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肇始于1906年的美国高校合作教育大体经历了酝酿初创、艰难传播、高速扩张、稳定发展等四个阶段百余年的发展流变。其以实用主义等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构建参与者共益机制,积极推进联邦立法,直接获得联邦、州的财政拨款等重要举措,实现了美国合作教育的百年辉煌。进入21世纪,美国合作教育亟需解决满足劳动力国际化、适应高新技术产业等外界挑战,加强项目协调人等自身制度建设,并将合作教育升级为现代学徒制,以实现项目自身的现代化。
关键词 合作教育;经验;挑战;美国;历史;高等学校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04-0064-05
一、美国高校合作教育概况
美国国家合作教育委员会(NCCE)认为:“合作教育(Cooperative Education)是将课堂学习与工作结合,培养学生基本的实践技能、增强自信和确定职业方向的一种独特教育策略。”我国最初引入该教育模式时称之为“产学合作教育”、“校企合作教育”。合作教育于1906年诞生在美国的辛辛那提大学,由当时工程学院的赫尔曼·施耐德发起并试验。时至今日,经历百余年的发展,合作教育已传播到全美近1/3的高校,学校层次不仅有四年制院校,还有二年制院校;合作单位不仅有工厂企业,还包括商业、服务机关、政府部门等公私营机构;实施领域至20世纪90年代几乎覆盖了所有学科领域;招收对象从男生扩展到女生,从多数群体扩展到少数民族、残疾人等少数群体;学生层次不仅有大学本科生,还有专科生及研究生;招生方式发展出强制式、(学生)自由选择式、(学校)选拔式;工作与学习的交替周期由最开始的每周交替一次到每两周、每月、每三个月、每学季、每学期、每年以及每半天交替一次等各种各样的交替周期;合作教育组织也逐渐发展成熟,不仅有州合作教育组织,还有国家合作教育组织、世界合作教育组织以及学生合作教育组织;一些基金会以及联邦政府对合作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不仅出资捐助合作教育,还组织人员对合作教育进行研究与宣传;在理论研究方面,成立了合作教育研究中心,创办了合作教育期刊,使合作教育研究逐渐理论化;合作教育计划不仅仅局限于美国本土,还出现了许多跨国合作教育计划;联邦政府立法也专门列出合作教育条款支持并资助合作教育。
总之,美国高校合作教育顺应了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符合现代教育的本性,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1985年,林克莱特(Peter Linklater)在其编辑的第四次世界合作教育会议的论文集《教育与工作界:积极的伙伴关系》的第一章导言中称:“在美国,高等教育与工商业的合作处于一个令人艳羡的高水平。”[1]
二、美国高校合作教育百年发展阶段梳理
(一)美国高校合作教育的酝酿初创期(1899~1908年)
从1899年赫尔曼·施耐德回到大学母校——里海大学(Lehigh University)任教开始,就把他的“教育研究”运用到工程师培养中,并逐步形成了合作教育的理念,但是他的这一理念并没有得到里海大学的认可。之后,他又辗转到匹兹堡大学推行他的合作教育理念,结果还是好事多磨。最终施耐德的合作教育思想于1906年在美国的辛辛那提大学得以实践。在这段时间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数量逐年增长,合作教育实验成功,交替式合作教育模式初步创立。
(二)美国高校合作教育的艰难传播期(1909~1945年)
这段时期的美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过渡阶段,博雅教育仍是人们的追求,合作教育被一些人认为是偏离上流社会的职业教育而遭到拒绝。合作教育不仅遭遇保守的高校教师和领导的反对、家长的怀疑与企业的担心等许多困难,还经受了世界经济大萧条与两次世界战争的艰苦考验。但是其最终还是灵活地适应了各种情境,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尽管外在的传播速度很慢,但合作教育系统内部——合作教育目标、实施领域、参加方式、交替周期、学制等却得到了很大发展。
1909年合作教育首次传播到美国另一所高校——东北大学(后来它成为了美国合作教育的领袖)。从1910年到一战前的3年间,合作教育陆续传播到匹兹堡大学(1910)、底特律大学(1911)、乔治亚理工大学(1912)、罗彻斯特图书馆与机械学院(1912)①、艾克若大学(1913)②。从一战到世界经济大萧条,再到二战结束的这段时间(1914~1945年),合作教育传播到了麻省理工、德拉克塞尔大学、马奎特大学、伊万斯维尔学院、安提亚克大学、费恩学院(今天的克利夫兰州立大学)、通用汽车学院、路易斯维尔大学、田纳西大学、本宁顿学院等14所院校。总之,在这一时期,合作教育凭借其热衷者的努力和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向周围艰难传播,处于一种自发发展的状态。有学者称这段时间是合作教育漫长、平凡的童年,但其发展确是缓慢而稳健的,就如“在兔子领地上的乌龟”[2]。
(三)美国高校合作教育的高速扩张期(1946~1980年)
二战后,美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实现了大众化,合作教育也迎来了高速扩张期。在此期间,合作教育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联邦政府成为合作教育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教育法中有了合作教育专项条款与明文资助;合作教育还得到一些基金会与美国总统的认同与广泛宣传;受教育群体扩张;新的合作教育模式产生;全国性合作教育研究与合作教育组织出现;合作教育期刊问世,等等,最终开展合作教育的高校由几十所猛增到了1000多所,达到美国高校总数的1/3左右。美国学者克洛斯(Cross, K. Patricia)认为将这段时期称为合作教育运动的青少年时期(adolescence)再合适不过了[3]。
(四)美国高校合作教育的稳定发展期(1981年以来)
经过前一阶段的高速扩张后,美国高校的合作教育发展处于一个高位稳定期。由于前一阶段有的高校盲目跟进或者实施合作教育仅仅为了赢得联邦政府对合作教育的专项拨款,而实际并没有真正领悟合作教育的内涵,结果是不得不停止合作教育。合作教育由数量的扩张转向质量的诉求,最后实施合作教育的高校基本稳定在1000所左右。此时期,合作教育仍保持与时俱进,出现新的气象:世界性合作教育组织出现,合作教育模式更加多样,国际化、信息化以及终身教育等都深深反映到合作教育的每个环节上。 五是1984年的《卡尔·D·帕金斯职业教育法案》及修正案。该法案在合作教育领域的突出特点是对合作教育的定义加以规定,同时该法案在职业教育公平和区域均衡上有较明确的规定,如保留特殊地区的资助份额等。
从以上法案可以看出,二战以前的美国高校合作教育只能从职业教育的相关法案中间接得到支持与资助,合作教育还没有获得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再加上世界经济萧条和世界战争的影响,合作教育发展异常艰难。二战后,美国高校合作教育在《职业教育法案》与《高等教育法案》及其修正案中有了单列条款,直接获得的资助金额逐年上升,使合作教育的研究与宣传有了资金保障,合作教育进入了发展的高速期。合作教育立法活跃的1970~1980十年间开展合作教育的学院和初级学院从200所增至1000所,学生人数达到了22万人[8]。因此,美国高校合作教育的百年发展与联邦立法的支持紧密相连,其发展史也是合作教育联邦立法不断完善的历史。
五、美国高校合作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全球劳动力的挑战
进入21世纪,国际竞争加剧,美国产业正经历着快速变革。最近几十年见证了美国市场上来自外国公司日益激烈的竞争以及在世界市场上美国公司全球竞争的强烈欲望。这就需要提高效率、降低费用以在竞争中获胜。许多美国公司采取了一种节约成本、保持竞争力的有效方法——用高素质兼职或临时雇员代替全职雇员,但雇主为此付出的长远代价就是雇员忠诚和奉献精神的缺失,因为雇员需要寻求更稳定、更适合的工作。美国劳动部估计:2000年一个工人会改变职业3次,更换工作7次。但是,全球化经济的长久成功依赖于训练有素、有忠诚和奉献精神的雇员,这样可以显著降低人员流动与雇员再培训的高额费用。而且,为了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中获胜,雇主放眼全球以寻找最好、最聪明的雇员,对他们的地理位置已不再做要求。所以,美国高校必须与雇主联袂,共同迎接挑战,培养出受过良好训练、乐于工作、高效、忠诚的国际化毕业生,满足未来劳动力的需要。
(二)新技术的挑战
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运用在美国正以几何指数方式增长,这对合作教育有明显的益处。目前许多新技术正用于招募、面试和遴选合作教育学生,比如视频会议系统、计算机辅助系统、互联网辅助系统等。新技术使得在不同工作地的合作教育学生间或与在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更为便捷,师生间的交流不再局限于面对面的方式,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电话、传真或网络进行,这就为远距离的合作教育或跨国合作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方便,而且节约了往返于工作地和学校之间所需要的时间和费用,大大扩展了合作教育的适用范围。
新技术在合作教育上的应用同时带来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上同一门课的学生间以及学生与教师间交流的缺乏;在许多情况下,新硬件和软件的高昂费用限制了新技术在大学校园的使用。然而,生源市场竞争极其激烈,对合作教育感兴趣的学生在选择学校时通常又比较关注学校的设施,所以,合作教育必须迎接新技术带来的各种挑战。另外,新技术的应用必然导致产业界的变革,合作教育学生有长达一半的时间在产业界工作,合作教育需要对产业界的变革作出响应,在教学设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与产业实践相符合,这也是一个挑战。
(三)跨国合作教育的挑战
二战后,欧洲和亚洲重建过程中,许多美国制造商开始到国外推销和生产产品,几家致力于扩展合作教育项目的公司还专门修改、设计了跨越大西洋的合作教育项目。这些项目有的在美国,有的在国外[9]。成功的跨国合作教育项目反过来又刺激了对更多此类合作教育的诉求,成千上万的多国雇主也催促教育合作伙伴帮助满足他们对熟悉国际环境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的紧急需要。那么,合作院校是否做好了进行跨国合作教育的准备、有没有能力或是否愿意设计课程以使学生能在国外学好全部课程并把学分转到国内、是否为学生做好了与国际同行流畅交流的语言、文化准备,如何开展、管理双边和多边交换项目,这些挑战还需要合作院校逐步解决。
(四)制度自身的挑战
首先,高额资助制度使美国合作教育在20世纪60和70年代快速增长。但是,因为项目拨款评价指标主要是基于学生参加合作教育的数量,项目协调人在巨大的压力下会尽可能多地安置学生,忽略岗位质量及其与学生未来就业的关联性。而联邦政府立法调整后,取消了部分资助,又导致了许多项目由于成本过高而被迫中止。其次,项目协调人遴选上,没有明确的遴选机制,有的项目协调人没有通过教师教育、认证过程,或是由一个非生产性的工作人员直接转入。导致项目协调人职业化程度低、工作质量差,影响了合作教育项目的开展。再次,替代项目大量涌现。美国合作教育发展较早,影响很大,随着教育的发展,工学计划、青年学徒制、技术准备计划等项目大量出现,而政策制定者宁愿继续寻求实现他们意图的新项目,而不是修改和改进现有的合作教育项目,使合作教育面临着大量替代项目的严峻挑战。可见,合作教育也必须乐于且能够不断重新思考并调整自身,以开放的态度迎接各种挑战与变革。
美国合作教育界充分意识到了上述挑战。首先,面对国内就业率下降、国际劳动力涌入、合作教育岗位数量相对减少等局面,合作教育学校和雇主努力通过加强科研联系、构建企业反馈系统、增强合作教育项目灵活性等途径,努力使合作教育学生更具有岗位适应力和竞争力。其次,面对新技术飞速发展的挑战,美国合作教育项目开始重新设计培训协议——“用户主导型培训计划”,即将合作教育由原来的学校主导型转变为雇主主导型,通过雇主反馈,改变合作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设施,以适应产业革新。第三,积极开展跨国的双向合作教育项目。美国合作教育保持着世界领导地位的同时,推广并积极开展合作教育,不仅美国高校海外雇主数量增幅较快,地点分布广,而且,合作教育的目标人群也扩大到了非本土学生。不仅如此,国际合作教育联合办学模式也逐步得到了认可。第四,联邦和州积极完善合作教育专门机构、加强各州财政直接扶持力度、扩大资助对象、实施项目协调人准入制度等。2013年,俄亥俄州等50个州的统计资料显示,修订和新增的与校企合作教育有关的法规政策就有78项之多。通过多方努力,今天的美国合作教育正续写着百年辉煌。 参 考 文 献
[1]Peter Linklater. Education and the World of Work: Positive Partnerships[ M]. Maidenhead, Berkshire: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
关键词 合作教育;经验;挑战;美国;历史;高等学校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04-0064-05
一、美国高校合作教育概况
美国国家合作教育委员会(NCCE)认为:“合作教育(Cooperative Education)是将课堂学习与工作结合,培养学生基本的实践技能、增强自信和确定职业方向的一种独特教育策略。”我国最初引入该教育模式时称之为“产学合作教育”、“校企合作教育”。合作教育于1906年诞生在美国的辛辛那提大学,由当时工程学院的赫尔曼·施耐德发起并试验。时至今日,经历百余年的发展,合作教育已传播到全美近1/3的高校,学校层次不仅有四年制院校,还有二年制院校;合作单位不仅有工厂企业,还包括商业、服务机关、政府部门等公私营机构;实施领域至20世纪90年代几乎覆盖了所有学科领域;招收对象从男生扩展到女生,从多数群体扩展到少数民族、残疾人等少数群体;学生层次不仅有大学本科生,还有专科生及研究生;招生方式发展出强制式、(学生)自由选择式、(学校)选拔式;工作与学习的交替周期由最开始的每周交替一次到每两周、每月、每三个月、每学季、每学期、每年以及每半天交替一次等各种各样的交替周期;合作教育组织也逐渐发展成熟,不仅有州合作教育组织,还有国家合作教育组织、世界合作教育组织以及学生合作教育组织;一些基金会以及联邦政府对合作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不仅出资捐助合作教育,还组织人员对合作教育进行研究与宣传;在理论研究方面,成立了合作教育研究中心,创办了合作教育期刊,使合作教育研究逐渐理论化;合作教育计划不仅仅局限于美国本土,还出现了许多跨国合作教育计划;联邦政府立法也专门列出合作教育条款支持并资助合作教育。
总之,美国高校合作教育顺应了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符合现代教育的本性,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1985年,林克莱特(Peter Linklater)在其编辑的第四次世界合作教育会议的论文集《教育与工作界:积极的伙伴关系》的第一章导言中称:“在美国,高等教育与工商业的合作处于一个令人艳羡的高水平。”[1]
二、美国高校合作教育百年发展阶段梳理
(一)美国高校合作教育的酝酿初创期(1899~1908年)
从1899年赫尔曼·施耐德回到大学母校——里海大学(Lehigh University)任教开始,就把他的“教育研究”运用到工程师培养中,并逐步形成了合作教育的理念,但是他的这一理念并没有得到里海大学的认可。之后,他又辗转到匹兹堡大学推行他的合作教育理念,结果还是好事多磨。最终施耐德的合作教育思想于1906年在美国的辛辛那提大学得以实践。在这段时间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数量逐年增长,合作教育实验成功,交替式合作教育模式初步创立。
(二)美国高校合作教育的艰难传播期(1909~1945年)
这段时期的美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过渡阶段,博雅教育仍是人们的追求,合作教育被一些人认为是偏离上流社会的职业教育而遭到拒绝。合作教育不仅遭遇保守的高校教师和领导的反对、家长的怀疑与企业的担心等许多困难,还经受了世界经济大萧条与两次世界战争的艰苦考验。但是其最终还是灵活地适应了各种情境,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尽管外在的传播速度很慢,但合作教育系统内部——合作教育目标、实施领域、参加方式、交替周期、学制等却得到了很大发展。
1909年合作教育首次传播到美国另一所高校——东北大学(后来它成为了美国合作教育的领袖)。从1910年到一战前的3年间,合作教育陆续传播到匹兹堡大学(1910)、底特律大学(1911)、乔治亚理工大学(1912)、罗彻斯特图书馆与机械学院(1912)①、艾克若大学(1913)②。从一战到世界经济大萧条,再到二战结束的这段时间(1914~1945年),合作教育传播到了麻省理工、德拉克塞尔大学、马奎特大学、伊万斯维尔学院、安提亚克大学、费恩学院(今天的克利夫兰州立大学)、通用汽车学院、路易斯维尔大学、田纳西大学、本宁顿学院等14所院校。总之,在这一时期,合作教育凭借其热衷者的努力和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向周围艰难传播,处于一种自发发展的状态。有学者称这段时间是合作教育漫长、平凡的童年,但其发展确是缓慢而稳健的,就如“在兔子领地上的乌龟”[2]。
(三)美国高校合作教育的高速扩张期(1946~1980年)
二战后,美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实现了大众化,合作教育也迎来了高速扩张期。在此期间,合作教育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联邦政府成为合作教育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教育法中有了合作教育专项条款与明文资助;合作教育还得到一些基金会与美国总统的认同与广泛宣传;受教育群体扩张;新的合作教育模式产生;全国性合作教育研究与合作教育组织出现;合作教育期刊问世,等等,最终开展合作教育的高校由几十所猛增到了1000多所,达到美国高校总数的1/3左右。美国学者克洛斯(Cross, K. Patricia)认为将这段时期称为合作教育运动的青少年时期(adolescence)再合适不过了[3]。
(四)美国高校合作教育的稳定发展期(1981年以来)
经过前一阶段的高速扩张后,美国高校的合作教育发展处于一个高位稳定期。由于前一阶段有的高校盲目跟进或者实施合作教育仅仅为了赢得联邦政府对合作教育的专项拨款,而实际并没有真正领悟合作教育的内涵,结果是不得不停止合作教育。合作教育由数量的扩张转向质量的诉求,最后实施合作教育的高校基本稳定在1000所左右。此时期,合作教育仍保持与时俱进,出现新的气象:世界性合作教育组织出现,合作教育模式更加多样,国际化、信息化以及终身教育等都深深反映到合作教育的每个环节上。 五是1984年的《卡尔·D·帕金斯职业教育法案》及修正案。该法案在合作教育领域的突出特点是对合作教育的定义加以规定,同时该法案在职业教育公平和区域均衡上有较明确的规定,如保留特殊地区的资助份额等。
从以上法案可以看出,二战以前的美国高校合作教育只能从职业教育的相关法案中间接得到支持与资助,合作教育还没有获得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再加上世界经济萧条和世界战争的影响,合作教育发展异常艰难。二战后,美国高校合作教育在《职业教育法案》与《高等教育法案》及其修正案中有了单列条款,直接获得的资助金额逐年上升,使合作教育的研究与宣传有了资金保障,合作教育进入了发展的高速期。合作教育立法活跃的1970~1980十年间开展合作教育的学院和初级学院从200所增至1000所,学生人数达到了22万人[8]。因此,美国高校合作教育的百年发展与联邦立法的支持紧密相连,其发展史也是合作教育联邦立法不断完善的历史。
五、美国高校合作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全球劳动力的挑战
进入21世纪,国际竞争加剧,美国产业正经历着快速变革。最近几十年见证了美国市场上来自外国公司日益激烈的竞争以及在世界市场上美国公司全球竞争的强烈欲望。这就需要提高效率、降低费用以在竞争中获胜。许多美国公司采取了一种节约成本、保持竞争力的有效方法——用高素质兼职或临时雇员代替全职雇员,但雇主为此付出的长远代价就是雇员忠诚和奉献精神的缺失,因为雇员需要寻求更稳定、更适合的工作。美国劳动部估计:2000年一个工人会改变职业3次,更换工作7次。但是,全球化经济的长久成功依赖于训练有素、有忠诚和奉献精神的雇员,这样可以显著降低人员流动与雇员再培训的高额费用。而且,为了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中获胜,雇主放眼全球以寻找最好、最聪明的雇员,对他们的地理位置已不再做要求。所以,美国高校必须与雇主联袂,共同迎接挑战,培养出受过良好训练、乐于工作、高效、忠诚的国际化毕业生,满足未来劳动力的需要。
(二)新技术的挑战
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运用在美国正以几何指数方式增长,这对合作教育有明显的益处。目前许多新技术正用于招募、面试和遴选合作教育学生,比如视频会议系统、计算机辅助系统、互联网辅助系统等。新技术使得在不同工作地的合作教育学生间或与在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更为便捷,师生间的交流不再局限于面对面的方式,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电话、传真或网络进行,这就为远距离的合作教育或跨国合作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方便,而且节约了往返于工作地和学校之间所需要的时间和费用,大大扩展了合作教育的适用范围。
新技术在合作教育上的应用同时带来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上同一门课的学生间以及学生与教师间交流的缺乏;在许多情况下,新硬件和软件的高昂费用限制了新技术在大学校园的使用。然而,生源市场竞争极其激烈,对合作教育感兴趣的学生在选择学校时通常又比较关注学校的设施,所以,合作教育必须迎接新技术带来的各种挑战。另外,新技术的应用必然导致产业界的变革,合作教育学生有长达一半的时间在产业界工作,合作教育需要对产业界的变革作出响应,在教学设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与产业实践相符合,这也是一个挑战。
(三)跨国合作教育的挑战
二战后,欧洲和亚洲重建过程中,许多美国制造商开始到国外推销和生产产品,几家致力于扩展合作教育项目的公司还专门修改、设计了跨越大西洋的合作教育项目。这些项目有的在美国,有的在国外[9]。成功的跨国合作教育项目反过来又刺激了对更多此类合作教育的诉求,成千上万的多国雇主也催促教育合作伙伴帮助满足他们对熟悉国际环境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的紧急需要。那么,合作院校是否做好了进行跨国合作教育的准备、有没有能力或是否愿意设计课程以使学生能在国外学好全部课程并把学分转到国内、是否为学生做好了与国际同行流畅交流的语言、文化准备,如何开展、管理双边和多边交换项目,这些挑战还需要合作院校逐步解决。
(四)制度自身的挑战
首先,高额资助制度使美国合作教育在20世纪60和70年代快速增长。但是,因为项目拨款评价指标主要是基于学生参加合作教育的数量,项目协调人在巨大的压力下会尽可能多地安置学生,忽略岗位质量及其与学生未来就业的关联性。而联邦政府立法调整后,取消了部分资助,又导致了许多项目由于成本过高而被迫中止。其次,项目协调人遴选上,没有明确的遴选机制,有的项目协调人没有通过教师教育、认证过程,或是由一个非生产性的工作人员直接转入。导致项目协调人职业化程度低、工作质量差,影响了合作教育项目的开展。再次,替代项目大量涌现。美国合作教育发展较早,影响很大,随着教育的发展,工学计划、青年学徒制、技术准备计划等项目大量出现,而政策制定者宁愿继续寻求实现他们意图的新项目,而不是修改和改进现有的合作教育项目,使合作教育面临着大量替代项目的严峻挑战。可见,合作教育也必须乐于且能够不断重新思考并调整自身,以开放的态度迎接各种挑战与变革。
美国合作教育界充分意识到了上述挑战。首先,面对国内就业率下降、国际劳动力涌入、合作教育岗位数量相对减少等局面,合作教育学校和雇主努力通过加强科研联系、构建企业反馈系统、增强合作教育项目灵活性等途径,努力使合作教育学生更具有岗位适应力和竞争力。其次,面对新技术飞速发展的挑战,美国合作教育项目开始重新设计培训协议——“用户主导型培训计划”,即将合作教育由原来的学校主导型转变为雇主主导型,通过雇主反馈,改变合作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设施,以适应产业革新。第三,积极开展跨国的双向合作教育项目。美国合作教育保持着世界领导地位的同时,推广并积极开展合作教育,不仅美国高校海外雇主数量增幅较快,地点分布广,而且,合作教育的目标人群也扩大到了非本土学生。不仅如此,国际合作教育联合办学模式也逐步得到了认可。第四,联邦和州积极完善合作教育专门机构、加强各州财政直接扶持力度、扩大资助对象、实施项目协调人准入制度等。2013年,俄亥俄州等50个州的统计资料显示,修订和新增的与校企合作教育有关的法规政策就有78项之多。通过多方努力,今天的美国合作教育正续写着百年辉煌。 参 考 文 献
[1]Peter Linklater. Education and the World of Work: Positive Partnerships[ M]. Maidenhead, Berkshire: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