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美术教育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课程,过于注重绘画技能技巧的学习,却对其文化渗透和传导作用重视不够。这一状况在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出台后得到了明显改观。新课标对美术的文化功能十分重视,把通过美术教育“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作为美术课程的重要价值体现,指出“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并且发挥了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 美术学科的文化教育功能
通过对新课标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突出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和文化教育功能是新课标的显著特征,新课标第一句话就明确了“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在此基础上,新课标分别从课程价值、教学理念、学科知识体系等角度进一步进行了明确和阐述。
一是明确了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图像作为一种有效而生动的信息载体,越来越广泛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是要求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在美术教学中,绝不能仅仅把美术作为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和贡献,此外还要着力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
三是在学习领域的划分上突出了文化方面的要求。新课标改变了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要求着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
美术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适应和贯彻新课标的要求,更加重视对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进一步扩展教学内容,增强美术教学的人文色彩,提升学生文化涵养。
二、 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一)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
传统的美术教学通常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基本技能为主要目标,但在一堂完整的美术课的教学中如果仅仅做到这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使学生在掌握技能技巧的同时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
美术教学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其中蕴涵了丰富的文化精华:有传统的民族文化精粹,如陶艺、织染等;有现代的文化艺术缩影,如造型艺术、工艺设计等;有民间文化的特写,如剪纸、折纸、剪贴等。传统美术、现代美术、民间美术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文化领域,不同领域的文化又有交叉和联系,同一领域同一类别中的不同课目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又有所不同,这一切,都为文化的渗透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例如,在进行国画欣赏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地灌输书本知识,而应把它看做是一次向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机会。比如可以首先向学生展示一幅元末画家王冕的作品《墨梅图》,在指导学生进行艺术欣赏和技法介绍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梅花在中国花卉植物中的特殊地位以及梅、兰、竹、菊“四君子”和梅、松、竹“岁寒三友”等知识点,同时可以结合小学语文课本上王安石的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以此引导学生去探究中国古代文人如此喜爱梅花的深层次原因。通过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在开展美术教学的同时进行文化教育,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帮助学生加深了对其他文化课知识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逐步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怀,对祖国传统文化逐渐产生出浓厚的兴趣,建立起比较深厚的积累。
(二) 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文化
美术课程中四个学习领域的划分是相对的,每一学习领域既各有侧重,又互相交融,紧密相关,形成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美术课程结构。学生通过动手进行制作和设计等活动也可以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如制作过程中的技术意识、线条的美感、色彩的美感、装饰的美感,等等。不同的时代,由于社会环境不同,受到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因而构成了不同的文化背景。
例如在小学教材第九册第七课《生动的泥塑人物》课堂教学中,应综合采取欣赏作品、带领学生动手设计制作泥塑人物等多种形式。通过展示古今中外的人物雕塑作品,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时期雕塑的艺术特色及其蕴涵的文化背景;通过动手制作,掌握人体比例、“黄金分割”、造型和表现方法等知识点。
三、 充分发挥环境因素的影响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一方面依赖于美术教学的加强,另一方面更需要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
隐性课程有别于有组织的课堂教学,它是指学校中存在的对学生产生影响但又不易控制的教育因素的总和,在这个体系中,蕴涵了丰富的美术文化的教育资源,美术学科只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加强学科的影响力,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学校各项建设的规划,各种活动的开展,都应该充分考虑到审美的需要,特别是与美术直接相关的教育因素,如校园雕塑、各种展览、宣传橱窗等,美术学科要当仁不让地起主导作用,使学生长期在美的环境中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和敏锐的审美直觉。
此外,我们还应该有效利用社会美术资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如带学生欣赏城市雕塑、城市的环境艺术,参观博物馆、展览馆,参加各种与美术相关的活动,亲近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认识到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
美术课程的文化定位,给美术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美术教师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技巧之外,还要有深厚的美术文化修养。美术教师平时要多看一些相关书籍、报刊,多参观一些画展,接受世界多元文化的熏陶,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在平时的教学中轻松自如地营造浓厚的艺术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掌握技能技巧的同时,受到艺术文化的熏陶,真正实现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丁兰实验学校 杭州市丁桥镇 310021)
一、 美术学科的文化教育功能
通过对新课标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突出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和文化教育功能是新课标的显著特征,新课标第一句话就明确了“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在此基础上,新课标分别从课程价值、教学理念、学科知识体系等角度进一步进行了明确和阐述。
一是明确了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图像作为一种有效而生动的信息载体,越来越广泛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是要求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在美术教学中,绝不能仅仅把美术作为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和贡献,此外还要着力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
三是在学习领域的划分上突出了文化方面的要求。新课标改变了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要求着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
美术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适应和贯彻新课标的要求,更加重视对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进一步扩展教学内容,增强美术教学的人文色彩,提升学生文化涵养。
二、 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一)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
传统的美术教学通常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基本技能为主要目标,但在一堂完整的美术课的教学中如果仅仅做到这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使学生在掌握技能技巧的同时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
美术教学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其中蕴涵了丰富的文化精华:有传统的民族文化精粹,如陶艺、织染等;有现代的文化艺术缩影,如造型艺术、工艺设计等;有民间文化的特写,如剪纸、折纸、剪贴等。传统美术、现代美术、民间美术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文化领域,不同领域的文化又有交叉和联系,同一领域同一类别中的不同课目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又有所不同,这一切,都为文化的渗透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例如,在进行国画欣赏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地灌输书本知识,而应把它看做是一次向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机会。比如可以首先向学生展示一幅元末画家王冕的作品《墨梅图》,在指导学生进行艺术欣赏和技法介绍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梅花在中国花卉植物中的特殊地位以及梅、兰、竹、菊“四君子”和梅、松、竹“岁寒三友”等知识点,同时可以结合小学语文课本上王安石的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以此引导学生去探究中国古代文人如此喜爱梅花的深层次原因。通过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在开展美术教学的同时进行文化教育,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帮助学生加深了对其他文化课知识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逐步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怀,对祖国传统文化逐渐产生出浓厚的兴趣,建立起比较深厚的积累。
(二) 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文化
美术课程中四个学习领域的划分是相对的,每一学习领域既各有侧重,又互相交融,紧密相关,形成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美术课程结构。学生通过动手进行制作和设计等活动也可以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如制作过程中的技术意识、线条的美感、色彩的美感、装饰的美感,等等。不同的时代,由于社会环境不同,受到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因而构成了不同的文化背景。
例如在小学教材第九册第七课《生动的泥塑人物》课堂教学中,应综合采取欣赏作品、带领学生动手设计制作泥塑人物等多种形式。通过展示古今中外的人物雕塑作品,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时期雕塑的艺术特色及其蕴涵的文化背景;通过动手制作,掌握人体比例、“黄金分割”、造型和表现方法等知识点。
三、 充分发挥环境因素的影响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一方面依赖于美术教学的加强,另一方面更需要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
隐性课程有别于有组织的课堂教学,它是指学校中存在的对学生产生影响但又不易控制的教育因素的总和,在这个体系中,蕴涵了丰富的美术文化的教育资源,美术学科只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加强学科的影响力,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学校各项建设的规划,各种活动的开展,都应该充分考虑到审美的需要,特别是与美术直接相关的教育因素,如校园雕塑、各种展览、宣传橱窗等,美术学科要当仁不让地起主导作用,使学生长期在美的环境中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和敏锐的审美直觉。
此外,我们还应该有效利用社会美术资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如带学生欣赏城市雕塑、城市的环境艺术,参观博物馆、展览馆,参加各种与美术相关的活动,亲近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认识到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
美术课程的文化定位,给美术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美术教师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技巧之外,还要有深厚的美术文化修养。美术教师平时要多看一些相关书籍、报刊,多参观一些画展,接受世界多元文化的熏陶,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在平时的教学中轻松自如地营造浓厚的艺术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掌握技能技巧的同时,受到艺术文化的熏陶,真正实现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丁兰实验学校 杭州市丁桥镇 31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