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学习万有引力与重力关系后产生的疑惑和悖论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ry776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进行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的教学后,笔者发现学生的理解产生了悖论,这值得我们探讨。
  一、万有引力与重力关系的教学
  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而绕相对应的地轴做圆周运动,如右图1,质量为m的物体绕O′点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万有引力F万的一个分力充当自转所需的向心力F1,另一分力就是重力F2,θ角为纬度角,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任意处:mg=■(其中r=Rcosθ)
  1.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分力作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除两极和赤道外,重力的方向不指向地心,而是与地球的半径方向有个夹角。在纬度θ=45°时重力偏离地球半径方向最大,大约是6′,重力方向称为竖直向下。
  2.同一物体重力的大小随物体所在纬度的变化而变化,纬度θ变大,向心力F1=mω■■r变小,重力F2变大,两极点自转所需的向心力为0,因此重力最大等于万有引力,也就是说重力加速度g随纬度的升高而变大。
  3.根据地球的半径和自转实际,物体所需自转的向心力较小(角速度ω0较小,向心加速度较小),最大向心加速度a=ω■■r=0.034m/s2,大约为重力加速度的3.5‰。由于mω■■r远小于mg,所以有:mg=■(俗称黄金代换)。
  二、学生产生的疑惑和悖论
  1.地面上的物体和悬挂的物体所受的支持力和拉力为什么等于重力呢?
  2.如果说地面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上面的分析成立,然而空中飞行的小鸟、抛出的石头、加速飞行的火箭等已经不和地球一起转了,上面的分析就应该不成立了。
  3.赤道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计算式为:■-mω■■R=mg,根据公式,当地球自转速度达到一定的时候,mg=0,也就是说重力消失了。
  三、解决疑惑和悖论
  问题1:如果我们把图1改为图2,分析问题就好解决了:由受力分析得物体受万有引力F万和支持力N。由于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需要向心力。万有引力F万的一个分力F向提供,而另一个分力就是mg,即有N=mg。把N改为绳子张力T,即得T=mg。
  ■ ■
  悖论2:
  (1)对于地球附近空中的物体而言,可以看图3所示,物体在空中的一个分运动与地球自转同步,因此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而另一个分力就是重力。因为此时没有支撑物,所以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合力就是mg。根据公式mg=■,就好解释g随高度的增加减小。而物体在竖直方向的合力就是mg,由于在地面附近公式■,h相对R很小而且h变化很小,这时可以把g看作恒量,于是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及平抛运动、斜抛运动、加速运动等。
  悖论3:在赤道上的物体如图4所示,由受力分析得物体受万有引力F万和支持力N。万有引力F万分解为重力和向心力,然而重力和向心力在一条直线上,同理有■-mω■■R=mg,有N=mg。
  (2)如图5所示:我们从公式■-mω■■R=mg可知,如果地球的自转角速度越来越大,那么重力就会越来越小。当■=mω■■R时,我们说物体将漂起来了。这时的重力消失了吗?我们要知道重力与万有引力有区别是因为地球的自转。当物体不随地球自转时,重力就是万有引力。
  如图6所示,高空围绕地球运转的卫星、空间站等所需的向心力就是万有引力提供的。这个状态下,重力就是万有引力。
  ■ ■
其他文献
在美国商务部此前公布的"301"调查报告中曾对"中国制造2025"计划指手画脚。美国政府日前再次祭出打压中国高科技产业的组合拳——对中国知名通信企业中兴执行为期7年的出口禁令。
冷滚轧成形技术在渐开线花键加工中已日益普及,但目前有关工艺的设计还不够严谨,以经验设计为主,本文旨在通过相关设计计算,找到渐开线花键冷滚轧工艺设计的通用方法,并为滚轧装备
摘 要: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不只是学习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追求提高实践能力。中等职业学校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职业技术人员,从而满足企业的需要。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管理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学校不重视学生的管理,就不能履行好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不能教育好广大学生。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培养目标  社会上对蓝领的需求不断增加,使得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越来越多。我国中等
英语阅读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本文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进行了阐述。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技术也获得了极大地突破,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更为广泛。论文正是基于此现状,论述了深度学习在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并就深度学习中主特征识别技术进行详细论述,最后对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技术的未来研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究,旨在进一步挖掘深度学习在人脸识别方面的应用深度。
摘 要:物理学科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较高。本文结合理论基础知识及工作实践,通过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改革,对物理课堂中学生能力要素的培养进行研究。  关键词:物理教学;能力培养;学习能力  中学物理对学生综合了解自然科学及后续的物理课程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讲解基本知识、建立物理概念以及知识体系之外,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同样重要。  一、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物理
摘 要:高中地理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转变观念,改变旧的教学模式,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地理;实践反思  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地理的教学要让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获得基本的技能与方法,改变原来经验式的学习方法,逐渐学习思维式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