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物理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初中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物理,学习方法及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形成,因而,应采用边学边实验的方法对物理实验全方位指导,通过各种手段促进,加强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教学策略
在实验教学中,我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根据初中生刚开始学物理、学生实验做得太少、学生实验素养低的特点,我就采取全方位指导的策略,即从头到尾的全过程指导。实践说明,边学边实验的方法起到很好的成效。
一、多做演示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上课做演示实验时,讲台只是老师表演的一个舞台,老师只是一个演员,而学生充当了一个听众的角色。学生仅仅是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验教学就要让学生充分的动脑、动手、动口,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促进学生实现立体学习。这样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例如在九年级上学期第十四章《欧姆定律》第三节《电阻》的教学中,实验前可对全班学生都进行分组(三人或四人一组)每组都有电源、灯泡、滑动变阻器等器材(当然也可当作实验课来上)。教师边演示边设问,滑动变阻器有几个接线柱,怎样连接它才起到了改变了小灯泡的亮度的作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仔细观察,动手操作,再通过实物感受,实物触摸,学生必然会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来。这样或许比站在讲台上空洞说教效果显著得多吧,一方面使学生熟悉并掌握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和连接方法以及改变电流大小的原理,另一方面在学生的动手实验中,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求知欲望。
二、打破传统的实验课模式,积极开展科学探究
实验探究往往会让学生感到出乎意料,在教学中我顺应学生的“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的心理,进行知识背景的铺垫及问题情景的设置,使实验探究有一个更高层次的升华。如:“浮力”的教学,来自生活中的经验往往成为学生思维的障碍,学生常误认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体积、密度有关,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空实心、及形状有关,与容器的形状和液体的密度和多少有关等等。为了使学生扫清“前科学概念”的障碍,建立正确的概念,我首先提出相关问题:为什么有时候浮力大到可以托起一艘万吨巨轮,而有时候又小到托不起一片薄薄的铁片?浮力的大小究竟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此时我让学生动起来,玩起用橡皮泥等工具造船,比比赛赛谁的小船排水量大,议议失败的原因。在此过程中我有意识的进行巧妙的“扶”,新的落脚点是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让学生做“想想做做”中的,产生矛盾冲突,,提出要想说明上述的问题,你能从刚才的实验中悟出测量浮力的一种方法吗?找到方法后你要想说明上述提出的其他观点又该设计哪些实验?正是这样一层一层的循序渐进,由隐到显的逐渐深入。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优化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验的综合能力
利用常用仪器、教具进行实验是一种最基本的手段,而利用多媒体教学,是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应用多媒体展示课堂实验无法演示的宏观的、微观的、极快的、极慢的物理过程,从而突破时间以及空间的束缚,进行逼真的模拟,灵活地放大或缩小物理场景,将物理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于学生眼前,使学生认识加强,理解透彻;利用多媒体进行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通过数据的分析,图像的描绘等形式进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经过论证得出实验结论,提高了学生设计实验和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利用多媒体进行物理实验教学,不但为教和学增添了信息的传输和接收通道,而且为教学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师生们置身于“情”、“景”中,以“物”思“理”,又以“理”认“物”,这对物理的各种题型的实验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对提高物理课的素质教育教学有着广泛的前景。
四、让学生担任临时教师,体验教师的角色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微格教学。这种方法在大学里被普遍应用和看好。如果应用到物理实验教学中,可以做适当调整。首先要让学生自主选择要做哪个实验,然后让学生提前准备一个10分钟的讲演,在讲演的过程中其他同学要对他的演讲进行质疑,或者提供建议。整个过程进行控制在20分钟内完成,剩下的时间就直接开始实验,这样做实验学生既减少了学生出现的问题,又很好地丰富了实验方法,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和信心,真正体会到实验给学生带来的乐趣和影响。
五、实践与创新结合
许多实验不见得一定要严格遵守教材上提供的步骤和方法进行,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对实验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并根据疑问设计或改变实验的步骤或者是实验工具。以测量物体的质量为例,通常的实验是用弹簧测量沟码的质量,沟码的两端都有跟弹簧秤可以直接连接的吊钩,但是对于学生日常见到的书本、水杯等却是无法用弹簧秤可以测量出其质量的,这时候可以引导学生设想其他的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如天平、公平秤、磅秤等。这些小小的改变与创新说明了实验不仅可以在实验室完成,在家里或是其他任何地方只要有合适的工具一样可以进行实验。
六、加强实验探究的准备工作
无论是开展什么实验,学生在实验前教师的教学必须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扫清障碍,同时教师必须课前为学生作好物质准备。因为学习是一种继承和创新,很多知识是人类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总结出来了的,当然也有一些有待人类继续去认识和利用。因此,我们既不能向应试教育那样牵着孩子们前进,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也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放任自流。前者培养出的学生只能应付考试取得好成绩,很可能会有一些死读书的学生就会成为高分低能的人,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后者又很容易使学生徒劳无功、多走弯路,甚至对学习物理失去兴趣。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稳定推进,教师在实验教学方面应该大胆尝试,通过实验真正做到:“学生力所能及,教师避之;学生力所难及,教师助之;学生力所不及,教师为之”的新课程理念。所以,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是提高物理质量的十分有效的途径,对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很有帮助,能为学习高中乃至大学物理知识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初中物理教学中,应大力推广加强和优化物理实验教学,从而进一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教学策略
在实验教学中,我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根据初中生刚开始学物理、学生实验做得太少、学生实验素养低的特点,我就采取全方位指导的策略,即从头到尾的全过程指导。实践说明,边学边实验的方法起到很好的成效。
一、多做演示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上课做演示实验时,讲台只是老师表演的一个舞台,老师只是一个演员,而学生充当了一个听众的角色。学生仅仅是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验教学就要让学生充分的动脑、动手、动口,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促进学生实现立体学习。这样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例如在九年级上学期第十四章《欧姆定律》第三节《电阻》的教学中,实验前可对全班学生都进行分组(三人或四人一组)每组都有电源、灯泡、滑动变阻器等器材(当然也可当作实验课来上)。教师边演示边设问,滑动变阻器有几个接线柱,怎样连接它才起到了改变了小灯泡的亮度的作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仔细观察,动手操作,再通过实物感受,实物触摸,学生必然会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来。这样或许比站在讲台上空洞说教效果显著得多吧,一方面使学生熟悉并掌握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和连接方法以及改变电流大小的原理,另一方面在学生的动手实验中,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求知欲望。
二、打破传统的实验课模式,积极开展科学探究
实验探究往往会让学生感到出乎意料,在教学中我顺应学生的“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的心理,进行知识背景的铺垫及问题情景的设置,使实验探究有一个更高层次的升华。如:“浮力”的教学,来自生活中的经验往往成为学生思维的障碍,学生常误认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体积、密度有关,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空实心、及形状有关,与容器的形状和液体的密度和多少有关等等。为了使学生扫清“前科学概念”的障碍,建立正确的概念,我首先提出相关问题:为什么有时候浮力大到可以托起一艘万吨巨轮,而有时候又小到托不起一片薄薄的铁片?浮力的大小究竟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此时我让学生动起来,玩起用橡皮泥等工具造船,比比赛赛谁的小船排水量大,议议失败的原因。在此过程中我有意识的进行巧妙的“扶”,新的落脚点是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让学生做“想想做做”中的,产生矛盾冲突,,提出要想说明上述的问题,你能从刚才的实验中悟出测量浮力的一种方法吗?找到方法后你要想说明上述提出的其他观点又该设计哪些实验?正是这样一层一层的循序渐进,由隐到显的逐渐深入。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优化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验的综合能力
利用常用仪器、教具进行实验是一种最基本的手段,而利用多媒体教学,是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应用多媒体展示课堂实验无法演示的宏观的、微观的、极快的、极慢的物理过程,从而突破时间以及空间的束缚,进行逼真的模拟,灵活地放大或缩小物理场景,将物理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于学生眼前,使学生认识加强,理解透彻;利用多媒体进行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通过数据的分析,图像的描绘等形式进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经过论证得出实验结论,提高了学生设计实验和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利用多媒体进行物理实验教学,不但为教和学增添了信息的传输和接收通道,而且为教学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师生们置身于“情”、“景”中,以“物”思“理”,又以“理”认“物”,这对物理的各种题型的实验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对提高物理课的素质教育教学有着广泛的前景。
四、让学生担任临时教师,体验教师的角色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微格教学。这种方法在大学里被普遍应用和看好。如果应用到物理实验教学中,可以做适当调整。首先要让学生自主选择要做哪个实验,然后让学生提前准备一个10分钟的讲演,在讲演的过程中其他同学要对他的演讲进行质疑,或者提供建议。整个过程进行控制在20分钟内完成,剩下的时间就直接开始实验,这样做实验学生既减少了学生出现的问题,又很好地丰富了实验方法,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和信心,真正体会到实验给学生带来的乐趣和影响。
五、实践与创新结合
许多实验不见得一定要严格遵守教材上提供的步骤和方法进行,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对实验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并根据疑问设计或改变实验的步骤或者是实验工具。以测量物体的质量为例,通常的实验是用弹簧测量沟码的质量,沟码的两端都有跟弹簧秤可以直接连接的吊钩,但是对于学生日常见到的书本、水杯等却是无法用弹簧秤可以测量出其质量的,这时候可以引导学生设想其他的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如天平、公平秤、磅秤等。这些小小的改变与创新说明了实验不仅可以在实验室完成,在家里或是其他任何地方只要有合适的工具一样可以进行实验。
六、加强实验探究的准备工作
无论是开展什么实验,学生在实验前教师的教学必须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扫清障碍,同时教师必须课前为学生作好物质准备。因为学习是一种继承和创新,很多知识是人类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总结出来了的,当然也有一些有待人类继续去认识和利用。因此,我们既不能向应试教育那样牵着孩子们前进,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也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放任自流。前者培养出的学生只能应付考试取得好成绩,很可能会有一些死读书的学生就会成为高分低能的人,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后者又很容易使学生徒劳无功、多走弯路,甚至对学习物理失去兴趣。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稳定推进,教师在实验教学方面应该大胆尝试,通过实验真正做到:“学生力所能及,教师避之;学生力所难及,教师助之;学生力所不及,教师为之”的新课程理念。所以,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是提高物理质量的十分有效的途径,对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很有帮助,能为学习高中乃至大学物理知识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初中物理教学中,应大力推广加强和优化物理实验教学,从而进一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