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璇高伟:论教师的教育信仰等

来源 :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dl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璇、高伟:论教师的教育信仰
  
  张璇、高伟在《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第9期刊文指出,教育是需要信仰的事业,也需要有教育信仰的教师。教师教育信仰的缺失,是现代教育最成问题之处,也是教师教育最大危机之所在。然而究竟何谓教育信仰,何谓有教育信仰的教师,在现代教育研究中仍隐而不彰。
  作者认为,所谓教育信仰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之中所形成的对于教育本然价值的确信。其精神诉求表现为对于人类存在超越的追求,其情感认同则表现为对教育理想的皈依以及对教育事业的虔诚。教育信仰是整体性的、结构性的。教育信仰是教师教育认知、教育情感、教育意志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教育理性、教育情感、教育意志共同构成了教育信仰的完整性并从而指向教育实践。所谓教育信仰的缺失也就是教育理性、教育情感、教育意志的缺失,而所谓正当的教育信仰的形成,也就是正当的教育理性、正当的教育情感、正当的教育意志的形成。教师的教育信仰不仅对整个教育所表现出的气象和风貌具有重要的保障意义,同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个体价值。教育信仰的功能机制是教师通过其教育信仰的形成决断其教育价值、选择其教育行为、决定其教育态度。
  
  翟楠:追求道德“至善”,还是退守道德“底线”?
  
  翟楠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第1期刊文认为,在这个多元化异质性的时代,在一些人追求道德至善的同时,有人对道德产生怀疑、不屑甚至践踏,倡导道德底线说。道德底线说与道德至善论的论战使得道德教育在“至善”的高标与“底线”的坠落之间徘徊犹豫,不知何去何从。道德教育是要培养道德圣徒还是要培养守法公民?
  作者指出,追求至善的道德教育只看到了道德中所包含的神圣价值,却忽略了作为道德主体的受教育者的有限性,不可避免地落空了人们对至善的践行;而退守底线的道德教育则仅仅抓住道德价值序列的最低层次,不断降低对受教育者的道德要求,几欲将其等同于法律对人的禁令式的要求。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能够自由、理性地践行道德的公民,他不应是背负“圣人”或“英雄”名义的道德殉道者甚至伪善者,也不能是蜷缩在私人空间、仅仅停留于底线的守法者甚至道德犬儒主义者,这两种结果都是对道德的绝对化理解的产物。道德是包含着一系列价值序列的概念,在实际的运行中,我们必须认识到它的层次性,并将其与道德主体的能力、情感等因素相联系。如果在实际的教育中能时时注意到善或价值的这种层次性和等级序列,我们就不会将道德放置在那种极端的位置之上,道德教育也将会逐渐摆脱两难的境地,在这种平衡中找到自身的位置。
  
  赵雪杰:道德教育生存空间的理性思考
  
  赵雪杰在《现代教育论丛》2010年第2期刊文指出,教育是培养人之为人的事业,是人过有意义的生活的准备。道德教育不仅需要青少年个体自我教育和不断努力,更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但是,社会的经济主义、个人主义、科学主义等现代性价值观却阻碍着道德的生存;而我们唯一可以寄托希望的地方——学校,却以自身的非伦理性淡化了道德教育的生存空间;作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肩负着人类道德建设的艰巨使命,却以自身的道德敏感性降低进一步弱化了道德教育的实效。也正是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道德教育渐渐地失去了成长的土壤,教育也成为只是在灌输知识,物化人类的过程。如此,作者在分析道德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基础上,发出呼吁:人们要理性面对当前的问题,在真正的道德教育过程中减少这些问题的出现,把道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拼读能力,是目前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比,老师应该适当改变教学方法,深入分析教材,充分理解教材深意,将读与写相结合,切实提高学生听读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张于璐,江苏省南通市海安李堡中学。  随着教材改革的不断更新发展,我们国内的英语教学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现在高中生普遍存在对英
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放学回来了,一脸的得意。  “发生什么事情了吗?”我迎上去问。  “妈妈,今天我们班里的一位同学丢了一本新华字典。”  “找到了吗?”  “找到了,还是我找到的呢!”女儿小脸一扬,自以为立了一个大功。  “哦?”我惊讶地望着女儿,女儿认真地向我讲述了她的“壮举”。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这位同学把丢字典的事告诉了上课的徐老师。徐老师问:  “我们班里的同学丢了一本红色的新华字典,
六年前,我们有幸相逢。从此,我把学校当成另外一个家,把你们当成自己的30个孩子,发自内心、纯纯如母亲般地爱着你们,急你们所急,乐你们所乐。我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你们的每一次小过失,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你们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美你们的每一点小进步。  春暖花开,细雨沙沙。我带着你们走出教室,来到操场,去观察春雨、感受春雨。茫茫雨雾中,你们一个个或双手摊开迎接细雨的降临,或张开小嘴品尝春雨的滋
刘建效,湖南省小学品德课程教研员。坚守省教研员的岗位20多年,对于小学德育课程这块“责任田”,他有着农夫对土地一般朴实而深沉的爱,更有着耕耘理想的激情和躬身细作的坚毅。   ——题记    走近刘建效老师,那份朴实,让你很难将他和3套义务教育小学德育课程教科书主编、全国知名德育课程专家的身份联系起来。和很多接触过他的人一样,笔者所认识的刘老师,处事低调平和,平日里话语不多,但往往一语中的,充满智慧
【摘要】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最早产生于美国,并迅速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我国引入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以后,在各个阶段均得到有效应用,尤其是在大学英语专业的教学中得到良好应用实践。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大学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在应用合作学习模式过程中依然存在较多问题,未能达到最佳实践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英语专业合作学习的实践效果,分析导致合作学习实践效果难以达
【摘要】发散思维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散自身思维范畴从而获取书本以外知识内容的思维方式。因此,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不光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度,还能提升英语教师的课程内涵深度,从而让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领会到思维活动带来的趣味性与愉悦性,自发主动参与到英语阅读学习中,为日后英语更深入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本文立足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来分析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性,并提出
家庭对儿童的社会化成长至关重要,孩子首先是在家庭生活中获得了有关人与人之间共同合作的第一印象。  —— 阿德勒    【个案介绍】  王某,女,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王某的母亲在她上一年级时曾有外遇,之后父母感情出现危机,二年级时父母离婚。之后,王某跟随父亲一起生活,至今仍然是单亲家庭。父亲由于工作忙,很少关心她的学习和生活,她有什么话也不愿和父亲讲。王某学习成绩一般,喜欢英语。王某平时在班上很
【案例1】  偷 窥?  课间,在厕所小便,隐约感觉有人在偷窥。  一抬头,发现身边不知何时站了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他一边小便一边偷偷地瞄我,眼光始终落在我的“关键”部位。  我有点尴尬,赶紧换了一个方位。  小男孩也悄悄换了个方位。  我又换了一个方位。  小男孩又跟着换了一个方位。  ……  我哭笑不得,真想狠狠地训斥他一顿,但见他满脸稚气,也就罢了。  一起洗手的时候,我问他:“小朋友,刚才
【案例】  伟,男,6岁,一年级学生,特别迷恋日本动画人物奥特曼。他的服装、鞋帽都要有奥特曼图案,玩具、课外书和碟片非奥特曼不要。他总说自己是“奥特曼”,别的孩子是“怪兽”和“魔鬼”,然后追着“怪兽”不停地打。他有事没事就会模仿奥特曼,眼睛里透射着可怕的粗野和狂热,嘴里发出古怪的叫声,做着夸张的动作,把被子、玩具,甚至是大人当“怪兽”,厮打不休。他对学习没有兴趣,上课不认真,不完成作业,期中考试不
【摘要】随着全球化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对于英语教学的重视度不断提高。为提升大学英語教学水平,教学过程中应逐渐加强中国文化的融入,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传承,解决以往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详细阐述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融入的具体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具体方法  【作者简介】杨春华(1966-),女,汉族,山东济南人,山东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