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道略论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sh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琴作为我国古代文人内在素养与外在修行的精神象征,它的地位是崇高的。琴以载道,形而下显现出外在的德育教化功能,形而上为人格内在修养、精神生命的归宿表达。《谿山琴况》可谓琴论的集大成之作,以其为例,阐述古琴特有的“术”与“道”的内在精神。
  关键词:古琴;琴道;德育教化;内在修养
  传统人文精神的高度的标志——古琴,其价值表征由来远古。古琴本身的人文精神是面向一切人的,所传达的道德教化意义是深远广泛的,而这点却或多或少地由其本身的气质、性格被称之为只能是雅文化,小众文化的“精英文化”所掩盖。因此,明晰古琴琴理,探讨古琴“琴道”,是揭示古琴外在德育教化功用的表现,更是个人提升内涵修养、找寻精神生命归宿的重要途径。前者体现的是“术”,后者则是在“道”层面上来论述的。了解以上两点,我们也就更加明白卫家理老师所说“琴之道在于传承华夏民族之精神” 的神圣使命了。明清之际出现的《谿山琴况》可谓琴论的集大成之作,作者徐上瀛把“琴况”归结为24种,有和、远、古、逸、淡、雅较为形上抽象的内在琴趣,也有圆、坚、宏、细、轻、重、迟、速这类较为形下具体可感的外在表达。但实际上,这些风格都统一在一种风格之下:“析之为二十四况,括之为‘淡和’二字”。这也是以其“清微淡远”、“博大和平”为风格著称的虞山琴派之独特。其实“乐贵淡和”,“淡则欲石平,和则躁心释”这种心境是中国古代文人所崇尚和追求的,也只有达此境界才能起到“治心”的教化作用。
  一、古琴的道德教化功能
  不管在什么时代,人永远是需要礼教的。古琴本身特有的内在文化气质与琴技、琴曲、琴歌的外在表达相互作用,以情感人,动情教人,成为教化他人的最好老师。《谿山琴况》中,将琴的审美要求概括为二十四条追求“清微淡远”风格:“和、静、清、远、古、淡、恬、逸、雅、丽、亮、采、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可知琴道意在提升人淡雅自然的心境修养,以其本身特有的德性熏习人,不仅使人之道德与情感圆融和谐,更是使习琴者置身心于天地间,真正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核心内涵。
  中国传统音乐的五音:“宫、商、角、徵、羽”,把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作比喻,这五者如果不和谐、圆融,则“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其官坏”、“角乱则忧,其民怨”、“徵乱则衰,其事勤”、“羽乱则危,其财匮”,“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这即是《谿山琴况》第一看重的音乐品质:和。“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因此了解古时的国君要推行礼法和音乐,不是为了简单的满足百姓的感官享受,不是纯粹的让人轻松休闲,打发时日,而旨在调解人身与心的关系,平衡人受种种外物的冲击和诱惑,告诉和教育人应该用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方式,才能使自己、家庭、社会、天下、国家过得比较安定、平稳有序。我国的伟大先哲孔子讲“兴于诗、立于礼、成与乐”,意思是说礼乐对个人道德素养,乃至民族国家的治理都是极为重要的。在此也看出了中国传统礼节中礼乐一如的思想,“礼乐”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乐和同,礼别异”,礼和乐结合起来,能安定人心,安定社会。礼乐是人之性情所绝不可缺少的。乐是心中自在欢愉的内在感受,礼是人们达到真正乐的状态的外在表现,当然只有高雅、使人正心的音乐才是对我们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是有助益的,进而起到陶冶性情的作用。正如《乐记》所提倡之音乐,徳乐也,即属古琴为最。诗云:“莫其德音,其德克明”。那种与道德合而为一的音乐凭借其独特的力量能使个人、家庭、社会不断向上,发出生命存在的光辉。可知,高雅、好的音乐在人们的心中,对陶冶、稳定情怀,提升人格内在修养,能产生莫大的实际效果。
  《谿山琴况》中古琴演奏的二十四况,“和”首屈一指。从最简单的外在技法表达到音与乐、乐与意和的内在意蕴,无一不表达出古琴旨在以琴乐熏习心灵、陶冶性情,使人心归于“和”:“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于是制之为琴”。此说明自古以来,教化人是古琴更内在、更深层面的精神内涵,人借琴以陶冶情性,最终可以实现教化的目的。孔子一生想要恢复周朝的礼乐文明,“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他克己复礼,以身作则不仅是要成就自己的人生,更是希望君王理解后推行于天下,以其来教育他人,由此达到一个理想的礼乐文明社会。
  二、精神生命的归宿
  古琴不仅有着外在的德育教化、先贤圣哲宣道治世的功能,还是修行人性情升华、情感依托的“圣器”。徐上瀛二十四琴况以“和”、“古”、“雅”为关键,涵摄“圆”、“宏”、“细”、“轻”、“重”、“迟”、“速”、“静”、“远”、“淡”、“逸”诸况,当他从形式、内容及琴本身特有的乐与意论述每一况时,都不仅是要表达古琴美的外在形式价值,亦在示现琴道本自具足的真实内涵,目的是提升人自我的内在心性修养。就如“和”况中“太音希声,古道难复,不以性情中和相遇,而以为是技也,斯愈久而愈失其傳矣。”“迟”况中“古人以琴能涵养性情,为其有太和之气也,故名其声曰‘希声’”。因此古琴不仅仅是一门外在技艺的审美价值上的训练,更是要透过其古、疏、淡、平、雅的音声特色使人心返璞归真,达到“琴以载道”的目的。事实上,因人有先天气质不足或后天恶习沾染的情况,所以有过弹琴经历的人,把性情落实在抚琴实践中,就已经体会到自身气质的变化。气质转变体现“静、远、淡、逸”的心境,具体表现为:“静:‘盖静由中出,声自心生,苟心有杂扰,手有物扰,以之抚琴安能得静?’也只有心灵不受遮蔽,具备淡泊宁静的涵养才能静坐、随顺自然;远:‘盖音至于远,静入希声,非知音未易知,而中独有悠悠不已之志’;淡:‘不禁怡然吟赏,喟然云:吾爱此情,不求不竞。……有寤寐于淡之中而已矣’;逸:‘临缓则舒缓而多韵,……,有一种安闲自如之景象,……听其音,而得其人,此逸之所徵也’”。所以,在生活上、情感上,人的存在本身应该落在何处;人的情感、存在的需要之本身,需要哪些条件来满足,这一切都应该深切理解。在此层面来说,也就是生命的内在情感、气质是可以以音来转变的,这种经由古、疏、淡、平、雅的琴音对心灵的洗涤与净化,使人无尽的表现出静、远、淡、逸”的心境,忘却烦恼,超越具体的时空局限,从而体味到宇宙的深境、把握永恒的宇宙之道。   普通人的乐器只用于简单演奏,俗不知“琴道之由来与天地万物相通”,所以圣人君子操琴是养性悦心、修身悟道的过程。”《谿山琴况》“逸”况:“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非有逸致者,则不能也。第其人必具超逸之品,故自发超逸之音。”此处点明逸品的实现,首要是在精神上超越,也就是很好的表达了琴道通天地万物的观点。有玄远超逸之风的“竹林七贤”、淡泊名利“一箪食,一瓢饮”的颜回等古代文人体现的也就是这种崇尚精神自由、回归自然的生存境界。这种虽是一种天籁,但后天的陶冶亦可实现。真正的音乐与人的本身情感存在合而为一,一种高尚情操的忘我、提升,从而使人怡然自得、体悟着与天地万物齐一的永恒性。
  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通过对音乐的体认和修养,快乐的气与天地相通、与万物合而为一,这时便正气充盈,生命就成为一种无尽的享受。由此我们应该知道,古人操琴的根本原因是修身养性,是在追求一种更贴近精神与灵魂、精神生命的生存方式。不可置疑,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难免存在见利忘义,追逐利润而人情淡薄、被苦所缚、道德败坏之人,更是需要在不断的对圣贤先哲效仿过程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君子之听音,非听其铿锵而已也,彼亦有所合之也”——所以一个有修养、文化的人,听音乐并不是听铿锵的声音而已,重要的是他领受音乐精神文化的理想,把它灌注到人、事、物里面,和人、事、物合而为一,然后再把自己的身心情怀扩大,使人得到了归宿、满足、身心的平和。
  因此,对极其重人文价值、自我性情升华的中国古代先贤来说,古琴艺术就是其人生命境界的一种表征。好比如司马迁记载,孔子跟师襄子学琴,在不断的用心操练中所领会到的精神及见到自己一生奉行的“文王”,其實孔子在弹琴时就是以成就自我人格生命为目的。同样的,通过学古琴的熏习,我们就可以获得“修己以敬、敬人、敬天地、敬自然、敬先贤、敬圣人”[][3]的古琴特有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 张尚德.中国人是真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07.
  [2]罗筠筠.中国琴学与美学[EB/OL].http://ch.sysu.edu.cn/
  Hope/sites/guoxue/Item/699.aspx
  [3]田 青.古琴的人文精神[J].中国音乐学,2010(4).
  [4]李美燕.徐谷共《溪山琴况》中的儒道佛思想[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2).
  [5]张雅琳.中国传统琴道的精神文化底蕴[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5(4) .
  [6]万 毅.饶宗颐先生的琴学研究与“乐教”论[J].中山大学学报,2011(6).
  (作者简介:余志琴(1988-),女,黎族,海南儋州人,贵州大学人文学院2011级中国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典认识论。)
其他文献
舞台灯光通常被称为舞台照明,是舞台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塑造舞台形象、抒发戏剧情感、营造情境氛围、构建舞台时空的重要作用。舞台灯光的形式指的是舞台灯光所具有的可以被视觉感知的所有外在元素的总和,这其中包括了光型、光色、光质、灯光变换等可以引起视觉反应的形式元素。  一、舞台灯光的应用形式  舞台灯光的应用形式主要有:照明形式,除了极少数实验性戏剧外,灯光在舞台上的首要也是最重要的形式还是照明。光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好声音》和《我是歌手》两档节目以及各自的冠名商——加多宝和立白洗衣液,研究电视音乐节目中的广告营销。重点从两档节目取得巨大社会反响的原因以及对两家冠名商的影响方面入手,探讨中国这种音乐节目加厂商赞助的营销模式的现状。  关键词:电视音乐节目;广告营销;中国好声音与加多宝;我是歌手与立白洗衣液  电视音乐节目中的广告营销属于音乐营销的一种。音乐营销是指以音乐的艺术特征为手段的
期刊
留白是中国画中一种十分讲究的绘画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画理。空白的魅力是含蓄、深刻、广阔而多样的。几千年前的老子就作了形而上的概括:“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只见一幅画中,一只小舟,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而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正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留白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用心阅读,就会发现也有许多留白的地方,这种手法与绘画中
期刊
摘要:大学英语演讲不仅是一种实用的技能,更是培养英语综合语言能力和促进思维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本文以讨论式教学法作为出发点,探讨现今大学英语演讲课程对学生思辨分析能力的培养,尝试建构更为有效的思维启发授课模式,从而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法;英语演讲;思辨能力;培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日趋频繁的文化交流,英语演讲课程在越来越多的大学开设兴起,英语演讲课程注重语言的
期刊
摘要:课程教材改革,在人的培养上和课堂教学方式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培养学生会学、主动学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优化学习方式,创建生命课堂”,把学生主动学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注重课堂上师生的生命互动,强调课堂教学模式的可復制性;其本质要有利于学生一生的成长、有利于学生学业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课堂;学习方式;自主  我们一直在思考:课堂教学到底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
期刊
摘要:阅读是英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技能,也是最基本的技能,更是信息时代必要的技能之一。阅读可以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也可以提高英语“听”、“说”、“写”等其他方面的能力。从精读到泛读,阅读将伴随着学英语的人,读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而且读来的英语是最自然的、最地道的。  关键词:阅读;精读;泛读;语感;习惯  英语教学是一门语言教学,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即运用英语的能力。无论怎
期刊
摘 要:听与说是沟通人们活动中的两大环节,二者联系紧密,也是学习英语的关建环节。本文主要从四个大的方面探索了如何对大学生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大学英语; 教学; 听说能力  在人际交往中,听与说是沟通人们活动中的两大环节,是紧密联系的。人际交流是在二者思想实现交际过程通过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传递而成的。听和说是两个信息作用,前者起理解和吸收作用,后者起表达和传递作用。在学习英语课堂上,前者是
期刊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很多新的学说研究领域出现,工商管理最为基本的理念、其学科内部的设置可以说都很好地促进着经济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工商管理;经济发展;影响与作用  对于市场的完善,经济发展的提升和改善来讲,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工商管理在市场秩序的维护和发展方面具备了更好的职能,尤其是伴随着贸易的全球化,对于工商管理就需要给与更多的重视。在市场调节的方面
期刊
摘 要:软件产业作为盐城经济开发区的特色产业之一,是盐城市为实现“产业结构提升、打造功能平台”而提出的重要战略,“盐城国际软件园和服务外包基地”项目正是为实施这一战略的重要举措。但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软件“蓝领”人才的匮乏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  关键词:软件产业;软件“蓝领”;人才培养  一、 “软件蓝领”是软件产业不可缺少的人才  软件“蓝领”指的是从事基础工作的软件从业人员。狭
期刊
摘要:蔡和森不但对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进行了积极的开拓。蔡和森之妹蔡畅也为中国革命和思想宣传作出了重大贡献。与其兄相比,蔡畅与蔡和森都坚信马列主义。蔡畅更注重妇女工作和思想宣传。  关键词: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妇女解放思想  蔡和森(1895-1931),湖南双峰人,中国无产阶级杰出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1913年进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191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