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国近现代史学中的"早期启蒙"说以阐发中国文化由传统走向近代的内生性动因为目标,由梁启超率先提出,其以"启蒙"话语梳理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致思路径成为后世学术史、思想史、文化史研究的重要理路.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早期启蒙"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阈中得到进一步发展,经由嵇文甫、范寿康、张岱年、吕振羽等的阐扬,最终定型于侯外庐对明清学术思想研究的理性总结中."早期启蒙"逐渐成为探讨明清学术、思想演进特质的一种思维范式,是这一时期书写学术史、思想史的标准体系.在改革开放和文化论争的背景下,萧
【机 构】
:
湖北大学学报编辑部,武汉430062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武汉43006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近现代史学中的"早期启蒙"说以阐发中国文化由传统走向近代的内生性动因为目标,由梁启超率先提出,其以"启蒙"话语梳理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致思路径成为后世学术史、思想史、文化史研究的重要理路.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早期启蒙"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阈中得到进一步发展,经由嵇文甫、范寿康、张岱年、吕振羽等的阐扬,最终定型于侯外庐对明清学术思想研究的理性总结中."早期启蒙"逐渐成为探讨明清学术、思想演进特质的一种思维范式,是这一时期书写学术史、思想史的标准体系.在改革开放和文化论争的背景下,萧萐父、冯天瑜等从哲学、文化等视角进一步探讨"早期启蒙"说的合理内核和文化外延."早期启蒙"说的语义表达和思想流变历程,经历了单线进化史观下对中西历史的比附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探索中国历史发展的跨越,也实现了从学术思想到社会文化的论域扩充和从以西方为中心到以中国为中心的文化自觉,折射出近现代中国不同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中学者探寻文化近代化转型的思想历程和学术实践.热衷以"启蒙"话语构建明清以来中国学术思想发展的谱系,体现出近代以来民族主义氛围下中国学者的民族自觉和文化自觉意识.
其他文献
数据规则对数字服务出口的作用方向具有不确定性.本文分析了贸易成本在数据规则影响数字服务出口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机制,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考察国内数据规则、区域贸易协定(RTA)数据规则对2005-2019年双边数字服务出口的影响.结果显示,国内数据规则深度提升不利于双边数字服务出口,而RTA数据规则深度提升推动了双边数字服务出口增长;国内数据规则对数字服务出口的影响部分通过贸易成本实现,而RTA数据规则对数字服务出口的影响则完全通过贸易成本实现.
很多论者指出,马基雅维利对"人民"有着非常正面的评价与期待,从而将马基雅维利与某种民主政治理论关联在一起,提出一种所谓"马基雅维利式民主".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主要是马基雅维利关于共和政治的论述,特别是《李维史论》一书中马基雅维利从平民立场角度对贵族政治的批评.然而,如果我们综合判断马基雅维利的著述,这一"平民化"的立场与马基雅维利本人对平民统治能力的一贯怀疑并不符合,且现有的"民主化马基雅维利"的研究对《佛罗伦萨史》中的分析未给予太多严肃的关注.事实上《佛罗伦萨史》代表了马基雅维利对共和国
马基雅维利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最具争议的理论家之一.晚近十余年来,马基雅维利研究领域出现了显著的"民主转向":研究者发掘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中的民主面向,认为他持有坚定的平民主义立场.民主转向聚焦马基雅维利对政治冲突的讨论,将平民对抗贵族统治和压迫欲的激烈行动视为维持政治自由的重要手段.民主转向挑战了20世纪中叶以来在马基雅维利研究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共和主义范式,并且从不少左翼理论家对马基雅维利的阐释中获得了启发.民主转向不仅在马基雅维利研究内部方兴未艾,而且将一种敏锐的阶层分析视角带入到当代政治理论的研究
柏拉图《美诺》在探讨德性即知识(明智)时,苏格拉底反对将德性视为满足个人身体欲求的习俗技艺,避免将德性知识与非伦理的专门知识混为一谈,并凸显德性的实践特性.从检审"德性可教"到最终推论"德性不可教",苏格拉底看似得出了前后矛盾的论点,实则转换了各论证中"可教"等关键概念的含义.通过否认德性出于自然,苏格拉底展现了"可教"内涵的转变,"可教"从回忆说意义上的内在自我探究,转向狭隘的外在灌输和代际习传.苏格拉底区分了知识与真实意见,阐述真实意见同样能使人成为好人.德性与明智、知识、真实意见
关于马基雅维利是否、以及在何种意义上是一位民主理论家(并且很可能是西方现代第一位民主理论家)这个话题近些年来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在现有的各种关于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的诠释进路中,麦考米克的"马基雅维利式民主"是颇具争议的一种进路.本文将延续和扩展麦考米克的"民主主义"诠释进路,从"武装人民"和"赋权人民"两个方面重述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进而明确回答"马基雅维利在何种意义上是一位民主主义者"这个问题.不可否认,有多种因素妨碍了人们对"马基雅维利式民主"的认知与接受,这些因
《理想国》中提出的被冠名为"美好城邦"的理想正义之城在柏拉图看来究竟能否实际存在或是否具有某种切实可行性,一直是伦理学、政治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议题.通常的看法是,柏拉图的"美好城邦"仅仅是毫无根据的幻想而已,其完全不具备任何可行性.然而,通过对"美好城邦"的出处及其相关文献的细致考察可发现:柏拉图确信"美好城邦"比过去或现在任何现存社会都好,但并不认为其永不可能实际存在,因而"美好城邦"严格说来不是天马行空的幻想,更非单纯的乌托邦;柏拉图对"美好城邦"的构建立足于其对于想象力的严肃使
柏拉图把立法者教育视为实现法律统治的次好政制的关键环节.在《法义》中,他首先以克里特法律为例,分析了法治的结构性难题,进而得出结论,着眼于战争的立功不应成为立法的目标,立功立法观克服不了法治的结构性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须从立功转向立德.立法者教育须以立德为价值取向,使立法者认识德性的自然秩序,形成对立德立法观的主观认同,愿意以完整德性为依据,建立法律统治的秩序.
禅宗在自身的法脉谱系中,建构起了"世尊如来→西天诸圣→东土祖师"的传嗣序列,以确立本宗合法性.但在此表达框架中,存在着"散圣"这一游离于正统之外、又被囊括进序列边缘的独特圣徒.这些"散圣"多行事放诞,不遵戒律,兼怀神通,常情难测,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本质上是民间文化的产物.宋代禅门将其完全纳入谱系边缘,这主要是基于笼络民间信徒的目的.但并非所有的民间"散圣"都能升格成功,须经由"民间推举→士人认可→高僧勘辨"的三段步骤,才能最终登堂入室,在正统谱系中叨陪末座.自区域上看,其出生或游化之
小三线建设研究是国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1981年,小三线建设进入调整.自此到2021年,笔者将其称之为后小三线建设时期.凤凰涅槃的后小三线建设曾经遭遇不同的命运,呈现出多种结局.通过档案资料、口述史料、民间文献、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以及新编地方志等资料的运用,可以梳理、分析和探讨后小三线建设的命运.这一研究对改革开放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将成为国史研究的新领域.
随着视觉的装置化和自动化,图像的物质表面趋于消失,光电影像成为视觉感知的对象.影像技术的变革引发日常感知范式新变.摄影术的发明首次动摇了感知真实的自然范式,快速摄影制造了"瞬间"的真实感;电影作为类似精神的自动装置,生产了本质上是虚拟真实的"时延";随着视频和电视时代的来临,真实的理据从在场的确证转换为时间的同时性确证,"实时"替代了"此在".在技术时代,空间不再是我们感知"真实"的根基,时间取而代之."真实"在摄影术、电影、电视和视频三种类型的时间影像中多重变容,新的感知范式由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