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药用植物学是医学类院校中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培养相关专业学生认识并理解药用植物学的有关专业技能,包括储备其中的形态解剖学和系统分类学的专门知识,准确识别和鉴定药用植物种类,保证临床用药准确有效的重要课程。课题组通过整合药用植物学教学内容,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结合当地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科学高效地开发和利用药用植物学课程资源,从而提高药用植物学的整体教学水平。
关键词:药用植物学;课程资源;教学改革
《药用植物学》是本校开设于大学二年级第四学期的一门课程,主要面对中药专业和药学专业的学生,它是中药专业与药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内容学科。药用植物学在学生进行中药学与药学科目的学习之中发挥着过渡的桥梁作用,同时,药用植物学为学生进行相关中药的鉴定评价与应用开发实践活动打下了必备的知识基础。该学科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充分掌握药用植物形态解剖学特征、组织和器官的结构特点、药用植物形态特征和临床应用,以及植物分类学基础知识等。药用植物学的分支——形态和解剖学作为学习各类不同学科的必要理论基础,能够充分了解药用植物学的学习内容,为学生将来在分类学、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栽培学等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减轻学习压力,增大学习的广度跟深度。
本校位于药用植物广泛生长的中国西南地区,为学生学习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同时这一便利也要求了我校学生需要从自身做起,充分了解、认识本地的药用植物,以此为抓手进行药用植物的研究,为全人类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并抓住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这一时机所带来的发展机会,加强本校的教育变革,通过实际有效地培养方案为国家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即更多的专业化技术人才。
目前在教学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 在讲解植物形态解剖学特征、组织和器官的结构特点这部分内容时,由于名词多、理念多、实验量大、学习内容的关联性弱、无法将内容系统化归纳,但学习内容较大,课时又较少,导致课堂实际教学时间不足,教学进度难免会被压缩,留给学生的自我实践操作时间被挤占,教师在教学中只能采取自讲自说的方式,因而,学生课后反馈,很难掌握全部的课堂教学内容。
2. 在讲解植物分类系统这部分内容时,老师需要重点介绍每一科下的植物分类情况。但在实际教学中,通常会将教育重心放在科的特征上,而较少对科中所含药用植物进行具体介绍,这造成了学生在这部分教育完成后,却无法真正地识别出每一不同的药用植物,更不用说了解它们的中药根源。
3. 药用植物学教材为了体现中药的药效成分,在每一科下都设计出“化学分类”用来分析中药所具有的物质基础,但由于每一科的药物成分不同,以往在讲解的过程中都是一带而过,学生往往都是听过就忘,根本就没有掌握重要的化学成分。
4. 作为一个对实践能力要求极高的学科,药用植物学的理论内容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得到完全获取和理解,但以往都是在实验课程当中让学生进行一些基本简单的操作,没有和实践相结合,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动手能力差,对植物的辨识能力不足。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药用植物学教学过程中,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思考,改善了学用之间的矛盾,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 本学科知识模块的建立
本学科的知识模块分为基础和拓展两大模块,将重点放在基础内容的教学上。这两大模块的划分依据是不同的人才培养需求,在基础模块教育中,教师将向学生介绍教学大纲上所规定的基础性学习内容,例如药用植物学的理论基础部分和重要的理论知识;相较于基础模块对基本知识的传授,拓展模块则更重视超出教学大纲的知识内容,即讲述那些并没有印刷在课本上的内容,如药用植物的化学组成与药用效果,植物与植物间的亲缘关系和植物与环境间的作用关系,并展开对现代药用植物学研究的畅讨。授课教师需要结合学校所在的西南地区的特有植物资源和课本的实际教学知识,对本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拓展。
二、 多媒体和实物教学相结合的应用
由于信息科技的飞速进步,信息化的技术设备逐步进入教学的进程中,其中,多媒体设备的运用最为广泛。利用多媒体与实物教学的结合,能够直观形象地向学生表现出教学内容,通过将文字、图形、动画、音频、视频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考虑将多媒体作为课件的一部分,在制作时不但可以在网站上下载相关相片,还在野外和药用植物园拍摄了大量的药用植物照片,将这些照片运用到课程教学当中,使学生认识到药用植物离自己的生活并不遥远,对于这些近在眼前的小植物們,充分学习了解它们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大大增长。同时也让学生实地去观察这些植物,跟踪某个药用植物的整个物候期,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讲述植物分类部分时,结合蜡叶标本,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和鲜活化。除此以外还安排第四学期在药用植物园上一个星期的课程,指导学生采集和制作蜡叶标本,边进行理论学习,边进行实践操作,这样能够保证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得到及时的理解与掌握,使学习变得更加简单。
三、 改革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
药用植物广泛生长的中国西南地区,而本校正坐落于此,为学生学习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将学习内容与当地的药用资源特色,尤其是当地的植物资源特色相结合,制定新的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大纲。笔者结合教材内容尽量多地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本校药用植物园和当地丰富的植物资源,根据植物生长规律,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进行野外实地采集,组织学生参与到药用植物园的实践观察中来,切身体会收集植物样本,采集野生植物的乐趣,这将有助于学生真正体会到什么是互帮互助、什么是素质拓展,充分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
在实验内容安排上,加大了课程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的开设比例。在学生已学习并具备大量药用植物学的理论基础之上,设计开展应用和实践的综合训练课程,以此来增加学生对药用植物的认知和分辨能力,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积极性被调动,方便教育教学课程的更好发展进步。 四、 将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有机结合,构建学研结合、以研助学平台
这段时期,我校致力于结合学生的课程实践活动和教师的教研试验工作,实现老师亲自投入学生的活动中去,引导学生进行有关药用植物学课题的深入研究与探讨,例如对特定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提取及活性研究、某一药用植物生药学的发展等。利用这些师生共同开展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动手的能力,养成优秀的实践创新思维习惯,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真正达到学习与研究相互结合的目的。
(通讯作者:税丕先)
参考文献:
[1]李涛,张浩,黄静.中药现代化背景下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新体系的建立[J].药学教育,2010,26(3):49-51.
[2]纪宝玉,裴莉昕,董诚明.直观教学法在药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药学教育,2012,28(2):36-38.
[3]王德群.整体联系教学法在药用植物学教学中的运用[J].药学教育,2012,28(1):28-30.
[4]袁艺,黄世霞,王海燕,等.药用植物学立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生物学杂志,2014,31(5):102-105.
[5]刘春生,石晋丽,闫永红.药用植物学教学内容改革思路探讨[J].中医教育ECM,2010,29(3):42-44.
[6]裴瑾,万德光,马云桐,刘薇.关于优化药用植物学课程知识体系的思考[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3(3):23-25.
[7]严铸云,万德光,陈新,等.药用植物学创新课程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8(1):47-48.
[8]張坚,马琳.《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5(2):97.
[9]徐秋栋.谈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8,(4):28-30.
[10]腾红梅,李鸿俊,李宝平.加强植物学教学中的能力培养[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7(3):60-61.
作者简介:
欧丽兰,朱烨,李婷,张春,税丕先,四川省泸州市,西南医科大学药学院。
关键词:药用植物学;课程资源;教学改革
《药用植物学》是本校开设于大学二年级第四学期的一门课程,主要面对中药专业和药学专业的学生,它是中药专业与药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内容学科。药用植物学在学生进行中药学与药学科目的学习之中发挥着过渡的桥梁作用,同时,药用植物学为学生进行相关中药的鉴定评价与应用开发实践活动打下了必备的知识基础。该学科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充分掌握药用植物形态解剖学特征、组织和器官的结构特点、药用植物形态特征和临床应用,以及植物分类学基础知识等。药用植物学的分支——形态和解剖学作为学习各类不同学科的必要理论基础,能够充分了解药用植物学的学习内容,为学生将来在分类学、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栽培学等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减轻学习压力,增大学习的广度跟深度。
本校位于药用植物广泛生长的中国西南地区,为学生学习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同时这一便利也要求了我校学生需要从自身做起,充分了解、认识本地的药用植物,以此为抓手进行药用植物的研究,为全人类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并抓住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这一时机所带来的发展机会,加强本校的教育变革,通过实际有效地培养方案为国家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即更多的专业化技术人才。
目前在教学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 在讲解植物形态解剖学特征、组织和器官的结构特点这部分内容时,由于名词多、理念多、实验量大、学习内容的关联性弱、无法将内容系统化归纳,但学习内容较大,课时又较少,导致课堂实际教学时间不足,教学进度难免会被压缩,留给学生的自我实践操作时间被挤占,教师在教学中只能采取自讲自说的方式,因而,学生课后反馈,很难掌握全部的课堂教学内容。
2. 在讲解植物分类系统这部分内容时,老师需要重点介绍每一科下的植物分类情况。但在实际教学中,通常会将教育重心放在科的特征上,而较少对科中所含药用植物进行具体介绍,这造成了学生在这部分教育完成后,却无法真正地识别出每一不同的药用植物,更不用说了解它们的中药根源。
3. 药用植物学教材为了体现中药的药效成分,在每一科下都设计出“化学分类”用来分析中药所具有的物质基础,但由于每一科的药物成分不同,以往在讲解的过程中都是一带而过,学生往往都是听过就忘,根本就没有掌握重要的化学成分。
4. 作为一个对实践能力要求极高的学科,药用植物学的理论内容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得到完全获取和理解,但以往都是在实验课程当中让学生进行一些基本简单的操作,没有和实践相结合,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动手能力差,对植物的辨识能力不足。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药用植物学教学过程中,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思考,改善了学用之间的矛盾,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 本学科知识模块的建立
本学科的知识模块分为基础和拓展两大模块,将重点放在基础内容的教学上。这两大模块的划分依据是不同的人才培养需求,在基础模块教育中,教师将向学生介绍教学大纲上所规定的基础性学习内容,例如药用植物学的理论基础部分和重要的理论知识;相较于基础模块对基本知识的传授,拓展模块则更重视超出教学大纲的知识内容,即讲述那些并没有印刷在课本上的内容,如药用植物的化学组成与药用效果,植物与植物间的亲缘关系和植物与环境间的作用关系,并展开对现代药用植物学研究的畅讨。授课教师需要结合学校所在的西南地区的特有植物资源和课本的实际教学知识,对本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拓展。
二、 多媒体和实物教学相结合的应用
由于信息科技的飞速进步,信息化的技术设备逐步进入教学的进程中,其中,多媒体设备的运用最为广泛。利用多媒体与实物教学的结合,能够直观形象地向学生表现出教学内容,通过将文字、图形、动画、音频、视频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考虑将多媒体作为课件的一部分,在制作时不但可以在网站上下载相关相片,还在野外和药用植物园拍摄了大量的药用植物照片,将这些照片运用到课程教学当中,使学生认识到药用植物离自己的生活并不遥远,对于这些近在眼前的小植物們,充分学习了解它们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大大增长。同时也让学生实地去观察这些植物,跟踪某个药用植物的整个物候期,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讲述植物分类部分时,结合蜡叶标本,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和鲜活化。除此以外还安排第四学期在药用植物园上一个星期的课程,指导学生采集和制作蜡叶标本,边进行理论学习,边进行实践操作,这样能够保证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得到及时的理解与掌握,使学习变得更加简单。
三、 改革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
药用植物广泛生长的中国西南地区,而本校正坐落于此,为学生学习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将学习内容与当地的药用资源特色,尤其是当地的植物资源特色相结合,制定新的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大纲。笔者结合教材内容尽量多地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本校药用植物园和当地丰富的植物资源,根据植物生长规律,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进行野外实地采集,组织学生参与到药用植物园的实践观察中来,切身体会收集植物样本,采集野生植物的乐趣,这将有助于学生真正体会到什么是互帮互助、什么是素质拓展,充分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
在实验内容安排上,加大了课程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的开设比例。在学生已学习并具备大量药用植物学的理论基础之上,设计开展应用和实践的综合训练课程,以此来增加学生对药用植物的认知和分辨能力,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积极性被调动,方便教育教学课程的更好发展进步。 四、 将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有机结合,构建学研结合、以研助学平台
这段时期,我校致力于结合学生的课程实践活动和教师的教研试验工作,实现老师亲自投入学生的活动中去,引导学生进行有关药用植物学课题的深入研究与探讨,例如对特定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提取及活性研究、某一药用植物生药学的发展等。利用这些师生共同开展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动手的能力,养成优秀的实践创新思维习惯,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真正达到学习与研究相互结合的目的。
(通讯作者:税丕先)
参考文献:
[1]李涛,张浩,黄静.中药现代化背景下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新体系的建立[J].药学教育,2010,26(3):49-51.
[2]纪宝玉,裴莉昕,董诚明.直观教学法在药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药学教育,2012,28(2):36-38.
[3]王德群.整体联系教学法在药用植物学教学中的运用[J].药学教育,2012,28(1):28-30.
[4]袁艺,黄世霞,王海燕,等.药用植物学立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生物学杂志,2014,31(5):102-105.
[5]刘春生,石晋丽,闫永红.药用植物学教学内容改革思路探讨[J].中医教育ECM,2010,29(3):42-44.
[6]裴瑾,万德光,马云桐,刘薇.关于优化药用植物学课程知识体系的思考[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3(3):23-25.
[7]严铸云,万德光,陈新,等.药用植物学创新课程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8(1):47-48.
[8]張坚,马琳.《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5(2):97.
[9]徐秋栋.谈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8,(4):28-30.
[10]腾红梅,李鸿俊,李宝平.加强植物学教学中的能力培养[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7(3):60-61.
作者简介:
欧丽兰,朱烨,李婷,张春,税丕先,四川省泸州市,西南医科大学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