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要】生活中处处都在使用语文知识,如何提高学生语素养是我们每一个从事语文教学的人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大量阅读、大量写作、积极参与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等几个方面来探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教育 课外阅读 语文素养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有这样的表述: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从这段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有“语言的积累”、“语感”和“思维”作为知识基础,注重“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各种能力的培养,以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实际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语文知识。比如我们口头交流,需要语言表达能力;看书阅读,需要识字能力;做工作总结,需要写作能力。可以说,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提高学生甚至整个社会公民的语文素养就显得极其必要。
在语文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方法来培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一、大量阅读
阅读课外书籍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丰富学生情感体验,还会进一步巩固学生课内学到的语文知识,此所谓“得法课内,得益课外”。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写作能力,推动整个语文学科的学习。
我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学会阅读,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第一,指导学生的阅读与所学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注重课外阅读的时效性。如教学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就推荐学生读鲁迅的另一篇童年文章《社戏》和与鲁迅同时代名家的一些关于童年的文章,从多角度、多方位了解、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童年生活,达到课外阅读最大的时效性。第二,开展各种促读活动。定期开展课外阅读故事会、课前2分钟课外精彩文段朗诵活动、读书经验交流会。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提供学生展示课外阅读成就的舞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外阅读的热情。三、指导学生学会各种阅读方法,针对不同的文章和要求采取合适的阅读方法。阅读分细读、略读、精读、浏览等方法。读经典散文,要采取精读的方法,品味其中优美的文字;对经典小说,采取细读方法,体会其文章的谋篇布局;对一般文章,可以略读,做一般性了解。四是要从人类基础的认知出发引导学生去认识去理解文章深处的情感,不要用格式化的分析去理解经典文章。
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增加了学生的文化沉淀,形成了较为丰厚的文化底蕴;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升华;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养,形成了较高的阅读品味。
二、大量写作
语文素养高的人,不是被老师教出来的,而是读、写出来的。这里所说的写,并非指严格意义上的写完整文章,包括了随记、笔记、各种心得、体会等简短的小文、甚而句子。学生有了大量阅读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词汇,了解了多种写作技能与手法,但并不意味这丰富的词汇、各种写作技能就能熟练地应用。因此,只有大量地写,带思考地写,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大量的写作。一是写密切联系生活的随记、随感。每日选取生活中小、真、新的事,或者忽然来的一个感悟(这个感悟或来源于一首诗、一句歌词皆可入文),写成短小的随记或随感,要求写得真实,表达出真情实感。长期坚持写,就会积累起丰富的写作材料,培养出较好的情感表述能力。这样的随笔、随记可以一天写一篇或者多篇,做到有感即写。养成写作习惯。二是多读、多改自己以前的习作。随着年龄的增长与阅历的增加,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水平和自己的写作能力就会得到提升。但曾经的习作记录着自己思维发展历程。多读自己往昔的习作会让自己更好地认识自己以往的不足,而多修改自己以往习作会更好提高自己的写作技能,正所谓“熟能生巧”,多次的修改,能使自己的文章得到升华,踏上一个新台阶。三是多写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不仅能让学生熟悉所读文本,更会使学生将优秀的文本转化为自己的语文素养,从而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终身受用。我对学生读书笔记的具体要求是必须完善这四个方面:主要内容的归纳、优美词句的摘录、写作技能的探讨、联系实际的感受。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有效地吸收文章的精华,触动自己的思维,记录下自己的感受,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与作文素养。
三、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深化知识”。语文学科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的联系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能有效促进促进学习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能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在教学中,我结合实际,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做到学有所用;也从社会实践中获得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利用好社会实践这个“生活教材”。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实际,如 “寻找身边的错别字”, 对商店招牌、广告用语、路标等使用错别字进行调查;又如“向假冒伪劣说不”,让学生走向街头,发传单,做宣传,提建议。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开拓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提高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组织活动能力,也为学生的作文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以积极阅读积累营养,以大量的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语感,在社会实践活动学语文、用语文是我在日常教学中养成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几种方法。我想,只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从细节入手,在教学中真抓实干,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就会落到实处,语文教学改革才会有光明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关键词】教育 课外阅读 语文素养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有这样的表述: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从这段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有“语言的积累”、“语感”和“思维”作为知识基础,注重“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各种能力的培养,以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实际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语文知识。比如我们口头交流,需要语言表达能力;看书阅读,需要识字能力;做工作总结,需要写作能力。可以说,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提高学生甚至整个社会公民的语文素养就显得极其必要。
在语文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方法来培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一、大量阅读
阅读课外书籍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丰富学生情感体验,还会进一步巩固学生课内学到的语文知识,此所谓“得法课内,得益课外”。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写作能力,推动整个语文学科的学习。
我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学会阅读,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第一,指导学生的阅读与所学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注重课外阅读的时效性。如教学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就推荐学生读鲁迅的另一篇童年文章《社戏》和与鲁迅同时代名家的一些关于童年的文章,从多角度、多方位了解、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童年生活,达到课外阅读最大的时效性。第二,开展各种促读活动。定期开展课外阅读故事会、课前2分钟课外精彩文段朗诵活动、读书经验交流会。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提供学生展示课外阅读成就的舞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外阅读的热情。三、指导学生学会各种阅读方法,针对不同的文章和要求采取合适的阅读方法。阅读分细读、略读、精读、浏览等方法。读经典散文,要采取精读的方法,品味其中优美的文字;对经典小说,采取细读方法,体会其文章的谋篇布局;对一般文章,可以略读,做一般性了解。四是要从人类基础的认知出发引导学生去认识去理解文章深处的情感,不要用格式化的分析去理解经典文章。
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增加了学生的文化沉淀,形成了较为丰厚的文化底蕴;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升华;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养,形成了较高的阅读品味。
二、大量写作
语文素养高的人,不是被老师教出来的,而是读、写出来的。这里所说的写,并非指严格意义上的写完整文章,包括了随记、笔记、各种心得、体会等简短的小文、甚而句子。学生有了大量阅读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词汇,了解了多种写作技能与手法,但并不意味这丰富的词汇、各种写作技能就能熟练地应用。因此,只有大量地写,带思考地写,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大量的写作。一是写密切联系生活的随记、随感。每日选取生活中小、真、新的事,或者忽然来的一个感悟(这个感悟或来源于一首诗、一句歌词皆可入文),写成短小的随记或随感,要求写得真实,表达出真情实感。长期坚持写,就会积累起丰富的写作材料,培养出较好的情感表述能力。这样的随笔、随记可以一天写一篇或者多篇,做到有感即写。养成写作习惯。二是多读、多改自己以前的习作。随着年龄的增长与阅历的增加,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水平和自己的写作能力就会得到提升。但曾经的习作记录着自己思维发展历程。多读自己往昔的习作会让自己更好地认识自己以往的不足,而多修改自己以往习作会更好提高自己的写作技能,正所谓“熟能生巧”,多次的修改,能使自己的文章得到升华,踏上一个新台阶。三是多写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不仅能让学生熟悉所读文本,更会使学生将优秀的文本转化为自己的语文素养,从而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终身受用。我对学生读书笔记的具体要求是必须完善这四个方面:主要内容的归纳、优美词句的摘录、写作技能的探讨、联系实际的感受。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有效地吸收文章的精华,触动自己的思维,记录下自己的感受,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与作文素养。
三、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深化知识”。语文学科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的联系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能有效促进促进学习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能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在教学中,我结合实际,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做到学有所用;也从社会实践中获得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利用好社会实践这个“生活教材”。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实际,如 “寻找身边的错别字”, 对商店招牌、广告用语、路标等使用错别字进行调查;又如“向假冒伪劣说不”,让学生走向街头,发传单,做宣传,提建议。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开拓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提高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组织活动能力,也为学生的作文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以积极阅读积累营养,以大量的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语感,在社会实践活动学语文、用语文是我在日常教学中养成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几种方法。我想,只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从细节入手,在教学中真抓实干,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就会落到实处,语文教学改革才会有光明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