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强能力,让幼儿在快乐中成长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th_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儿童的各种习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这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好习惯、强能力来自后天教育与环境的影响,幼儿时期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养成的最佳时期。
  一、集体教学活动是提高幼儿认知水平的便捷方式
  集体教学活动是教师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面向全体幼儿开展的教育活动,这是幼儿园常见的教育组织形式。这类活动通常具有明确的教育目的,选择适宜幼儿年龄特点、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采用幼儿喜爱或容易接受的游戏、讨论、参观、表演等教学形式,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等教学方法,帮助幼儿掌握相关的生活常识与生活技能,教育效果非常明显。
  由于幼儿年龄小,对许多生活中良好的习惯没有准确的概念,缺少正确的认识。集体教学活动
  可以让幼儿通过积极参与、动手、动脑,在活动中主动学习,掌握基本的生活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为了使幼儿在生活中获得的经验得到进一步地巩固和提高,通常在集体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依据幼儿活动的情况,把活动的内容延伸在区域活动、游戏或日常生活中,让他们把课堂上获得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并运用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形成幼儿的生活能力。
  二、环境创设是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必要条件
  良好的环境氛围是习惯养成的基础。幼儿园应紧紧围绕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的主题,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大胆尝试精心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一个轻松自然的教育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熏陶。
  教师将各种好行为、好习惯的要求和幼儿喜欢的卡通形象结合起来,设计成各种好看又富于教育意义的环境,营造出富有童趣、活泼、优美的环境气氛,给幼儿亲切、喜悦的感觉,让幼儿在赏心悦目的教育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激发他们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锻炼生活能力的愿望起到一定的暗示作用。
  三、区域游戏活动是幼儿快乐学习的有效手段
  幼儿园各班区域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活动之一,每个活动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教师精心准备了各种各样安全卫生的活动材料,设置了功能各异的区域,组织引导幼儿通过角色扮演、亲身体验,反复感知、模仿角色的优良行为,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
  如小班创设的“喂动物吃食物”游戏区域,幼儿学会了正确使用勺子,了解了小动物的生活习性,体验到关爱小动物的快乐情绪。中班的“给娃娃穿脱衣服”区域游戏活动,幼儿不仅认识了衣领、衣袖、裤腿、钮扣等衣服各部位的名称,还在给布娃娃穿衣服的反复练习游戏中,掌握了一些实用巧干的方法和技能,训练了双手的灵活性,培养了幼儿的竞争意识。大班创设“系鞋带”生活区,就是让幼儿根据图示步骤自主练习系鞋带,体验劳动与成功的乐趣。
  四、日常生活是强化幼儿好习惯的关键环节
  生活能力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如能用正确的方法洗脸、刷牙,保持个人的卫生清洁;能整理玩具、图书、衣物,保持自己物品、环境的整洁等。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主要来自生活经验,隐蔽在他们的一日生活中,穿衣、吃饭、喝水这些在成人看来再简单不过的生活内容,是构成幼儿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关系着幼儿一生的健康发展。
  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由于幼儿身心发育还不成熟,自制力相对比较弱,良好行为习惯并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需要一个由陌生到熟练,再到自由化的积淀与形成的过程,只有在成人科学引导的基础上,经过反复不断地操作练习强化,才能习惯成自然,把生活常规转变为自覺的行为习惯。合理、有序、科学的一日生活活动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
  五、家园密切合作是锻炼幼儿强能力的根本保证
  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过:“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幼儿在幼儿园一旦形成了好的生活习惯,如按时就寝,生活有规律;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个人卫生习惯;餐点定时、定量,不偏食不挑食的饮食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等,还需要家庭的积极配合,不断地练习与巩固,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一些家长的溺爱致使很多幼儿不但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自我生活能力也很弱,甚至连基本的生活能力都没有。所以,幼儿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教育,需要幼儿教师、家长的密切配合,形成联合一致的教育网络,在合力培养好习惯的基础上,积极锻炼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长也应成为幼儿健康教育的指导者与参与者。
  教师要充分利用家长会、家长园地、家园联系栏、早晚接待时间,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与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幼儿园的生活作息制度、生活常规细则、生活习惯培养的要求、内容、方法等,请家长配合、支持和理解幼儿园工作。同时,帮助家长掌握一些科学的家教方法,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家长应积极创设整洁、温暖、愉快、稳定的家庭环境,努力做到家园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创造有利的教育时机,及时肯定或鼓励幼儿的正确行为,纠正幼儿的错误行为,加强幼儿日复一日的生活常规训练,共同巩固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他们各种自我服务劳动,逐步锻炼幼儿较强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
  总之, 幼儿良好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配合,有一颗热爱幼儿、包容幼儿的心,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交往,在集体活动中探索,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炼就强劲的生活自理能力,给幼儿一份享用终生的礼物,在快乐中成长!
其他文献
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孩子的发展最主要的是要有健康的体魄,而健康的第一步主要取决于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进餐习惯。教师要善于观察每个孩子的不同,采取有趣不同的教育方法进行教育,做到因人而异,从而纠正幼儿的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从小养成自觉的良好的进餐习惯
期刊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最好的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的确,积极的思维和良好的效果往往建立在浓厚的兴趣之上。只有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才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主动探索,积极思考,从而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一节课能否有实效,关键在于学生的兴趣有没有被激发出来。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高昂的情绪呢?我曾做了一些
期刊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定义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一般是指父母双方或者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城市谋生,而还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共同生活的儿童。其中尤其指那些已经到达入学年龄,在学校学习的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可见,农村留守基本上是由处于在学校读书阶段的未成年人组成。因为缺乏第一监护人父母的监护,而且在身体上、思想上又未成熟,故而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成为近年来较为突出的社会矛盾焦点
期刊
什么是教育?那么高质量的幼儿教育是什么样子的?我相信每一个幼儿教育的工作者都有着自己的体会和理解。简单的概括一句,教育就是给孩子机会让他自己去探索和创造。通过专家和同行们的讲解和自己的教育实践,我对高质量幼儿教育的真谛有了自己的感悟。我认为:慢下来,给孩子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实践去成长,成为一个有个性的人,建构自己的生命奇迹——这就是高质量的幼儿教育。  去年这个秋天,我开始了自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课和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实施对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当下语文教学应该实施“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在规定时间内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做到“六要”可以让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期刊
蒙古族传统元素中的动植物图形体现了蒙古族崇尚自然与接近自然的特征,民族品牌中既要体现蒙古族传统元素又要体现其品牌特色,如何让能将两者完美结合呈现给大众,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蒙古族被人們称为马背上的民族,尚白尚蓝的文化特征使其传统元素别具一格,传统元素是蒙族文化中最灿烂的一部分,通过各种造型诠释蒙族文化,体现在民族品牌中包括有蒙文字、图形以及色彩,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对推动现代民族品牌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期刊
自学校提出“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这一教学模式以来,我便积极响应,深入到教学模式的尝试中,历史课改让人激动、兴奋,关于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说是我们经常要思考的问题。“以学为主,当堂达标”,是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具体体现。“以学为主”,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突出的是学生学习这个主体,体现的是学生获取知识增长能力活动过程中的地位。“当堂达标”,强调的是每一节课上的目标的达成,这个目
期刊
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对于低中年级学生特别吃力,尤其是两步及两步以上的解决问题大多学生无从下手,于是出现解决问题片段化(两步只做一步),胡乱凑计算式子(不同单位的数相加减,相同单位的数相乘除),解决问题出错率特别高,教师教的头疼,学生学得痛苦,究其原因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既没有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又不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笔者经过多年实践尝试如下。  一读:读清题意  
期刊
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工作中不断拓宽培训思路,围绕“科学化、实效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工作方针,坚持“研训一体,管训结合,以校为本”的原则,逐步形成适应我市基础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培训特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明显增强。  一、创新培训内容是提高培训质量的必然要求  (一)教师培训需求分析走向深度调研  坚持“立足两个角度、注重三个层面、规范四个步骤”的调研需求方
期刊
“行动”是指为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的活动。而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是通过对周围现实的改造实现人的需要或目的的过程。在这里,我们将行动理解为德育的一种载体,即具有德育功能或意义的外部活动,或影响个人道德意识、道德行为、调节人际关系的外部活动。  “育德”从教育学的角度讲,德育是对学生进行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育德”即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德育的核心。  “行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