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到底是真的爱读书,还是希望被别人认为自己爱读书
在刚刚过去的4月23日第22个世界读书日,不少人的朋友圈里,都出现了久违的书单分享,还有一本本崭新的图书被摊开摆拍的照片。
这种疑似对阅读的高度渴望,与残酷的数据形成了鲜明反差:2017年4月18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14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7%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多;2016年国民人均手机日接触时长为74.4分钟,所用时间是读书时间的3.7倍。
人们到底是真的爱读书,还是希望被别人认为自己爱读书?
从国内大大小小知名书店的日常经营情况来看,很多人并没有把这些书店当作购书看书的地方,而是当作一个环境优雅的公共场所,甚至是朋友圈里集赞照片的背景。他们多半是喜欢这里清新高雅的格调,所到之处皆是按动相机的快门声。
在厦门鼓浪屿这样的旅游胜地,一座弹丸小岛上竟然有数家书店,可来来往往的游客会有几人真心驻足阅读?人们喜欢的是坐在阳光下,在一杯红茶的曼妙香氛中,缓缓读上两行字,假装自己是个资深读客,而后转身投入到窗外飘着导游旗的队伍中。
一位媒体人曾经回忆他的大学同学,毕业后做生意结识了许多身价上亿的老板。同学读书人的身份,让那些有钱的老板在他面前很自卑。后来同学专门做起了给老板们配书的工作,老板不看书,但是需要书做装饰,每隔两个月还要换一次。一年下来,同学挣的钱比自己做生意挣的钱还多。
假装读书让买书与看书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彼此独立的两件事。与真正读书所获得的乐趣相比,很多人不得不承认“书非借不能读也”,如果能假装读过,也勉强不失一份可悲的虚荣。
假装在读书,成了人们在没有读书的愧疚中自我安慰的障眼法。它用虚荣心和零代价,平衡着许多人的心理诉求。用作家连岳的话来讲,“买部iPhone,得攒几个月钱;买辆好车,需要辛苦工作好几年;买套好房子,押上一生的时间未必够。假装自己在读书,成本几乎为零。难怪它是最多人装的事”。
2017年年初,亚马逊中国发布了上一年度中国阅读榜单及趋势报告。报告清晰地阐释了国内读者购买书籍的三大倾向。从单品热销扩散到作者系列丛书的大卖,到热门影视剧、雨果奖带动的购书风潮,再到纸质书与电子书联袂发力,看似繁荣的购书环境下,却有隐忧。
2016年全年,当当网的图书销售额已经冲到140亿元的市场规模。其中,销量达到1万册以上的图书共4967种。《追风筝的人》以近百万册的销量位居2016年畅销榜之首,《解忧杂货铺》《我们仨(新版)》分列其后。这些书常年依靠榜单高位的吸睛优势,以及大量豆瓣读书用户的高分评价积累,“抢夺”了一批批持从众心理的买书人,让买书这件事也应验了中国式过马路的“扎堆”效应。这与亚马逊的趋势报告不谋而合。
买书成了一种集体性活动,人们在“一生必读系列丛书”的推荐里深耕,唯恐自己在人群中间失去“高雅”话题的发言权。在“个性化阅读”的时代,这样的选择无疑折射出人们对阅读内容的需求出现了断层。大众宁愿相信销量数字,也不愿多花些时间在书店里挑选适合自己的书。
如果一味在假装阅读的风气里自欺欺人,“附庸风雅”的假读客们迟早会犯“我最喜欢的作家是春上村树”这种低级错误。
从“把读书放在首位”的以色列,到人均藏书100册的德国,从“爱书胜于电视”的瑞典,到“世界读书日”的发源国西班牙,再到“读书立国”的邻邦日本,读书大国的阅读氛围是靠全民养成的。上至耄耋老人,下到咿呀學语的儿童,整个社会的读书风气是牢牢建立在独立个体的精神需求之上的。
如果越来越多的人逐渐理解了,读书是自己的事,不是“有文化”的人才会做的事,读了书也不代表着会成为“有文化”的人,那么假装读书这种附庸风雅的行为,才会慢慢消失。真正用心读书的人,才会越来越多。
在刚刚过去的4月23日第22个世界读书日,不少人的朋友圈里,都出现了久违的书单分享,还有一本本崭新的图书被摊开摆拍的照片。
这种疑似对阅读的高度渴望,与残酷的数据形成了鲜明反差:2017年4月18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14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7%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多;2016年国民人均手机日接触时长为74.4分钟,所用时间是读书时间的3.7倍。
人们到底是真的爱读书,还是希望被别人认为自己爱读书?
从国内大大小小知名书店的日常经营情况来看,很多人并没有把这些书店当作购书看书的地方,而是当作一个环境优雅的公共场所,甚至是朋友圈里集赞照片的背景。他们多半是喜欢这里清新高雅的格调,所到之处皆是按动相机的快门声。
在厦门鼓浪屿这样的旅游胜地,一座弹丸小岛上竟然有数家书店,可来来往往的游客会有几人真心驻足阅读?人们喜欢的是坐在阳光下,在一杯红茶的曼妙香氛中,缓缓读上两行字,假装自己是个资深读客,而后转身投入到窗外飘着导游旗的队伍中。
一位媒体人曾经回忆他的大学同学,毕业后做生意结识了许多身价上亿的老板。同学读书人的身份,让那些有钱的老板在他面前很自卑。后来同学专门做起了给老板们配书的工作,老板不看书,但是需要书做装饰,每隔两个月还要换一次。一年下来,同学挣的钱比自己做生意挣的钱还多。
假装读书让买书与看书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彼此独立的两件事。与真正读书所获得的乐趣相比,很多人不得不承认“书非借不能读也”,如果能假装读过,也勉强不失一份可悲的虚荣。
假装在读书,成了人们在没有读书的愧疚中自我安慰的障眼法。它用虚荣心和零代价,平衡着许多人的心理诉求。用作家连岳的话来讲,“买部iPhone,得攒几个月钱;买辆好车,需要辛苦工作好几年;买套好房子,押上一生的时间未必够。假装自己在读书,成本几乎为零。难怪它是最多人装的事”。
2017年年初,亚马逊中国发布了上一年度中国阅读榜单及趋势报告。报告清晰地阐释了国内读者购买书籍的三大倾向。从单品热销扩散到作者系列丛书的大卖,到热门影视剧、雨果奖带动的购书风潮,再到纸质书与电子书联袂发力,看似繁荣的购书环境下,却有隐忧。
2016年全年,当当网的图书销售额已经冲到140亿元的市场规模。其中,销量达到1万册以上的图书共4967种。《追风筝的人》以近百万册的销量位居2016年畅销榜之首,《解忧杂货铺》《我们仨(新版)》分列其后。这些书常年依靠榜单高位的吸睛优势,以及大量豆瓣读书用户的高分评价积累,“抢夺”了一批批持从众心理的买书人,让买书这件事也应验了中国式过马路的“扎堆”效应。这与亚马逊的趋势报告不谋而合。
买书成了一种集体性活动,人们在“一生必读系列丛书”的推荐里深耕,唯恐自己在人群中间失去“高雅”话题的发言权。在“个性化阅读”的时代,这样的选择无疑折射出人们对阅读内容的需求出现了断层。大众宁愿相信销量数字,也不愿多花些时间在书店里挑选适合自己的书。
如果一味在假装阅读的风气里自欺欺人,“附庸风雅”的假读客们迟早会犯“我最喜欢的作家是春上村树”这种低级错误。
从“把读书放在首位”的以色列,到人均藏书100册的德国,从“爱书胜于电视”的瑞典,到“世界读书日”的发源国西班牙,再到“读书立国”的邻邦日本,读书大国的阅读氛围是靠全民养成的。上至耄耋老人,下到咿呀學语的儿童,整个社会的读书风气是牢牢建立在独立个体的精神需求之上的。
如果越来越多的人逐渐理解了,读书是自己的事,不是“有文化”的人才会做的事,读了书也不代表着会成为“有文化”的人,那么假装读书这种附庸风雅的行为,才会慢慢消失。真正用心读书的人,才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