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王尔德是英国19世纪唯美主义运动的代表作家,一直以来他的童话故事被视为唯美主义创作的典范,具有独特的魅力,是世界儿童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本文以王尔德的童话《快乐王子》为例来分析王尔德唯美童话的独特魅力之所在。
关键词:王尔德童话 唯美主义 快乐王子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是英国19世纪唯美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主张为“艺术而艺术”, 强调美不具有功利性,追求艺术的纯粹美。作为唯美主义最杰出的代表,王尔德在诗歌、戏剧、小说、文艺理论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凡成就,而在所有的作品中,他创作的9篇童话被视为唯美主义创作的典范。王尔德的童话分别收在《快乐王子及其他故事集》和《石榴之家》两个童话集中,这其中《快乐王子》最具代表性,这篇童话文字华丽唯美,内涵丰富,很好地体现了他的唯美主义思想。唯美主义产生于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坚持与众不同的艺术主张,这使得王尔德的唯美童话与传统的民间童话相比具有独特的魅力,散发着异样的光彩,自出版以来深受儿童喜爱,同时也吸引着众多成年读者。
一、 唯美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与艺术主张
19世纪的欧洲,受到工业化的影响,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精神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矛盾加剧。过去的宗法制社会遭受巨大冲击,田园诗般的生活彻底瓦解,大批农民、小手工业者纷纷破产,被迫出卖苦力。在一切传统遭到冲击的时候,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逐渐成为当时的主导思想,金钱价值及实用性被视为衡量包括艺术在内的一切事物的标准。一些艺术家和作家对艺术商品化现象极度不满,却又无力扭转这种局面,为捍卫艺术的崇高地位,他们只能高呼“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躲进艺术的象牙塔。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力图捍卫艺术的纯洁性和独立性的唯美主义思潮诞生了。
当时唯美主义者的想法在王尔德说的一段话中可以得到充分体现:“在这动荡和纷乱的年代,在这纷争和绝望的可怕时刻,只有美的无忧的殿堂,可以使人忘却,使人欢乐。我们不去美的殿堂还能去何方呢?只能到一部古代意大利异教经典所说的Citta divina(圣城)的地方去,在那里一个人至少可以暂时摆脱尘世的纷扰与恐怖,逃避世俗的选择。”[1]3作为唯美主义的倡导者,王尔德主张形式与美至上,认为美才是艺术的本质,甚至坚持生活应该模仿艺术,以上这些唯美主义主张在他的文学创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王尔德童话的唯美性
王尔德从艺术理论到创作实践都是一个彻底的唯美主义者,始终提倡艺术的非功利性,在生活中践行自己的唯美主张,被称为“唯美主义者中的唯美主义者”。其作品和文艺理论在文学史上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对世界文坛的影响持续至今,人们对其作品耳熟能详。对儿童来说,最熟悉的莫过于王尔德为儿子们所创作的童话了。与传统童话相比,王尔德的童话凸显了他的唯美主义观点,通过艺术手法让读者感受到纯粹的“美”。他的童话叙述角度多维,意境充满诗意,语言唯美,换言之,王尔德通过艺术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个唯美的童话世界。L.C.英格列比在第一次读到《快乐王子》时称赞这些童话:“表现得精美绝伦,丰富的想象给每篇故事都装饰了珠玉。作者有驾驭文字的能力,每一句话都是经过熟思以后写出来的,但同时却有自发的动人力量。”[2]175
王尔德的唯美童话与传统的民间童话相比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比较明显地体现在华丽的辞藻和对异国风物情调的描绘上,堪称唯美主义杰作。例如《快乐王子》中,燕子说:“我的朋友正在尼罗河上飞来飞去,跟大荷花说话呢。它们不久就要到那个了不起的国王的墓里去睡觉。那个国王自己就在那里,躺在他的油漆棺材里。他被黄亚麻布裹得紧紧的,用各种香料涂过以防止腐烂。他脖子上挂着一条链子,上面坠着一块浅绿色宝石,他的手干枯得像黄枯的树叶。”[3]473所有这些描述都逼真形象,画面感极强,诗化的唯美语言和异国风物的描写引人入胜。
其次,与传统童话相比,王尔德童话中的美是诗意而逼真的。例如,在欧洲传统童话中,主人公的形象都模糊而又抽象,通常对故事中主人公的描写仅仅是使用一些简单而又笼统的词语,例如“美丽的”、“善良的”、“英俊的”,缺乏具体的描写,读者只能凭借想象力去感受。这也许是由于传统童话一般都是在民间故事的基础上搜集整理而成,普通百姓受教育程度不高,因此语言词汇不够丰富,只能使用这类简单而又单调的词语来描述人物形象。
相比之下,王尔德童话中华丽的、富有美感的、形象化和高度艺术化的描述比比皆是,显示出其驾驭语言的非凡能力以及渊博的见闻知识,当然这与王尔德所受教育及他的唯美主义文学思想密切相关。[4]他善于发现美的事物,更善于用唯美的手法去呈现故事中的每个细节;他的描写是唯美的,虽不直接用“美”来形容,可是读者在看了他的故事后心甘情愿地产生“真美”的印象。可以说,王尔德正是用诗一般的语言来创作童话,通过优美的、形象的描写,给读者呈现唯美的童话意境。
三、王尔德童话的深层魅力
作为唯美主义运动的领军人物,王尔德创作的童话故事都唯美动人,但还应该注意到这些童话更深层的思想魅力。以《快乐王子》为例,这篇童话的唯美体现在多个方面,但是最能打动读者的是故事中蕴含的仁爱之美。快乐王子生前在王宫里每天都很快乐,在他死后人们造了一尊奢华的雕塑来纪念他。快乐王子的塑像矗立在广场上,却因为每天看到城市中的丑恶和贫穷变得不再快乐。王子华美的塑像周身用珠宝装饰,如天使一般光彩照人。而与外表的华美形成对比的是,这尊塑像的心是铅做的,但就是这颗铅心,却因人间的各种疾苦而伤悲。这尊美丽的塑像因为看到了百姓的困苦而落泪,为了减轻穷苦的人们所遭受的苦难,无私地把自己的一切珍宝都赠与需要帮助的人。显而易见,更美的是快乐王子的那颗善良的心。
故事中一直忠实地陪伴王子不忍离去的燕子同样深深打动了读者。在与王子相伴的日子里,燕子懂得了真正的无私的爱,也懂得了王子真正的美。所以,最后即使王子变得灰暗而又难看,燕子始终不离不弃;甚至后来天气日益寒冷,燕子依然不舍得离去,最后冻死在王子的脚边。 读者从故事中能够清楚地领悟到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挚感人的爱,领悟作者所塑造的更深层次的美——内在的心灵美。在故事的结尾,上帝被王子和燕子的爱心打动,认为王子破裂的铅心和燕子的尸体是那个城市里最珍贵的两样东西,让它们在天堂里获得永生。通过这样的结局王尔德阐述了什么是快乐这一富于哲理的命题,并且把这一命题与他的唯美主义思想联系起来,让读者在欣赏到唯美的故事之余也不由得思考其中的深刻内涵,进而达到荡涤心灵的效果,这是王尔德童话更深层次的涵义。R·H ·谢拉尔德(R.N.Sherard)在《王尔德传》中评论王尔德童话时就认为:在英文作品中找不到能够与它们相比的童话,“它们写得奇妙无比,故事依着一种罕有的丰富想象发展,读起来让小孩和成人都感兴趣,而同时它们中间又贯穿着一种微妙的哲思。”[2]175
四、结语
在王尔德童话出版之初,有英国评论家认为故事情节过于复杂,有些词汇也过于生僻,虽然故事美丽动人,但估计孩子读不懂,不适合儿童。而在中国,周作人先生对王尔德童话也有相似的看法。五四时期,周作人先生明确指出:王尔德童话是“非小儿说话的一样的文体”,“纯粹是诗人之诗”,“而非是儿童的文学”,或者说是“给成年人看,用成年人的思维、情感方式,表达成年人意思” [5]386的文学,所采用的某些童话手法,只是文学的一种形式而已。
周作人先生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必须指出的是,童话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并不是仅仅限于那些语言和情节都简单的故事。童话在某些方面具有其他文类无法相比的独特价值,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奇妙世界,本质上是美而又不真实的,具有净化心灵的功能。每个读者在阅读一篇童话时从中感受到的深刻涵义都因人而异,并且在不同阶段或不同时刻对同一篇童话的理解也会发生变化。成年读者可以领悟到王尔德唯美童话的批判意味,可以感受到童话中揭露的不公平、自私、卑鄙、残暴、冷酷等丑恶现象。同样,儿童可以根据他的兴趣和需要从童话中得出不同的意义。不管怎么说,王尔德童话自面世以来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这一点就充分表明了其作品魅力之所在。
唯美主义大师王尔德用唯美的语言构建了一个个唯美的童话世界,同时也通过唯美的艺术手法批判了现实世界。王尔德童话中的唯美语言、唯美意境和隐含在故事文本中的深层意义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这无疑是王尔德童话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1] 赵澧,徐京安,主编.唯美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3.
[2] 王尔德.快乐王子集[M]. 巴金,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175.
[3] Wilde, Oscar.王尔德读本[M].苏福忠,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473.
[4] Varty, Anne 王尔德导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 域外小说集[M].鲁迅,周作人,译.长沙:岳麓书社,1986:386.
关键词:王尔德童话 唯美主义 快乐王子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是英国19世纪唯美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主张为“艺术而艺术”, 强调美不具有功利性,追求艺术的纯粹美。作为唯美主义最杰出的代表,王尔德在诗歌、戏剧、小说、文艺理论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凡成就,而在所有的作品中,他创作的9篇童话被视为唯美主义创作的典范。王尔德的童话分别收在《快乐王子及其他故事集》和《石榴之家》两个童话集中,这其中《快乐王子》最具代表性,这篇童话文字华丽唯美,内涵丰富,很好地体现了他的唯美主义思想。唯美主义产生于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坚持与众不同的艺术主张,这使得王尔德的唯美童话与传统的民间童话相比具有独特的魅力,散发着异样的光彩,自出版以来深受儿童喜爱,同时也吸引着众多成年读者。
一、 唯美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与艺术主张
19世纪的欧洲,受到工业化的影响,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精神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矛盾加剧。过去的宗法制社会遭受巨大冲击,田园诗般的生活彻底瓦解,大批农民、小手工业者纷纷破产,被迫出卖苦力。在一切传统遭到冲击的时候,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逐渐成为当时的主导思想,金钱价值及实用性被视为衡量包括艺术在内的一切事物的标准。一些艺术家和作家对艺术商品化现象极度不满,却又无力扭转这种局面,为捍卫艺术的崇高地位,他们只能高呼“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躲进艺术的象牙塔。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力图捍卫艺术的纯洁性和独立性的唯美主义思潮诞生了。
当时唯美主义者的想法在王尔德说的一段话中可以得到充分体现:“在这动荡和纷乱的年代,在这纷争和绝望的可怕时刻,只有美的无忧的殿堂,可以使人忘却,使人欢乐。我们不去美的殿堂还能去何方呢?只能到一部古代意大利异教经典所说的Citta divina(圣城)的地方去,在那里一个人至少可以暂时摆脱尘世的纷扰与恐怖,逃避世俗的选择。”[1]3作为唯美主义的倡导者,王尔德主张形式与美至上,认为美才是艺术的本质,甚至坚持生活应该模仿艺术,以上这些唯美主义主张在他的文学创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王尔德童话的唯美性
王尔德从艺术理论到创作实践都是一个彻底的唯美主义者,始终提倡艺术的非功利性,在生活中践行自己的唯美主张,被称为“唯美主义者中的唯美主义者”。其作品和文艺理论在文学史上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对世界文坛的影响持续至今,人们对其作品耳熟能详。对儿童来说,最熟悉的莫过于王尔德为儿子们所创作的童话了。与传统童话相比,王尔德的童话凸显了他的唯美主义观点,通过艺术手法让读者感受到纯粹的“美”。他的童话叙述角度多维,意境充满诗意,语言唯美,换言之,王尔德通过艺术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个唯美的童话世界。L.C.英格列比在第一次读到《快乐王子》时称赞这些童话:“表现得精美绝伦,丰富的想象给每篇故事都装饰了珠玉。作者有驾驭文字的能力,每一句话都是经过熟思以后写出来的,但同时却有自发的动人力量。”[2]175
王尔德的唯美童话与传统的民间童话相比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比较明显地体现在华丽的辞藻和对异国风物情调的描绘上,堪称唯美主义杰作。例如《快乐王子》中,燕子说:“我的朋友正在尼罗河上飞来飞去,跟大荷花说话呢。它们不久就要到那个了不起的国王的墓里去睡觉。那个国王自己就在那里,躺在他的油漆棺材里。他被黄亚麻布裹得紧紧的,用各种香料涂过以防止腐烂。他脖子上挂着一条链子,上面坠着一块浅绿色宝石,他的手干枯得像黄枯的树叶。”[3]473所有这些描述都逼真形象,画面感极强,诗化的唯美语言和异国风物的描写引人入胜。
其次,与传统童话相比,王尔德童话中的美是诗意而逼真的。例如,在欧洲传统童话中,主人公的形象都模糊而又抽象,通常对故事中主人公的描写仅仅是使用一些简单而又笼统的词语,例如“美丽的”、“善良的”、“英俊的”,缺乏具体的描写,读者只能凭借想象力去感受。这也许是由于传统童话一般都是在民间故事的基础上搜集整理而成,普通百姓受教育程度不高,因此语言词汇不够丰富,只能使用这类简单而又单调的词语来描述人物形象。
相比之下,王尔德童话中华丽的、富有美感的、形象化和高度艺术化的描述比比皆是,显示出其驾驭语言的非凡能力以及渊博的见闻知识,当然这与王尔德所受教育及他的唯美主义文学思想密切相关。[4]他善于发现美的事物,更善于用唯美的手法去呈现故事中的每个细节;他的描写是唯美的,虽不直接用“美”来形容,可是读者在看了他的故事后心甘情愿地产生“真美”的印象。可以说,王尔德正是用诗一般的语言来创作童话,通过优美的、形象的描写,给读者呈现唯美的童话意境。
三、王尔德童话的深层魅力
作为唯美主义运动的领军人物,王尔德创作的童话故事都唯美动人,但还应该注意到这些童话更深层的思想魅力。以《快乐王子》为例,这篇童话的唯美体现在多个方面,但是最能打动读者的是故事中蕴含的仁爱之美。快乐王子生前在王宫里每天都很快乐,在他死后人们造了一尊奢华的雕塑来纪念他。快乐王子的塑像矗立在广场上,却因为每天看到城市中的丑恶和贫穷变得不再快乐。王子华美的塑像周身用珠宝装饰,如天使一般光彩照人。而与外表的华美形成对比的是,这尊塑像的心是铅做的,但就是这颗铅心,却因人间的各种疾苦而伤悲。这尊美丽的塑像因为看到了百姓的困苦而落泪,为了减轻穷苦的人们所遭受的苦难,无私地把自己的一切珍宝都赠与需要帮助的人。显而易见,更美的是快乐王子的那颗善良的心。
故事中一直忠实地陪伴王子不忍离去的燕子同样深深打动了读者。在与王子相伴的日子里,燕子懂得了真正的无私的爱,也懂得了王子真正的美。所以,最后即使王子变得灰暗而又难看,燕子始终不离不弃;甚至后来天气日益寒冷,燕子依然不舍得离去,最后冻死在王子的脚边。 读者从故事中能够清楚地领悟到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挚感人的爱,领悟作者所塑造的更深层次的美——内在的心灵美。在故事的结尾,上帝被王子和燕子的爱心打动,认为王子破裂的铅心和燕子的尸体是那个城市里最珍贵的两样东西,让它们在天堂里获得永生。通过这样的结局王尔德阐述了什么是快乐这一富于哲理的命题,并且把这一命题与他的唯美主义思想联系起来,让读者在欣赏到唯美的故事之余也不由得思考其中的深刻内涵,进而达到荡涤心灵的效果,这是王尔德童话更深层次的涵义。R·H ·谢拉尔德(R.N.Sherard)在《王尔德传》中评论王尔德童话时就认为:在英文作品中找不到能够与它们相比的童话,“它们写得奇妙无比,故事依着一种罕有的丰富想象发展,读起来让小孩和成人都感兴趣,而同时它们中间又贯穿着一种微妙的哲思。”[2]175
四、结语
在王尔德童话出版之初,有英国评论家认为故事情节过于复杂,有些词汇也过于生僻,虽然故事美丽动人,但估计孩子读不懂,不适合儿童。而在中国,周作人先生对王尔德童话也有相似的看法。五四时期,周作人先生明确指出:王尔德童话是“非小儿说话的一样的文体”,“纯粹是诗人之诗”,“而非是儿童的文学”,或者说是“给成年人看,用成年人的思维、情感方式,表达成年人意思” [5]386的文学,所采用的某些童话手法,只是文学的一种形式而已。
周作人先生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必须指出的是,童话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并不是仅仅限于那些语言和情节都简单的故事。童话在某些方面具有其他文类无法相比的独特价值,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奇妙世界,本质上是美而又不真实的,具有净化心灵的功能。每个读者在阅读一篇童话时从中感受到的深刻涵义都因人而异,并且在不同阶段或不同时刻对同一篇童话的理解也会发生变化。成年读者可以领悟到王尔德唯美童话的批判意味,可以感受到童话中揭露的不公平、自私、卑鄙、残暴、冷酷等丑恶现象。同样,儿童可以根据他的兴趣和需要从童话中得出不同的意义。不管怎么说,王尔德童话自面世以来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这一点就充分表明了其作品魅力之所在。
唯美主义大师王尔德用唯美的语言构建了一个个唯美的童话世界,同时也通过唯美的艺术手法批判了现实世界。王尔德童话中的唯美语言、唯美意境和隐含在故事文本中的深层意义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这无疑是王尔德童话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1] 赵澧,徐京安,主编.唯美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3.
[2] 王尔德.快乐王子集[M]. 巴金,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175.
[3] Wilde, Oscar.王尔德读本[M].苏福忠,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473.
[4] Varty, Anne 王尔德导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 域外小说集[M].鲁迅,周作人,译.长沙:岳麓书社,1986: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