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课堂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教师应该把课堂教学营造成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多元发展过程。那些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或新资源,是稍纵即逝,并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教师必须敏锐地把握,机智地临场应变。
再如,教学《让老人高兴》一课,课堂中一位学生在“夸爷爷奶奶”这个环节中,边流泪边发言:“我的爷爷已经去世了。我刚才夸的是我的奶奶……”教师敏锐地把握住这一生成的教学资源,进行教育:“是啊,离我们而去的亲人,我们想孝敬已经是不可能的了。那么,在我们身边的亲人呢,就更应该多一些问候,多一些陪伴。同学们,不要到了亲人离开我们的时候,才遗憾地说,我们做得还很不够啊!让我们就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用具体的行动来诠释爱的真谛吧!”
顺学巧导、关注生成资源,这也是教师根据教育实际,整合再生教育资源的一种体现,在不断生成的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中,及时地关注品德的养成教育。
五、在与其他学科整合的基础上重视品德的养成
道德是在生活中学习和发展起来的,品德学习的起源是一种生活形态。在学校道德教育产生之前,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就是以习俗性道德为基本特征的。由于劳动、生活、教育是一体的,道德教育是在习俗中存在,并以习俗传承为主要形式的。因此,品德无处不在,且品德学习必须是借助于其他学科或学校的其他活动来进行的,不可能存在孤立的、单纯的品德学习。因此,教师必须在与其他学科整合的基础上,努力挖掘学校校园的文化育人功能,重视学生品德的养成。
校园文化具有传递信息、娱乐、育人功能,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育人功能。教师利用校园文化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性、暗示性和自我教育性等特点,采用对受教育者渗透的形式,将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文化环境中,把校园文化变成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井然有序的潜在文化课程,以增强它的育人功能。例如,每周集会,升旗仪式,建队日活动,校园艺术节,运动会等等。
总之,在《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多样性的活动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品德。教师应尽量克服“空”,增强针对性;克服“老”,增强创新性;克服“软”,增强坚定性;克服“窄”,增强广泛性。这样,充分发挥德育的良性效应,让品德与生活的课堂上,学生不再是接受德育知识的“容器”,而是成为可点燃的“熊熊火炬”。
(责编黄桂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