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推敲?深入解读

来源 :中国钢笔书法·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mesTs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过去很多美术教师都认为,文本解读是语文学科的工作,是远离美术学科教学的。所以大多教师都没有去触摸文本解读。笔者在一次教研活动中,身体力行的深入进行了浙美版七册十一课《塔》的深入解读,收获了许多的切实有效的方法。本文就美术教师该如何进行有效的文本解读,结合笔者自己的亲身经历,阐述了美术教师进行有效文本解读的方法和具体感受。
  关键词:小学美术 文本解读 策略
  一场漫卷全国的基础教育课改浪潮中,我们一线老师有幸触摸到了崭新的教材。在其使用过程中,翻看浙美版的实验教材,我们可以看到教材涵盖了绘画、雕塑、摄影、设计、园林、建筑、生物、历史等多个领域的内容。考虑到美术是一门建立在视觉欣赏为主要层面的学科,故一切与视觉审美有关的知识便从容的走进了教材。这些内容的出现对执教者的知识广度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广泛、大量的阅读,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知识层面的准确性。
  于是文本解读的方法应运而生。这种方法比我们经常提到的教材分析,来的更为深入、更为有效、更为系统。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把原本属于语文学科的文本解读“嫁接”到美术教学活动中,并且有效的开展文本解读,使之服务于教学呢?首先要通过课标的研读找到正确的教材定位,并通过简单的资料查阅读懂教材;其次要深入的了解、品读教材,准确的把握知识,读出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将教材吃透;最后还要关注学情,活用教材,生成有效的教学设计,从而保证教学的客观高效。
  一、广征博览,读“懂”教材
  在小学阶段我们在教材上看到的是一张张精美的图片,文字成了教材的点缀,通篇教材给我们阅读的文字屈指可数。面对这样“以图为本”的教材我们可以尝试用以下方法进行解读:
  1、初读,了解教材基本信息
  教材的基本信息通常都是显性的、外在的。我们在最初的图片资料阅读中可以比较容易读出教材的许多显性资料。如《家乡的桥》一课,我们初读教材的过程中可以快速弄清什么是桥?桥的作用、桥的历史、桥的种类等基本信息。让我们在第一眼的解读中找到与教材相关的基本线索,为深入的解读打开良好的开端。
  在教材的初读过程中,我们要关注教材上文字给予我们的指引,它们的存在将是我们进一步解读的引路人。美术教材不同于语文、数学学科,每一课内容涵盖的知识信息都是一个比较庞大的知识体系。我们要在解读初始明晰:我要读什么?我要怎样读出教材中的美术元素,才能让我的课堂美术味道浓郁。有了这样的思考我们的解读才能够不至于偏离教材。就如《秦陵兵马俑》一课,语文教师在解读,历史教师在解读,美术教师也在解读,怎样读,才有我们美术的学科特色呢?于是造型、色彩、工艺、装饰等方面的信息就成了我们美术教师需要深入挖掘的层面。这样的解读,才能够为我们的教学提供正确的引领。
  2、细读,了解教材知识定位
  美术教材是一种可以供人慢慢浏览的视觉图片。在教材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慢慢的浏览,简单的了解教材图片带给我们的视觉信息。极少会有人会通过读教材与课标对话。然而,真正的解读教材需要读课标,才能了解教材的定位。进而才可以理解教材。
  过去,在我们触摸教材的时候,所做的通常是就课论课。很多教师在实际的工作中还会先有教学设计后定教学目标的做法。很少有人会去结合课标来理解教材的定位。当我们深入文本,仔细品读课标,我们会发现课程标准已经给予我们教材处理时的明确指引。如果我们能够融会贯通,我们将不会再草率的处理教材,不会轻易的抛弃教材。因为课程标准的理念会引领我们正确、巧妙的读懂教材。它是我们定位解读教材的指南针。教材上任何一个教学内容,都可以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确定教学目标,以及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我曾经对四年级的建筑课程《戏曲人物》进行过深入的解读,在解读的过程中我结合课程标准,很容易的找到了教材的定位:了解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及戏曲人物的表演特征。运用水墨的技法技巧表现学生喜爱的戏曲人物。通过欣赏和表现戏曲人物,让学生感受戏曲的魅力,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了解、运用、感受三个词语准确的定位了教材。这样就可以避免教师过多的去研读有关戏曲的知识,读偏教材,浪费过多的经历。我们只要将教材的重点放在水墨的感受即可。这种具体的实践操作,是课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的技法,也是需要学生掌握的方法。
  有了这样的认知,我们在处理教材的时候,便可以紧紧的围绕美术的实践体验开展。这样才可以保证我们的美术课存在浓郁的美术味儿,而不是变成了戏剧艺术欣赏。
  3、详读,了解教材编撰意图
  我们仅仅通过图片的解读来了解教材的知识涵盖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用心的和教材对话,仔细聆听教材中细微的声音。通过我们用心的解读,了解教材编撰者的意图,领会教材的精髓,才能真正的吃透教材;才不会轻易地放弃教材为我们提供的有效信息。也只有用心的品读,才可以发现教材编撰者的良苦用心,才能真正体会到教材的妙处。
  如四年级的《窗花花》教材编撰者本着传承民间文化的理念,把这一内容放入教材。我们地处乐清,可以感受到细纹刻纸的魅力,可以和孩子们自豪的交流家乡的民间工艺一绝。然而,我们在骄傲的同时也在思考,乐清的蓝夹缬如蓝印花布一样质朴、美丽,然而它确处于消失的边缘。此时,我们美术教师应该做什么?是不是我们应该将教材编撰者的理念延伸,让我们能够用实际的行动更加接近教材编撰思想,深入的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呢?正是有了这样的思考,我们的美术课堂才可以变得生动,我们的教材解读才可以变得有效。
  二、反复推敲,读“透”教材
  一位合格的一线教师,是可以在详细品读教材后,准确的领会教材的意图。一位优秀的教师则需要做更深一步的品读,不仅仅在表面读解读,还要透过教材的图文,通过自身精心的设计,巧妙的讲授带给学生新的知识,带给学生生动有趣的课堂。能够做到这些,首先要做到将教材融入心中。将教材的广度放大,深入的去了解与教材相关的知识。那么我们了解的知识是不是准确的,是不是适合学生的呢?我们可以尝试利用以下方法进行:   1、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辅助解读
  网络是一本实用的百科全书,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很多知识性的困惑。当我们面对一个陌生的知识体系,我们可以首先选择网络进行初步的了解。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教材内容的原生价值,让我们对教材有一个初步的认知。然而,网络能够提供给我们的知识是宽泛的,需要我们静下心来过滤。
  我们在利用网络解读教材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教材解读的准确性。正如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一样,对于网络提供给我们的信息我们要仔细验证,合理使用。
  2、查阅书刊典籍辅助解读
  在我们解读教材之初,我们更多地依靠网络资源。网络能够带给我们的信息是快捷的、高效的,但是网络能够带给我们的知识却不是系统的、深入的。更多深入的资料还是需要我们通过阅读来解决。
  在《塔》的解读与设计过程中,我们通过阅读书籍了解了中国古塔的建筑知识;了解了佛教中塔的重要地位;揭开了中国古塔层奇面偶的神秘面纱;弄懂了什么是塔式楼阁,楼阁式古塔。书籍让我们更深的了解了教材。也是通过书籍的阅读,让我们揭开了在教材中令我们比较困惑的问题。
  书籍可以让教材的使用者更深入的理解教材。
  3、实践走访辅助解读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堂教学内容,大多数教师都会补充教材内容,合理的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在乐清讲古塔,东塔这座千年古刹是必不可少的教材辅助补充内容。然而,东塔我们的孩子了解多少?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孩子们对家乡古塔的了解仅仅是一个名字而已。令人汗颜的是作为教师,我对东塔的了解程度也和孩子们相差无几。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在课堂上该如何引领学生欣赏这座家乡的名塔?所以,给自己快速充电成了当务之急!
  查阅资料发现,关于乐清东塔的文字记录聊聊无几,根本无法满足我们课堂教学的需求。我们该如何将关于东塔的知识准确的传授给学生呢?电话访谈和实地走访则成了我们最为直接,最为有效的了解方式,通过近距离接触,得到了许多真实有效的第一手资料。
  三、合理取舍,读“活”教材
  我们深入的解读教材就是为了灵活的使用教材,尊重教材的编撰理念,寻求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教材带给我们一线教师的是经过反复验证的准确信息。我们在深入解读的基础上可以领悟教材的神髓,可以在深入解读教材之后发现我们解读过程中的误差。
  当我们真正的将教材读懂、吃透,我们则可以合上教材,从容的开始属于我们自己的个性教学设计。此时我们的设计是深入的、准确的、经得住推敲的。那么,我们将如何把握灵活处理教材的尺度呢?
  1、活用教材,找准“着力点”
  教学着力点,是我们处理教材的突破口,也是我们教学中努力寻找的教学主线,是有效教学开展的基本保障。有了深入的解读,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轻松的发现教学主线,还可以保证我们将教学着力制定的准确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它是有效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
  2、活用教材,科学重组
  教材解读的过程是将文本进行细致的解剖。在解读的过程中,我们要用心聆听教材中细微的声音,力求解读的深入,理解的深刻。面对解读全面的材料群,我们要做的则是科学重组。
  怎样的重组才是科学的呢?首先我们的选材要围绕已经制定的教学主线开展,这样可以保证我们教材处理的合理性。其次我们的选材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这样可以保证我们教材处理的科学性。最后我们要根据执教者的个人风格制定个性的教学方案,最终形成有效课堂。
  例如《塔》的教材再构,我们结合了教材的深入理解与分析,最终秉承文化传承的理念,将家乡东塔作为我们课堂教学中重要讲解的块面。虽然教材中没有东塔的图片,但是我们这样的教材重组融入了爱家乡的情结,符合教材的编撰理念。也能够有效的帮助我们的孩子更为深刻的认识家乡的“国保”,了解家乡著名的古建筑。
  在整个教材重组过程中,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学生。因为他们才是我们教学活动开展的主体。对学生没有深入了解的教学方案,无疑是空中楼阁,经不起推敲。在《塔》的学情分析过程中,我们结合了kwl的知识分析系统,准确的把握了学情,为我们的有效教学提供了保障。
  尊重编者理念、符合学生年龄特点、适合教者风格的教材重组,是在深入的文本解读之上进行的,这样的教材处理是有效教学生成的根本保障。
  3、活用教材,铸就“精彩”
  课前的一切努力,最终要服务于教学。通过用心研读,科学处理教材之后,就可以水到渠成的生成适合教师个人教学风格的教学设计。这种的设计生成,是铸就精彩课堂的基础。
  当我们步入课堂,有了深入解读的保障,我们可以从容应对课堂教学中的各种状况,可以真正做到人课合一,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彰显执教者的个性,体现教师的个人魅力所在。
  浙江名师朱军老师,就是深入文本,铸就精彩的典范。他为了上好《飞天》去敦煌;为了了解木板年画,去朱仙镇学艺,正是有了这样的执着探索,才成就了他课堂上的精彩、从容。
  由此可见,文本解读是精彩课堂的基本保障。有了深入的解读,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得从容;有了深入的解读,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得深入;有了深入的解读,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得个性十足;有了深入的解读,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得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徐华铛 《中国古塔造型》〔M〕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7 14—87
  〔2〕干国祥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M〕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1 2—83
  (浙江乐清育英学校 浙江温州)
其他文献
书法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民族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小学生学习书法是在传承民族文化,更大的意义在于练习书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修养的过程。如何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和热情,如何规范学生的书写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是值得我们每个老师思考和研究的问题。让书写成为学生心灵的舞蹈,笔尖的舞蹈,让书法艺术之花在孩子们笔尖绚丽绽放是我们每个老师美好的愿景。  一
期刊
针对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如何丰富“读帖”过程,培养“读帖”能力,让孩子学得更有趣,更有效,笔者结合自己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初浅的看法:  一、让“读帖”成为培养孩子观察能力的过程  读帖是指临摹者在写前对字帖静观默察,细想体味,对范字形成清晰的印象,做到“意在笔先,笔居心后”。小学生写字时往往不“读帖”,对范字稍作浏览就匆匆下笔,就会导致对范字的特点视而不见,以至顾此失彼,徒劳无功。因而,
期刊
摘 要: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目标。美术课不仅是艺术的殿堂,更应该是绿色的课堂。本文以美术教学中的环保教育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美术教学 环保教育  一、利用美术特点,增强环保意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全球普遍关心的问题。如何使环保意识真正地在学生思想中根深蒂固?作为美术教师的我作了深刻的思考,从教科书的第一册到第十二册都安排了“废物利用”这样的内容,在
期刊
摘 要:元认知的概念来源于心理学,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教育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本文结合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通过对一堂课、一个整合单元以及一个学期中学生美术学习活动的研究和实践,采用“辅助式构图教学策略”、“计划式创作学习策略”和“全局式监控学习策略”达到美术学习中元认知策略的运用,达到学生美术自主学习能力和美术学习兴趣的双重提升。  关键词:小学美术 元认知 教学策略  美国未来
期刊
摘 要:绘画疗法是心理治疗的一种重要形式,绘画疗法的焦点不是集中于绘画艺术的审美表现以及绘画技能上,而是注重过程。从个案治疗到小组治疗,不同性格学生都可以参加绘画艺术疗法,可取得独特疗效。而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关键词:绘画 心理治疗 应用  调查表明:由于生理、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加上学习紧张等众多因素,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学生约为15%。这样的数字不得不令我们去注意、去观
期刊
摘 要: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故事能够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好的调动起来,这对于提升学生们的绘画兴趣,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上都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对此,本文通过对故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上,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小学美术 故事 情景创设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出,为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上来,已经成为当前教学中一个重点。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
期刊
粉笔字与钢笔字都属于硬笔字系列,但不管是硬笔字还是软笔字,如果是汉字,结字方法都是一样的。由于书写工具、材料的不同,用笔方法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地方。很多教师把钢笔字的用笔方法用到粉笔字中,这是不对的,虽然它们都属于硬笔字系列,但粉笔字的书写工具特殊,写字技法大相径庭。下面我就根据粉笔字的书写工具、材料的特点,衍生出的粉笔字书写技法,逐一分析讲解。  一、书写姿势  粉笔字的“纸
期刊
法 震 别署缸子、飞凤山人,斋号法古堂。  1981年生于陕西扶风,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曾居新疆、广东等地。  现从师一了先生,问道于嵩山十方精舍。  作品发表于《十方艺术》、《敦煌美术》、《目标艺术》、《美术市场报》、《书法报》,被吴道子美术馆等多家艺术机构及私人收藏。  部分展览:  2003 法震陈刚书画作品展览(西安美术学院临潼校区)  陕西省第三届“走进生活”写生画展(西安)  2004
期刊
(排名不分先后)  衢州市  衢州市衢江区第一小学 余胜秋  衢州市衢江区实验小学 柴金良  衢州市衢江区大洲镇中心小学 杨树丰  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中心小学 许永清  龙游县横山中学 缪正荣  江山市城南小学 段齐敏  江山市中山小学 毛伟琴  常山县天马一小 季志辉  杭州市  杭州市留下小学 陈伟泉  杭州市三墩镇中心小学 章献明  杭州市余杭区临平第一小学教育集团 庞富连  余杭区仁和中心
期刊
张佳翔 笔名鸿艺,就读于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小学四年级。自踏入书法之门至今在杭州临池阁书画培训中心学习书画,自幼勤练书法,已参加多次区级,省级乃至全国性书法赛事。  2012年参加了两次全国性的赛事,逐渐显露老练。在参加第十七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中获得三等奖。同年6月,“素质星奖”第一届第二赛季全国青少年儿童书画评选中荣获儿童组初赛一等奖;  2012年12月获得2012年第二届“新苗奖”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