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尤其是"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加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数学课堂中,怎样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落到实处?如何提高小组合作的率?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数学合作学习 学生思维 引导学生 共同参与 团队精神
一、将"合作"观念引进课堂教学,以小组活动为主体
历史课程改革要求老师教学方式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老师创造性的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为适应新教材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素质。针对传统班级教学存在的弊端,从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角度出发,我对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而且将"合作"观念引进课堂教学,开始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新的教学形式,打破了传统班级教学的垄断地位,对于合作教学的理解是:
1、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進行的一种教学活动。这是它区别于传统班级教学的最本质的特征,它的所有环节都必须以小组合作为核心:教师的精讲是为了提供活动的知识背景,小组奖励的实施为活动提供取之不竭的动力源泉。
2、小组合作学习是同伴间的互助合作活动。它通过创设"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形式来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其目的就在于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并以此作为教学活动的动力。
3、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它改变了传统班级教学中以个人成绩为标准,以学生个人为奖励对象的做法,从而改变了班级教学中学生成员间以竞争为主的交往方式,促进了组内成员的互助与合作,使学生在各自的小组活动中尽已所能,得到最大的程度的发展。
4、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主体的目标设置来保障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互助、合作气氛。各组组内成员都必须视小组的成功为个人的成功,从而使每一个成员不仅自己要学会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还要关心和帮助组内的其他成员获得成功。
二、怎样将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罗杰斯说过:"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 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无拘无束地展开讨论,必须转 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建立平等和谐、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 环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此,教学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就要因题而异,通过巧妙的诱导,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如教学 "分数化小数"时,我改变以往师问生答的形式,而是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师生对抗赛。由学生任意报一些分数,看谁最快地说出它们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当学生才算出两三道题时,我已判断完毕。学生在"惊讶"之余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老师如此神速?这里面肯定有什么奥 秘?"使得学生们带着渴求的心理去探索其中的规律,当学生为初步得出结论而高兴时,我又设计了有关"最简分数"这一问题情境:一个学生说"分数的分母中如果含有质因数3,个分数就一定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另一个学生说:"分数分母中如果含有质因3,这个分数 也可以化成有限小数。""两位同学谁说的对?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先探究,然后汇报 。"这样,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便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引导操作,培养协作互助的合作意识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数学知识同样也离不开实践操作。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从形 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操作中享受到群体成功的喜悦。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操作活动,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又能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与人合 作的习惯。教师在引导操作时,要有意识地创设有利于合作的活动,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 。通过操作,既发挥了学生的智慧,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一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 ,通过两人(或多人)合作,能使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也大大增强了学生协作互助的合作意识。
四、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观察与思考
新课改,让课堂教学更精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但大家在评价的时候大多时候只看到了其中比较好的一面。经过调查发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
1、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时有的学生对此置之不理,有的学生仍然做自己的事,有的几个人在一起随便说两句就算大功告成,还有的学生虽然几个人在一起,但说的却是与学习无关的事,教师对这些事也是听之任之......当老师叫合作学习小组代表发言时往往都是自己的一家之言:一个人来代替小组,小组的其他组员对此无动于衷。
2、课堂上合作学习的安排不合理。课堂上我们可以看见教师动不动就让学生合作学习,只要遇到问题都离不开合作学习,把合作学习当作灵丹妙药,包治学习上的百病:本身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有的老师也要让学生合作学习;刚一上课教师就叫合作学习;大部分学生都已明白的问题还是让学生合作学习;学生对这种形式已经产生厌烦的情况下老师仍按部就班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凡此种种,已经对合作学习产生了负面影响。
3、合作学习中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调控不好。实际教学中,有的老师认为合作学习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学生有了问题老师可以甩手不管,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老师在课堂上好像是一个看客,遇到争执时不指导学生如何解决,结果学生的时间耽误了,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从学校应满足学生主体需要的基本假设出发,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给学生提供开展互助学习的场所和机会,使之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从而真正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尊严,使之产生"我要学"的强烈愿望。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数学合作学习 学生思维 引导学生 共同参与 团队精神
一、将"合作"观念引进课堂教学,以小组活动为主体
历史课程改革要求老师教学方式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老师创造性的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为适应新教材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素质。针对传统班级教学存在的弊端,从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角度出发,我对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而且将"合作"观念引进课堂教学,开始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新的教学形式,打破了传统班级教学的垄断地位,对于合作教学的理解是:
1、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進行的一种教学活动。这是它区别于传统班级教学的最本质的特征,它的所有环节都必须以小组合作为核心:教师的精讲是为了提供活动的知识背景,小组奖励的实施为活动提供取之不竭的动力源泉。
2、小组合作学习是同伴间的互助合作活动。它通过创设"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形式来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其目的就在于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并以此作为教学活动的动力。
3、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它改变了传统班级教学中以个人成绩为标准,以学生个人为奖励对象的做法,从而改变了班级教学中学生成员间以竞争为主的交往方式,促进了组内成员的互助与合作,使学生在各自的小组活动中尽已所能,得到最大的程度的发展。
4、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主体的目标设置来保障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互助、合作气氛。各组组内成员都必须视小组的成功为个人的成功,从而使每一个成员不仅自己要学会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还要关心和帮助组内的其他成员获得成功。
二、怎样将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罗杰斯说过:"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 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无拘无束地展开讨论,必须转 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建立平等和谐、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 环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此,教学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就要因题而异,通过巧妙的诱导,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如教学 "分数化小数"时,我改变以往师问生答的形式,而是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师生对抗赛。由学生任意报一些分数,看谁最快地说出它们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当学生才算出两三道题时,我已判断完毕。学生在"惊讶"之余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老师如此神速?这里面肯定有什么奥 秘?"使得学生们带着渴求的心理去探索其中的规律,当学生为初步得出结论而高兴时,我又设计了有关"最简分数"这一问题情境:一个学生说"分数的分母中如果含有质因数3,个分数就一定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另一个学生说:"分数分母中如果含有质因3,这个分数 也可以化成有限小数。""两位同学谁说的对?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先探究,然后汇报 。"这样,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便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引导操作,培养协作互助的合作意识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数学知识同样也离不开实践操作。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从形 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操作中享受到群体成功的喜悦。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操作活动,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又能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与人合 作的习惯。教师在引导操作时,要有意识地创设有利于合作的活动,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 。通过操作,既发挥了学生的智慧,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一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 ,通过两人(或多人)合作,能使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也大大增强了学生协作互助的合作意识。
四、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观察与思考
新课改,让课堂教学更精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但大家在评价的时候大多时候只看到了其中比较好的一面。经过调查发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
1、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时有的学生对此置之不理,有的学生仍然做自己的事,有的几个人在一起随便说两句就算大功告成,还有的学生虽然几个人在一起,但说的却是与学习无关的事,教师对这些事也是听之任之......当老师叫合作学习小组代表发言时往往都是自己的一家之言:一个人来代替小组,小组的其他组员对此无动于衷。
2、课堂上合作学习的安排不合理。课堂上我们可以看见教师动不动就让学生合作学习,只要遇到问题都离不开合作学习,把合作学习当作灵丹妙药,包治学习上的百病:本身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有的老师也要让学生合作学习;刚一上课教师就叫合作学习;大部分学生都已明白的问题还是让学生合作学习;学生对这种形式已经产生厌烦的情况下老师仍按部就班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凡此种种,已经对合作学习产生了负面影响。
3、合作学习中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调控不好。实际教学中,有的老师认为合作学习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学生有了问题老师可以甩手不管,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老师在课堂上好像是一个看客,遇到争执时不指导学生如何解决,结果学生的时间耽误了,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从学校应满足学生主体需要的基本假设出发,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给学生提供开展互助学习的场所和机会,使之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从而真正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尊严,使之产生"我要学"的强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