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的社会文化变迁空前巨大,社会问题的复杂化也前所未有。然而一切社会问题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最深层次的人的问题。因此,健康人格的培养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人文素质教育对健康人格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人文素质教育也是推动社会文化变迁的重要因素。本文试从社
会文化变迁对人格的影响这一角度,来探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文化变迁对人格的影响
对于社会文化变迁,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的看法不尽相同。在此为了使论述能涵盖各种理论观点,我们将“社会文化变迁”视为文化内容与文化结构的变化,包括一切社会文化现象的突发的、持续的、急剧的或缓慢的变化。
放眼当今时代,地球俨然已成为一个村落,由于现代通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运用和普及,各种文化相互传播、激荡、冲突、融合。在改革开放的宏伟时代旋律中,我国的生产力和社会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文化的变迁尤为迅猛剧烈且深刻复杂。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感受到新生事物的涌现、挑战和冲击。新的文化不断冲击着人们旧有的或本土的文化,在丰富的物质生活和多彩的文化背后,现代人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和危机,这势必使人的人格受到深刻而复杂的影响。
综合社会学家的观点,大致可将社会文化变迁中的人格倾向分为三类:进取型、守旧型与反社会型;对人格影响的三种现象,即“匮乏文化”、“失意文化”、“边际人”现象。先看“匮乏文化”。美国学者刘易斯认为,在社会文化变迁过程中,有一部分人没有改变传统或过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从而形成了特殊的部分,他们处在一种难以进退的文化模式中,其特点是感到一切制度设施都不是为其所设,有一种无归属感,并持见外、无根甚至玩世不恭、仇世的态度。他们也往往因此而自惭形秽,觉得自己是被遗弃、被剥夺和不被接受的人,内心缺乏自信,最终形成一种不健康的人格。再看“失意文化”。它指的是一个人的理想超过其可能实现的机会和能力。由于资源的限制,人口的增长,每个人的生活标准都整齐划一是不可能实现的。这种情形不仅给人们的心理造成不平衡感,还会从心理层面提升到人们的行为表现中。当今我国城市中外来流动人口的犯罪活动频繁问题,其实就是“失意文化”对人格影响的一种典型表现。最后看“边际人”现象。从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它是在社会文化变迁或地理迁徙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转型人格。边际人的心理处在一种失范状态,既怀有希望又常失望,既需要选择又无从选择,既要为适应新环境进行冒险,又要承受旧传统付出忍耐。在边际人身上,痛苦和憧憬并存,颓废与发奋同在。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边际人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转型人格。这种边际人的普遍化加深了时代的精神裂变和认同危机。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有:授予教育受众人文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学习人文科学的方法;培养教育受众良好的社会心理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提高教育受众文化修养;树立人文精神;重视感情陶冶;加强新道德教育;促进教育受众人格完善。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决定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1. 授予教育受众基本的人文科学知识,让教育受众掌握学习人文科学的基本方法。作为现代教育,它是以一种社会设置出现的。这一教育设置在社会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社会文化变迁正是一种社会发展。其作用在于:首先,它具有传授知识与技能及传播文化的功能,它使个人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是实现个人社会化的重要手段。其次,具有增强社会凝聚力的功能。最后,它还能扩大整个民族的文化遗产。
2. 培养教育受众良好的社会心理,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社会心理包括社会知觉、社会印象、社会判断、社会感情、社会动机和社会态度。良好的社会心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减少社会文化变迁中反社会型人格的出现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3. 提高教育受众文化修养。我们知道社会文化变迁对个人人格有着深刻的影响。而另一方面,人是要参与并控制社会文化变迁的。人类以什么样的姿态以什么样的方式参与社会文化变迁,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控制这种变迁,对社会文化变迁的过程以及方向都会起到不同的影响。很明显具有良好文化修养的人更能有意识、有目的地参与和控制社会文化变迁。
4. 树立教育受众的人文精神。这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人文知识性的东西只有上升到人文精神层面上,其价值才能得以体现。人文精神财富的不可转移性,逻辑地导出了如阻碍、中止人文精神的培养则会导致人文精神的倒退、放弃和堕落。若此,则会更加剧社会文化变迁中“匮乏文化”、“失意文化”、“边际人”现象的深化程度。
5. 重视对教育受众情感陶冶。加强对教育受众的情感教育,丰富教育受众的情感,使教育受众形成健康充沛的感情,提高他们的情感调节能力和审美能力,这可以有效避免因社会文化变迁引发角色不清而产生的诸多困惑。这无疑是开给处于“匮乏文化”、“失意文化”、“边际人”等这些人格状态中的人们的一剂良药。
6. 加强对社会的新道德教育。这可以使个体具备很强的再社会化能力和接受能力,从而在社会文化变迁中更多地形成积极的进取型人格,减少出现那些固守过去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守旧型人格。
7. 促进人格完善。人文素质教育虽然不能直接带来经济利益,但它能使教育受众理解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使人的精神趋于完美,人格趋于完善。完善的人格无疑在社会文化变迁中更能做出积极的反应。
当然人文素质教育的各项内容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种有机统一、密不可分、互为补充的关系,它们共同作用于社会文化变迁对人格影响的这一规律中,并产生积极的意义。
从社会文化变迁对人格的影响这一视角,我们即可看到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综述对于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的探讨,我想我们还是得最终回归到“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这一社会学的独特对象上来。今年7月5日,乌鲁木齐发生的暴力事件当然纯属三股势力的破坏。但在全力打击三股势力的同时,我们可否把这一事件纳入社会文化变迁的大背景之下来思考其对人格的影响,从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这一角度来思求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答案呢?惟其如此,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就不仅有其教育学上的深刻意义,更具有其社会学上的深远意义。
责任编辑罗峰
会文化变迁对人格的影响这一角度,来探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文化变迁对人格的影响
对于社会文化变迁,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的看法不尽相同。在此为了使论述能涵盖各种理论观点,我们将“社会文化变迁”视为文化内容与文化结构的变化,包括一切社会文化现象的突发的、持续的、急剧的或缓慢的变化。
放眼当今时代,地球俨然已成为一个村落,由于现代通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运用和普及,各种文化相互传播、激荡、冲突、融合。在改革开放的宏伟时代旋律中,我国的生产力和社会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文化的变迁尤为迅猛剧烈且深刻复杂。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感受到新生事物的涌现、挑战和冲击。新的文化不断冲击着人们旧有的或本土的文化,在丰富的物质生活和多彩的文化背后,现代人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和危机,这势必使人的人格受到深刻而复杂的影响。
综合社会学家的观点,大致可将社会文化变迁中的人格倾向分为三类:进取型、守旧型与反社会型;对人格影响的三种现象,即“匮乏文化”、“失意文化”、“边际人”现象。先看“匮乏文化”。美国学者刘易斯认为,在社会文化变迁过程中,有一部分人没有改变传统或过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从而形成了特殊的部分,他们处在一种难以进退的文化模式中,其特点是感到一切制度设施都不是为其所设,有一种无归属感,并持见外、无根甚至玩世不恭、仇世的态度。他们也往往因此而自惭形秽,觉得自己是被遗弃、被剥夺和不被接受的人,内心缺乏自信,最终形成一种不健康的人格。再看“失意文化”。它指的是一个人的理想超过其可能实现的机会和能力。由于资源的限制,人口的增长,每个人的生活标准都整齐划一是不可能实现的。这种情形不仅给人们的心理造成不平衡感,还会从心理层面提升到人们的行为表现中。当今我国城市中外来流动人口的犯罪活动频繁问题,其实就是“失意文化”对人格影响的一种典型表现。最后看“边际人”现象。从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它是在社会文化变迁或地理迁徙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转型人格。边际人的心理处在一种失范状态,既怀有希望又常失望,既需要选择又无从选择,既要为适应新环境进行冒险,又要承受旧传统付出忍耐。在边际人身上,痛苦和憧憬并存,颓废与发奋同在。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边际人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转型人格。这种边际人的普遍化加深了时代的精神裂变和认同危机。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有:授予教育受众人文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学习人文科学的方法;培养教育受众良好的社会心理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提高教育受众文化修养;树立人文精神;重视感情陶冶;加强新道德教育;促进教育受众人格完善。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决定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1. 授予教育受众基本的人文科学知识,让教育受众掌握学习人文科学的基本方法。作为现代教育,它是以一种社会设置出现的。这一教育设置在社会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社会文化变迁正是一种社会发展。其作用在于:首先,它具有传授知识与技能及传播文化的功能,它使个人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是实现个人社会化的重要手段。其次,具有增强社会凝聚力的功能。最后,它还能扩大整个民族的文化遗产。
2. 培养教育受众良好的社会心理,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社会心理包括社会知觉、社会印象、社会判断、社会感情、社会动机和社会态度。良好的社会心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减少社会文化变迁中反社会型人格的出现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3. 提高教育受众文化修养。我们知道社会文化变迁对个人人格有着深刻的影响。而另一方面,人是要参与并控制社会文化变迁的。人类以什么样的姿态以什么样的方式参与社会文化变迁,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控制这种变迁,对社会文化变迁的过程以及方向都会起到不同的影响。很明显具有良好文化修养的人更能有意识、有目的地参与和控制社会文化变迁。
4. 树立教育受众的人文精神。这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人文知识性的东西只有上升到人文精神层面上,其价值才能得以体现。人文精神财富的不可转移性,逻辑地导出了如阻碍、中止人文精神的培养则会导致人文精神的倒退、放弃和堕落。若此,则会更加剧社会文化变迁中“匮乏文化”、“失意文化”、“边际人”现象的深化程度。
5. 重视对教育受众情感陶冶。加强对教育受众的情感教育,丰富教育受众的情感,使教育受众形成健康充沛的感情,提高他们的情感调节能力和审美能力,这可以有效避免因社会文化变迁引发角色不清而产生的诸多困惑。这无疑是开给处于“匮乏文化”、“失意文化”、“边际人”等这些人格状态中的人们的一剂良药。
6. 加强对社会的新道德教育。这可以使个体具备很强的再社会化能力和接受能力,从而在社会文化变迁中更多地形成积极的进取型人格,减少出现那些固守过去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守旧型人格。
7. 促进人格完善。人文素质教育虽然不能直接带来经济利益,但它能使教育受众理解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使人的精神趋于完美,人格趋于完善。完善的人格无疑在社会文化变迁中更能做出积极的反应。
当然人文素质教育的各项内容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种有机统一、密不可分、互为补充的关系,它们共同作用于社会文化变迁对人格影响的这一规律中,并产生积极的意义。
从社会文化变迁对人格的影响这一视角,我们即可看到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综述对于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的探讨,我想我们还是得最终回归到“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这一社会学的独特对象上来。今年7月5日,乌鲁木齐发生的暴力事件当然纯属三股势力的破坏。但在全力打击三股势力的同时,我们可否把这一事件纳入社会文化变迁的大背景之下来思考其对人格的影响,从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这一角度来思求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答案呢?惟其如此,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就不仅有其教育学上的深刻意义,更具有其社会学上的深远意义。
责任编辑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