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琴作为我国古代文人内在素养与外在修行的精神象征,它的地位是崇高的。琴以载道,形而下显现出外在的德育教化功能,形而上为人格内在修养、精神生命的归宿表达。《谿山琴况》可谓琴论的集大成之作,以其为例,阐述古琴特有的“术”与“道”的内在精神。
关键词:古琴;琴道;德育教化;内在修养
传统人文精神的高度的标志——古琴,其价值表征由来远古。古琴本身的人文精神是面向一切人的,所传达的道德教化意义是深远广泛的,而这点却或多或少地由其本身的气质、性格被称之为只能是雅文化,小众文化的“精英文化”所掩盖。因此,明晰古琴琴理,探讨古琴“琴道”,是揭示古琴外在德育教化功用的表现,更是个人提升内涵修养、找寻精神生命归宿的重要途径。前者体现的是“术”,后者则是在“道”层面上来论述的。了解以上两点,我们也就更加明白卫家理老师所说“琴之道在于传承华夏民族之精神” 的神圣使命了。明清之际出现的《谿山琴况》可谓琴论的集大成之作,作者徐上瀛把“琴况”归结为24种,有和、远、古、逸、淡、雅较为形上抽象的内在琴趣,也有圆、坚、宏、细、轻、重、迟、速这类较为形下具体可感的外在表达。但实际上,这些风格都统一在一种风格之下:“析之为二十四况,括之为‘淡和’二字”。这也是以其“清微淡远”、“博大和平”为风格著称的虞山琴派之独特。其实“乐贵淡和”,“淡则欲石平,和则躁心释”这种心境是中国古代文人所崇尚和追求的,也只有达此境界才能起到“治心”的教化作用。
一、古琴的道德教化功能
不管在什么时代,人永远是需要礼教的。古琴本身特有的内在文化气质与琴技、琴曲、琴歌的外在表达相互作用,以情感人,动情教人,成为教化他人的最好老师。《谿山琴况》中,将琴的审美要求概括为二十四条追求“清微淡远”风格:“和、静、清、远、古、淡、恬、逸、雅、丽、亮、采、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可知琴道意在提升人淡雅自然的心境修养,以其本身特有的德性熏习人,不仅使人之道德与情感圆融和谐,更是使习琴者置身心于天地间,真正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核心内涵。
中国传统音乐的五音:“宫、商、角、徵、羽”,把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作比喻,这五者如果不和谐、圆融,则“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其官坏”、“角乱则忧,其民怨”、“徵乱则衰,其事勤”、“羽乱则危,其财匮”,“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这即是《谿山琴况》第一看重的音乐品质:和。“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因此了解古时的国君要推行礼法和音乐,不是为了简单的满足百姓的感官享受,不是纯粹的让人轻松休闲,打发时日,而旨在调解人身与心的关系,平衡人受种种外物的冲击和诱惑,告诉和教育人应该用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方式,才能使自己、家庭、社会、天下、国家过得比较安定、平稳有序。我国的伟大先哲孔子讲“兴于诗、立于礼、成与乐”,意思是说礼乐对个人道德素养,乃至民族国家的治理都是极为重要的。在此也看出了中国传统礼节中礼乐一如的思想,“礼乐”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乐和同,礼别异”,礼和乐结合起来,能安定人心,安定社会。礼乐是人之性情所绝不可缺少的。乐是心中自在欢愉的内在感受,礼是人们达到真正乐的状态的外在表现,当然只有高雅、使人正心的音乐才是对我们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是有助益的,进而起到陶冶性情的作用。正如《乐记》所提倡之音乐,徳乐也,即属古琴为最。诗云:“莫其德音,其德克明”。那种与道德合而为一的音乐凭借其独特的力量能使个人、家庭、社会不断向上,发出生命存在的光辉。可知,高雅、好的音乐在人们的心中,对陶冶、稳定情怀,提升人格内在修养,能产生莫大的实际效果。
《谿山琴况》中古琴演奏的二十四况,“和”首屈一指。从最简单的外在技法表达到音与乐、乐与意和的内在意蕴,无一不表达出古琴旨在以琴乐熏习心灵、陶冶性情,使人心归于“和”:“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于是制之为琴”。此说明自古以来,教化人是古琴更内在、更深层面的精神内涵,人借琴以陶冶情性,最终可以实现教化的目的。孔子一生想要恢复周朝的礼乐文明,“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他克己复礼,以身作则不仅是要成就自己的人生,更是希望君王理解后推行于天下,以其来教育他人,由此达到一个理想的礼乐文明社会。
二、精神生命的归宿
古琴不仅有着外在的德育教化、先贤圣哲宣道治世的功能,还是修行人性情升华、情感依托的“圣器”。徐上瀛二十四琴况以“和”、“古”、“雅”为关键,涵摄“圆”、“宏”、“细”、“轻”、“重”、“迟”、“速”、“静”、“远”、“淡”、“逸”诸况,当他从形式、内容及琴本身特有的乐与意论述每一况时,都不仅是要表达古琴美的外在形式价值,亦在示现琴道本自具足的真实内涵,目的是提升人自我的内在心性修养。就如“和”况中“太音希声,古道难复,不以性情中和相遇,而以为是技也,斯愈久而愈失其傳矣。”“迟”况中“古人以琴能涵养性情,为其有太和之气也,故名其声曰‘希声’”。因此古琴不仅仅是一门外在技艺的审美价值上的训练,更是要透过其古、疏、淡、平、雅的音声特色使人心返璞归真,达到“琴以载道”的目的。事实上,因人有先天气质不足或后天恶习沾染的情况,所以有过弹琴经历的人,把性情落实在抚琴实践中,就已经体会到自身气质的变化。气质转变体现“静、远、淡、逸”的心境,具体表现为:“静:‘盖静由中出,声自心生,苟心有杂扰,手有物扰,以之抚琴安能得静?’也只有心灵不受遮蔽,具备淡泊宁静的涵养才能静坐、随顺自然;远:‘盖音至于远,静入希声,非知音未易知,而中独有悠悠不已之志’;淡:‘不禁怡然吟赏,喟然云:吾爱此情,不求不竞。……有寤寐于淡之中而已矣’;逸:‘临缓则舒缓而多韵,……,有一种安闲自如之景象,……听其音,而得其人,此逸之所徵也’”。所以,在生活上、情感上,人的存在本身应该落在何处;人的情感、存在的需要之本身,需要哪些条件来满足,这一切都应该深切理解。在此层面来说,也就是生命的内在情感、气质是可以以音来转变的,这种经由古、疏、淡、平、雅的琴音对心灵的洗涤与净化,使人无尽的表现出静、远、淡、逸”的心境,忘却烦恼,超越具体的时空局限,从而体味到宇宙的深境、把握永恒的宇宙之道。 普通人的乐器只用于简单演奏,俗不知“琴道之由来与天地万物相通”,所以圣人君子操琴是养性悦心、修身悟道的过程。”《谿山琴况》“逸”况:“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非有逸致者,则不能也。第其人必具超逸之品,故自发超逸之音。”此处点明逸品的实现,首要是在精神上超越,也就是很好的表达了琴道通天地万物的观点。有玄远超逸之风的“竹林七贤”、淡泊名利“一箪食,一瓢饮”的颜回等古代文人体现的也就是这种崇尚精神自由、回归自然的生存境界。这种虽是一种天籁,但后天的陶冶亦可实现。真正的音乐与人的本身情感存在合而为一,一种高尚情操的忘我、提升,从而使人怡然自得、体悟着与天地万物齐一的永恒性。
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通过对音乐的体认和修养,快乐的气与天地相通、与万物合而为一,这时便正气充盈,生命就成为一种无尽的享受。由此我们应该知道,古人操琴的根本原因是修身养性,是在追求一种更贴近精神与灵魂、精神生命的生存方式。不可置疑,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难免存在见利忘义,追逐利润而人情淡薄、被苦所缚、道德败坏之人,更是需要在不断的对圣贤先哲效仿过程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君子之听音,非听其铿锵而已也,彼亦有所合之也”——所以一个有修养、文化的人,听音乐并不是听铿锵的声音而已,重要的是他领受音乐精神文化的理想,把它灌注到人、事、物里面,和人、事、物合而为一,然后再把自己的身心情怀扩大,使人得到了归宿、满足、身心的平和。
因此,对极其重人文价值、自我性情升华的中国古代先贤来说,古琴艺术就是其人生命境界的一种表征。好比如司马迁记载,孔子跟师襄子学琴,在不断的用心操练中所领会到的精神及见到自己一生奉行的“文王”,其實孔子在弹琴时就是以成就自我人格生命为目的。同样的,通过学古琴的熏习,我们就可以获得“修己以敬、敬人、敬天地、敬自然、敬先贤、敬圣人”[][3]的古琴特有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 张尚德.中国人是真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07.
[2]罗筠筠.中国琴学与美学[EB/OL].http://ch.sysu.edu.cn/
Hope/sites/guoxue/Item/699.aspx
[3]田 青.古琴的人文精神[J].中国音乐学,2010(4).
[4]李美燕.徐谷共《溪山琴况》中的儒道佛思想[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2).
[5]张雅琳.中国传统琴道的精神文化底蕴[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5(4) .
[6]万 毅.饶宗颐先生的琴学研究与“乐教”论[J].中山大学学报,2011(6).
(作者简介:余志琴(1988-),女,黎族,海南儋州人,贵州大学人文学院2011级中国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典认识论。)
关键词:古琴;琴道;德育教化;内在修养
传统人文精神的高度的标志——古琴,其价值表征由来远古。古琴本身的人文精神是面向一切人的,所传达的道德教化意义是深远广泛的,而这点却或多或少地由其本身的气质、性格被称之为只能是雅文化,小众文化的“精英文化”所掩盖。因此,明晰古琴琴理,探讨古琴“琴道”,是揭示古琴外在德育教化功用的表现,更是个人提升内涵修养、找寻精神生命归宿的重要途径。前者体现的是“术”,后者则是在“道”层面上来论述的。了解以上两点,我们也就更加明白卫家理老师所说“琴之道在于传承华夏民族之精神” 的神圣使命了。明清之际出现的《谿山琴况》可谓琴论的集大成之作,作者徐上瀛把“琴况”归结为24种,有和、远、古、逸、淡、雅较为形上抽象的内在琴趣,也有圆、坚、宏、细、轻、重、迟、速这类较为形下具体可感的外在表达。但实际上,这些风格都统一在一种风格之下:“析之为二十四况,括之为‘淡和’二字”。这也是以其“清微淡远”、“博大和平”为风格著称的虞山琴派之独特。其实“乐贵淡和”,“淡则欲石平,和则躁心释”这种心境是中国古代文人所崇尚和追求的,也只有达此境界才能起到“治心”的教化作用。
一、古琴的道德教化功能
不管在什么时代,人永远是需要礼教的。古琴本身特有的内在文化气质与琴技、琴曲、琴歌的外在表达相互作用,以情感人,动情教人,成为教化他人的最好老师。《谿山琴况》中,将琴的审美要求概括为二十四条追求“清微淡远”风格:“和、静、清、远、古、淡、恬、逸、雅、丽、亮、采、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可知琴道意在提升人淡雅自然的心境修养,以其本身特有的德性熏习人,不仅使人之道德与情感圆融和谐,更是使习琴者置身心于天地间,真正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核心内涵。
中国传统音乐的五音:“宫、商、角、徵、羽”,把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作比喻,这五者如果不和谐、圆融,则“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其官坏”、“角乱则忧,其民怨”、“徵乱则衰,其事勤”、“羽乱则危,其财匮”,“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这即是《谿山琴况》第一看重的音乐品质:和。“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因此了解古时的国君要推行礼法和音乐,不是为了简单的满足百姓的感官享受,不是纯粹的让人轻松休闲,打发时日,而旨在调解人身与心的关系,平衡人受种种外物的冲击和诱惑,告诉和教育人应该用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方式,才能使自己、家庭、社会、天下、国家过得比较安定、平稳有序。我国的伟大先哲孔子讲“兴于诗、立于礼、成与乐”,意思是说礼乐对个人道德素养,乃至民族国家的治理都是极为重要的。在此也看出了中国传统礼节中礼乐一如的思想,“礼乐”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乐和同,礼别异”,礼和乐结合起来,能安定人心,安定社会。礼乐是人之性情所绝不可缺少的。乐是心中自在欢愉的内在感受,礼是人们达到真正乐的状态的外在表现,当然只有高雅、使人正心的音乐才是对我们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是有助益的,进而起到陶冶性情的作用。正如《乐记》所提倡之音乐,徳乐也,即属古琴为最。诗云:“莫其德音,其德克明”。那种与道德合而为一的音乐凭借其独特的力量能使个人、家庭、社会不断向上,发出生命存在的光辉。可知,高雅、好的音乐在人们的心中,对陶冶、稳定情怀,提升人格内在修养,能产生莫大的实际效果。
《谿山琴况》中古琴演奏的二十四况,“和”首屈一指。从最简单的外在技法表达到音与乐、乐与意和的内在意蕴,无一不表达出古琴旨在以琴乐熏习心灵、陶冶性情,使人心归于“和”:“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于是制之为琴”。此说明自古以来,教化人是古琴更内在、更深层面的精神内涵,人借琴以陶冶情性,最终可以实现教化的目的。孔子一生想要恢复周朝的礼乐文明,“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他克己复礼,以身作则不仅是要成就自己的人生,更是希望君王理解后推行于天下,以其来教育他人,由此达到一个理想的礼乐文明社会。
二、精神生命的归宿
古琴不仅有着外在的德育教化、先贤圣哲宣道治世的功能,还是修行人性情升华、情感依托的“圣器”。徐上瀛二十四琴况以“和”、“古”、“雅”为关键,涵摄“圆”、“宏”、“细”、“轻”、“重”、“迟”、“速”、“静”、“远”、“淡”、“逸”诸况,当他从形式、内容及琴本身特有的乐与意论述每一况时,都不仅是要表达古琴美的外在形式价值,亦在示现琴道本自具足的真实内涵,目的是提升人自我的内在心性修养。就如“和”况中“太音希声,古道难复,不以性情中和相遇,而以为是技也,斯愈久而愈失其傳矣。”“迟”况中“古人以琴能涵养性情,为其有太和之气也,故名其声曰‘希声’”。因此古琴不仅仅是一门外在技艺的审美价值上的训练,更是要透过其古、疏、淡、平、雅的音声特色使人心返璞归真,达到“琴以载道”的目的。事实上,因人有先天气质不足或后天恶习沾染的情况,所以有过弹琴经历的人,把性情落实在抚琴实践中,就已经体会到自身气质的变化。气质转变体现“静、远、淡、逸”的心境,具体表现为:“静:‘盖静由中出,声自心生,苟心有杂扰,手有物扰,以之抚琴安能得静?’也只有心灵不受遮蔽,具备淡泊宁静的涵养才能静坐、随顺自然;远:‘盖音至于远,静入希声,非知音未易知,而中独有悠悠不已之志’;淡:‘不禁怡然吟赏,喟然云:吾爱此情,不求不竞。……有寤寐于淡之中而已矣’;逸:‘临缓则舒缓而多韵,……,有一种安闲自如之景象,……听其音,而得其人,此逸之所徵也’”。所以,在生活上、情感上,人的存在本身应该落在何处;人的情感、存在的需要之本身,需要哪些条件来满足,这一切都应该深切理解。在此层面来说,也就是生命的内在情感、气质是可以以音来转变的,这种经由古、疏、淡、平、雅的琴音对心灵的洗涤与净化,使人无尽的表现出静、远、淡、逸”的心境,忘却烦恼,超越具体的时空局限,从而体味到宇宙的深境、把握永恒的宇宙之道。 普通人的乐器只用于简单演奏,俗不知“琴道之由来与天地万物相通”,所以圣人君子操琴是养性悦心、修身悟道的过程。”《谿山琴况》“逸”况:“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非有逸致者,则不能也。第其人必具超逸之品,故自发超逸之音。”此处点明逸品的实现,首要是在精神上超越,也就是很好的表达了琴道通天地万物的观点。有玄远超逸之风的“竹林七贤”、淡泊名利“一箪食,一瓢饮”的颜回等古代文人体现的也就是这种崇尚精神自由、回归自然的生存境界。这种虽是一种天籁,但后天的陶冶亦可实现。真正的音乐与人的本身情感存在合而为一,一种高尚情操的忘我、提升,从而使人怡然自得、体悟着与天地万物齐一的永恒性。
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通过对音乐的体认和修养,快乐的气与天地相通、与万物合而为一,这时便正气充盈,生命就成为一种无尽的享受。由此我们应该知道,古人操琴的根本原因是修身养性,是在追求一种更贴近精神与灵魂、精神生命的生存方式。不可置疑,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难免存在见利忘义,追逐利润而人情淡薄、被苦所缚、道德败坏之人,更是需要在不断的对圣贤先哲效仿过程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君子之听音,非听其铿锵而已也,彼亦有所合之也”——所以一个有修养、文化的人,听音乐并不是听铿锵的声音而已,重要的是他领受音乐精神文化的理想,把它灌注到人、事、物里面,和人、事、物合而为一,然后再把自己的身心情怀扩大,使人得到了归宿、满足、身心的平和。
因此,对极其重人文价值、自我性情升华的中国古代先贤来说,古琴艺术就是其人生命境界的一种表征。好比如司马迁记载,孔子跟师襄子学琴,在不断的用心操练中所领会到的精神及见到自己一生奉行的“文王”,其實孔子在弹琴时就是以成就自我人格生命为目的。同样的,通过学古琴的熏习,我们就可以获得“修己以敬、敬人、敬天地、敬自然、敬先贤、敬圣人”[][3]的古琴特有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 张尚德.中国人是真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07.
[2]罗筠筠.中国琴学与美学[EB/OL].http://ch.sysu.edu.cn/
Hope/sites/guoxue/Item/699.aspx
[3]田 青.古琴的人文精神[J].中国音乐学,2010(4).
[4]李美燕.徐谷共《溪山琴况》中的儒道佛思想[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2).
[5]张雅琳.中国传统琴道的精神文化底蕴[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5(4) .
[6]万 毅.饶宗颐先生的琴学研究与“乐教”论[J].中山大学学报,2011(6).
(作者简介:余志琴(1988-),女,黎族,海南儋州人,贵州大学人文学院2011级中国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典认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