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gtbhu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常所说的语文素养包括八个因素: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态度、语言体验、语感能力、语言积累、语言品质、语言行为。良好的语文素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它需要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累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提高语文素养有以下途径:
  一、熟读背诵,在诵读中提高语文素养
  腹有诗书气自华。心理语言学认为,一个人的一切活动与思维,都需要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语言尤其需要这样。要使学生获得良好语言的能力,首先要肚子里有“材料”。而大量地读书和多多背诵,正是学生积累素材的最好手段。
  例如,接触到一个陌生的词语,虽然当时理解了,但没有记住,那么这个词语还不属于你,等到需要用它时,无从“提取”;如果对这个词语当时不太理解,但把它记住了,以后又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接触它,那就会逐步理解而应用它了。因此,要坚持让学生在读书和背诵中积累语言,积累生活,积累思想。语文教学时着重在熟读课文上下功夫,在记忆常用词语、名言警句上下功夫,在背诵诗文佳作上下功夫。一堂课教完了,检查学生是否能把该背诵的地方背诵出来,这可以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成败的标准之一。少年学生最大特点是机械记忆力很强,趁这时让他们多熟读背诵优秀的诗词文章,会让他们受用终生。
  二、扩大课外阅读,在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
  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对习得规律做了具体的总结:“阅者必宜博,经史与古文时文,不多阅则学习肤浅,胸中不富。”“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许多文字上有造诣的作家、学者总结自己成长经历时,总少不了青少年时期博览群书。只有“博览”,才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的语言刺激,而且,在阅读过程中,能再次强化大脑皮层已有的语言信息,使大脑中业已形成的联系系统更为完整、严密。语文教师有责任和义务鼓励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进行一些课外阅读,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让他们把课外阅读当作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因为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能想读什么读什么,语文教师要精心指导,如介绍课外读物,指导课外阅读笔记的记法,组织课外阅读交流比赛等,做到既扩大了阅读量又节约时间。
  三、提高作文水平,在写作中提高語文素养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一般为:作文命题——指导审题——提示经历——指导写法——学生写作。学生在教师圈定的框架之内闭门造车,绞尽脑汁胡编一气,应付了事。学生没有生活体验,也就没有素材,写出的文章淡然无味,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几乎没有益处,更别谈在写作练习中提高语文素养了。叶圣陶先生在《中学国文学习法》一文中提出,“中学生应该随时动笔,写日记、写信、写笔记、写自己的种种想要写的。”所以,要在学生多读多背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多动笔写,引导他们去关注、思考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激励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智慧大胆质疑。给学生一定的空间,不必拘泥于形式,自由随笔地去写作,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对生活中的人、事、物的感受写出来;二写读后感,阅读课外作品,有所触动,有所启发,记下自己的心语。
  另外,古人高超的写作技巧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它们塑造形象之生动,说理之透彻,结构之缜密,遣词之精练,都值得我们好好地领悟和学习。
  四、在活动中积累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综合活动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是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现在从小学到高中各学校普遍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学生既能从中了解社会和自然,扩大了知识面,也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所以语文教师要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如举行一些歌曲演唱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设计一系列的游戏等,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来愉悦学生的心情,激发他们对活动的兴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提高他们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五、在生活中丰富情感,提高语文素养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古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语,今有“大语文教育观”之说,说的都是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可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让学生积累社会生活经验,自觉遵守并维护社会规范与公德。通过与他人的接触和交流,学会理解他人的生活习惯,尊重他人的爱好兴趣,体谅他人的难处与不足。学会关爱他人,服务他人。在生活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正确理解个人的人生价值。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既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为语文素养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一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物理课程的教学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笔者认为,在物理实验中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
当前,社会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核心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我们职业教育承担者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产业大军的重任。所以,职业教育必须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这种人才应该能根据社会生产发展要求,运用技术手段来分析和解决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任务,其关键点是具备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这就要求职业学校教师不但要传授专业知识,还要使学生能够把技术知识转化为生产能力。如果学生的实践能力十分
摘 要 目的:探讨MRI对儿童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Supertentorial Prim itive neurootodemal tumour,SPNE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SPNETs的MRI表现。术前5例均行MRI平扫,3例加做MRI增强扫描。结果:男3例,女2例;平均年龄4.9岁;病变位于顶枕叶2例,额顶叶、颞叶、颞顶叶各1例;均呈呈类圆形,边界清晰,有
将纤维按染色性能分成ABCD四类,A类纤维是指能用酸性染料染成坚牢的深浓色的纤维,B类纤维是指能用阳离子染料染成坚牢的深浓色的纤维,C类纤维是指能用纤维素纤维用染料染成坚
语文是一门富有创新内涵的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都脱离不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教师积极挖掘,深入实践,学生才能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发展思维能力,激活创造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兴趣中培养思维能力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营造一种轻松和谐、民主平等的
江苏亚邦染料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亚邦化工集团作为主要发起人,于2006年2月在原亚邦染料企业基础上以整合管理、重组上市为目的设立的股份制公司。2005年完成销售收入约15亿元,利
如何培养及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工程。化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顺应时代潮流,紧跟教学改革步伐,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及能力的培养及发展。本文阐述了我国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及意义,并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提出若干建设性意见以供探讨和研究。  一、我国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  目前,我国多数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都较为淡薄,普遍依赖教师,自发地去思考问题、探讨问题的积极性不高,或者说自发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