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埙是乐器当中最独特的一种,其声幽深婉转,在悲戚沉闷的氛围当中有蕴含着一丝悠然,从那低沉的埙声当中,你不仅能够听出岁月的沧桑,同时还能够引发你的深思和怀旧之感。埙以及埙文化是从狩猎时期就传承和发展下来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形态,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历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当然,埙这种古代乐器,其自身的价值并不局限于本身的造型,更在于它背后所代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就目前来看,埙这种乐器经历过几千年的岁月磨砺依旧呈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说明这种乐器本身就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蕴含着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和文化。因此,作为后人,我们不能将其荒废,而是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予以继承和发展,充分发挥古埙当中所蕴含的有关哲学思想、文化氛围、审美鉴赏等内容。
一、源起
作为古代的一种乐器,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具有上千年历史。埙的最初起源应该是来源于人类的具体实践活动,是在人类进行劳动的过程中所逐渐研究和发明出来的一种气味,其最早的形态应该就是一种能够发生哨子声音的球形飞弹,这种飞弹上有小孔,通过对着球形飞弹上面的小孔进行吹气,进而发出声音,达到吸引或则惊吓野兽的目的,这也就是埙最初的来源。后来,有不少的古籍对早期的埙有了详尽的语言记载,这些古籍都属于比较早的古籍,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埙大约是在新石器时代起源的。埙的发展和其他器物一样,都有着自己的繁荣时期,而埙的繁荣时期基本是处在中国的夏商周时期,在这一时期,尤其从《诗经》这本比较著名的古籍当中我们不难发现,有关埙的记载和描述的诗句是有很多的,由此可见,埙在当时已经是一种重要的乐器。
(一)猎具说
在七千年前的原始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因此狩猎是人们赖以生存和生活的主要方式,而在狩猎时,一种球形的飞弹被人们广泛使用,而这种球形飞弹的优势,不仅在于制造简单,制作材料只需要利用石头或则骨制品就可以,而最大的優势在于这种飞弹在飞行的过程中能够发出“呜呜”的声音,从而模仿动物的叫声,达到打猎的目的。在对我国少数民族的一种哨子进行研究后发现,其主要是为了模仿母鹿的嘶鸣声,而这间接证明了埙最初被制作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打猎。
而这种打猎所用到的球形飞弹经过漫长的演变逐渐成为了埙的前身。就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一次考古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中国历史上所存在年限最悠久的乐器。
“图1-1”既为考古当中所发现的河姆渡陶埙图片,这种河姆渡陶埙就是在模仿球形飞弹的原型来制作的,从表面上看,它只是一块有一个小洞的普通石头,但是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在这块石头当中有一个圆形的孔洞,这正是由人工所凿刻出来的吹孔。
(二)玩具说
埙,是在劳动和娱乐之间的交互过程中所产生的。由于早期人类的娱乐活动比较少,而古埙这种器物无论是取材和制作都比较简单,因此备受古代人们的推崇,并逐渐成为了古代人交际娱乐的主要手段。通过对一些古书、典籍的查阅,我们会发现,这些古籍当中所记载的一些音乐所用的器物就是埙。由此可见,埙在古代有被称作是玩具的这一说法。
二、历史沿革
(一)史前时代
最早的埙被发现于甘肃地区,在此地区所发现的古埙,其不仅外形上比较规整,并且还绘制有一些简单的图案,而这些图案的绘制多数以动物的形象为主。后来,随着火的发现和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古埙的原材料的性质,逐渐出现了陶埙这种器物,这标志着人类已经从满足最基础的物质生活需要逐渐向追求美、追求精神上的享受进行转变。虽然这一时期的陶埙音孔的数量有所差异,有一孔和多孔的区分,但是在外形上却是比较一样的,都是卵形、顶部有吹孔,底稍平的形状。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乐器,其直接反映出古代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审美趋势,从外形上来看,古代人们比较钟爱于卵形、球形的形状。
从声音上来看,吹奏埙所发出来的是“呜呜”的声音,而这种声音大多来自于风声和动物的嘶鸣声,从埙声中我们不难推断出古代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之情。从埙的声音上来分析之后,我们还可以从埙身上的图案来进行分析,由于在原始社会时期,文字尚不完善,且图案更具代表性和表达性,因此,很多埙身上都会绘制一定的图案,甚至还有些埙身上还留有小孔来方便携带,通过观察这些古埙,我们不难发现当时社会属于半农半牧的情况。
在这一时期,考古发现了很多的古埙,其中多数以半坡陶埙(图2-1),姜寨陶埙(图2-2),郑州大河村陶埙(图2-3)等最为著名。
(二)夏商时代
夏商时代的埙和早期起源阶段的埙相比较来说是有所区别的,就拿所出土的陶埙中我们不难发现,夏朝时期的埙不仅在出土的数量上是最多的,而且埙的制作质量和水准上也有很大进步,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制造工艺上的提升,且制作的流程趋于规范化和合理化。从埙的形状上来看,这一时期的古人也比较偏向于卵形或则圆形,很显然,这是人们在早期的生产劳动中不断的积累和在不断的选择过程中所产生的审美趋势。从埙的声音上来分析,因为其独特的音质,在夏商时期的宫廷乐理当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当时的代表性的乐器之一。从图案的样式选择上来看,埙的图案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当然,在夏商时代的埙中,商代的埙是以泥质灰陶的最为常见,而在商代晚期,白陶则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成为了当时占陶器中十分名贵、重要的一个陶器品种。
在这一时期的古埙,以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的玉门火烧沟陶埙(图2-4)、酒泉县丰乐乡干骨崖遗址的酒泉干骨崖陶埙、河南郑州二里岗遗址出土的郑州二里岗兔埙(图2-5)等最为著名。
(三)秦汉以后
在埙的发展历程当中,秦汉时期的埙的制作工艺变得更加的复杂,并且埙的形状也由原来的卵形、圆形埙逐渐演变为异型埙、人首埙和兽首埙。但是,其音乐的性能却有所下降,其玩具性逐渐显现出来,当时的人们不再强调埙的音色,更多的强调的是其观赏性和可供玩乐性。而自汉代一来,埙的发展和影响便越来越弱,尤其在“丝绸之路”以后,随着与外界的沟通交流的加强,使得一些外来的乐器进入国内,埙这一古老的乐器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并逐渐沦为了民间人们的一种玩具。 在这一时期的古埙,以甘肃武威王景寨乡汉墓出土的武威王景寨陶埙(图2-6)、新疆墨玉库木拉巴特遗址出土的墨玉库木拉巴特陶埙(图2-7)和巩县站街镇黄冶村一座唐三彩窑址的巩义黄冶陶埙(图2-8)等最为著名。
三、论物
(一)唯形
埙的形状及和当前人类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不仅显示出当时人们当时对埙的的审美和认识,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的工艺特点以及人们的智慧、技艺。虽然绝大多数的埙是以卵形、圆形为主,但是依旧有很多异形的埙存在。
(二)鱼形埙
鱼在古代有着富裕的美称,人们通常都将鱼看作为一种美好的寓意,因此在制作埙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将鱼的形状融入其中,并给予埙富裕了和鱼一样的寓意。从历年来所出土的一些古埙当中我们不难看出,古代人民对鱼形埙的推崇和喜好是比较强的,其不仅体现了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同时也体现出古代人民对鱼的喜爱之情。
在最近的考古过程中我们发现,在新石器时代后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埙的形状相较于之前的埙,其形状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这点在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中出土的埙(如图3-1)中可以看到,埙的形状全部都是以鱼的形状为模板来制作和刻画的。虽然外形设计的比较简单,但是依旧能够表现出埙的特殊性。其中,鱼嘴的作用是吹奏所用的吹气孔,而鱼尾的作用则是出气孔。而其中的代表就属于甘肃玉门火烧沟鱼形埙。下图就是甘肃玉门火烧沟鱼形埙。
(三)兔形埙
兔子在我国的古代历史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在我国的很多神话故事当中都有兔子的形象出现,甚至十二生肖当中兔子都占有一席之地。由此可见,我国古代人民对于兔子的看重。其表现在埙身上,以郑州所出土的旮旯王陶埙(如图3-2)外形和兔子及其相似,这件兔子形状的陶埙表明了兔子与当时人们生活关系紧密,表现了当时人类的一定生活。这件兔子造型的陶埙在造像上的艺术形象成功之处在于外形简练概括,视觉语言生动,把兔子的外形用了寥寥几笔就塑造出来。
(四)人头埙
以人头为模型所涉及出来的人头埙,这种埙的出现和发展和当时我国的实际情况所密不可分的。尤其在唐代时期,这是被誉为大唐盛世,万邦来朝的盛况,而这一时期,在唐朝的大街上就出现了其他民族的一些人物,尤其以胡人最为突出。正是因为如此,唐代时期的埙有很多是以胡人形象去设计和制作的。其中,以在陕西西安和河南巩义发掘出来的人头形状的三彩人头埙(如图3-3)为代表,这些人头埙将胡人的形象生动的描绘了出来。
(五)议案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当中,有各种各样的的文化活动和文化形式得以出现和发展,而埙身上所纹刻的图案在埙的发展历程当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是展示埙其独特魅力的关键。其不仅代表着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民族文化,同时也直观的反映出我国历史文化的演变。比如,一些古埙所纹刻着一些植物的图案,而这些植物的图案又大多以农作物为主,则体现了当时劳动人民对大自然的敬畏,对耕作的重视。而一些古埙所纹刻着一些动物的图案,而这些动物的图案大多以鱼为主,则预示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预示着人们希望自己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是中国传统纹样中的一种常见纹样。这种纹样在周代时期的应用比较广泛,而这种纹样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具体的芭蕉叶作为原型来设计的,在埙上纹刻蕉叶纹样,不仅体现出当时人们的审美特点和艺术形式,同时也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都耕作的重视以及对大自然的崇拜之情。
卷云纹样也是古代埙身上所纹刻的一种图案,这种纹饰和其他纹饰最大的区别在于图案的连续性,它不局限于将一个图案纹刻到埙身上,而是将一个和多个图案重復的纹刻到同一埙身上,进而让埙看起来更加的绚丽,具有可玩性和欣赏性。
桃型指甲纹红陶埙上面的桃型指甲纹样其就是以桃子和指甲纹路为原型所设计而成的,作为一种比较原始的纹样,其制作纹路的方式就是用手指甲在陶埙上面进行纹刺所得出来的。这种新奇的制作方式,其于普通纹理最大的区别在于埙身表面更加具有触感,表面构造组织给人的触觉质感和视觉触感,在图案上呈现的表情有趣味,在视觉上产生协调统一的效果能够让人在触摸和使用的过程中变得更加的舒适。
四、唯美
(一)音色美
埙是八音里面唯一的土质音乐,其具有以和为美的音色美。在历代的文人骚客眼中,对于埙的音色方面的评价是极高的。很多有名的文人认为用埙所吹奏出来的音乐是古朴醇厚,自然和谐的,其不仅散发着典雅高贵的情绪,同时也赋予了悲壮秋色音乐之美。就是因为埙音乐的凄美悲壮,大气,所以是别的乐器无法取代的。
(二)功能美
功能美是器物的基本要求,也是设计器物的基础要求,功能美在器物的出现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古代社会当中,其使用功能是一件器物被设计和得到广泛应用的基础,能够流传至今的埙,其不仅具有独特的魅力,同时还具有别的器物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其最大的作用就是埙的产生让人们的精神文化方面得到和满足。
(三)情感美
埙的出现和发展体现了中国儒家的以和为美思想,通常在古代被应用于治国和祭祀当中的礼乐里。礼乐以天地自然的和谐为主,在礼乐中,传递的精神、追求的目的就是“乐”。音乐是和祭祀、政治、宗教、哲学、道德等相互交融,作为与八卦对应的八音,埙作为八音之一,传递着儒家思想的中的和的精神。在儒家思想之中,以和为美是一种思想,这种思想在儒家学说之中,认为时间的一切万物,也就是包括人类以内的自然都是和谐的。
埙是世界各国都有的古老乐器之一。在中国地域发展的埙展现出长达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轨迹,这种乐曲表现力比较特殊、音色独特的乐器还在当代获得了其他乐器所无法替代的表现魅力和功能。埙从起源到夏商初期形制的发展,再到汉唐宋元以来的埙文化在民间的发展,在多年的民族文化融合与乐器交融中,沉淀出新的文化艺术表现。清代以来的埙文化发展,不仅展现出埙在传统历史时期的特点,也具有良好的工艺特征和艺术欣赏特点。到了新时代埙获得成功改革后,更具较强的演奏性能和特殊的表现力,恢复了埙在上层群体中和乐团领域进行演出的地位,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艺术享受,同时引起了国内外听众的强烈反响和热爱,民族管乐大师杜次文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演奏的埙曲《楚歌》,这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乐器——埙首次登上世界舞台,更是把埙乐推向了高潮。相信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去研究、传承和推广古埙文化艺术;也相信社会越来越重视和大力发展这件有着久远历史的古埙乐器,让我们期待古埙文化艺术的春天到来吧!
一、源起
作为古代的一种乐器,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具有上千年历史。埙的最初起源应该是来源于人类的具体实践活动,是在人类进行劳动的过程中所逐渐研究和发明出来的一种气味,其最早的形态应该就是一种能够发生哨子声音的球形飞弹,这种飞弹上有小孔,通过对着球形飞弹上面的小孔进行吹气,进而发出声音,达到吸引或则惊吓野兽的目的,这也就是埙最初的来源。后来,有不少的古籍对早期的埙有了详尽的语言记载,这些古籍都属于比较早的古籍,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埙大约是在新石器时代起源的。埙的发展和其他器物一样,都有着自己的繁荣时期,而埙的繁荣时期基本是处在中国的夏商周时期,在这一时期,尤其从《诗经》这本比较著名的古籍当中我们不难发现,有关埙的记载和描述的诗句是有很多的,由此可见,埙在当时已经是一种重要的乐器。
(一)猎具说
在七千年前的原始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因此狩猎是人们赖以生存和生活的主要方式,而在狩猎时,一种球形的飞弹被人们广泛使用,而这种球形飞弹的优势,不仅在于制造简单,制作材料只需要利用石头或则骨制品就可以,而最大的優势在于这种飞弹在飞行的过程中能够发出“呜呜”的声音,从而模仿动物的叫声,达到打猎的目的。在对我国少数民族的一种哨子进行研究后发现,其主要是为了模仿母鹿的嘶鸣声,而这间接证明了埙最初被制作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打猎。
而这种打猎所用到的球形飞弹经过漫长的演变逐渐成为了埙的前身。就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一次考古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中国历史上所存在年限最悠久的乐器。
“图1-1”既为考古当中所发现的河姆渡陶埙图片,这种河姆渡陶埙就是在模仿球形飞弹的原型来制作的,从表面上看,它只是一块有一个小洞的普通石头,但是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在这块石头当中有一个圆形的孔洞,这正是由人工所凿刻出来的吹孔。
(二)玩具说
埙,是在劳动和娱乐之间的交互过程中所产生的。由于早期人类的娱乐活动比较少,而古埙这种器物无论是取材和制作都比较简单,因此备受古代人们的推崇,并逐渐成为了古代人交际娱乐的主要手段。通过对一些古书、典籍的查阅,我们会发现,这些古籍当中所记载的一些音乐所用的器物就是埙。由此可见,埙在古代有被称作是玩具的这一说法。
二、历史沿革
(一)史前时代
最早的埙被发现于甘肃地区,在此地区所发现的古埙,其不仅外形上比较规整,并且还绘制有一些简单的图案,而这些图案的绘制多数以动物的形象为主。后来,随着火的发现和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古埙的原材料的性质,逐渐出现了陶埙这种器物,这标志着人类已经从满足最基础的物质生活需要逐渐向追求美、追求精神上的享受进行转变。虽然这一时期的陶埙音孔的数量有所差异,有一孔和多孔的区分,但是在外形上却是比较一样的,都是卵形、顶部有吹孔,底稍平的形状。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乐器,其直接反映出古代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审美趋势,从外形上来看,古代人们比较钟爱于卵形、球形的形状。
从声音上来看,吹奏埙所发出来的是“呜呜”的声音,而这种声音大多来自于风声和动物的嘶鸣声,从埙声中我们不难推断出古代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之情。从埙的声音上来分析之后,我们还可以从埙身上的图案来进行分析,由于在原始社会时期,文字尚不完善,且图案更具代表性和表达性,因此,很多埙身上都会绘制一定的图案,甚至还有些埙身上还留有小孔来方便携带,通过观察这些古埙,我们不难发现当时社会属于半农半牧的情况。
在这一时期,考古发现了很多的古埙,其中多数以半坡陶埙(图2-1),姜寨陶埙(图2-2),郑州大河村陶埙(图2-3)等最为著名。
(二)夏商时代
夏商时代的埙和早期起源阶段的埙相比较来说是有所区别的,就拿所出土的陶埙中我们不难发现,夏朝时期的埙不仅在出土的数量上是最多的,而且埙的制作质量和水准上也有很大进步,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制造工艺上的提升,且制作的流程趋于规范化和合理化。从埙的形状上来看,这一时期的古人也比较偏向于卵形或则圆形,很显然,这是人们在早期的生产劳动中不断的积累和在不断的选择过程中所产生的审美趋势。从埙的声音上来分析,因为其独特的音质,在夏商时期的宫廷乐理当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当时的代表性的乐器之一。从图案的样式选择上来看,埙的图案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当然,在夏商时代的埙中,商代的埙是以泥质灰陶的最为常见,而在商代晚期,白陶则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成为了当时占陶器中十分名贵、重要的一个陶器品种。
在这一时期的古埙,以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的玉门火烧沟陶埙(图2-4)、酒泉县丰乐乡干骨崖遗址的酒泉干骨崖陶埙、河南郑州二里岗遗址出土的郑州二里岗兔埙(图2-5)等最为著名。
(三)秦汉以后
在埙的发展历程当中,秦汉时期的埙的制作工艺变得更加的复杂,并且埙的形状也由原来的卵形、圆形埙逐渐演变为异型埙、人首埙和兽首埙。但是,其音乐的性能却有所下降,其玩具性逐渐显现出来,当时的人们不再强调埙的音色,更多的强调的是其观赏性和可供玩乐性。而自汉代一来,埙的发展和影响便越来越弱,尤其在“丝绸之路”以后,随着与外界的沟通交流的加强,使得一些外来的乐器进入国内,埙这一古老的乐器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并逐渐沦为了民间人们的一种玩具。 在这一时期的古埙,以甘肃武威王景寨乡汉墓出土的武威王景寨陶埙(图2-6)、新疆墨玉库木拉巴特遗址出土的墨玉库木拉巴特陶埙(图2-7)和巩县站街镇黄冶村一座唐三彩窑址的巩义黄冶陶埙(图2-8)等最为著名。
三、论物
(一)唯形
埙的形状及和当前人类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不仅显示出当时人们当时对埙的的审美和认识,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的工艺特点以及人们的智慧、技艺。虽然绝大多数的埙是以卵形、圆形为主,但是依旧有很多异形的埙存在。
(二)鱼形埙
鱼在古代有着富裕的美称,人们通常都将鱼看作为一种美好的寓意,因此在制作埙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将鱼的形状融入其中,并给予埙富裕了和鱼一样的寓意。从历年来所出土的一些古埙当中我们不难看出,古代人民对鱼形埙的推崇和喜好是比较强的,其不仅体现了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同时也体现出古代人民对鱼的喜爱之情。
在最近的考古过程中我们发现,在新石器时代后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埙的形状相较于之前的埙,其形状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这点在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中出土的埙(如图3-1)中可以看到,埙的形状全部都是以鱼的形状为模板来制作和刻画的。虽然外形设计的比较简单,但是依旧能够表现出埙的特殊性。其中,鱼嘴的作用是吹奏所用的吹气孔,而鱼尾的作用则是出气孔。而其中的代表就属于甘肃玉门火烧沟鱼形埙。下图就是甘肃玉门火烧沟鱼形埙。
(三)兔形埙
兔子在我国的古代历史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在我国的很多神话故事当中都有兔子的形象出现,甚至十二生肖当中兔子都占有一席之地。由此可见,我国古代人民对于兔子的看重。其表现在埙身上,以郑州所出土的旮旯王陶埙(如图3-2)外形和兔子及其相似,这件兔子形状的陶埙表明了兔子与当时人们生活关系紧密,表现了当时人类的一定生活。这件兔子造型的陶埙在造像上的艺术形象成功之处在于外形简练概括,视觉语言生动,把兔子的外形用了寥寥几笔就塑造出来。
(四)人头埙
以人头为模型所涉及出来的人头埙,这种埙的出现和发展和当时我国的实际情况所密不可分的。尤其在唐代时期,这是被誉为大唐盛世,万邦来朝的盛况,而这一时期,在唐朝的大街上就出现了其他民族的一些人物,尤其以胡人最为突出。正是因为如此,唐代时期的埙有很多是以胡人形象去设计和制作的。其中,以在陕西西安和河南巩义发掘出来的人头形状的三彩人头埙(如图3-3)为代表,这些人头埙将胡人的形象生动的描绘了出来。
(五)议案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当中,有各种各样的的文化活动和文化形式得以出现和发展,而埙身上所纹刻的图案在埙的发展历程当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是展示埙其独特魅力的关键。其不仅代表着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民族文化,同时也直观的反映出我国历史文化的演变。比如,一些古埙所纹刻着一些植物的图案,而这些植物的图案又大多以农作物为主,则体现了当时劳动人民对大自然的敬畏,对耕作的重视。而一些古埙所纹刻着一些动物的图案,而这些动物的图案大多以鱼为主,则预示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预示着人们希望自己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是中国传统纹样中的一种常见纹样。这种纹样在周代时期的应用比较广泛,而这种纹样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具体的芭蕉叶作为原型来设计的,在埙上纹刻蕉叶纹样,不仅体现出当时人们的审美特点和艺术形式,同时也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都耕作的重视以及对大自然的崇拜之情。
卷云纹样也是古代埙身上所纹刻的一种图案,这种纹饰和其他纹饰最大的区别在于图案的连续性,它不局限于将一个图案纹刻到埙身上,而是将一个和多个图案重復的纹刻到同一埙身上,进而让埙看起来更加的绚丽,具有可玩性和欣赏性。
桃型指甲纹红陶埙上面的桃型指甲纹样其就是以桃子和指甲纹路为原型所设计而成的,作为一种比较原始的纹样,其制作纹路的方式就是用手指甲在陶埙上面进行纹刺所得出来的。这种新奇的制作方式,其于普通纹理最大的区别在于埙身表面更加具有触感,表面构造组织给人的触觉质感和视觉触感,在图案上呈现的表情有趣味,在视觉上产生协调统一的效果能够让人在触摸和使用的过程中变得更加的舒适。
四、唯美
(一)音色美
埙是八音里面唯一的土质音乐,其具有以和为美的音色美。在历代的文人骚客眼中,对于埙的音色方面的评价是极高的。很多有名的文人认为用埙所吹奏出来的音乐是古朴醇厚,自然和谐的,其不仅散发着典雅高贵的情绪,同时也赋予了悲壮秋色音乐之美。就是因为埙音乐的凄美悲壮,大气,所以是别的乐器无法取代的。
(二)功能美
功能美是器物的基本要求,也是设计器物的基础要求,功能美在器物的出现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古代社会当中,其使用功能是一件器物被设计和得到广泛应用的基础,能够流传至今的埙,其不仅具有独特的魅力,同时还具有别的器物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其最大的作用就是埙的产生让人们的精神文化方面得到和满足。
(三)情感美
埙的出现和发展体现了中国儒家的以和为美思想,通常在古代被应用于治国和祭祀当中的礼乐里。礼乐以天地自然的和谐为主,在礼乐中,传递的精神、追求的目的就是“乐”。音乐是和祭祀、政治、宗教、哲学、道德等相互交融,作为与八卦对应的八音,埙作为八音之一,传递着儒家思想的中的和的精神。在儒家思想之中,以和为美是一种思想,这种思想在儒家学说之中,认为时间的一切万物,也就是包括人类以内的自然都是和谐的。
埙是世界各国都有的古老乐器之一。在中国地域发展的埙展现出长达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轨迹,这种乐曲表现力比较特殊、音色独特的乐器还在当代获得了其他乐器所无法替代的表现魅力和功能。埙从起源到夏商初期形制的发展,再到汉唐宋元以来的埙文化在民间的发展,在多年的民族文化融合与乐器交融中,沉淀出新的文化艺术表现。清代以来的埙文化发展,不仅展现出埙在传统历史时期的特点,也具有良好的工艺特征和艺术欣赏特点。到了新时代埙获得成功改革后,更具较强的演奏性能和特殊的表现力,恢复了埙在上层群体中和乐团领域进行演出的地位,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艺术享受,同时引起了国内外听众的强烈反响和热爱,民族管乐大师杜次文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演奏的埙曲《楚歌》,这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乐器——埙首次登上世界舞台,更是把埙乐推向了高潮。相信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去研究、传承和推广古埙文化艺术;也相信社会越来越重视和大力发展这件有着久远历史的古埙乐器,让我们期待古埙文化艺术的春天到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