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下的课堂阅读教学重分析,轻视了语用训练,导致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低下。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在阅读教学中切实落实语用训练。文章结合实例,列举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语用训练的方法,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实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目的。
【关键词】语用训练;实践能力;意识;训练点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的核心和本质便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然而,吕叔湘先生曾经感叹的“咄咄怪事”到如今依旧存在。他说:“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对此,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自觉而明确地指出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那么怎样才能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树立训练意识,转变教学理念
意识是行动的先锋。崔峦先生就呼吁过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内容说再见,倡导“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语言训练为中心,培养语文能力,提高人文素养的教学理念。教师的心中应该先树立起语用的意识,并以此指导落实实践要求,切实培养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一)广泛学习理论知识
理论知识指导着教学实践。学习科学的理论知识,有助于教师快速了解一个陌生的思想领域,保证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教师应当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广泛地阅读相关书籍、文章,例如崔峦的《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沈大安的《阅读教学走向何方》、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语言文字训练引导》等书刊,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并做好笔记和摘抄,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坚决地落实语用训练。
(二)积极参加相关的教育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是将个人思想和集体智慧相结合的一种形式。教师参加各种教育教研交流活动,比如我校语文组每周定期举行的“阅读教学展示”活动、“习作教学”活动,以及同安区组织的关于“聚焦重点段落”阅读教学展示的活动等等,在一次次教育教研活动中不断地汲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并且深入人心。
二、明确训练点,落实训练重点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可是,一篇文章若做到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则收效甚微,只有以语文教材为基点,挖掘文本的训练点,根据学情实际选择训练重点,才能一步一步地落实语言训练的实践活动。
(一)聚焦关键字词,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字词是文章的基石,也是学习的基础,更是小学语文学习的起点。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文章中的关键字词,抓住训练点,不断积累和拓展生字词。比如笔者在教学《两只小狮子》的时候,从课题入手,教学“狮”这个生字,先让学生观察“狮”的组成部分,再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分享哪些生字也是带有“犭”, 最后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带有“犭”的字一般和什么有关系,降低学生记忆难度的同时,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在这个生字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了“析形索义——以新带旧——联系生活实际”层层递进的教学模式,潜移默化地渗透了生字学习方法的教学,最后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二)关注重点句子,指导读写结合训练
句子是文章的筋脉,重点句子更是起到疏通文章脉络的关键作用。教师对以下几种句子应该加以关注,并作为训练重点。
1.富有深刻含义的句子
这样的句子一般都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饱含着人生哲理。如《落花生》是一篇“借物喻人”的课文,笔者首先抓住“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只做体面的人”这句话进行重点教学,引导学生探讨“什么样的人才是有用的人?”“落花生在这里比喻哪一种人?”让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去思考。然后结合落花生的特点来说明做人的道理,最后让学生明白课文“借物喻人”的表达手法。在课堂最后,笔者设计了课堂练笔,让学生模仿课文“借物喻人”的手法,应用到课堂练笔中,指导学生写一写梅花、小草、老牛、蜡烛等。学生在范文引路下,都写得生动有趣。例如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梅花即使被吹得不停摇晃,花瓣好像在空中起舞,但是依旧有些花朵一丝不动,在寒冷的大风和大雪中静静忍受痛苦,没有退缩,没有屈服。梅花的这种品质,让我明白了做人应该像它一样坚强不屈!”学生通过描写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告诉读者做人应该像梅花一样,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愈发勇敢和坚强。
2.形象生动的句子
以写景为主的文章,通常不但用词准确,而且生动形象。比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中:“有的全身遍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来像皮球一样圆。”作者用了四个“有的……”,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海底世界各式各样的鱼儿。最后,笔者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说话训练。一位学生这样写道:“动物们在动物园里快乐地生活着。有的在追逐打闹,有的独自发呆,有的和伙伴们分享食物,有的不停地对着来往的人儿招手。”这位学生运用四个“有的”描写了动物们日常生活的千姿百态,让我们眼前仿佛看到了许多可爱、调皮的动物。还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春天的公园美丽极了,各种花儿争相开放。有的绽开了笑脸,有的含苞欲放,有的笑弯了腰,有的迎风飘扬。”学生用四个“有的”把春天公园的美景展现在读者面前,为读者铺开了一幅美丽的百花画卷。
3.特殊的句子
这样的句子在文章中往往起著“提纲挈领、表达中心思想、承上启下、总结”的作用。例如,总结句和总领句被大部分用于写景的文章,而过渡句在状物的文章中经常被运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这些重要句子,把握文章结构。
比如在教学《猫》这篇状物的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阅读文章,然后抓住过渡句、总起句进行自学,不断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抓住训练重点,根据课程年段目标、单元目标、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来确定,做到有重有轻,有取有舍。
(三)综合训练,提升实践能力
一位教师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从题目“山水”二字入手,让学生进行换词比较:“除了‘山水’,还能用什么词来说?”学生回答:“山河、江山。”然后,教师让学生进行拓展训练:“这些词可以和哪些词语搭配起来表示祖国山河的美丽?”紧接着,教师让学生把组成的短语变成句子:“祖国的山河很壮美。”最后,教师让学生把陈述句改为感叹句,形成了完整的训练过程。
再比如一位教师在《詹天佑》的教学片段中,先出示两句话:①哪里要架桥,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把弯度改小,哪里要把陡坡铲平。②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
第一步,为了让孩子感受句子语言富有的节奏美和严谨的逻辑性,教师让学生进行了散句和整句的对比。第二步,让学生学以致用,判断“一边看,一边唱歌”这样的表达是否可以,该如何表达才好。第三步,鼓励学生进行语言积累,背诵文中好的自然段。第四步,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写一段”训练,用上“哪里……哪里……哪里……哪里……”这样的句式写一写南昆铁路是如何修成的。
教师紧紧地抓住了精彩的语言段落,把语言训练设为重点,从理解、感悟、背诵到实际运用,表现了语用训练的层次性和综合性。
三、立足实际,注意训练事项
教师在执教过程中落实语用训练的同时,心中也要拉起红色警戒线,注意一些事项。
(一)紧扣课标要求,明确学段目标
教师的语用训练要紧扣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严格按课标要求进行训练,直到达成目标为止。
(二)由内(课内)往外(课外)地训练
语文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教师要以课内教材为基点,让学生充分掌握课内知识,再进行课外拓展训练。如果教师抛开教材,进行生硬的拓展训练,那么语文训练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教师设计的训练形式要多样化,满足不同学情的学生。可以将训练题分为基础题、发展题和挑战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得到相应的训练。
(四)不走形式主义
教师要真切落实训练,就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学生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小组交流讨论,然后汇报。不走马观花,也不搞形式主义,将训练落到实处。
总而言之,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不断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让语文真正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江秋霞.立足语文要素,落实语用训练[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14):48.
朱丽丽.把握统编教材落实语用训练[J].语文教学通讯,2020(07):26.
陈海燕.开展语用训练的教学体会[J].广西教育,2020(17):49-50.
林小花.發掘训练点,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J].教师,2020(12):52.
曾焕育.围绕核心素养,落实语用训练[J].读写算,2020(08):73-74.
【关键词】语用训练;实践能力;意识;训练点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的核心和本质便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然而,吕叔湘先生曾经感叹的“咄咄怪事”到如今依旧存在。他说:“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对此,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自觉而明确地指出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那么怎样才能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树立训练意识,转变教学理念
意识是行动的先锋。崔峦先生就呼吁过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内容说再见,倡导“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语言训练为中心,培养语文能力,提高人文素养的教学理念。教师的心中应该先树立起语用的意识,并以此指导落实实践要求,切实培养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一)广泛学习理论知识
理论知识指导着教学实践。学习科学的理论知识,有助于教师快速了解一个陌生的思想领域,保证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教师应当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广泛地阅读相关书籍、文章,例如崔峦的《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沈大安的《阅读教学走向何方》、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语言文字训练引导》等书刊,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并做好笔记和摘抄,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坚决地落实语用训练。
(二)积极参加相关的教育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是将个人思想和集体智慧相结合的一种形式。教师参加各种教育教研交流活动,比如我校语文组每周定期举行的“阅读教学展示”活动、“习作教学”活动,以及同安区组织的关于“聚焦重点段落”阅读教学展示的活动等等,在一次次教育教研活动中不断地汲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并且深入人心。
二、明确训练点,落实训练重点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可是,一篇文章若做到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则收效甚微,只有以语文教材为基点,挖掘文本的训练点,根据学情实际选择训练重点,才能一步一步地落实语言训练的实践活动。
(一)聚焦关键字词,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字词是文章的基石,也是学习的基础,更是小学语文学习的起点。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文章中的关键字词,抓住训练点,不断积累和拓展生字词。比如笔者在教学《两只小狮子》的时候,从课题入手,教学“狮”这个生字,先让学生观察“狮”的组成部分,再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分享哪些生字也是带有“犭”, 最后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带有“犭”的字一般和什么有关系,降低学生记忆难度的同时,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在这个生字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了“析形索义——以新带旧——联系生活实际”层层递进的教学模式,潜移默化地渗透了生字学习方法的教学,最后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二)关注重点句子,指导读写结合训练
句子是文章的筋脉,重点句子更是起到疏通文章脉络的关键作用。教师对以下几种句子应该加以关注,并作为训练重点。
1.富有深刻含义的句子
这样的句子一般都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饱含着人生哲理。如《落花生》是一篇“借物喻人”的课文,笔者首先抓住“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只做体面的人”这句话进行重点教学,引导学生探讨“什么样的人才是有用的人?”“落花生在这里比喻哪一种人?”让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去思考。然后结合落花生的特点来说明做人的道理,最后让学生明白课文“借物喻人”的表达手法。在课堂最后,笔者设计了课堂练笔,让学生模仿课文“借物喻人”的手法,应用到课堂练笔中,指导学生写一写梅花、小草、老牛、蜡烛等。学生在范文引路下,都写得生动有趣。例如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梅花即使被吹得不停摇晃,花瓣好像在空中起舞,但是依旧有些花朵一丝不动,在寒冷的大风和大雪中静静忍受痛苦,没有退缩,没有屈服。梅花的这种品质,让我明白了做人应该像它一样坚强不屈!”学生通过描写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告诉读者做人应该像梅花一样,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愈发勇敢和坚强。
2.形象生动的句子
以写景为主的文章,通常不但用词准确,而且生动形象。比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中:“有的全身遍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来像皮球一样圆。”作者用了四个“有的……”,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海底世界各式各样的鱼儿。最后,笔者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说话训练。一位学生这样写道:“动物们在动物园里快乐地生活着。有的在追逐打闹,有的独自发呆,有的和伙伴们分享食物,有的不停地对着来往的人儿招手。”这位学生运用四个“有的”描写了动物们日常生活的千姿百态,让我们眼前仿佛看到了许多可爱、调皮的动物。还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春天的公园美丽极了,各种花儿争相开放。有的绽开了笑脸,有的含苞欲放,有的笑弯了腰,有的迎风飘扬。”学生用四个“有的”把春天公园的美景展现在读者面前,为读者铺开了一幅美丽的百花画卷。
3.特殊的句子
这样的句子在文章中往往起著“提纲挈领、表达中心思想、承上启下、总结”的作用。例如,总结句和总领句被大部分用于写景的文章,而过渡句在状物的文章中经常被运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这些重要句子,把握文章结构。
比如在教学《猫》这篇状物的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阅读文章,然后抓住过渡句、总起句进行自学,不断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抓住训练重点,根据课程年段目标、单元目标、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来确定,做到有重有轻,有取有舍。
(三)综合训练,提升实践能力
一位教师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从题目“山水”二字入手,让学生进行换词比较:“除了‘山水’,还能用什么词来说?”学生回答:“山河、江山。”然后,教师让学生进行拓展训练:“这些词可以和哪些词语搭配起来表示祖国山河的美丽?”紧接着,教师让学生把组成的短语变成句子:“祖国的山河很壮美。”最后,教师让学生把陈述句改为感叹句,形成了完整的训练过程。
再比如一位教师在《詹天佑》的教学片段中,先出示两句话:①哪里要架桥,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把弯度改小,哪里要把陡坡铲平。②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
第一步,为了让孩子感受句子语言富有的节奏美和严谨的逻辑性,教师让学生进行了散句和整句的对比。第二步,让学生学以致用,判断“一边看,一边唱歌”这样的表达是否可以,该如何表达才好。第三步,鼓励学生进行语言积累,背诵文中好的自然段。第四步,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写一段”训练,用上“哪里……哪里……哪里……哪里……”这样的句式写一写南昆铁路是如何修成的。
教师紧紧地抓住了精彩的语言段落,把语言训练设为重点,从理解、感悟、背诵到实际运用,表现了语用训练的层次性和综合性。
三、立足实际,注意训练事项
教师在执教过程中落实语用训练的同时,心中也要拉起红色警戒线,注意一些事项。
(一)紧扣课标要求,明确学段目标
教师的语用训练要紧扣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严格按课标要求进行训练,直到达成目标为止。
(二)由内(课内)往外(课外)地训练
语文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教师要以课内教材为基点,让学生充分掌握课内知识,再进行课外拓展训练。如果教师抛开教材,进行生硬的拓展训练,那么语文训练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教师设计的训练形式要多样化,满足不同学情的学生。可以将训练题分为基础题、发展题和挑战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得到相应的训练。
(四)不走形式主义
教师要真切落实训练,就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学生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小组交流讨论,然后汇报。不走马观花,也不搞形式主义,将训练落到实处。
总而言之,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不断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让语文真正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江秋霞.立足语文要素,落实语用训练[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14):48.
朱丽丽.把握统编教材落实语用训练[J].语文教学通讯,2020(07):26.
陈海燕.开展语用训练的教学体会[J].广西教育,2020(17):49-50.
林小花.發掘训练点,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J].教师,2020(12):52.
曾焕育.围绕核心素养,落实语用训练[J].读写算,2020(08):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