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服务优化策略研究

来源 :河北科技图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tc52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电子资源服务成为了高校图书馆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章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以及电子资源服务的内涵,对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移动服务技术在图书馆电子资源服务中的应用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构建融合式多种资源发现服务大系统;开展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个性化服务;丰富移动服务的方式和内容等优化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服务;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897/j.cnki.hbkjty.2021.0065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不仅馆藏资源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能够针对用户的偏好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精准化的服务。高校图书馆以纸质资源为载体的传统馆藏方式,将逐渐被电子资源取代。因此,探究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服务中的应用和存在不足,提出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服务的优化策略,旨在为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服务提供新思路。
  1 电子资源及其服务的内涵
  随着电子资源数量的增加,高校图书馆资源服务的发展逐渐趋于电子资源服务[1]。根据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的定义, 电子资源是指高校图书馆引进(含购买、租用和受赠)或自建(包括扫描、转换和录入)的、拥有磁、光介质或网络使用权的数字形态的文献资源。高校图书馆基于网络开展服务的电子资源分为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二次文献数据库、其他数据库等[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服务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例如:基于云计算技术从出版商、大学、公开的网站收集学术文献信息,通过预索引的方式形成中心知识库,从而为用户提供全网域资源的资源发现服务;利用大數据技术,通过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出价值高且关联度高的数据,从而深度了解用户的特点及兴趣爱好,向用户提供精准信息的个性化服务;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向用户提供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移动服务等。
  现代信息技术条件改变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传播手段和利用方式。面对全新的图书馆资源环境,单一的服务模式已不能适应图书馆的服务现实,高校图书馆需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融合,优化图书馆电子资源服务方式,面对复杂的读者需求和多态的数据类型,图书馆的资源服务模式将是由多角度、多层次的服务模式交融构成的完整服务体系。
  2 现代信息技术在电子资源服务中的应用分析
  2.1 云计算技术在资源发现服务中的应用
  云计算技术是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络计算的发展[3],是图书馆资源发现服务的技术保障和资源整合的关键。高校图书馆利用云计算技术有三种服务模式[4],即:IaaS(基础框架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和SaaS(软件即服务)。IaaS模式可以通过提供虚拟机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服务。在服务过程中,图书馆无需管理基础设施就可以控制相关程序的应用,图书馆利用IaaS基础设施构建一个虚拟环境,在实现资源优化整合的同时还能够满足用户资源共建共享的需求。PaaS模式通过提供一个开发平台为用户提供服务,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PaaS的平台建立资源索引库,构建一个可以统一控制的元数据整合中心,通过预索引的方式整合多个学术出版机构的资源,及时向云端用户提供相应的资源发现服务。SaaS模式通过以应用作为服务提供给用户,是云计算应用最广泛的方式。在图书馆电子资源服务平台搭建过程中,基础网络设施、运作平台以及系统升级维护的工作由相关提供商负责,高校图书馆只需购买相应软件就可以为用户提供服务。云端资源以SaaS技术为基础可以将不同数字图书馆的异构资源集成到统一Web站点,为用户提供统一的检索接口,有效的提高了电子资源利用率以及图书馆之间电子资源互补的能力。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资源发现系统是一种主动发现,用户根据自己的检索意图,可以发现并挖掘资源仓储,资源发现系统为用户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空间,扩展了用户视野。同时,资源发现系统极大地降低了对用户信息获取能力的要求。资源发现系统在图书馆资源服务中的应用,实现了资源的深度融合,在检索范围、速度和结果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
  2.2 大数据技术在个性化服务中的应用
  大数据是指数量庞大、数据增长率高、数据多样化的数据集合,大数据的出现让隐藏的世界逐渐被人们熟知,其对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功能为图书馆推出个性化定制服务提供可能。高校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主要体现信息服务模式、服务内容、服务时空的个性化方面[5]。
  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利用大数据3R原理[6](Reach、Relevance、Resilienc),推出个性化服务,以满足读者需求,如通过对用户细分来确定核心用户群,利用大数据技术选定核心用户(Reach)。通过收集与分析用户的阅读偏好、读者背景(性别、家庭状况、教育背景等)、用户社交数据等,绘制用户多维情景模式,从中提取出用户的内在关联性,最后以数据的形式勾勒出最为贴切的用户画像(Relevance),从而促进高校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更为精准、有效。根据画像模型为用户画像并将生成的画像存储到画像信息库,向用户推出个性化定制服务(Resilienc)。
  大数据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是将用户信息、海量资源、智能设备数据、业务数据等信息进行整理、融合、挖掘、分析,形成基于用户需求与开展服务所需的各类数据集合信息,提高图书馆资源服务过程中的个性化、精准化的程度。
  2.3 移动服务在图书馆泛在化服务中的应用
  移动服务是通过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使用移动互联网提供的应用和服务[7],是指利用移动终端通过移动服务平台将图书馆的服务送到用户身边的服务。
  国内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最早开始于2000年的短信息服务[8]。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WAP网站逐渐兴起,2010年后移动互联技术开始在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服务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的方式和内容多样化。从服务方式来看,目前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的主要服务方式有:(1)WAP网站。基于移动互联技术利用移动终端提供WAP网站服务,用户可以利用WAP网站进行馆藏目录检索、数据库查询等操作。(2)APP。APP服务是指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上安装APP应用,实现对图书馆资源的访问,同时还能够向读者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实时资讯服务、信息订阅服务等。(3)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的出现实现了与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系统的消息互通,用户通过名称查找、扫描二维码或他人推荐等方式来订阅高校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平台向用户提供图书推荐、消息公告、新书动态等服务。   从服务内容来看,目前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的主要内容有:(1)借阅查询。基于移动终端的图书馆借阅查询服务,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就可以进行图书的检索和预约、新书通知、研讨空间的预约、图书馆座位预约等,同时还可以了解图书馆概况、开放时间、部门设置、服务分布、借阅规则等信息。(2)参考咨询。高校图书馆基于移动服务的参考咨询方式多样化,其中包括:电话咨询、在线咨询、QQ或微信咨询等方式。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即可随时随地进行咨询,圖书馆工作人员同样会通过即时性通讯工具解答用户的疑问,大大提高了咨询效率。(3)资源检索与利用。资源检索与利用服务包括馆藏书目查询、多媒体资源、学术资源检索、电子图书借阅等服务。
  移动服务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丰富了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让服务更具主动性与专业性。随着 5G 技术在移动图书馆中的应用,图书馆电子资源服务逐步向便捷化、精准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为读者打造了一个“无所不在、超越时空”的服务环境。
  3 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电子资源服务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对电子资源云服务系统的规划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资源发现服务,由于知识库存储在云端,可实现资源的全网域发现和检索。首先,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云存储技术为本馆的电子资源进行整合,并利用云计算技术对资源整合的过程进行控制,从而明确揭示各类资源的分布状态和获取方式,建立完善的元数据储存系统和资源服务系统。其次,云计算技术是高校图书馆联盟之间实现电子资源共建共享服务最好的方式。由于资金的限制,我国高校图书馆在电子资源的服务过程中普遍存在“重信息,轻服务”的问题[9],高校图书馆大都以自我为中心展开电子资源的建设,电子资源数量及种类不尽相同,高校图书馆间的动态共享云服务平台建设缺乏整体规划,造成了资源的重复建设与资源的更新不及时。
  3.2 个性化服务缺乏与大数据技术的充分融合
  目前,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服务中的个性化服务存在大数据技术应用不够深入等问题[5]。高校图书馆应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在数据挖掘基础之上实现智能化的信息服务。另外,高校图书馆对于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用户群体,很难满足其信息需求的多元化[10]。馆内服务即便存在微信公众号推文、最新消息推荐等,但还存在无法准确识别不同用户的兴趣和关注点的问题。而且,大多数研究中对于为读者进行用户画像的构建过程中,仅仅是针对用户群体静态的历史数据进行预测分析的,并没有对信息资源本身的内容进行相似度匹配,从而导致个性化推荐的信息并不能精确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3.3 缺乏对移动服务的重视与投入
  高校图书馆以移动互联技术为支撑的移动服务,由于对其缺乏重视与投入,存在服务手段不丰富、服务平台推广力度弱以及服务功能不完善、内容不全面的问题[11]。(1)移动服务手段不丰富。笔者根据对河北省部分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平台的调研,发现大部分高校都具备WAP网站、APP、微信公众平台,但是部分高校图书馆尚未开通微博平台。(2)移动服务平台推广力度弱。目前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都具备包括APP、微信公众号在内的一系列的移动服务平台,但是高校图书馆重视平台的建设,忽视了对平台的推广,因此部分平台在刚开始使用时的使用率较高,后期由于用户的关注度降低,一些平台已经停止内容的更新。(3)移动服务功能不完善、内容不全面。首先,一些移动APP只能够提供最基本的服务[12],比如休息提醒、一键检索等较为基础实用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用户的体验感,并且移动检索APP软件,检索导航设置复杂[13],缺乏对读者的引导性,交互形式单一,未来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其次,高校图书馆搭建的移动服务平台尚未根据移动平台的差异性满足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且未能全面整合高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服务内容不够深入,没有为用户提供具备学校鲜明特色的服务。
  4 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电子资源服务的优化策略
  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服务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优化:第一,充分利用云计算技术建立全网域的资源发现服务系统,为用户提供更精准的发现服务;第二,加强大数据技术与个性化服务的融合,更准确的挖掘出用户的潜在需要,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第三,提高对移动服务的重视程度,加大对移动服务的投入,与移动互联技术结合,为用户提供更人性化与智能化的移动服务,增强用户使用移动服务的体验感。
  4.1 构建融合式多种资源发现服务大系统
  云计算技术的应用给图书馆信息资源存储与服务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高校图书馆应充分通过云计算平台整合馆内及馆际之间的资源与服务,构建融合多种资源的电子资源服务系统。基于云计算的资源发现系统可以采用两种模式,第一,单纯的云计算服务模式。这种模式依托典型的SaaS架构,所有数据、服务部署在云端,图书馆无需在软件、硬件以及专业技术人员方面进行投入,所有的数据存储和管理都由“云”来完成。由于这种方式是完全的托管方式,图书馆减少了对系统的投入。第二种方式是混合的服务模式。这种模式将庞大的中心索引库及系统仍存放在云端,部分数据(敏感数据)部署在本地服务器,本地服务器负责响应用户,并与云端数据及本地数据交互,而以SaaS 的模式提供检索服务。
  将云计算技术用于电子资源的服务中,图书馆的工作重点不再是如何获取和管理数据,而是将重点转移到如何从相对集中的海量数据集群中挖掘出用户真正需要的知识,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以及如何通过大规模协同处理方式,降低信息处理的成本,提高效率。
  4.2 开启个性化服务模式
  未来高校图书馆应将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等技术与用户特点、行为数据相结合[14],从而更加精准地预测用户未来的阅读行为以及偏好,更加有针对性地向用户提供个性化推荐服务。高校图书馆应完善电子资源检索页面,提供个性化检索条件,例如:通过设置某些限制条件,为用户筛选掉无用信息,提供最为准确的资源;设置多种检索条件,使用户有选择的余地,方便用户根据自身检索习惯去获取所需求的信息,提高个性化检索服务的准确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可视化技术,为文献之间的关联程度以及知识的相关性以图表或者其他形式清晰的展示给用户,并客观地给出相关文献的学术评价,让个性化推送服务更加人性化。   4.3 加大移動服务方面的投入
  高校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5G技术的特点,将其与移动服务相结合,使移动服务的环境更广,大大节省用户的时间,提高移动服务的利用效率。从用户角度来看,用户的体验感对于移动服务而言尤为重要。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移动互联技术,打造万物互联的情景,实现多种形式的交互,使数据资源、物理空间与移动终端建立起多向的交互关系,让用户通过屏幕就能具有“身临其境”般的体验。此外,移动APP的开发方兴未艾,高校图书馆应重视移动APP 的设计,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为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与良好的用户体验,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使移动APP可以自动根据周围环境调节阅读界面的亮度、根据用户习惯定时提醒等,让移动服务更加人性化与智能化。
  5 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电子资源已成为高校读者利用图书馆的首要资源。高校图书馆应积极进行转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不断适应信息环境的变化以满足读者需求的多样化,加快电子资源服务体系建设,为读者提供高效快捷的电子资源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影,杨楠,李佳.电子资源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现代情报,2012,32(8):141-146.
  [2]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计量指南(2007年)[EB/OL].(2013-06-25)[2021-05-01]. http://www.scal.edu.cn/gczn/gzzn/jlzz/20070412.
  [3]熊莉君,张灿,张福阳.云计算图书馆的大数据知识服务研究[J].图书情报导刊,2021,6(3):19-25.
  [4]黄艺铭.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模式[J].图书馆学刊,2019,41(4):122-126.
  [5]孟艳芳.基于大数据技术场域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模式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6):91-93.
  [6]薛岩.美国图书馆用户大数据项目实践及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4(1):51-55.
  [7]吴吉义,李文娟,黄剑平,等.移动互联网研究综述[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5,45(1):45-69.
  [8]宋恩梅,袁琳.移动的书海:国内移动图书馆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36(5):34-48.
  [9]佟文君.基于云服务的高校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40(10):63-64.
  [10]李宝.基于用户画像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资源推荐服务设计[J].新世纪图书馆,2021(4):68-75.
  [11]马秀峰,董同强.5G技术场域中的图书馆移动服务:特征与框架[J].图书馆学研究,2020(1):2-6,15.
  [12]王可慧,高建忠,毛瑞江,等.基于情境交互的高校图书馆移动App服务分析及探究[J].图书馆,2020(10):96-103,110.
  [13]魏佳.“双一流”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网络调查研究[J].图书馆杂志,2021,40(4):69-76.
  [14]申云凤.基于多重智能算法的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模型[J].中国电化教育,2019(11):66-72.
  作者简介:张钦恒(1997),男,河北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数字图书馆。
  (收稿日期:2021-05-15 责任编辑:张静茹)
  Research on Optimizing Strategies of University Library’s Electronic Resource
  Service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Zhang Qin-heng
  Abstract:Under the conditions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lectronic resource services have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university library services.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electronic resources and electronic resource services in university libraries,?and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big data technology and mobile service technology in library electronic resource service.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constructing a large integrated multi-resource discovery service system, carrying out a personalized service based on big data technology,enriching the way and content of mobile services and other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are proposed.
  Keywords:Information Technology; University Library; Electronic Resource Services; Optimization Strategy
其他文献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已成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杭州市拱墅区16家社区图书馆引进不同的社会力量运营管理为例,通过分析社会力量运营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提供借鉴参考。
构建成人高等教育资助体系是促进我国教育公平,维护我国社会公正的必要手段之一。对成人高校的学生进行资助,不仅会为国家带来好处,对社会、高校以及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应基于人力资本理论、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及资本转化理论的基础之上,从政府、社会以及学校三个层面入手,构建出适合成人高校学生的教育资助体系,为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持续向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当前,新冠肺炎仍处于关键的防控时期,高校档案工作面临巨大挑战.以长江职业学院为例,从疫情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等方面,对疫情防控中的高校档案工作予以探析,并提出
高职百万扩招改变了相关院校的生源结构,打破原有的管理服务模式。正确认识高职百万扩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对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思政教育的感召力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另一方面,百万扩招使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应抓住机遇,正视挑战,不断调优结构,实现思政教育供给端转型升级;抓好合力育人,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突出思政重点,加强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教育;运用好新媒体,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创新教育载体。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高校图书馆借助微信公众号发布其提供的各种阅读服务、资源、学术信息已是大势所趋。基于推文类型视角,以河北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选取8个推文评价指标,运用SPSS因子分析法对不同的推文类型进行评价分析,得出用户最感兴趣的四种推文类型。经过实践验证后发现,微信公众号的WCI指数和粉丝涨幅明显增加,进而提出有助于提升微信公众号影响力的推文发布策略,以期为其他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发展与运营提供借鉴。
研究采用肌内效贴联合电针治疗的方式,对乒乓球运动员常见的膝关节损伤进行干预,观察其治疗效果。用招募的方式纳入符合条件的乒乓球运动员60名,随机分为三组,其中肌内效贴治疗组(n=20),电针治疗组(n=20),肌内效贴联合电针组(n=20)。肌内效贴治疗组仅贴扎疗法,电针治疗组仅接受针刺疗法,联合组采用肌内效贴联合电针疗法。与治疗前相比,肌内效贴组、电针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干预后受试者VAS和WOMAC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干预后肌内效贴组和电针治疗组组间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
根据湖北省期刊协会《关于开展“湖北期刊高质量发展”征文活动的通知》精神,探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以高职院校学报为例,从加强特色栏目建设、提高编辑自身能力和素
通过阐释公共图书馆开展文化帮扶活动的意义,基于国家图书馆与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联合开展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小分队活动实践,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应从加强文化帮扶活动的过程管理,探索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建立互利共赢的协同合作思路,提升欠发达地区的文化造血能力等途径开展文化帮扶活动。
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依据性别、民族、出生年代、职业等级和单位层次五个方面,对十二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从132名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的先进事迹中概括他们的共同特质。通过对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的共同特质论述,提出高校优秀辅导员培育的具体路径。
“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的概念既有区别,又有内在的同一性。从发展成人教育走向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标志着教育事业改革已迈入新的阶段。从“成人教育”到“终身教育”经历了演变、衍变和融变等嬗变历程,该历程既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终身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构建现代教育体系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