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时代的来临,并不都是从轰然作响开始的。
2017年8月16日,对于新民晚报社来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
位于威海路755号4楼的新民晚报,那天空气中仿佛都藏着一些惊喜。在密密匝匝的采编工位中央,兀然出现了一座玻璃透明的现代小屋,里面装备着焕然一新的高速互联网设备,这就是刚刚建成的新民晚报融媒体指挥中心。随着一幅十来平方米大屏幕开始闪亮,一张80多年历史的报纸,就此跨入了媒体融合的新时代。
媒体融合,首先是从物理融合开始的。一张历史久远的报纸,在互联网世界“脱胎换骨、腾飞发展”,首要的就是搭建一座通达互联网的大平台,拥有腾挪跳跃的空间,“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融媒体指挥中心,就是这样搭建的一条金光大道。
由此往后,无论是新民晚报微信端《新民早报》的出现,还是进博会前“上海时刻”视频平台惊艳亮相,或者《老字号·新气象》《阅读上海100胜》《康庄大道40年》的声名远播,乃至从《新民眼》《金海岸》《深海区》《海上客》《三分·天下》《新民夜上海》《新民帮侬忙》《新演艺》《上海歆克勒》等一系列媒体融合迭代产品的出现,最初的原点,都可以从那一天,依稀找到自己的身影。
变革与融合的来临,寄托着一张悠长历史的报纸,对于未来的期许。
对于上海这座城市来说,无论走得多远,城市记忆里,有几个字是总也抹不去的烙印:新民晚报。或者说:夜饭吃好,新民夜报。
今年9月9日,新民晚报迎来自己90岁的生日。这是内地媒体中,第一个过90岁生日的报纸。“90后,再出发”,这是我们的自勉,希望90岁的媒体,依然有90后那样的青春英姿。
在万千读者的心目中,这是一张德高望重的报纸;在无数受众的印象里,这也是一份青春勃发的记忆。
在歷史的阳光里,我们追寻未来。
从《延安一月》到《沁园春·雪》
1929年9月9日,南京新街口。城市中心最热闹的地段,一块牌子挂上了一座楼房的门口,《新民报》在那一天成立了。
这是中国内忧外患的时代,许多知识分子探求救亡图存方式。陈铭德等几个志趣相投的同人,以“作育新民”,图开启民智、涵养民德、新其民风,创办了《新民报》。
在那样的时代,办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报人的志向也十分坚韧。新民报不仅逐渐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也逐渐显现了客观正派的立场,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少值得珍藏的记忆。在光明尚未普照大地之际,追寻光明的足迹,尤为珍贵。
《新民报》抱着追寻光明的初衷,追求社会的进步,不断与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事业,紧紧连结在一起,书写了自己的重要篇章。
在解放前国民党统治区,有两件中国共产党人的华章,在人民群众中广泛传扬,得到了国人的敬重与爱戴。这两件盛事,都镌刻着《新民报》的印迹。
1944年夏秋间,一段这样的描写,深深地烙印在许多中国人的心中,难以忘怀。
“身材颀长,并不奇伟。一套毛呢制服,显见已是陈旧的了。领口是照例没有扣的,一如他的照相画像那样露着衬衣。眼睛盯着介绍人,好像在极力听取对方的姓名。谈话时,依然满口的湖南口音,不知道是否因为工作紧张的缘故,显露疲乏的样子,在谈话中简直未见笑颜。然而,态度儒雅,音节清楚,词令的安排恰当而有条理。我们依次听下去,从头至尾是理论的说明,却不是煽动性的演说。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先生。”
特别是在夏日傍晚,夕阳西下,暑气渐退,一张夜报,一桌简单饭菜咸菜毛豆肉饼炖蛋加一瓶上海黄啤,就是普通人家的幸福时光。
这是长篇通讯《延安一月》上的一段描写,这也是中国大部分地方的民众,第一次在出版物上,“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
这是一篇10多万字的长篇通讯,正面描写了作者所见所闻的延安真实情景。对于国统区民众来说,这是一件前所未有的新闻。在这篇连载了81天的新闻中,广大的中国民众真切地了解到,在中国的西北角,有一支真正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力量,在为民族未来而浴血奋战。
《延安一月》的作者,就是当年《新民报》主笔、后来新民晚报社社长赵超构先生。
1944年六七月间,抗日战争已经进入到第七个年头。由于国民党政府战略战术失误,正面战场形势一败涂地,日军打通了大陆交通线。全国人民把抗战胜利的希望,寄托在西北角的延安。国民党迫于社会呼声,不得不组织中外记者团赴延安等地采访。《新民报》主笔赵超构,是记者团一员。
赵超构在延安,用一个多月时间,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近距离多方面接触,目睹了延安生气勃勃的景象。为此,他写下了生动的长篇报道,在新民报上连载,向国内外充分介绍了一个真实的、充满希望的延安。
《延安一月》在全民族抗战艰难时刻,为中国人民点燃了希望之火,成为中国新闻史上的名作。周恩来后来评价说,“这是中国的《西行漫记》”。
另一件盛事,知道的人更多了,但知道与《新民报》密切相关的人却不多。
1945年11月14日,《新民报·晚刊》第二版副刊“西方夜谭”上,最当中的醒目位置,刊登了一首词作——毛泽东词《沁园春·雪》,引起全国轰动,一时洛阳纸贵。这是这首名作,第一次公开与公众见面。
民主人士柳亚子先生,是毛泽东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结识的老朋友。1945年8月,毛泽东飞抵重庆和国民党谈判,8月30日,他在重庆桂园寓所宴请柳亚子、沈钧儒等人。席间,柳亚子赠毛泽东七律一首:“阔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霖雨苍生新建国,云雷青史旧同舟。中山卡尔双源合,一笑昆仑顶上头。”9月2日,《新华日报》以《赠毛润之老友》为题,发表了这首诗。 9月6日,柳亚子在自己寓所,请毛泽东校正他准备收入《民国诗选》的《七律·长征》一诗,并向毛泽东索诗。毛泽东说,近期忙于事务,没有什么新作。10月7日,临别前几天,毛泽东将《沁园春·雪》题赠柳亚子,并附信说:“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似与先生诗格略近,录呈审正。”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柳亚子细读一遍,顿时大赞,好词!词作迅速在山城重庆传递开来,各界人士纷纷索阅抄录,如获至宝,掀起了一股《沁园春·雪》热潮。但由于当时种种原因,词作始终未得公开发表,也让许多人翘首以盼。
《新民报》通过多方途径,得到了词作,在发行人的支持下,副刊编辑吴祖光将词作全文,公开刊发在11月14日“西方夜谭”上,这在当时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词作刊登时并附有编辑后记:“毛润之氏能诗词似渺为人知。”《沁园春·雪》“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
《沁园春·雪》一夜风行,山城一时洛阳纸贵。词作影响轰动全国。
全国人民由此更深切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中国共产党也为更多人所敬仰。
“短广软”与“软中有硬”
1946年5月1日,《新民报》在上海创办晚刊,至此,《新民报》形成了五社八版的格局,总发行量最高达到了10万份。
1949年5月,上海迎来了崭新日月,换了人间。《新民报·晚刊》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并在这段时期逐步收编了不少小报,逐渐壮大了自己的天地。1958年4月1日,《新民报·晚刊》改名为《新民晚报》,自此以这个亲切的名字,成为上海人心目中,难以磨灭的生活印记。
《新民晚报》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不断探索社会主义晚报的发展路径与发展方向。在上世纪50年代资讯传播尚不发达时期,特别是报纸都是一早出版的情况下,《新民晚报》以下午出版、傍晚到达的特点,成为了市民群众晚间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并逐渐成为上海都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句几乎人人知晓的“夜饭吃饱、新民夜报”,带着软糯绵长的沪语余韵,成为都市文化的一抹绚烂的亮色。
那个时候,因为城市的邮政体系尚未发达,加上“买张报纸”已是习惯,所以报纸发行订阅的不多,更多是在固定的报摊上买报。特别是在夏日傍晚,夕阳西下,暑气渐退,一张夜报,一桌简单饭菜咸菜毛豆肉饼炖蛋加一瓶上海黄啤,就是普通人家的幸福时光。
我小时候《新民晚报》已经停刊了,但是从父母那里,还是听过不少晚报传说,也因此对这张素未谋面的报纸,有不少好感。听得出,《新民晚报》就像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早已无法忘怀,成为城市记忆的一部分了。买张晚报回来一家人轮流看,那是满满的幸福。
经常讲起《新民晚报》,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新民晚报社社长赵超构,是我们的邻居。那时,赵超构住在我家对面的瑞康里,每次汽车送他回家在弄堂口下车,大家看到都会说,“夜报的社长回来了”。有时夏天傍晚他回来的时候,还可以看到,有位女同志从轿车后备厢拿下几个西瓜来,送老社长回家,那应该是总编办的同志吧。
从办一张社会主义晚报开始,赵超构一直是《新民晚报》的灵魂人物。他不断探索、总结如何在解放后的新社会,办好这张唯一的晚报。一度,《莫斯科晚报》的办报方式,成为《新民晚报》的榜样。后来有段时间里,《新民晚报》又把国际新闻做过报道重点。苏伊士運河危机的时候,由于时差的因素,《新民晚报》颇多抢新闻时间上的优势,连着几天在头版甚至头版头条位置,大篇幅刊登相关新闻和我国政府的立场,一时十分亮眼。
上世纪50年代有件轰动上海全城的大新闻,就是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访问上海。那是中苏关系蜜月时期,伏老又是苏联老资格领导人,也是访问上海的苏联地位最高领导人,那几天《新民晚报》都是头版整版篇幅,刊登伏老访沪消息,其报道声势,酣畅淋漓。
在赵超构和新民晚报同仁探索办报方针的过程中,毛泽东主席为《新民晚报》指明了办报方向,确定了办报特色。
作为相识于延安的老朋友,毛主席没有忘记赵超构。上世纪50年代,毛主席与赵超构有七次见面,倾心相谈,谈天说地、谈古论今。毛主席关心赵超构的工作生活,也关心《新民晚报》这张全国唯一晚报的发展。 赵超构说,《新民晚报》的文章,要与日报不一样,我们要求是“短广软”,“短些短些再短些,广些广些再广些,软些软些再软些”。毛泽东主席想了一下,回答赵超构说,要“软中有硬”。
“软中有硬”,这是毛主席对办好《新民晚报》的嘱托,也为《新民晚报》指明了办报方向。
毛主席的嘱托,成为新民晚报人努力的方向。1982年复刊后“宣传政策、传播知识、移风易俗、丰富生活”办报方针的提出,媒体“深度融合、整体转型”后一系列“硬的更硬、软的更软”报道方式的形成,本源就在于毛主席提出的“软中有硬”嘱托。
“为百姓分忧,与百姓同乐”
在90年的历史长河中,《新民晚报》与进步共鸣,与光明相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迎来了发展的黄金岁月。1982年复刊后,新民晚报如“穿梭飞行于寻常百姓家的燕子”,“为百姓分忧,与百姓同乐,跟千家万户同结善缘”,贴近市民、服务读者。
《新民晚报》的复刊,来之不易,也寄托着中央领导与无数读者的关心、关怀。
1978年是改革开放的元年,中国大地生机勃勃,迎来了充满希望、激情奔涌的改革开放岁月。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之际,从中央领导到普通上海市民,都牵挂着一件事:《新民晚报》能不能复刊?什么时候可以复刊?
《新民晚报》的复刊,算得上“城中盛事”,一时间大家奔走相告,热切期盼。
1979年,曾经担任过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的陈沂,调任上海市委副书记、市委宣传部部长。临行前,胡耀邦同志与陈沂谈话,谈话中特别叮嘱,要陈沂关心一下《新民晚报》的复刊问题。
与此同时,上海的方方面面、上海的许多普通市民,也在关心关注《新民晚报》的复刊。拨乱反正的年代,《新民晚报》复刊,成为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事情。
《新民晚报》是在1966年8月22日,出版到第7256期的时候停刊的,原因众所周知。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新民晚报》的复刊是理所当然的。为此,许多人在为复刊奔走,提建议、谈设想、尽努力。特别是政协的许多同志,多次呼吁,作出了自己重要的努力。
1980年5月12日,中共上海市委批准《新民晚报》筹备复刊。1982年1月1日,《新民晚报》正式复刊。
时过境迁,百废待兴。
《新民晚报》复刊,是从赤手空拳开始的。原来在圆明园路上的社址,被别家单位占去了,“占者为王”。原有的采编队伍,早已散落四处,“物是人非”。当然,时隔10多年后,自然也是“囊空如洗”。
党和政府非常关心《新民晚报》复刊工作,几经研究,决定把九江路41号用作仓库的一楼与四楼,腾出来给《新民晚报》复刊用,作为临时社址。这是一幢老式的银行大楼,楼层空间很高,打蜡地板,拉闸式电梯,还算堪用。只是相对于一个报社的办公空间,实在有些捉襟见肘。四楼用作领导机构和采编部门的办公室,一楼用作排字房与食堂,还在排字房上面搭了违建阁楼,是校对组和经理部。
《新民晚报》的复刊,算得上“城中盛事”,一时间大家奔走相告,热切期盼。那时候,物质条件不够,纸张供应紧张,《新民晚报》复刊初发行量被限定在不能超过50万份。这50万份的报纸自然是一抢而空,当时能有办法搞到一份《新民晚报》的订报单,算是城中能人了。到了下半年纸张供应有好转,可以放开订阅,《新民晚报》发行量马上就超过了100万份。
“我本将心向明月,明月皎洁照我心”。
新民 “姓民”、“为民”,始终是新民晚报须臾未忘的特质。延续了27年的新民晚报“夏令热线”,就是这份特质的重要显现。
2019年7月8日,第27届新民晚报“夏令热线”启幕,这是这个著名媒体品牌,连续27年在酷暑下为民排忧解难,服务市民、服务上海发展。
“夏令热线”刚刚出现的时候,上海市民生活中的便利程度,远非今天可比。即使是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20多年前,大量的居民住宅还都是有几十年房龄的旧式民居,水电煤气的供应能力,远不敷需要。在相当一部分区域,断水断电屡屡发生。越是酷暑时分,越是用水用电高峰,越会遇到断水断电情况,居民生活不堪其扰。为了帮助市民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烦心事,新民晚报创办“夏令热线”,服务市民生活急需,帮助市民解决生活难题。这也是媒体中较早开辟的专门服务热线。
植根群众,服务社会。新民晚报每一次大的发展时刻,都与时代紧密相连。
那是1993年夏,暴雨连降申城,全市250多条路段多次积水,居民住宅进水的人家难以计数。在新民晚报刚刚开通的“夏令热线”,上海市政府分管领导,亲自接听市民电话,现场办公。热线电话接到市民对水、电、煤、公交、出租车、商品质量、市政建设等领域的投诉之后,新民晚报记者随即进行采访,与有关部门联络解决,这在20多年前,是一个很新颖的为民解忧方式。“夏令热线”第一天,两小时之内,拨打电话次数就达3000次左右。一个月内,“热线”刊出各类报道69篇,在解决民生难点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27年后的2019年,上海的城市面貌早已今非昔比,当年的那些热点问题,也已不再是难点问题了。现在读者来电反映的,更多是城市精细化管理当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新的业态出现后产生的新问题。但是,新民晚报为民分忧的初心,依然没有改变。上海市常务副市长陈寅在今年接听“夏令热线”的现场说,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夏令热线”要做实做好,让市民更喜爱,也让工作部门更好地联系群众。 植根群众,服务社会。新民晚报每一次大的发展时刻,都与时代紧密相连。
1982年9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午在北京隆重开幕。《新民晚报》当天刊登了会议开幕消息,刊登了邓小平同志开幕词全文和会场传真照片。当天,《新民晚报》发行量首次超过100万份,新华社还为此发了新闻。
1997年,大事多喜事多,香港回归、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那一年,《新民晚报》发行量超过了185万份,创下历史发行最高纪录。
“深度融合”再奋进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新民晚报与全国各主流媒体一样,“深度融合,整体转型”,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按照“新民姓民”的精准定位,新民晚报不断推动“主力军进入主战场”,不断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作为上海的城市符号,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对新民晚报的期盼,就是新民晚报的努力方向。在全媒体时代,新民晚报不仅要办好一张精品报纸,更要满足受众对“新民”品牌在互联网世界的传播需求。
2016年11月1日,《新民晚报》的报纸版面掀开了崭新一页。从这一天开始,已历经87年岁月的《新民晚报》,第一次实现了全彩色印刷。焕然一新的报纸版面,力透纸背的呈现方式,得到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也许是为了共襄盛事,那天恰逢珠海航展开幕,中国空军歼20战机第一次公开亮相,掠过珠海的天空。新民晚报特派记者在航展现场,拍摄到了首次公开亮相的歼20英姿。巨幅的歼20飞行彩照,那天占据了《新民晚报》头版五分之四的版面,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为全彩首日的新民晚报增添华章。
2017年8月,新民晚报的媒体融合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8月16日,随着新民晚报融媒体指挥中心建成启用、“新民”客户端全新改版上线,新民晚报媒体融合进入了全面融合新阶段。客户端整合为6大频道,融媒体中心实现报纸、视频、新媒体传播多种功能为一体,构建了“深度融合、整体转型”的实施平台。“新民”的新闻产品,从24小时出版一次的报纸,全面向24小时即时刷新变奏,融合转型进入了新境界。
新民晚报在一系列重大报道中,充分体现“深度融合”的特质。2017年,先后举行了两大战役性报道“老字号·新气象”与“阅读上海100胜”。报道中,文字、摄影、视频通力合作,报社主要采编部门全员参与,真正做到了全媒体采访、全媒体呈现。每篇文章之外,均有身临其境的照片与视频的深度呈现,扫二维码即可看到记者现场拍摄、精心剪辑的视频影像,如临其境、如在现场。
2018年7月和10月,为了进一步提升全媒体传播能力和效果,分别只用了三天和一周的时间,高效率地推出了微信端的“新民早报”和客户端“上海时刻”视频新平台。两大媒体融合改革举措,进一步将报纸端雄厚的采编生产能力向融媒端溢出和衍化。
首届进口博览会,是中国进一步昭示对外开放决心的一次盛会。为了进一步全方位、全视角、全媒体传播好进博会盛况,2018年10月,在进博会倒计时20天之际,新民晚报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将视频组与大咖云集的摄影部合并,重新组建视频摄影部,将单纯的摄影记者,转型为摄影、摄像两栖记者,大大焕发出摄影记者的技术潜力。组建后的视频摄影部,在提供优质照片的同时,以短视频为主攻方向,通过生产关系的合理调整,极大提高了摄影、摄像的生产力水平,极大释放了采编队伍的融媒体生产能力。改革一年来,同样一支队伍,视频生产能力提升了三倍。
2019年年初开始,新民晚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1月25日在人民日报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推动体制机制创新,2月25日、5月25日先后两批组建了“新民眼”“金海岸”“深海区”“海上客”“三分·天下”“新民夜上海”“新民帮侬忙”、“新演艺”“上海歆克勒”等9个全媒体工作室,突出媒体融合专业化、垂直化优质内容的生产,实现迭代发展。
这项工作实行半年来,取得了积极明显的成果。媒体融合优质产品常见常新,在不完全统计下,点击过六七百万的作品比比皆是,微信十万加的屡见不鲜。300万以上阅读的爆款作品,从“难得一见”变成“司空见惯”。在不增加人力投入的情況下,互联网各端口由此每月新增阅读数超过1亿。
最近在上海推进垃圾分类的工作中,新民晚报媒体融合各端口有关垃圾分类的报道,屡屡获得良好传播效果,微信阅读数高的超过了60万,点赞数超过了3400个。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文章的传播力影响力,已经超过了通常意义上报纸单篇文章的作用。主流媒体主力军不仅进入到互联网主战场,更是有效占据了互联网舆论的制高点。
新民晚报满90岁了,老当益壮,殊为不易;“新民”新媒体,初试啼声,英姿勃发。
在历史的阳光里,我们拥抱时代、追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