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注重情境导入
科学探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问题及探究动机的形成,要形成问题和探究动机就必须创设良好的情境引入教学。情境导入是探究性教学的开始,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如教学《地球上的水》一课时,媒体呈现一段美丽的自然风光片段,学生感受到自然界中水资源的丰富的同时,思考“自然水域中的水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家里的饮用水来自哪里?它的水质如何?怎样保护水资源呢?”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细胞,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类似这样的情境导入,比枯燥的看图或语言来得更直接、更有趣。
2.在教学环节有选择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教学中要树立“用教材教”的意识,教师设计科学探究形式时一定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材。另外,科学探究过程中有7个要素,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并不是所有探究过程都要完成这7个要素,有时,只有部分内容适合科学探究,并且只涉及部分要素。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充分考虑,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探究形式。
2.1紧扣目标,明确探究方向
紧扣目标,设计丰富的探究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指导学生明确探究方向。学生探究时,首先要强调探究目的,教给学生探究方法,制定必要的规则,及时提醒提示,防止探究偏离主题,放得开、收得回,使探究更有效。
2.2适时调控,探究科学有序
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才进实验室或刚进入教学导入环节,就开始兴奋,偷偷摆弄探究器材。到了探究活动环节,只顾抢玩材料,甚至出现打翻水槽、打破烧杯的现象。实验操作中,不会观察,更不记录;交流环节中,不会倾听,更不思考。课堂闹哄哄,老师扯着嗓子叫,拿着小棒敲,学生充耳不闻。
这使我不得不思考:改变这种现象,就要在课堂科学探究活动中,当学生情绪亢奋时,“适时控制”。当学生探究偏离主题时,围绕预期目的;当学生开展探究和亲身体验时,在过程中学会假设、取证;实验探究要有计划,观察要到位,并学会表达和倾听。
当然,探究过程中,老师要巡视、指导。因为小组之间的能力有差别,探究进程、探究结果都会不一样。小组能力强,认知水平高,探究活动开展得顺利,探究速度也快。小组能力弱,探究所花时间较长,完成得也较晚,甚至根本无法完成探究活动。所以老师在分组前要做到心中有数,学生能力搭配均匀。探究过程中,适时指导,发掘资优学生,并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发展机会,以强带弱,扶助有问题的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最终实现有效探究,确保探究科学有序。
3.科学教师的知识面要广
具备扎实的科学素养,科学教师的知识面要是狭窄,知识要是不丰富,能行吗?能胜任吗?其实,我们翻开小学科学课本就会发现课本内容的涵盖面几乎包括天文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常识。所以,科学教师理应不断学习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才能胜任科学教学工作。
4.教师要钻研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形式,是实施环境教育的主渠道,科学教学中环保教育方面的内容有很多是以潜在形式蕴含于学科知识之中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具体内容选准知识点,灵活机动地进行渗透。科学教材内容编排主要有两大层次:一是保护环境不受污染。如《水的净化》、《空气的污染和保护》等知识。二是保持生态平衡。如《食物链》、《我国珍稀动植物》、《地球—共同的家园》等知识。对于比较简单的水体污染、空气污染的知识,教材强调从实地调查入手,让学生调查一下自己家的窗台上一天之内落下的灰尘,这些灰尘颗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家的附近有哪些工厂等。让学生在调查中获得知识,从而了解水体和空气被污染的现状及原因,从而制定出保护环境的相应措施。对于比较复杂的关于生态平衡的知识,则应从了解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入手。如《动物和环境》一课,先引导学生寻找蚯蚓,找到蚯蚓后讨论:蚯蚓的生存环境怎样?接着做一个实验:蚯蚓离开了黑暗潮湿的土壤,放进干燥的黄沙里会怎样?最后得出结论:蚯蚓必须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离开了这个适应的环境,它就无法生存。为了认识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关系,教材先安排学生认识生物间的食物联系,然后认识生物间的其他关系。为了认识人和生物之间的依存关系,教师可先介绍破坏森林群落对环境产生的后果,然后了解破坏地球其他环境带来的后果,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大自然应该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环境。
5.关于实验材料的选择和运用
科学教学中的实验材料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载体,具体包括实物材料、多媒体材料、实验仪器及教材。实践证明,呈现在一节科学课上、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必须是有结构的材料。
5.1如何选择有结构的材料
选择有结构的材料,要立足揭示科学概念,体现材料的启发性;立足生活实践,体现材料的趣味性;立足学生实际,体现材料的多样性、安全性和实效性。在平时教学中,材料的选择一旦脱离学生生活,就会分散学生的探究注意力,引不起学生探究兴趣。
一是从学生身边的常见物品中选择材料
小学科学教学立足从孩子们身边物品中学习科学和理解科学。我们身边好多材料只要稍加留意、稍作改变,就会变成很好的“有结构的材料”。有句话说得好:“瓶瓶罐罐做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
二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选择材料
科学教学力求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多媒体中的资源进行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社会生活中,让他们体验社会、体验生活。材料的选择如果从学生周围熟悉的社会生活环境入手,将有利于学生探究。
5.2有结构的材料在课堂上如何呈现
准备好有结构的材料,在课堂上科学呈现和利用,做到物尽其用,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
5.2.1应给学生一定材料选择空间。科学课上,很多实验可以由小组自己选择,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材料。这样,既节省材料准备时间,又使实验材料各尽其能,不至于成为摆设。
5.2.2教师应合理把握有结构材料的呈现时机。
科学课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没等老师交代完实验要求、实验步骤,学生就迫不及待地摆弄起桌上的材料,影响课堂探究效率。探究材料放在哪里?探究材料何时呈现?都是教师应该考虑的。有结构的材料只有有结构地呈现才能发挥材料的最大效率。
科学探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问题及探究动机的形成,要形成问题和探究动机就必须创设良好的情境引入教学。情境导入是探究性教学的开始,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如教学《地球上的水》一课时,媒体呈现一段美丽的自然风光片段,学生感受到自然界中水资源的丰富的同时,思考“自然水域中的水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家里的饮用水来自哪里?它的水质如何?怎样保护水资源呢?”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细胞,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类似这样的情境导入,比枯燥的看图或语言来得更直接、更有趣。
2.在教学环节有选择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教学中要树立“用教材教”的意识,教师设计科学探究形式时一定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材。另外,科学探究过程中有7个要素,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并不是所有探究过程都要完成这7个要素,有时,只有部分内容适合科学探究,并且只涉及部分要素。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充分考虑,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探究形式。
2.1紧扣目标,明确探究方向
紧扣目标,设计丰富的探究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指导学生明确探究方向。学生探究时,首先要强调探究目的,教给学生探究方法,制定必要的规则,及时提醒提示,防止探究偏离主题,放得开、收得回,使探究更有效。
2.2适时调控,探究科学有序
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才进实验室或刚进入教学导入环节,就开始兴奋,偷偷摆弄探究器材。到了探究活动环节,只顾抢玩材料,甚至出现打翻水槽、打破烧杯的现象。实验操作中,不会观察,更不记录;交流环节中,不会倾听,更不思考。课堂闹哄哄,老师扯着嗓子叫,拿着小棒敲,学生充耳不闻。
这使我不得不思考:改变这种现象,就要在课堂科学探究活动中,当学生情绪亢奋时,“适时控制”。当学生探究偏离主题时,围绕预期目的;当学生开展探究和亲身体验时,在过程中学会假设、取证;实验探究要有计划,观察要到位,并学会表达和倾听。
当然,探究过程中,老师要巡视、指导。因为小组之间的能力有差别,探究进程、探究结果都会不一样。小组能力强,认知水平高,探究活动开展得顺利,探究速度也快。小组能力弱,探究所花时间较长,完成得也较晚,甚至根本无法完成探究活动。所以老师在分组前要做到心中有数,学生能力搭配均匀。探究过程中,适时指导,发掘资优学生,并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发展机会,以强带弱,扶助有问题的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最终实现有效探究,确保探究科学有序。
3.科学教师的知识面要广
具备扎实的科学素养,科学教师的知识面要是狭窄,知识要是不丰富,能行吗?能胜任吗?其实,我们翻开小学科学课本就会发现课本内容的涵盖面几乎包括天文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常识。所以,科学教师理应不断学习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才能胜任科学教学工作。
4.教师要钻研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形式,是实施环境教育的主渠道,科学教学中环保教育方面的内容有很多是以潜在形式蕴含于学科知识之中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具体内容选准知识点,灵活机动地进行渗透。科学教材内容编排主要有两大层次:一是保护环境不受污染。如《水的净化》、《空气的污染和保护》等知识。二是保持生态平衡。如《食物链》、《我国珍稀动植物》、《地球—共同的家园》等知识。对于比较简单的水体污染、空气污染的知识,教材强调从实地调查入手,让学生调查一下自己家的窗台上一天之内落下的灰尘,这些灰尘颗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家的附近有哪些工厂等。让学生在调查中获得知识,从而了解水体和空气被污染的现状及原因,从而制定出保护环境的相应措施。对于比较复杂的关于生态平衡的知识,则应从了解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入手。如《动物和环境》一课,先引导学生寻找蚯蚓,找到蚯蚓后讨论:蚯蚓的生存环境怎样?接着做一个实验:蚯蚓离开了黑暗潮湿的土壤,放进干燥的黄沙里会怎样?最后得出结论:蚯蚓必须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离开了这个适应的环境,它就无法生存。为了认识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关系,教材先安排学生认识生物间的食物联系,然后认识生物间的其他关系。为了认识人和生物之间的依存关系,教师可先介绍破坏森林群落对环境产生的后果,然后了解破坏地球其他环境带来的后果,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大自然应该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环境。
5.关于实验材料的选择和运用
科学教学中的实验材料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载体,具体包括实物材料、多媒体材料、实验仪器及教材。实践证明,呈现在一节科学课上、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必须是有结构的材料。
5.1如何选择有结构的材料
选择有结构的材料,要立足揭示科学概念,体现材料的启发性;立足生活实践,体现材料的趣味性;立足学生实际,体现材料的多样性、安全性和实效性。在平时教学中,材料的选择一旦脱离学生生活,就会分散学生的探究注意力,引不起学生探究兴趣。
一是从学生身边的常见物品中选择材料
小学科学教学立足从孩子们身边物品中学习科学和理解科学。我们身边好多材料只要稍加留意、稍作改变,就会变成很好的“有结构的材料”。有句话说得好:“瓶瓶罐罐做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
二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选择材料
科学教学力求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多媒体中的资源进行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社会生活中,让他们体验社会、体验生活。材料的选择如果从学生周围熟悉的社会生活环境入手,将有利于学生探究。
5.2有结构的材料在课堂上如何呈现
准备好有结构的材料,在课堂上科学呈现和利用,做到物尽其用,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
5.2.1应给学生一定材料选择空间。科学课上,很多实验可以由小组自己选择,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材料。这样,既节省材料准备时间,又使实验材料各尽其能,不至于成为摆设。
5.2.2教师应合理把握有结构材料的呈现时机。
科学课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没等老师交代完实验要求、实验步骤,学生就迫不及待地摆弄起桌上的材料,影响课堂探究效率。探究材料放在哪里?探究材料何时呈现?都是教师应该考虑的。有结构的材料只有有结构地呈现才能发挥材料的最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