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展示数学中的简约,体会简约是一种美,一种教学方式,一种理想目标,也是一种教学理念,以真实的呈现突出核心目标。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励志在教学中揭示数学中的美,引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让学生在美的感受中爱学数学。
【关键词】 简约美;小学数学;数学课堂
莎士比亚曾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数学知识原理、数学符号语言等本身就是蕴涵着简约之美,简约教学之路符合数学学科的本质特征。数学概念一向都简洁明了,可以用一个形容作文的词来概括就是精简干练,每个字每个符号,都有他特定的含义,缺一不可,更不能像语文上的近义词相互替换。
一、简约而不简单
简约却不简单这几个字既贴切,又深入、形象地刻画了数学教学的本质内涵,也是数学课堂的最终追求。数学课提倡人文内涵和数学内涵,更侧重数学内涵,突出数学本质,抓住核心概念才是重要的,所以简约不等于简单。体现在:
1.精确。例如画平行线,两条永远不相交的直线,看是很简单,一般的人都会拿直尺就画,但这是不正确的。在数学上的画法:我们要先用三角板直角的那一边画一条直线,再用直尺靠着三角板直角的另一条边,固定不动。接着用三角板靠着直尺往上移动,移到一定的距离停住固定不动,最后沿着三角板画出直线。可以看出在平常人眼中的简单其实在数学上是不简单的。
2.严谨。例如数学概念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里有几个关键词“同时”、“相同的数”、“0除外”,三个词少一个都会导致整句话不成立。再如:两个数相除的两种读法:“除”和“除以”。被除数读在前用“除以”,而除数读在前则用“除”,例如“25÷5”读作“25除以5”或读作“5除25”。25除以5的“以”是“用”的意思或“拿”的意思,“25除以5”可以解释为用5去除25。而“5除25”呢,就是用5去除25的意思,有时候数学也需咬文嚼字。
在教学数学概念、性质、定律时,重点要引导学生在学中注重概念性质的理解,在练习中注重每个字每个符号的重要性和意义,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体验领悟这种简约美。
二、简约中体现美
数学知识一环紧扣一环,数学学习之美在“点、线、面”中完美诠释!点,即知识点,任何一个知识点都是具体的,无论是概念、法则、性质、定律、公式,还是基本的数量关系。知识点之间有常常具有联系的,点点之间的衔接就变成了线。对于具体的知识,应该让学生理解、掌握,并会应用!知识点和线之间的关联,应该有意识的进行纵向梳理和横向延伸达到各知识间的融会贯通,也就形成了没有空洞的知识面。从点线面的演化过程中就是数学美的展现,数学之美是各具特色的!
1.逻辑之美。掌握逻辑性,将逻辑美变成自身的财富,这是学习数学最为宝贵的一点。例如,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将圆转化为先前比较熟悉的长方形来推导它的面积公式。第一步就是将圆进行切割,分成4等份,然后拼接,看不出来是长方形,那就继续切割,分成8等份、16等份、当我们把圆分成32等份的时候。我们发现拼后的图形就比较接近长方形了。如果把圆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了。这时候观察比较,原来的圆形和所拼图形相比较只是形状变了,但面积没变。而且发现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半径。因为圆的周长=πd =2πr,所以圆周长的一半=πr,又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πr ×r=πr2。S =πr2,字母表达式就是:S =πr2。
2.代数与图形之美。代数与图形是数学学习中重要的两个方面,其中对美的表现也各有特点。例如代数中的五条基本运算律:基本运算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分配率,把把繁琐的递等式计算转变得简便快捷,让学生感受数学所带来的方便。在图形中图形的密铺和对称都是典型的美与图形的完美结合。“对称”是人们最容易领略的数学美感之一,在我们周围的千姿百态的物体中,很多都具有某种对称性。数学的对称正是现实世界里形形色色对称的再现和引伸。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数学中的这些美学本质挖掘出来,揭示出来,再与生活实例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美与数学是如此的接近。通过数学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美的体验,培养学生爱好数学、认识数学美的兴趣。
三、简约中创造美
数学教学往往教学目标很明确,就是让学生掌握一个知识点、公式或者定理。数学课堂就是通过教师的润色把单调的公式定理美化让学生容易记,愿意学。一堂好的数学课好比一盘菜,要色香味俱全。学习数学要想品美味一样吸引着学生们,那也需要“色香味”的全面配合!
1.色—形象性。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思维有较大的形象性、直观性,学习和活动的自觉性与独立性尚未形成。因此在教学中传授的知识需要带有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的特点。例如运用形象、具体、直观的物体、图像等,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化难为易。特别是在几何图形的教学中,像长方体和正方体,三视图的学习,都是考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学生在大脑中的空间观念难以建立,对各个表面的方位理解比较困难,计算表面积时很容易出错。那就可以先让学生对身边的铅笔盒、粉笔盒等的实物、模型进行观察、了解,然后让学生亲手制作长方体的模型帮助理解,最后,运用多媒体进行拆分、组合的动画展示,学生很轻松地就掌握了长方体的结构和各个表面的方位,计算表面积时就很容易了。实践中看,学生往往对贴近自身经验的学习富有积极性和兴趣,那我们就要投其所好,达到双赢的目的!
2.香—互动性。堂课上师生互动如何可以反映出整堂课的成功与否。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如果及时把对学生上课或作业的看法通过交流反馈给学生,学生多数会更愿意配合教师认真上课,这就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大环境。形成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积极配合,互动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教学中要积极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新理念。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采取民主、平等、互动的教学方式,采取小组协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共同合作,教师的感受和学生的感受在互动和交流中更好的服务于课堂效率,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3.味—实效性。数学教学要求真务实,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追求最好的教学效果。它包括两个广大的意思:一是指课堂教学过程要有实效性,不做秀、不搞花架子,实实在在;二是指课堂教学效果要有实效性,每堂课都要有较高的质量,进行“有效教学”。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特别是公开课教学中,很多都是花架子,带有不少的表演成份,不免有做秀之嫌。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教学的实效性。实实在在,去伪存真,追求时间、精力、劳动、物资、经费等投入与教学效益的最大比值。比如: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需要而确定是否使用多媒体、使用哪些媒体;根据课堂需要确定学生是否分组讨论、怎样分组讨论等,不能一味强求,为表演而表演,少搞不适用的花架子,创建朴实、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形式。
数学的学习是非富多彩的,枯燥乏味和单纯的计算是人们对他的误解。数学的美是清净淡雅,他不华丽但庄重典雅,简约却内涵丰富。数学中蕴含着无尽的美,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将这种美传递给学生,用它来感染学生,吸引学生,还要陶冶学生。将数学学科那专有和独特的美展示给学生,从中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进而在美的感受中快乐学数学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李烈.我教小学数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8-1.
[2]唐富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应具备的特性[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2年(06).
【关键词】 简约美;小学数学;数学课堂
莎士比亚曾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数学知识原理、数学符号语言等本身就是蕴涵着简约之美,简约教学之路符合数学学科的本质特征。数学概念一向都简洁明了,可以用一个形容作文的词来概括就是精简干练,每个字每个符号,都有他特定的含义,缺一不可,更不能像语文上的近义词相互替换。
一、简约而不简单
简约却不简单这几个字既贴切,又深入、形象地刻画了数学教学的本质内涵,也是数学课堂的最终追求。数学课提倡人文内涵和数学内涵,更侧重数学内涵,突出数学本质,抓住核心概念才是重要的,所以简约不等于简单。体现在:
1.精确。例如画平行线,两条永远不相交的直线,看是很简单,一般的人都会拿直尺就画,但这是不正确的。在数学上的画法:我们要先用三角板直角的那一边画一条直线,再用直尺靠着三角板直角的另一条边,固定不动。接着用三角板靠着直尺往上移动,移到一定的距离停住固定不动,最后沿着三角板画出直线。可以看出在平常人眼中的简单其实在数学上是不简单的。
2.严谨。例如数学概念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里有几个关键词“同时”、“相同的数”、“0除外”,三个词少一个都会导致整句话不成立。再如:两个数相除的两种读法:“除”和“除以”。被除数读在前用“除以”,而除数读在前则用“除”,例如“25÷5”读作“25除以5”或读作“5除25”。25除以5的“以”是“用”的意思或“拿”的意思,“25除以5”可以解释为用5去除25。而“5除25”呢,就是用5去除25的意思,有时候数学也需咬文嚼字。
在教学数学概念、性质、定律时,重点要引导学生在学中注重概念性质的理解,在练习中注重每个字每个符号的重要性和意义,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体验领悟这种简约美。
二、简约中体现美
数学知识一环紧扣一环,数学学习之美在“点、线、面”中完美诠释!点,即知识点,任何一个知识点都是具体的,无论是概念、法则、性质、定律、公式,还是基本的数量关系。知识点之间有常常具有联系的,点点之间的衔接就变成了线。对于具体的知识,应该让学生理解、掌握,并会应用!知识点和线之间的关联,应该有意识的进行纵向梳理和横向延伸达到各知识间的融会贯通,也就形成了没有空洞的知识面。从点线面的演化过程中就是数学美的展现,数学之美是各具特色的!
1.逻辑之美。掌握逻辑性,将逻辑美变成自身的财富,这是学习数学最为宝贵的一点。例如,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将圆转化为先前比较熟悉的长方形来推导它的面积公式。第一步就是将圆进行切割,分成4等份,然后拼接,看不出来是长方形,那就继续切割,分成8等份、16等份、当我们把圆分成32等份的时候。我们发现拼后的图形就比较接近长方形了。如果把圆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了。这时候观察比较,原来的圆形和所拼图形相比较只是形状变了,但面积没变。而且发现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半径。因为圆的周长=πd =2πr,所以圆周长的一半=πr,又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πr ×r=πr2。S =πr2,字母表达式就是:S =πr2。
2.代数与图形之美。代数与图形是数学学习中重要的两个方面,其中对美的表现也各有特点。例如代数中的五条基本运算律:基本运算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分配率,把把繁琐的递等式计算转变得简便快捷,让学生感受数学所带来的方便。在图形中图形的密铺和对称都是典型的美与图形的完美结合。“对称”是人们最容易领略的数学美感之一,在我们周围的千姿百态的物体中,很多都具有某种对称性。数学的对称正是现实世界里形形色色对称的再现和引伸。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数学中的这些美学本质挖掘出来,揭示出来,再与生活实例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美与数学是如此的接近。通过数学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美的体验,培养学生爱好数学、认识数学美的兴趣。
三、简约中创造美
数学教学往往教学目标很明确,就是让学生掌握一个知识点、公式或者定理。数学课堂就是通过教师的润色把单调的公式定理美化让学生容易记,愿意学。一堂好的数学课好比一盘菜,要色香味俱全。学习数学要想品美味一样吸引着学生们,那也需要“色香味”的全面配合!
1.色—形象性。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思维有较大的形象性、直观性,学习和活动的自觉性与独立性尚未形成。因此在教学中传授的知识需要带有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的特点。例如运用形象、具体、直观的物体、图像等,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化难为易。特别是在几何图形的教学中,像长方体和正方体,三视图的学习,都是考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学生在大脑中的空间观念难以建立,对各个表面的方位理解比较困难,计算表面积时很容易出错。那就可以先让学生对身边的铅笔盒、粉笔盒等的实物、模型进行观察、了解,然后让学生亲手制作长方体的模型帮助理解,最后,运用多媒体进行拆分、组合的动画展示,学生很轻松地就掌握了长方体的结构和各个表面的方位,计算表面积时就很容易了。实践中看,学生往往对贴近自身经验的学习富有积极性和兴趣,那我们就要投其所好,达到双赢的目的!
2.香—互动性。堂课上师生互动如何可以反映出整堂课的成功与否。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如果及时把对学生上课或作业的看法通过交流反馈给学生,学生多数会更愿意配合教师认真上课,这就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大环境。形成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积极配合,互动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教学中要积极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新理念。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采取民主、平等、互动的教学方式,采取小组协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共同合作,教师的感受和学生的感受在互动和交流中更好的服务于课堂效率,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3.味—实效性。数学教学要求真务实,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追求最好的教学效果。它包括两个广大的意思:一是指课堂教学过程要有实效性,不做秀、不搞花架子,实实在在;二是指课堂教学效果要有实效性,每堂课都要有较高的质量,进行“有效教学”。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特别是公开课教学中,很多都是花架子,带有不少的表演成份,不免有做秀之嫌。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教学的实效性。实实在在,去伪存真,追求时间、精力、劳动、物资、经费等投入与教学效益的最大比值。比如: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需要而确定是否使用多媒体、使用哪些媒体;根据课堂需要确定学生是否分组讨论、怎样分组讨论等,不能一味强求,为表演而表演,少搞不适用的花架子,创建朴实、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形式。
数学的学习是非富多彩的,枯燥乏味和单纯的计算是人们对他的误解。数学的美是清净淡雅,他不华丽但庄重典雅,简约却内涵丰富。数学中蕴含着无尽的美,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将这种美传递给学生,用它来感染学生,吸引学生,还要陶冶学生。将数学学科那专有和独特的美展示给学生,从中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进而在美的感受中快乐学数学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李烈.我教小学数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8-1.
[2]唐富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应具备的特性[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2年(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