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石头”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skyx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针拨回到六年前的国庆节,白天,我帮家里平整一块地。一个下午,我挥汗如雨,将一块巴掌大的高低不平的地整得平坦,累是累了点,心中却是快乐的,因为劳动最光荣。晚饭后,我准备去洗澡,却感觉身体在“闹脾气”,肚子极不舒服。当我蹲在厕所里时,却又没有了要如厕的想法,只是莫名地想呕吐。“这是什么鬼病?”痛不那么痛,胀不那么胀,一个词概括:难受!
  我下楼去喝水,想缓解病情,刚喝一小口水,便一顿呕吐。老婆叮嘱我:可能是凉胃了,说是要去煮点姜汤给我喝。我自以为是劳累过度,微弓着身子缓缓爬上楼,往床上一躺。没有片刻,胀痛感加重了。我翻转身子蜷缩在床上,用枕头顶着肚子,虚汗却汩汩直冒,切肤的难受感跑遍全身。床上床下,时蹲时立,时倒时卧,我变着法子竭力想减轻胀痛感。
  我是个霸蛮的人,总以为忍忍就过去了,可折腾了大半个小时也毫无效果。妻子端着姜汤上来了,一见我的现状吓了一大跳:“快,我送你去医院。”阿舅刚好在家,他赶紧开车带着我和妻子往医院飞驰而去。在车上,一阵强似一阵的胀痛感,在我身体里不断翻滚,如一枚炸弹横冲直撞一样,随时要引爆全身。
  同康医院的李医生接待了我,看着我压着腰部,佝着背,一副痛苦不堪的样子,说:“这是结石痛!”“什么?结石?”它什么时候潜伏在我身体里的?我有点震惊。
  吊盐水,打止痛针,我的身体在药物的作用下,难受感渐渐消除,睡意却像洪水一般涌了上来。一觉醒来,便到了凌晨三点。
  听从医嘱,我一连住了六天院,虽然一直在用药,但“石头”就是倔强得很。B 超显示,好几颗泥沙状的石子依然稳坐肾内,]不肯“挪窝”。医生叫我多喝水,多运动,有可能某天它就会自动下来的。哎,这“倔强而疯狂”的结石!
  接下来,我尝试了一段时间的中药“打石”过程,结果是它依然无动于衷,久“潜”不出。很快,我便习以为常,不再纠结于那些许结石“小辈”。
  可是好景不长,结石又狠狠在我身体里“疯狂”了一把。那是三年后的一天下午,我刚从教室里上完课出来,突然感到肾部胀疼,一种陌生而又熟悉的感受再次袭来。“结石痛”又发作了!我想自己开车去医院,但一坐下去,结石痛却更强烈了。我只得下车,狠狠地蹦跳了几下,然后咬紧牙关强行把车开到了医院,下车时人差点虚脱了。妻子匆匆赶来,见我疼得缩成一团,很是心痛。镇痛针打下去,没有什么效果。我从床头爬到床尾,时而仰躺,时而伏卧,像一个旋转的陀螺,满床跑。心里不停地感慨道:这结石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我在医院吊了三天盐水,结石痛没有再发作了。
  之后身体继续风平浪静。虽然中药西药一直在交替使用,但结石就是不按常理“出牌”,老打不下来。有一天,结石痛又如期而至,在身体内疯狂扩散。有人建议我去医院用激光打了它。医生B 超检查,是结石堵塞了右边输尿管,导致肾部积水。开单交费后,我像一只待宰的羔羊一般,伏卧在一张窄窄的病床上。调试好位置和角度后,激光仪器对着我的肾部,一下一下地震动起来,就像一把锤子在铁板上死劲地敲打,“砰砰”的响声,让我感觉到有火花溅开一样。接下来的几天,是排石期。我有些好奇,每次都检查尿液,看有没有什么石子从身体里蹦出来。妻子笑我:那被激光打过的“结石”早已变成了粉末状,哪还看得到?
  半年后,我去复查身体,肾内结石依旧。几次治疗都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怀疑自己这身体就是一台出色的“造石机器”!好友黄老师知道我情況后,把她女婿刚买的“强力消石素”捎给了我两瓶。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我又投身于“消石”的“斗争”中,每天饭前或饭后,按要求服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自己的身体或多或少受到影响,特别是饭量一天比一天减少,原来这消石药蛮“伤”胃的。但让人可喜的是,到医院检查,“潜伏”多年的肾结石似乎一夜间凭空消失,不见了一丝踪影。
  自以为,这一辈子结石不会再找上我这枚“倒霉蛋”的。可事与愿违,结石偏偏与我今生极有“缘分”。几个月后,我再次因肾部胀痛而到医院去检查,结石又重返“老家”。从B 超显示结果来看,我的肾里面有不少的“星星点点”。唉!这该死的、疯狂的“石头”!
  我想,只怕这一生都要与结石斗争到底了……
其他文献
天黑了,在田间劳作的母亲还没有回来。  穿過弯弯曲曲、高低不平的田埂,我去找她。田地离家并不远,站在屋后的树下大声吆喝,母亲肯定能听到。但是,我想去找找她,想去田地里看看。  去田地里找母亲,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占了大多数。每次放学回到家,看到紧闭的堂屋门,我就知道应该去田里找母亲。若干个黄昏,抑或天色已黑,我一个人顺着屋后蜿蜒的田间小道,一直向尽头走过去,甚或不用走到尽头,在我一声声的呼唤中,母亲爽
期刊
风停,雨住,遮阳棚上有滴滴答答水声。楼下的玉兰花洁白,圆润,像田田荷叶中亭立的白莲,香气很浓,飘进屋来一阵清香。忽地窗外传来乐器的吹奏声。  而此时,花香清幽,乐声悠扬,城市的夜灯火明亮,岁月安稳而静美。  老周在客厅与书房之间忙个不停,他也听到了窗外的乐声,站我身边问:“这人笛子吹得好呀!你以前也吹笛,你的笛子现在在哪里?”我猛然一惊,我的笛子呢?若不是他提起,我都忘了以前学过吹笛。  我们是护
期刊
一个月前在博尔瓦纳的时候,Tom 告诉我,千万不要去敦刻尔克的狂欢节,因为你会被狂欢的人群拉去跳舞,然后会因为喝太多酒而失去后面的全部记忆。  从波尔多回到里尔之后,我回家收拾了一下,上午8 点多,就坐上了开往敦刻尔克的巴士。  我们到得很早。狂欢节下午1 点钟才开始,高潮是5 点的扔鱼活动,所以我们决定先去敦刻尔克的海边。自从高中毕业之后看了《敦刻尔克》,我对敦刻尔克的这一片海就有了无限期待。在
期刊
城市的早晨,来得特别早。  这是一家三甲医院,门诊大楼外,门诊大厅内,到处人头涌动,有那么一瞬间,竟以为自己仿佛置身于春运期间的火车站。上午的就诊号很快就放完,拿到号的人涌向候诊大厅。大厅的长椅上,早已挤满了人。那些没抢到座位的,或站着,或蹲着,或直接坐在地上。楼道里闹哄哄的,闷得人有些头疼。避开人群,靠在墙角,默默地盯着LED 屏上滚动的名字,等待叫号。  终于看见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屏幕上,赶紧起
期刊
在儿时,我最喜欢去的地方,要算是宜山老影剧院旁担水巷里的宜山兽医站了。最喜欢的人,除了母亲,就是宜山兽医站的站长——银花阿姨。母亲当村妇女主任时,银花阿姨是临村妇女主任的朋友。  每次银花阿姨到我村里给猪看病时,即便我家里的猪没病,她也会到我家坐坐,跟母亲拉拉家常。她好像特别喜欢我,每次过来总会带一些糖果之类的给我吃,即便有时忘记带了,当我习惯性地伸出小手向她要时,这时她便会忙不迭地满药箱里翻寻,
期刊
我忧心忡忡地路过洋湖小学旁边时,突然,一种敦厚的声音传入我的耳朵:“小文,你从哪里来啊?”是舒大爷在喊我,虽然离开舒大爷家四年多了,但他的声音依然很熟悉。  “爷——”我连忙停住双拐,扭头喊了一声,说,“我从公社来。”  “找公社干吗?”舒大爷迅速走出屋子,来到我面前,关切地问,“你不是在读书吗?应该读高中了吧?”(舒大爷家就在小学边,读小学时,我寄宿在舒大爷家)“是的,高一刚读三个月,我妈妈就病
期刊
黄花子、曲曲菜、猪耳朵,看起来土气,听起来老旧,但在那过往的饥荒年,生活在西北这片土地上的庄户人,却把它们当作全家的救命菜呢。  我也是从饥荒年过来的一员,对于黄花子、曲曲菜、猪耳朵,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一见到它们,便感到亲切,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不知不觉间,便勾起了我对过往饥荒年的种种回忆。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乡下娃,虽然没有经历过饥不果腹的苦难岁月,但也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
期刊
刚刚立秋,白天还是酷热,可是时节就是有情。到了傍晚時分,微凉的风开始吹散白天的燥热。窗外明晃晃的日光,在秋风起时,收起了热度,留下温和的余光。这是一个冷热开始交替的时节,白天的热情不减,夜晚的凉风已轻轻而至。  天气一天天在渐变,变化之微,以至于人们不易察觉出来,而只有秋高气爽的天气到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入秋。此时,热烈激情的夏,已渐行渐远,肃杀萧瑟的冬,还在后面。秋天正天蓝云淡、宁静清凉,乃是一
期刊
平时我们是住校,高考前半个月,学校一放假,我就搬上铺盖卷准备回乡下,正发愁高考期间没处住时,班里一个女同学邀请高考三天可以住在她家。我高兴极了,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飞奔回家。  从学校回来,原计划好好把课程复习一遍,可是看到父母每天下地干活,自己于心不忍,便骗了不识字的母亲,说自己的课程已倒背如流,不用复习就能上大学,每天随父母下地劳动,晚上回来浑身散了架似的,倒头就睡。那段时间是农村最忙的时候,
期刊
清晨的阳光得跨过高高的山峰,才能将窗户敲开。  牛铃声传来,是爷爷赶牛进山食草。  山里到处是湿润的泥土和青嫩植物的气息。山里的青草得天独厚,出生环境优渥,见风长,野性足,满山坡跑,茎硕,叶肥,茂盛。但以牛的智慧,还没有聪明到能像人一样,饿时亲手做汤羹,自觉走进大山,再回归牛舍。牛的表现自始至终就像一位路盲,或横冲直撞,或磨磨叽叽,或误入田间菜园,没有一回能好好朝着山道的方向走。后来,我细心观察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