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一直是英语四项基本技能中的弱项。本文主要探讨了将图形组织者应用于高职写作教学中,并结合小组合作和同伴互评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图形组织者在提高高职生英语写作能力方面确实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除此以外,它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图形组织者 大学英语写作 小组合作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项目“图形组织者在高职写作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CJF14009。
【中图分类号】G712.4;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8-0096-02
1.引言
作为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之一的写作,一直是高职学生的薄弱环节。在写作过程中,存在颇多问题,比如不知从何下笔,词汇量少,通篇语法错误,文不对题等。大多数学生因此对写作产生畏惧心理,且写作水平很难提高。
图形组织者是一种直观的视觉图像,能帮助学习者将信息进行有效地组织和处理,有利于信息的搜集、分析、综合及展示。它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等符号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链接,连接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Novak, 2001)。
将图形组织者应用于高职大学英语写作中,可以清楚地反映篇章的整体结构和衔接情况,有助于对文章结构的把握与分析;可以将相关信息和材料有机地组织起来,为写作做准备;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联想性构思能力,拓展写作思路,从而增强学生对英语上下文的关联感和语言组织能力;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在创造图形组织者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其写作积极性(虞应琼&陈静,2008)。本文主要探讨了图形组织者在高职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2.研究设计
2.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为西华师范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14级汉语1班的35名非英语专业学生,他们都是大一新生,其中女生31人,男生4人。
2.2 研究方法和工具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将开展行动研究直接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首先制定详细的图形组织者学习策略教学方案,其次在方案实施过程中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并在此过程中融入小组合作及同伴互评,同时收集分析数据,不断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此外,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的研究工具有课堂观察,访谈,以及问卷调查。问卷共3份,分别在研究前和研究结束时发放。研究前发放的《大学英语写作问卷调查表一》主要调查高职新生的写作兴趣,写作水平,主要写作困难以及写作策略的应用情况等;而研究结束时发放的问卷有两份:一份问卷是《大学英语写作问卷调查表二》,主要调查学生经过图形组织者策略学习后,写作兴趣是否提高,以及写作策略的掌握情况;另一份为《图形组织者在高职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的问卷调查》,旨在调查学生对图形组织者的掌握情况,以及了解图形组织者是否有助于提高高职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所有问卷均根据已有的相关调查问卷改编设计而成,且所有选项均根据李克特五级量表设定,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
2.3 研究过程
本次研究过程从2014年11月初一直持续到12月底结束。2014级汉语1班在此研究中被分为了8个小组。在研究最开始,发放了写作问卷调查表35份,调查完毕后回收有效问卷35份。然后,给学生布置了题目为The Pros and Cons of Dormitory Life的写作任务。通过批改,发现学生们在写作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语法错误层出不穷,句式简单,没有连接词,以及审题不准等等。如这篇文章要求写的是大学寝室生活的利与弊,但有不少同学却写成了是在寝室住好还是单独租房住好。通过对这篇作文的讲解引入了图形组织者。
首先在全班以此篇作文为例介绍并示范图形组织者,说明其类型、用途及具体的使用;然后开始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讨论练习这一策略,并将其应用于写作过程之中。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分别给学生讲解了树网图、蛛状图、鱼骨图等多种不同的图形组织者的绘制方法。由于研究是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受课时影响,每次写作任务大概两周完成。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后,首先进行同伴互评,然后在大学英语课上随机抽取三组同学进行其小组讨论完成绘制的图形组织者的PPT演示,其他同学则根据一固定的图形组织者评分标准(表二)为自己的小组成员打分。最后教师点评,并结合自己事先绘制的图形组织者进行评价总结。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此研究过程一共持续了一个半月,在此期间,学生共通过图形组织者完成了三篇作文,作文题目分别为:1.Online Shopping, 2.Should Smoking in Public Places Be Banned? 3. Youth Unemployment。此研究结束后,紧接着分发了问卷《大学英语写作问卷调查表二》和《图形组织者在高职大學英语写作中的应用的问卷调查》各35份,均回收有效问卷35份。最后通过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比了前后两次写作问卷的差异,并对图形组织者问卷进行了分析,以此来了解学生的进步情况。
3.结果与分析
通过SPSS软件对同伴互评后的三次图形组织者得分及作文得分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学生们的三次图形组织者分数和作文分数都成增长趋势,说明图形组织者策略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们提高了英语写作能力,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从表三可以看出,图形组织者的平均得分从最初的81.3429上涨到了83.3429,而作文得分也从最初的77.1429上涨到了79.6571。结合学生每次课堂展示的图形组织者的PPT可以看出,学生们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训练,已经基本掌握了图形组织者,能够选用不同的图形来呈现作文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对比关系等。对图形组织者的应用也从最初的关键词表述不准确,语法错误明显到后来的精确描述,用语准确。此外,学生对图形组织者的绘制也很感兴趣,不同于传统的单纯枯燥的文字描述,图形组织者需要用不同的形状,符号,颜色和文字来呈现出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热情,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并有助于帮助他们理清写作思路。 其次,通过对比研究前后的大学英语写作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有明显的提高,自信心也在不断增强。《大学英语写作问卷调查表一》中的第2项是“我不喜欢英语写作,英语写作太难了”,有51.4%的学生表示赞同。第3项“我对自己的英语写作水平不满意”,则有37.1%的学生表示赞同,认为自己对英语写作缺乏自信。《大学英语写作问卷调查表二》中的第2项和第3项与调查表一的内容一致。在研究结束后,仅有42.9%的学生表示不喜欢英语写作,25.7%的学生表明自己对写好英语作文没有自信心。这些数据都表明图形组织者在提高高职生的写作兴趣和加强他们的写作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再次,通过对比实验前后写作策略的变化也能凸显图形组织者的优势。《大学英语写作问卷调查表一》中的5,6,7项是对写作前后的策略进行调查,主要是关于是否会在写作前进行准备,及写作后是否会进行审阅修改。《大学英语写作问卷调查表二》中的18,21,22项分别与其对应一致。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实验前后的写作策略有明显变化,如表四所示,sig=0.008<0.05,说明差异存在。
同时,根据描述性统计可知,研究前的写作策略(写作调查表一N5N6N7)平均分为2.3714,而研究后的写作策略(写作调查表二N18N21N22)平均分为2.7619,这也说明了在实验前后,学生们的写作策略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比如在研究前,一些学生通常在写作前不会列提纲,也不会打草稿,提笔一蹴而就。但在学习了图形组织者之后,大多数学生都养成了写作前画图形组织者列大纲,理清文章结构的习惯,同时在写作完成后也会再次阅读进行审阅修改或者同学相互之间进行互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学生进行思考,有意义地学习,并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習能力。写作策略的变化是提高高职生大学英语写作的第一步。最后对《图形组织者在高职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的问卷调查》进行了分析。此问卷共包括13个项,每项均按照李克特五级量表设定,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对各分项的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所有选项的均值都在3.22以上,说明大多数学生对图形组织者很感兴趣,并且都认为图形组织者在他们的写作过程中作用很大,能帮助他们搜集写作资料,理清写作思路等。
3.结语
以上研究表明图形组织者在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在教学中运用图形组织者,可以引导学生在有意义的学习中进行知识的自主意义建构,实现从现有的语言认知发展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水平地跳跃。其次,图形组织者还激活了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探索式、挖掘式的高级思维模式,鼓励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有意义的语言学习取代了传统的不利于目的语习得的通过灌输和机械记忆的被动语言学习(林芳芳&赵敏娜, 2007)。最后,小组合作和同伴互评还能促进班级的凝聚力,并且让集体智慧为学习个体所共享。但是由于时间限制,本次研究持续的时间不长,且在同伴互评和教师监控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希望能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更好地将图形组织者应用于除写作之外的其他教学方面。
参考文献:
[1]Novak, Joseph D. T he Theory Underlying Concept Maps and How to Construct Them [Z]. Cornell University, 2001.
[2]林芳芳&赵敏娜.结构图策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项《大学英语阅读与写作》课堂上的行动研究[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10):50-54.
[3]吴凡.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理论及实践研究 [D]. 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9.
[4]虞应琼&陈静.图形组织者在英语篇章写作中的运用[J]. 宜宾学院学报,2008(11):86-88.
作者简介:
文敏琳(1984-),女,汉族,四川南充市人,西华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法研究。
【关键词】图形组织者 大学英语写作 小组合作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项目“图形组织者在高职写作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CJF14009。
【中图分类号】G712.4;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8-0096-02
1.引言
作为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之一的写作,一直是高职学生的薄弱环节。在写作过程中,存在颇多问题,比如不知从何下笔,词汇量少,通篇语法错误,文不对题等。大多数学生因此对写作产生畏惧心理,且写作水平很难提高。
图形组织者是一种直观的视觉图像,能帮助学习者将信息进行有效地组织和处理,有利于信息的搜集、分析、综合及展示。它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等符号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链接,连接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Novak, 2001)。
将图形组织者应用于高职大学英语写作中,可以清楚地反映篇章的整体结构和衔接情况,有助于对文章结构的把握与分析;可以将相关信息和材料有机地组织起来,为写作做准备;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联想性构思能力,拓展写作思路,从而增强学生对英语上下文的关联感和语言组织能力;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在创造图形组织者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其写作积极性(虞应琼&陈静,2008)。本文主要探讨了图形组织者在高职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2.研究设计
2.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为西华师范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14级汉语1班的35名非英语专业学生,他们都是大一新生,其中女生31人,男生4人。
2.2 研究方法和工具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将开展行动研究直接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首先制定详细的图形组织者学习策略教学方案,其次在方案实施过程中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并在此过程中融入小组合作及同伴互评,同时收集分析数据,不断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此外,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的研究工具有课堂观察,访谈,以及问卷调查。问卷共3份,分别在研究前和研究结束时发放。研究前发放的《大学英语写作问卷调查表一》主要调查高职新生的写作兴趣,写作水平,主要写作困难以及写作策略的应用情况等;而研究结束时发放的问卷有两份:一份问卷是《大学英语写作问卷调查表二》,主要调查学生经过图形组织者策略学习后,写作兴趣是否提高,以及写作策略的掌握情况;另一份为《图形组织者在高职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的问卷调查》,旨在调查学生对图形组织者的掌握情况,以及了解图形组织者是否有助于提高高职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所有问卷均根据已有的相关调查问卷改编设计而成,且所有选项均根据李克特五级量表设定,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
2.3 研究过程
本次研究过程从2014年11月初一直持续到12月底结束。2014级汉语1班在此研究中被分为了8个小组。在研究最开始,发放了写作问卷调查表35份,调查完毕后回收有效问卷35份。然后,给学生布置了题目为The Pros and Cons of Dormitory Life的写作任务。通过批改,发现学生们在写作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语法错误层出不穷,句式简单,没有连接词,以及审题不准等等。如这篇文章要求写的是大学寝室生活的利与弊,但有不少同学却写成了是在寝室住好还是单独租房住好。通过对这篇作文的讲解引入了图形组织者。
首先在全班以此篇作文为例介绍并示范图形组织者,说明其类型、用途及具体的使用;然后开始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讨论练习这一策略,并将其应用于写作过程之中。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分别给学生讲解了树网图、蛛状图、鱼骨图等多种不同的图形组织者的绘制方法。由于研究是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受课时影响,每次写作任务大概两周完成。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后,首先进行同伴互评,然后在大学英语课上随机抽取三组同学进行其小组讨论完成绘制的图形组织者的PPT演示,其他同学则根据一固定的图形组织者评分标准(表二)为自己的小组成员打分。最后教师点评,并结合自己事先绘制的图形组织者进行评价总结。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此研究过程一共持续了一个半月,在此期间,学生共通过图形组织者完成了三篇作文,作文题目分别为:1.Online Shopping, 2.Should Smoking in Public Places Be Banned? 3. Youth Unemployment。此研究结束后,紧接着分发了问卷《大学英语写作问卷调查表二》和《图形组织者在高职大學英语写作中的应用的问卷调查》各35份,均回收有效问卷35份。最后通过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比了前后两次写作问卷的差异,并对图形组织者问卷进行了分析,以此来了解学生的进步情况。
3.结果与分析
通过SPSS软件对同伴互评后的三次图形组织者得分及作文得分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学生们的三次图形组织者分数和作文分数都成增长趋势,说明图形组织者策略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们提高了英语写作能力,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从表三可以看出,图形组织者的平均得分从最初的81.3429上涨到了83.3429,而作文得分也从最初的77.1429上涨到了79.6571。结合学生每次课堂展示的图形组织者的PPT可以看出,学生们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训练,已经基本掌握了图形组织者,能够选用不同的图形来呈现作文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对比关系等。对图形组织者的应用也从最初的关键词表述不准确,语法错误明显到后来的精确描述,用语准确。此外,学生对图形组织者的绘制也很感兴趣,不同于传统的单纯枯燥的文字描述,图形组织者需要用不同的形状,符号,颜色和文字来呈现出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热情,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并有助于帮助他们理清写作思路。 其次,通过对比研究前后的大学英语写作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有明显的提高,自信心也在不断增强。《大学英语写作问卷调查表一》中的第2项是“我不喜欢英语写作,英语写作太难了”,有51.4%的学生表示赞同。第3项“我对自己的英语写作水平不满意”,则有37.1%的学生表示赞同,认为自己对英语写作缺乏自信。《大学英语写作问卷调查表二》中的第2项和第3项与调查表一的内容一致。在研究结束后,仅有42.9%的学生表示不喜欢英语写作,25.7%的学生表明自己对写好英语作文没有自信心。这些数据都表明图形组织者在提高高职生的写作兴趣和加强他们的写作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再次,通过对比实验前后写作策略的变化也能凸显图形组织者的优势。《大学英语写作问卷调查表一》中的5,6,7项是对写作前后的策略进行调查,主要是关于是否会在写作前进行准备,及写作后是否会进行审阅修改。《大学英语写作问卷调查表二》中的18,21,22项分别与其对应一致。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实验前后的写作策略有明显变化,如表四所示,sig=0.008<0.05,说明差异存在。
同时,根据描述性统计可知,研究前的写作策略(写作调查表一N5N6N7)平均分为2.3714,而研究后的写作策略(写作调查表二N18N21N22)平均分为2.7619,这也说明了在实验前后,学生们的写作策略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比如在研究前,一些学生通常在写作前不会列提纲,也不会打草稿,提笔一蹴而就。但在学习了图形组织者之后,大多数学生都养成了写作前画图形组织者列大纲,理清文章结构的习惯,同时在写作完成后也会再次阅读进行审阅修改或者同学相互之间进行互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学生进行思考,有意义地学习,并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習能力。写作策略的变化是提高高职生大学英语写作的第一步。最后对《图形组织者在高职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的问卷调查》进行了分析。此问卷共包括13个项,每项均按照李克特五级量表设定,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对各分项的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所有选项的均值都在3.22以上,说明大多数学生对图形组织者很感兴趣,并且都认为图形组织者在他们的写作过程中作用很大,能帮助他们搜集写作资料,理清写作思路等。
3.结语
以上研究表明图形组织者在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在教学中运用图形组织者,可以引导学生在有意义的学习中进行知识的自主意义建构,实现从现有的语言认知发展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水平地跳跃。其次,图形组织者还激活了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探索式、挖掘式的高级思维模式,鼓励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有意义的语言学习取代了传统的不利于目的语习得的通过灌输和机械记忆的被动语言学习(林芳芳&赵敏娜, 2007)。最后,小组合作和同伴互评还能促进班级的凝聚力,并且让集体智慧为学习个体所共享。但是由于时间限制,本次研究持续的时间不长,且在同伴互评和教师监控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希望能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更好地将图形组织者应用于除写作之外的其他教学方面。
参考文献:
[1]Novak, Joseph D. T he Theory Underlying Concept Maps and How to Construct Them [Z]. Cornell University, 2001.
[2]林芳芳&赵敏娜.结构图策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项《大学英语阅读与写作》课堂上的行动研究[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10):50-54.
[3]吴凡.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理论及实践研究 [D]. 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9.
[4]虞应琼&陈静.图形组织者在英语篇章写作中的运用[J]. 宜宾学院学报,2008(11):86-88.
作者简介:
文敏琳(1984-),女,汉族,四川南充市人,西华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