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转81页)
拓展新疆高校教育投融资的模式探讨*
周丽华 刘文翠
(新疆财经大学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2)
*本文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课题:新疆高等教育投融资问题研究,项目编号:XJEDU2005I34。
【摘要】新疆高校教育经费不足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严重瓶颈,高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政府获得社会收益,学生及家长获得预期经济与非经济收益,社会力量或自然人获得经济回报,高校获得社会地位和竞争力。按照“谁受益、谁分担”原则,建立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投融资体制,是缓解制约新疆高等教育发展资金瓶颈的关键。
【关键词】新疆;高校教育;投融资模式
The pattern making rubbings from exhibition Xinjia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ducation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is discussed
Zhou Lihua Liu Wencui
【Abstract】Xinjia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ducational appropriations is not worth becoming restricting the grave bottleneck that the person develops, higher education is the surely common product, the government gains society avails, the student and parents acquisition expect to economical and be not economy avails, societal forces or the natural man gains economy bringing back a repor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ains social position and competition. Who shares principle “according to that who benefits”, build budgetary allocations give first place to, investment and fund-raising systems raising educational funds through various channels, is to relieve the key restricting Xinjiang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ing the fund bottleneck.
【Key words】Xinjia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educated;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pattern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02-0080-02
新疆高校教育经费不足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严重瓶颈,按照“谁受益、谁分担”原则,建立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投融资体制,是缓解制约新疆高等教育发展资金瓶颈的关键。
1 增强立法,建立政府教育投资保障体系,改变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结构
虽然新疆高等教育的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已初步形成,但增加财政投入仍是解决高等教育经费短缺的首要措施。为确保政府教育投资,必须修订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建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教育投入保障体系;制定教育投资法,保障教育投资者的稳定来源和利益。一方面中央政府有必要利用财政再分配手段,把来源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定量财力纵向转移到比较贫困和落后的地区,使不同地区共享公共或准公共产业的溢出效应。另一方面,新疆自治区政府应依法把“三个增长”原则体现到预算编制中,财政部门在安排年度预算时,要根据自治区高校发展目标,优先满足教育需要,依法落实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4%的比例目标,并尽快实现5%。同时,在生均教育经费不断增长的前提下,使预算内教育经费所占比率提高到60%以上。为此,政府要切实抓好教育经费的筹集工作与教育税费的征收,确保专款专用。要开辟新的教育服务税种,对购买高档商品开征教育税。除确定从事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为教育税收的纳税人外,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也要作为教育税的纳税人,使教育税的纳税人具有广泛性,同时也较好地体现教育税负担的公平合理性。
进一步提高自治区财政高校生均拨款的年增长速度,是改善新疆高校经费投入结构,促使高校由维持生存向良性发展转变的重要途径。2007年,新疆生均预算内事业费为4781.39元/生,是全国平均水平6546.04元/生的73%。生均公用事业经费的超低水平,是导致新疆高校目前“只求生存,不求发展”的主要原因。预算内生均拨款只能满足学校维持生存的人头费需要,是新疆高校在扩招之后无法进行相应的校舍改扩建与教学仪器设备更新的主要原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是新疆高校无力建立“待遇引人与待遇留人、事业引人与事业留人”机制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建立新疆高校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就需要自治区财政进一步提高高校生均拨款的年增长速度,缩小新疆高校生均教育经费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
2 健全大学生资助体系,完善高等教育成本个人分担制度
按照“分担费用者受益”的原则,谁从教育中获得利益,谁就应当支付教育经费。在高等教育中国家、社会、企业、团体和个人都是收益主体,各方收益主体分担教育成本是经济和公平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实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向学生收取学费的同时,都以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为保证,使贫困家庭的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不因经济困难而欠交学费,影响高校发展。新疆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完善程度远远落后于世界各发达国家,虽然有奖、贷、勤、助、补、免等多种资助方式,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奖学金并不直接与特困生挂钩,高校勤工助学岗位相对有限,助、补、减几项需要政府和学校增加支出或减少收入,在政府拨款有限、学校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其覆盖面和资助额都难以满足困难学生的需要;助学贷款在实施过程中尚存在许多问题,如贷款资金来源不足,贷款环节和手续繁琐,缺乏个人信用体系作保障等。因此,政府必需尽快完善大学生资助体系。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包含多重资助手段和方式。由于国家助学贷款具有可回收性,可以节省资助本金,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并兼顾公平原则,因而成为我国大学生资助的主要形式。现行的助学贷款制度中,政府的责任只局限于承担学生在校期间贷款的财政贴息,对于承办商业银行坏账损失予以核销的承诺,在实践中由于程序烦琐难以实现。商业银行“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经营原则,决定了其不愿也不能给没有抵押或信用保证的无收益特困学生提供助学贷款,尤其是在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境况下更是如此。为消除银行借贷和学生贷款难的困境,应改变目前助学贷款由纯粹的商业银行办理的现状。
2.1 由政府、银行和学生共同出资建立助学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即:新疆财政部门给风险合作基金安排一定比例的配套资金,金融机构按经营国家教育贷款业务的税后收入的一定比例,为风险担保基金提供部分资金。通过建立高等教育贷款风险合作补偿基金,可以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使各方的收益与其所承担的风险分布更加合理,这样不仅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而且能提高银行的贷款意愿,减少道德风险,提高还款率,使国家、金融机构和学生三方对高等教育贷款的性质达成更好的共识。
2.2 扩大助学贷款银行数量,理顺贷款的各项条款。对现有助学贷款银行的分支机构下放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审批权限,提高审贷效率。鼓励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和其他中小金融机构为贫困生提供生源地和高校所在地贷款。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对各类不同情况的贫困生采取不同的借款上限、还款期限的贷款,并对未能及时还贷者实行恶意逃债、尚无还款能力等不同级别信贷管理。银校共同签订一份贷款合作协议补充条款,约定双方共同承担学生不能按时还款风险,以此形成正向激励机制。
2.3 建立社会信用征信体系,助学贷款与社会保险、商业银行之间实行联网,用制度保证助学贷款的还款。
2.4 建立政策性助学贷款制度,对一些确实无法提供担保、抵押的特困学生提供相应的助学贷款,以确保实现政府绝不允许出现一个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学生的目标。
3 建立健全教育融资体系,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
教育部规定高校可以向财政及上级主管部门借入财政周转金,也可以向银行及非金融机构贷款。但是由于新疆高校的负债率较高,加上很高的学费欠交率及政府拨款严重不足等原因,使高校银行贷款的偿还存在严重问题,政府为高校偿还贷款的现象时有发生。目前新疆高校的银行贷款不是用于高校发展的,而是为解决基本的拨款未到位而用于高校维持生存的。因此对于新疆高校而言,应力图从政策性融资、商业性融资及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上实现新疆教育融资多元化以解决当前高校经费紧张、贷款拖欠等问题。
3.1 建议组建教育银行,为教育投融资服务。教育银行的功能主要是集中和积聚教育资金,调剂教育资金余缺,加速教育资金投资周转,协调教育储蓄业务的发展,协调社会教育消费,便于对教育项目的评估和监督,避免教育经费的浪费。通过开办教育储蓄解决发展教育过程中的资金短缺的问题,这不但能够有效引导教育消费,为教育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且可以为银行业务运营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3.2 利用政策性融资工具,在扩大经费来源的同时,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如发行教育公债与利用国家开发银行的软贷款。美国现有41个州为缓解高等学校建设资金的不足而曾发行过教育公债。他们对教育国债项目实行专款专用,专户管理。教育公债项目按照国家有关招投标法进行,实行项目法人制度和工程监理制度。这些都为我国发行特种教育公债提供了有益的经验。用发行教育公债的方法拓宽高等教育经费的渠道,无疑是缓解高校大规模扩大招生,解决高校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困境的一种现实而可行之策。软贷款是开行发放的政策性长期贷款,期贷款使用期可达25~30年,利率较低,由政府提供贴息并由政府作贷款担保。显然这类贷款最适应高校发展的需要。
3.3 建立相应的政策支持体系,鼓励商业银行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贷款。中央银行应与中央政府紧密合作,对贷款资金来源、发放机构、申请程序、贷款担保、贷款储备、偿还办法、减免条件等做出规定,使贷款的管理操作规范化。同时考虑到对学校及学生发放贷款的安全性要高于商业性贷款,中央银行可以考虑降低这部分贷款的法定准备金额度。另外在对这部分贷款的税收上实施一定的优惠,降低金融机构的利率损失。由于地方性金融机构对于发放教育贷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地方政府应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贴息等优惠政策鼓励地方金融机构积极从事教育贷款业务,同时应为当地高校和学生的贷款提供担保,以减小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
3.4 采用BOT融资。BOT形式是指各级政府可以将某块地皮或新建校舍特许给国内外的私营机构,由他们在一定的期限内运营高等教育,在期限内允许其获得收益并收回投资。在特许期限满后,所有实物资产所有权必须无偿转移给政府。这种融资形式对于减轻政府教育财政压力、增加教育选择将起到良好的补救作用。
4 拓宽社会筹资渠道,提高高校自我发展能力
高校必须改变对政府的过分依赖,积极拓宽社会筹资渠道。在一些发达国家,社会捐赠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主要渠道,而在新疆高校吸收的捐赠数量相当有限,在高校经费来源结构中其所占比例很小。从发展趋势来看,社会捐赠将成为高校重要的筹资渠道,对缓解高校经费紧张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自治区政府亦应尽快出台社会捐赠的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个人和社会捐资助学,从而使高校摆脱资金来源不足的尴尬局面。同时,高校与企业的产学合作也是弥补办学经费不足的有效渠道。高校要充分发挥人才密集的优势,面向社会,积极进行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为社会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增加经费来源;利用高校科研优势,积极与企业联合进行科研创新合作,加速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通过专利或专有技术与具有较强市场开发能力的企业合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专业化运作,抢占市场,获得市场回报。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教育部.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规定》(1999)
[2]财政部、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助学贷款管理的若干意见》(1999)
[3]财政部、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助学贷款管理的补充意见》(2000)
[4]财政部、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向国务院上报.《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发展有关政策措施的请示报告》(2004)
【摘要】职业生涯辅导作为一种全新的就业指导模式起源于美国。在美国,职业生涯辅导经历了从职业指导阶段到生涯指导阶段,产生了有关生涯的发展理论、生涯选择等理论。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进行美国高校生涯辅导研究,了解生涯辅导方案以便促进我国大学生生涯发展理论研究,可以为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涯辅导;生涯辅导理论;比较研究
Sino-US learns the comparison go into that
occupation career tutors enthusiastically
Yang Xin Liu Chao
【Abstract】Occupation career tutors action once growing the brand-new vocational counsel pattern coming from USA. Have tutored go through in USA, occupation career guiding a stage from vocational guide stage to career, have produced development theory, career about career choice waiting for theory. Face at present austere employment circumstanc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reer tutors USA who is in progress studying, know career tutoring a scheme studying to boost our country learning career enthusiastically developing theory, can be that our count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vocational counsel job provides a reference.
【Key words】Career is tutored; Career tutor theory; Comparison go into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02-0082-03
生涯的英文为career,从词源看,来自罗马字 Via carraria及拉丁文 carus,均有古代战车之意;在希腊语中有“疯狂竞赛精神”的意思,后来引申为道路。目前学术界大多认同生涯发展学者舒伯在1976年的定义:“生涯是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和历程,它统合了人的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型态。”所谓生涯规划,是指能让人充分认识自己,客观分析环境,科学确立目标,正确选择职业,并运用适当的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克服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避免人生的陷阱,获得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快乐。从这些定义不难看出,在人的生涯中,一个核心要素就是职业,如何选择职业是始终贯穿在人生规划旅程中的一个主题。
生涯辅导(career guidance)是指依据一套有系统的辅导计划,通过辅导人员的协助,引导个人探究、评判并整合运用有关的知识、经验而开展的活动。在职业生涯辅导理论和实践发展方面,美国高校教育有着比较成功的经验。对美国高校生涯辅导进行研究,可以从中借鉴一些先进的教育管理方法,以便帮助我国高校做好生涯辅导工作,对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提供帮助,为建立适合我国的高校生涯辅导体系和方案提供参考。
1 生涯辅导在美国的发展历程
1.1 早期职业指导运动。
职业指导的另一个名字是就业指导,它作为一种专门的社会服务工作和研究课题,最早起源于美国早在1894年就有人推行就业指导。1907年,美国密歇根州一所公立学校的总监戴维斯首创系统化的辅导计划。工业革命之后的美国人口迅速膨胀,大量农业人员和外国移民纷纷涌入。为对这些人员进行教育以促进就业,美国的帕森斯首先使用了“就业指导”的概念。他于1909年完成著作《Choosing a Vocation》一书,并在波士顿建立职业局,教导人们不要只是“找工作”,而是要“选择职业”。为更好地进行研究,帕森斯设计了很多问卷调查,亲自参与职业指导实践活动。
帕森斯的工作在当时美国社会引起了极大的反响。1911年美国出版了第一份“职业辅导通讯”;同年,哈佛大学在世界上首开先河,在大学生中开设就业指导课;1913年美国成立了全国职业辅导学会。根据当时美国的社会背景,学校里的职业指导工作主要是收集和整理各种相关的职业信息资料,并且把这些资料组合成正式的课程,再传授给学生。
1.2 职业指导的发展。
职业指导的发展是同心理测验运动分不开的。1905年Binet和Simon出版了智力测验;1916年由Termen修正为史比智力量表;1927年标准化的职业兴趣量表——斯特朗职业兴趣量表诞生;1928年Hull出版了性向测验。这些都为后来的职业生涯发展辅导奠定了基础。通过这些心理测验运动,职业指导人员可以运用一些新的工具,帮助人们系统地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人格特质等等,从而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职业。美国政府1933年成立了联邦政府就业服务处,编制了《职业分类词典》,开展各种职业指导研究,以便充分发挥职业指导功能。此外,在帕森斯基础上,在明尼苏达大学从事学生辅导工作的威廉姆逊创办“明尼苏达辅导学派”,提出了指导咨询的三种方法,即直接建议、说服和解释。威廉姆逊的贡献不仅是进一步发展了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而且提出系统的“咨询方法”,对后来的职业生涯辅导发展具有很大影响。
1.3 职业指导向职业辅导的转变。
在帕森斯之后的30~40年代,美国学术界对有关职业内涵的分析与研究超越了对求职者内在各种心理特质的分析与研究。到了50年代,社会和经济的变迁使得职业指导的重点由职业资料分析转移到重视个人特质上来。其中一个重要影响来自于罗杰斯的理论。1942年,罗杰斯出版了《心理咨询和心理疗法》,在书中提出了以当事人为中心的方法。他主张采取非指示性的技术路线,其原则就是在心理咨询领域影响广泛的不主动、不判断、不指导的“三不原则”。在他的影响下,对个人发展的重视远远超过了对职业信息的提供。1951年罗杰斯又出版了《当事人中心疗法》,标志着“非指导学派”的理论走向成熟。在这一过程中职业指导理念实现了向职业辅导的转变,即帮助的方式由“指导”向“非指导式”的咨询发展向人性化的方向转变。
1.4 职业辅导的重新定义。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职业指导经历了两个重大变化,不仅由职业指导概念向职业辅导概念转变,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职业指导由静态的、一次性完成向发展的、多次完成的职业选择转变,引起这个重大转变的主要人物是舒伯。
1951年,舒伯以自我心理学的观点,给职业辅导下了一个新的定义,他认为职业辅导即协助个人发展并接受统整的自我形象,同时发展合适的职业角色形象,使个人在现实世界中经受考验,并转化为实际的事实(职业),以满足个人的需要,同时造福社会。自从舒伯重新定义职业辅导之后,“生涯”的概念逐渐被引入到职业辅导领域中。传统的职业辅导概念局限于工作本身的选择,而且偏重于人与事的搭配,忽略了与工作有关的个人情绪与人格因素。随着时代的变迁,个人整体的生活有了重大改变人的发展得到重视过去狭义的概念得到扩展,以个人发展为中心的观点为更多的人所重视和接受。生涯辅导的概念渐渐取代职业辅导。
1.5 生涯教育运动的兴起。
1960年后期,在学校教育情境中为学生提供生涯辅导已演变成风起云涌的“生涯教育”(career education)运动,其主要焦点在于将学校中所学的学科同探索自我与未来工作的活动相连接。1984年,美国“国家职业指导协会”更名为“国家生涯发展协会”。1994年通过的《学校工作机会法》适用于所有从幼儿园到各级学院的学生,其目的是为所有学生提供职业准备,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全球化和知识化的社会。近几年由于劳动力市场出现极其复杂的变化,人才竞争趋向白热化状态,生涯教育在美国又掀高潮。美国教育界对生涯教育下了各种定义,可以将其要点归纳如下:生涯教育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历程,也是一种统整的教育构想,它透过生涯认知、生涯安置、生涯进步等步骤,培养学生的生涯能力;生涯教育是以发挥学生天赋的才能为目标,其重点放在人的全部生涯上,使个体从幼儿园到成年能逐渐自我引导的能力,生涯教育的最终结果旨在让每位学生过上适合自身特点的美满生活。换言之生涯教育包括人一生的全部教育活动历程。生涯教育运动的发起将生涯辅导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生涯辅导的发展史上留下重重一笔。
2 职业生涯辅导在我国大陆的发展
2.1 我国职业生涯辅导发展现状。
在我国,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早在1916年就开始着手高校就业辅导工作,1923年正式成立了职业指导委员会,拉开了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序幕;1925年出版了《职业指导实施》一书,记录下我国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历史。之后,国内许多学校都陆续设立了就业指导机构。
随着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制度由“统一分配”向“双向选择”、再向“自主择业”的变革,大学生就业指导普遍得到了加强,但其内容主要集中在政策介绍、择业技巧、就业信息等方面。这与大学生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适应新的就业机制和社会职业环境有较大差距,严峻的现实已经使得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迫在眉睫。
2.2 国内高校职业生涯辅导不足之处。
通过中美高校职业生涯辅导比较,可以归纳出我国高校生涯辅导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两点:
2.2.1 职业教育起步比较晚。美国在小学就开设职业生涯教育的相关课程,让学生从小就树立职业意识,接触各行各业职业信息,了解当今世界不同的职业范畴,从而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而我国由于一些传统的教育弊端,应试教育的思想指导整个大学前阶段的教育。进入大学之前,在进行关系到人生中今后的职业选择的专业报考时,许多学生缺乏自我了解,缺少专业指导,有的是听从父母或老师的建议,根据被录取的可能性大小进行学校和专业的选择。等到了大学,接受最多的也是专业文化课的教育,遇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更换的几率低、难度大,重新做选择已经不可能。另外,高校职业教育不应仅针对毕业班学生,而要针对不同年级开展不同的职业生涯辅导活动。从大一开始,学校就要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要为今后的大学四年找出一个重心和定位。
2.2.2 我国高校职业教育缺乏一个系统性的合作机构。从就业指导人员情况来看,他们不够专业,就业指导机构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团队,而国外很多学校不同的学院就有不同的就业指导办。此外,很多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并没有发挥实效,就业课变成了枯燥的文化课。国内高校采用的仍然是就业指导模式,而非以人为本的职业生涯辅导模式。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真正发挥高校职业辅导功能,帮助大学生充实无悔地度过大学时光,找到人生目标,这是我们现代社会高等教育所面对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现实问题。
3 合理借鉴经验,加强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
3.1 转变观念,树立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核心的就业指导思想。
从学生发展角度来看,他们正处于职业探索阶段,需要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有个清晰的认识和良好的规划。单凭学生个人的经验和能力很难做好这一点,这就需要职业指导专家的帮助和指导,需要由具有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理论、科学测评手段的专家和实际工作者组成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咨询机构提出建议,进行跟踪辅导,不断激发创新精神,实现自我价值。
美国高校职业生涯辅导工作给我们的启示是:首先要从观念上走出把职业指导等同于就业安置的误区,转变思路,充实内涵,把就业指导的重心转向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意向、职业潜能、职业素质,尽早确立职业道路和事业目标,从而调整知识结构,弥补实践技能的欠缺,增强综合素质。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就业指导的现实效益,而且能够形成就业指导与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
3.2 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建设体系。
课程建设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由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是新近引入的理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对这一理论比较陌生。只有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方面的课程建设才能做好其他相关工作。
还有一点,就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咨询建设。由于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它会因个体的具体情况和所能依赖的条件不同而有所不同。课程建设只能起到普及知识理论的作用,具体到个人的人生定位和职业道路的选择时需要有个性化的咨询指导。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对未来职业世界仅有模糊的感性认识,只有加强面向个体、个性化的咨询辅导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职业辅导咨询可以视学校的具体情况设在就业指导中心或者心理健康中心,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咨询人员从事这项工作。
另外,要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测评建设。自我认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的能力、兴趣、个性等方面都会有一个感性上的、经验上的自我体察,但是这种自我的认识很多时候是有主观性的。因此,它还必须借助心理测量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科学的手段测评自我的能力、兴趣和个性,以建立一个更为科学、客观的自我观念。
3.3 设置灵活高效的职业指导机构。
完善的机构设置,可以为学生提供多层次的服务,比如帮助学生正确实现自我认知;指导学生运用专业为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定向;提供信息,帮助学生运用适当的策略得到满意的工作职位;进行各种形式的求职择业的指导和联系实习、业余工作等。和我国部分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大多数是党政干部、从事学生工作同时兼做就业指导的现状不同,美国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一般由专家来做,它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在美国高校,专门设有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员,并形成制度,以保证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在职业化前提下的专业化。
3.4 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全程化和社会化。
职业兴趣的培养和职业生涯教育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学生的就业与此前的学业、此后的职业和事业都是一个整体,需要进行系统的指导,缺乏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基础教育阶段大多数学校没有为学生提供过职业规划方面的教育,学校教育几乎没有把就业、创业纳入自己的教学计划。因此,不仅是大学就业指导教育应该从高校毕业班向低年级辐射,而且从中小学起就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实现职业规划指导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大学毕业生职业意识的形成与学校、家庭及社会的教育是密切相关的,因此,高校的职业规划指导与社会的就业和职业指导应该相互渗透。高校要与社会结合,探索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的职业规划模式应该向前向后延伸,尽早实现职业规划指导的全程化、社会化。
大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选择职业很重要,选择职业就是选择未来的自己。”如何选择职业,如何选择未来的自己,是当代大学生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高校职业生涯辅导不仅承担着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问题,更多的职责是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找到真正的自我,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职业生涯辅导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通过研究美国高校职业生涯辅导,在借鉴其经验的同时,还要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在现实的教育体制下寻找切实可行的方案。
参考文献
[1]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2]冯观富.教育心理辅导精解(上册)[M].(台湾)心理出版社.1993.8
[3]现代教育报[N].2006[2006-03-10]
[4]李宝莹.谈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2(3):29
拓展新疆高校教育投融资的模式探讨*
周丽华 刘文翠
(新疆财经大学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2)
*本文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课题:新疆高等教育投融资问题研究,项目编号:XJEDU2005I34。
【摘要】新疆高校教育经费不足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严重瓶颈,高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政府获得社会收益,学生及家长获得预期经济与非经济收益,社会力量或自然人获得经济回报,高校获得社会地位和竞争力。按照“谁受益、谁分担”原则,建立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投融资体制,是缓解制约新疆高等教育发展资金瓶颈的关键。
【关键词】新疆;高校教育;投融资模式
The pattern making rubbings from exhibition Xinjia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ducation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is discussed
Zhou Lihua Liu Wencui
【Abstract】Xinjia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ducational appropriations is not worth becoming restricting the grave bottleneck that the person develops, higher education is the surely common product, the government gains society avails, the student and parents acquisition expect to economical and be not economy avails, societal forces or the natural man gains economy bringing back a repor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ains social position and competition. Who shares principle “according to that who benefits”, build budgetary allocations give first place to, investment and fund-raising systems raising educational funds through various channels, is to relieve the key restricting Xinjiang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ing the fund bottleneck.
【Key words】Xinjia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educated;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pattern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02-0080-02
新疆高校教育经费不足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严重瓶颈,按照“谁受益、谁分担”原则,建立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投融资体制,是缓解制约新疆高等教育发展资金瓶颈的关键。
1 增强立法,建立政府教育投资保障体系,改变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结构
虽然新疆高等教育的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已初步形成,但增加财政投入仍是解决高等教育经费短缺的首要措施。为确保政府教育投资,必须修订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建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教育投入保障体系;制定教育投资法,保障教育投资者的稳定来源和利益。一方面中央政府有必要利用财政再分配手段,把来源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定量财力纵向转移到比较贫困和落后的地区,使不同地区共享公共或准公共产业的溢出效应。另一方面,新疆自治区政府应依法把“三个增长”原则体现到预算编制中,财政部门在安排年度预算时,要根据自治区高校发展目标,优先满足教育需要,依法落实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4%的比例目标,并尽快实现5%。同时,在生均教育经费不断增长的前提下,使预算内教育经费所占比率提高到60%以上。为此,政府要切实抓好教育经费的筹集工作与教育税费的征收,确保专款专用。要开辟新的教育服务税种,对购买高档商品开征教育税。除确定从事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为教育税收的纳税人外,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也要作为教育税的纳税人,使教育税的纳税人具有广泛性,同时也较好地体现教育税负担的公平合理性。
进一步提高自治区财政高校生均拨款的年增长速度,是改善新疆高校经费投入结构,促使高校由维持生存向良性发展转变的重要途径。2007年,新疆生均预算内事业费为4781.39元/生,是全国平均水平6546.04元/生的73%。生均公用事业经费的超低水平,是导致新疆高校目前“只求生存,不求发展”的主要原因。预算内生均拨款只能满足学校维持生存的人头费需要,是新疆高校在扩招之后无法进行相应的校舍改扩建与教学仪器设备更新的主要原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是新疆高校无力建立“待遇引人与待遇留人、事业引人与事业留人”机制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建立新疆高校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就需要自治区财政进一步提高高校生均拨款的年增长速度,缩小新疆高校生均教育经费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
2 健全大学生资助体系,完善高等教育成本个人分担制度
按照“分担费用者受益”的原则,谁从教育中获得利益,谁就应当支付教育经费。在高等教育中国家、社会、企业、团体和个人都是收益主体,各方收益主体分担教育成本是经济和公平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实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向学生收取学费的同时,都以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为保证,使贫困家庭的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不因经济困难而欠交学费,影响高校发展。新疆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完善程度远远落后于世界各发达国家,虽然有奖、贷、勤、助、补、免等多种资助方式,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奖学金并不直接与特困生挂钩,高校勤工助学岗位相对有限,助、补、减几项需要政府和学校增加支出或减少收入,在政府拨款有限、学校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其覆盖面和资助额都难以满足困难学生的需要;助学贷款在实施过程中尚存在许多问题,如贷款资金来源不足,贷款环节和手续繁琐,缺乏个人信用体系作保障等。因此,政府必需尽快完善大学生资助体系。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包含多重资助手段和方式。由于国家助学贷款具有可回收性,可以节省资助本金,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并兼顾公平原则,因而成为我国大学生资助的主要形式。现行的助学贷款制度中,政府的责任只局限于承担学生在校期间贷款的财政贴息,对于承办商业银行坏账损失予以核销的承诺,在实践中由于程序烦琐难以实现。商业银行“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经营原则,决定了其不愿也不能给没有抵押或信用保证的无收益特困学生提供助学贷款,尤其是在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境况下更是如此。为消除银行借贷和学生贷款难的困境,应改变目前助学贷款由纯粹的商业银行办理的现状。
2.1 由政府、银行和学生共同出资建立助学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即:新疆财政部门给风险合作基金安排一定比例的配套资金,金融机构按经营国家教育贷款业务的税后收入的一定比例,为风险担保基金提供部分资金。通过建立高等教育贷款风险合作补偿基金,可以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使各方的收益与其所承担的风险分布更加合理,这样不仅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而且能提高银行的贷款意愿,减少道德风险,提高还款率,使国家、金融机构和学生三方对高等教育贷款的性质达成更好的共识。
2.2 扩大助学贷款银行数量,理顺贷款的各项条款。对现有助学贷款银行的分支机构下放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审批权限,提高审贷效率。鼓励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和其他中小金融机构为贫困生提供生源地和高校所在地贷款。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对各类不同情况的贫困生采取不同的借款上限、还款期限的贷款,并对未能及时还贷者实行恶意逃债、尚无还款能力等不同级别信贷管理。银校共同签订一份贷款合作协议补充条款,约定双方共同承担学生不能按时还款风险,以此形成正向激励机制。
2.3 建立社会信用征信体系,助学贷款与社会保险、商业银行之间实行联网,用制度保证助学贷款的还款。
2.4 建立政策性助学贷款制度,对一些确实无法提供担保、抵押的特困学生提供相应的助学贷款,以确保实现政府绝不允许出现一个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学生的目标。
3 建立健全教育融资体系,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
教育部规定高校可以向财政及上级主管部门借入财政周转金,也可以向银行及非金融机构贷款。但是由于新疆高校的负债率较高,加上很高的学费欠交率及政府拨款严重不足等原因,使高校银行贷款的偿还存在严重问题,政府为高校偿还贷款的现象时有发生。目前新疆高校的银行贷款不是用于高校发展的,而是为解决基本的拨款未到位而用于高校维持生存的。因此对于新疆高校而言,应力图从政策性融资、商业性融资及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上实现新疆教育融资多元化以解决当前高校经费紧张、贷款拖欠等问题。
3.1 建议组建教育银行,为教育投融资服务。教育银行的功能主要是集中和积聚教育资金,调剂教育资金余缺,加速教育资金投资周转,协调教育储蓄业务的发展,协调社会教育消费,便于对教育项目的评估和监督,避免教育经费的浪费。通过开办教育储蓄解决发展教育过程中的资金短缺的问题,这不但能够有效引导教育消费,为教育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且可以为银行业务运营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3.2 利用政策性融资工具,在扩大经费来源的同时,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如发行教育公债与利用国家开发银行的软贷款。美国现有41个州为缓解高等学校建设资金的不足而曾发行过教育公债。他们对教育国债项目实行专款专用,专户管理。教育公债项目按照国家有关招投标法进行,实行项目法人制度和工程监理制度。这些都为我国发行特种教育公债提供了有益的经验。用发行教育公债的方法拓宽高等教育经费的渠道,无疑是缓解高校大规模扩大招生,解决高校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困境的一种现实而可行之策。软贷款是开行发放的政策性长期贷款,期贷款使用期可达25~30年,利率较低,由政府提供贴息并由政府作贷款担保。显然这类贷款最适应高校发展的需要。
3.3 建立相应的政策支持体系,鼓励商业银行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贷款。中央银行应与中央政府紧密合作,对贷款资金来源、发放机构、申请程序、贷款担保、贷款储备、偿还办法、减免条件等做出规定,使贷款的管理操作规范化。同时考虑到对学校及学生发放贷款的安全性要高于商业性贷款,中央银行可以考虑降低这部分贷款的法定准备金额度。另外在对这部分贷款的税收上实施一定的优惠,降低金融机构的利率损失。由于地方性金融机构对于发放教育贷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地方政府应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贴息等优惠政策鼓励地方金融机构积极从事教育贷款业务,同时应为当地高校和学生的贷款提供担保,以减小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
3.4 采用BOT融资。BOT形式是指各级政府可以将某块地皮或新建校舍特许给国内外的私营机构,由他们在一定的期限内运营高等教育,在期限内允许其获得收益并收回投资。在特许期限满后,所有实物资产所有权必须无偿转移给政府。这种融资形式对于减轻政府教育财政压力、增加教育选择将起到良好的补救作用。
4 拓宽社会筹资渠道,提高高校自我发展能力
高校必须改变对政府的过分依赖,积极拓宽社会筹资渠道。在一些发达国家,社会捐赠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主要渠道,而在新疆高校吸收的捐赠数量相当有限,在高校经费来源结构中其所占比例很小。从发展趋势来看,社会捐赠将成为高校重要的筹资渠道,对缓解高校经费紧张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自治区政府亦应尽快出台社会捐赠的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个人和社会捐资助学,从而使高校摆脱资金来源不足的尴尬局面。同时,高校与企业的产学合作也是弥补办学经费不足的有效渠道。高校要充分发挥人才密集的优势,面向社会,积极进行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为社会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增加经费来源;利用高校科研优势,积极与企业联合进行科研创新合作,加速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通过专利或专有技术与具有较强市场开发能力的企业合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专业化运作,抢占市场,获得市场回报。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教育部.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规定》(1999)
[2]财政部、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助学贷款管理的若干意见》(1999)
[3]财政部、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助学贷款管理的补充意见》(2000)
[4]财政部、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向国务院上报.《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发展有关政策措施的请示报告》(2004)
【摘要】职业生涯辅导作为一种全新的就业指导模式起源于美国。在美国,职业生涯辅导经历了从职业指导阶段到生涯指导阶段,产生了有关生涯的发展理论、生涯选择等理论。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进行美国高校生涯辅导研究,了解生涯辅导方案以便促进我国大学生生涯发展理论研究,可以为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涯辅导;生涯辅导理论;比较研究
Sino-US learns the comparison go into that
occupation career tutors enthusiastically
Yang Xin Liu Chao
【Abstract】Occupation career tutors action once growing the brand-new vocational counsel pattern coming from USA. Have tutored go through in USA, occupation career guiding a stage from vocational guide stage to career, have produced development theory, career about career choice waiting for theory. Face at present austere employment circumstanc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reer tutors USA who is in progress studying, know career tutoring a scheme studying to boost our country learning career enthusiastically developing theory, can be that our count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vocational counsel job provides a reference.
【Key words】Career is tutored; Career tutor theory; Comparison go into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02-0082-03
生涯的英文为career,从词源看,来自罗马字 Via carraria及拉丁文 carus,均有古代战车之意;在希腊语中有“疯狂竞赛精神”的意思,后来引申为道路。目前学术界大多认同生涯发展学者舒伯在1976年的定义:“生涯是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和历程,它统合了人的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型态。”所谓生涯规划,是指能让人充分认识自己,客观分析环境,科学确立目标,正确选择职业,并运用适当的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克服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避免人生的陷阱,获得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快乐。从这些定义不难看出,在人的生涯中,一个核心要素就是职业,如何选择职业是始终贯穿在人生规划旅程中的一个主题。
生涯辅导(career guidance)是指依据一套有系统的辅导计划,通过辅导人员的协助,引导个人探究、评判并整合运用有关的知识、经验而开展的活动。在职业生涯辅导理论和实践发展方面,美国高校教育有着比较成功的经验。对美国高校生涯辅导进行研究,可以从中借鉴一些先进的教育管理方法,以便帮助我国高校做好生涯辅导工作,对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提供帮助,为建立适合我国的高校生涯辅导体系和方案提供参考。
1 生涯辅导在美国的发展历程
1.1 早期职业指导运动。
职业指导的另一个名字是就业指导,它作为一种专门的社会服务工作和研究课题,最早起源于美国早在1894年就有人推行就业指导。1907年,美国密歇根州一所公立学校的总监戴维斯首创系统化的辅导计划。工业革命之后的美国人口迅速膨胀,大量农业人员和外国移民纷纷涌入。为对这些人员进行教育以促进就业,美国的帕森斯首先使用了“就业指导”的概念。他于1909年完成著作《Choosing a Vocation》一书,并在波士顿建立职业局,教导人们不要只是“找工作”,而是要“选择职业”。为更好地进行研究,帕森斯设计了很多问卷调查,亲自参与职业指导实践活动。
帕森斯的工作在当时美国社会引起了极大的反响。1911年美国出版了第一份“职业辅导通讯”;同年,哈佛大学在世界上首开先河,在大学生中开设就业指导课;1913年美国成立了全国职业辅导学会。根据当时美国的社会背景,学校里的职业指导工作主要是收集和整理各种相关的职业信息资料,并且把这些资料组合成正式的课程,再传授给学生。
1.2 职业指导的发展。
职业指导的发展是同心理测验运动分不开的。1905年Binet和Simon出版了智力测验;1916年由Termen修正为史比智力量表;1927年标准化的职业兴趣量表——斯特朗职业兴趣量表诞生;1928年Hull出版了性向测验。这些都为后来的职业生涯发展辅导奠定了基础。通过这些心理测验运动,职业指导人员可以运用一些新的工具,帮助人们系统地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人格特质等等,从而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职业。美国政府1933年成立了联邦政府就业服务处,编制了《职业分类词典》,开展各种职业指导研究,以便充分发挥职业指导功能。此外,在帕森斯基础上,在明尼苏达大学从事学生辅导工作的威廉姆逊创办“明尼苏达辅导学派”,提出了指导咨询的三种方法,即直接建议、说服和解释。威廉姆逊的贡献不仅是进一步发展了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而且提出系统的“咨询方法”,对后来的职业生涯辅导发展具有很大影响。
1.3 职业指导向职业辅导的转变。
在帕森斯之后的30~40年代,美国学术界对有关职业内涵的分析与研究超越了对求职者内在各种心理特质的分析与研究。到了50年代,社会和经济的变迁使得职业指导的重点由职业资料分析转移到重视个人特质上来。其中一个重要影响来自于罗杰斯的理论。1942年,罗杰斯出版了《心理咨询和心理疗法》,在书中提出了以当事人为中心的方法。他主张采取非指示性的技术路线,其原则就是在心理咨询领域影响广泛的不主动、不判断、不指导的“三不原则”。在他的影响下,对个人发展的重视远远超过了对职业信息的提供。1951年罗杰斯又出版了《当事人中心疗法》,标志着“非指导学派”的理论走向成熟。在这一过程中职业指导理念实现了向职业辅导的转变,即帮助的方式由“指导”向“非指导式”的咨询发展向人性化的方向转变。
1.4 职业辅导的重新定义。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职业指导经历了两个重大变化,不仅由职业指导概念向职业辅导概念转变,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职业指导由静态的、一次性完成向发展的、多次完成的职业选择转变,引起这个重大转变的主要人物是舒伯。
1951年,舒伯以自我心理学的观点,给职业辅导下了一个新的定义,他认为职业辅导即协助个人发展并接受统整的自我形象,同时发展合适的职业角色形象,使个人在现实世界中经受考验,并转化为实际的事实(职业),以满足个人的需要,同时造福社会。自从舒伯重新定义职业辅导之后,“生涯”的概念逐渐被引入到职业辅导领域中。传统的职业辅导概念局限于工作本身的选择,而且偏重于人与事的搭配,忽略了与工作有关的个人情绪与人格因素。随着时代的变迁,个人整体的生活有了重大改变人的发展得到重视过去狭义的概念得到扩展,以个人发展为中心的观点为更多的人所重视和接受。生涯辅导的概念渐渐取代职业辅导。
1.5 生涯教育运动的兴起。
1960年后期,在学校教育情境中为学生提供生涯辅导已演变成风起云涌的“生涯教育”(career education)运动,其主要焦点在于将学校中所学的学科同探索自我与未来工作的活动相连接。1984年,美国“国家职业指导协会”更名为“国家生涯发展协会”。1994年通过的《学校工作机会法》适用于所有从幼儿园到各级学院的学生,其目的是为所有学生提供职业准备,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全球化和知识化的社会。近几年由于劳动力市场出现极其复杂的变化,人才竞争趋向白热化状态,生涯教育在美国又掀高潮。美国教育界对生涯教育下了各种定义,可以将其要点归纳如下:生涯教育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历程,也是一种统整的教育构想,它透过生涯认知、生涯安置、生涯进步等步骤,培养学生的生涯能力;生涯教育是以发挥学生天赋的才能为目标,其重点放在人的全部生涯上,使个体从幼儿园到成年能逐渐自我引导的能力,生涯教育的最终结果旨在让每位学生过上适合自身特点的美满生活。换言之生涯教育包括人一生的全部教育活动历程。生涯教育运动的发起将生涯辅导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生涯辅导的发展史上留下重重一笔。
2 职业生涯辅导在我国大陆的发展
2.1 我国职业生涯辅导发展现状。
在我国,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早在1916年就开始着手高校就业辅导工作,1923年正式成立了职业指导委员会,拉开了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序幕;1925年出版了《职业指导实施》一书,记录下我国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历史。之后,国内许多学校都陆续设立了就业指导机构。
随着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制度由“统一分配”向“双向选择”、再向“自主择业”的变革,大学生就业指导普遍得到了加强,但其内容主要集中在政策介绍、择业技巧、就业信息等方面。这与大学生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适应新的就业机制和社会职业环境有较大差距,严峻的现实已经使得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迫在眉睫。
2.2 国内高校职业生涯辅导不足之处。
通过中美高校职业生涯辅导比较,可以归纳出我国高校生涯辅导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两点:
2.2.1 职业教育起步比较晚。美国在小学就开设职业生涯教育的相关课程,让学生从小就树立职业意识,接触各行各业职业信息,了解当今世界不同的职业范畴,从而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而我国由于一些传统的教育弊端,应试教育的思想指导整个大学前阶段的教育。进入大学之前,在进行关系到人生中今后的职业选择的专业报考时,许多学生缺乏自我了解,缺少专业指导,有的是听从父母或老师的建议,根据被录取的可能性大小进行学校和专业的选择。等到了大学,接受最多的也是专业文化课的教育,遇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更换的几率低、难度大,重新做选择已经不可能。另外,高校职业教育不应仅针对毕业班学生,而要针对不同年级开展不同的职业生涯辅导活动。从大一开始,学校就要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要为今后的大学四年找出一个重心和定位。
2.2.2 我国高校职业教育缺乏一个系统性的合作机构。从就业指导人员情况来看,他们不够专业,就业指导机构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团队,而国外很多学校不同的学院就有不同的就业指导办。此外,很多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并没有发挥实效,就业课变成了枯燥的文化课。国内高校采用的仍然是就业指导模式,而非以人为本的职业生涯辅导模式。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真正发挥高校职业辅导功能,帮助大学生充实无悔地度过大学时光,找到人生目标,这是我们现代社会高等教育所面对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现实问题。
3 合理借鉴经验,加强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
3.1 转变观念,树立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核心的就业指导思想。
从学生发展角度来看,他们正处于职业探索阶段,需要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有个清晰的认识和良好的规划。单凭学生个人的经验和能力很难做好这一点,这就需要职业指导专家的帮助和指导,需要由具有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理论、科学测评手段的专家和实际工作者组成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咨询机构提出建议,进行跟踪辅导,不断激发创新精神,实现自我价值。
美国高校职业生涯辅导工作给我们的启示是:首先要从观念上走出把职业指导等同于就业安置的误区,转变思路,充实内涵,把就业指导的重心转向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意向、职业潜能、职业素质,尽早确立职业道路和事业目标,从而调整知识结构,弥补实践技能的欠缺,增强综合素质。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就业指导的现实效益,而且能够形成就业指导与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
3.2 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建设体系。
课程建设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由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是新近引入的理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对这一理论比较陌生。只有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方面的课程建设才能做好其他相关工作。
还有一点,就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咨询建设。由于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它会因个体的具体情况和所能依赖的条件不同而有所不同。课程建设只能起到普及知识理论的作用,具体到个人的人生定位和职业道路的选择时需要有个性化的咨询指导。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对未来职业世界仅有模糊的感性认识,只有加强面向个体、个性化的咨询辅导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职业辅导咨询可以视学校的具体情况设在就业指导中心或者心理健康中心,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咨询人员从事这项工作。
另外,要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测评建设。自我认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的能力、兴趣、个性等方面都会有一个感性上的、经验上的自我体察,但是这种自我的认识很多时候是有主观性的。因此,它还必须借助心理测量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科学的手段测评自我的能力、兴趣和个性,以建立一个更为科学、客观的自我观念。
3.3 设置灵活高效的职业指导机构。
完善的机构设置,可以为学生提供多层次的服务,比如帮助学生正确实现自我认知;指导学生运用专业为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定向;提供信息,帮助学生运用适当的策略得到满意的工作职位;进行各种形式的求职择业的指导和联系实习、业余工作等。和我国部分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大多数是党政干部、从事学生工作同时兼做就业指导的现状不同,美国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一般由专家来做,它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在美国高校,专门设有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员,并形成制度,以保证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在职业化前提下的专业化。
3.4 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全程化和社会化。
职业兴趣的培养和职业生涯教育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学生的就业与此前的学业、此后的职业和事业都是一个整体,需要进行系统的指导,缺乏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基础教育阶段大多数学校没有为学生提供过职业规划方面的教育,学校教育几乎没有把就业、创业纳入自己的教学计划。因此,不仅是大学就业指导教育应该从高校毕业班向低年级辐射,而且从中小学起就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实现职业规划指导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大学毕业生职业意识的形成与学校、家庭及社会的教育是密切相关的,因此,高校的职业规划指导与社会的就业和职业指导应该相互渗透。高校要与社会结合,探索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的职业规划模式应该向前向后延伸,尽早实现职业规划指导的全程化、社会化。
大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选择职业很重要,选择职业就是选择未来的自己。”如何选择职业,如何选择未来的自己,是当代大学生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高校职业生涯辅导不仅承担着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问题,更多的职责是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找到真正的自我,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职业生涯辅导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通过研究美国高校职业生涯辅导,在借鉴其经验的同时,还要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在现实的教育体制下寻找切实可行的方案。
参考文献
[1]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2]冯观富.教育心理辅导精解(上册)[M].(台湾)心理出版社.1993.8
[3]现代教育报[N].2006[2006-03-10]
[4]李宝莹.谈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