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学生在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课堂教学中,情景瞬息万变,情况错综复杂,各种意料之外的事件难以避免。
一、引发课堂“意外”的因素
(一)教师因素
如:教师在课堂上偶尔出现口齿不清、口误、发音错误、板书错误等引发课堂骚乱。
(二)学生因素
1.学生控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如:当学生在打瞌睡,或做小动作时,教师提问,他们的一脸茫然或答非所问等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
2.学生故意捣乱。如:有时教师发音口误,几个爱表现的人会有意大声重复;或有些学生故意找老师或同学的问题;或有个别学生在课堂上故意捣乱,与同学打闹、嬉戏。
3.学生闹纠纷。如:当课堂正在正常有序进行时,突然有同学之间因点点小事起争执,轻者发生口角,重者你推我拉,互不相让,甚至大打出手。
(三)外界因素
外界环境不确定因素的介入,即便是蜜蜂、小鸟等小动物的干扰,也可能导致学生们马上注意力转移。
能否成功处理这些意外细节,毫无疑问直接影响英语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
二、课堂“意外”的处理办法
(一)抓住契机,让“意外”变成培养学生好的品质、教育学生的一次机会
教师在课堂难免出现错误,这时要诚恳地说声sorry,并加以纠正。为学生树立“知错能改!”的好榜样。把出错归咎于自己的疏忽大意,并以此鼓励学生学习应该一丝不苟,对待错误要坦诚,请教要真诚。
(二)因势利导,让“意外”变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机会
对一只小鸟的介入,教师可以利用已学的知识,设置问题。如:教师可以指着小鸟问What’s that?部分同学会回答:It’s a bird.教师继续指定还在开小差而没有回答的学生,让他回答。并且引导后进学生,帮助他们完成正确的回答。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如果还没有学习bird单词,教师及时补充单词bird。教师还可以远离小鸟,运用What’s that?句型,与学生进行问答。
在中、高段年级,学习了What can ...do?或 What is ...doing?或There is a ....句型。教师可以综合所有这些句型进行提问,并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回答。
在成功转移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为学生的口语训练也提供了一次真实的场景。学生更乐意真实情景下英语对话。加深了学生对单词和句型的印象,学习得也更透彻。
(三)随机应变,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心灵的启迪
面对不经意间出现“意外”情景,产生尴尬的局面,教师不但不能视而不见,溜之大吉,更不能把自己当成是灭火器。反而应该灵机一动,随机应变去启迪学生的心灵。
比如在教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形容词的比较级时,首先呈现older,younger,等词及句型:A is____ than B。为了让学生在情景中训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我先举例:I am older than you;My pencil is shorter than yours .然后,要求学生们对身边真实事物进行比较。几分钟时间准备后,一名较胖男生高高举起手,表示他要展示自己的成果。经过我的点头同意后,他站起来一边笑一边说:I am fat .But A is fatter than me .从他的表情来看,明显没怀善意。而且几个调皮的学生更是高声附和:Yes ,A is fatter than him .A是班上胖胖的男生之一,但他非常腼腆也很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随着教室里“哧哧”笑声一片,A男生脸“唰”的一下红得像苹果,随即低下了头。如果此时教师随意搪塞或匆忙转到别的环节,不仅助长取笑同学的不正之风,而且伤害那些无辜的学生。不利于班级团结友爱。我不急不躁,态度温和但严肃地解释说:A is not fat,he is strong .He can carry the large bottle of water from the first floor for us .He can take the heavy things .He can ....He is stronger than us .He is helpful .“Yes.”当我解释到这里时,一群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道。而且A男生也自信地站起来,并秀出手臂肌肉说:I am strong .I am stronger than you .接着,我解释fat和strong区别。最后强调选词恰当的重要性。这样,不仅讲解了知识,缓解了尴尬的课堂气氛,还营造了团结、友爱、和谐的班级之风。
处理课堂“意外”是我们教师必备的一门技巧。更是教師爱心和耐心的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对待学生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切忌粗暴训斥、指责或讥讽。有时耐心地转化“意外”,往往会带来惊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陈兴瑞.虚拟现实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4) :88.
一、引发课堂“意外”的因素
(一)教师因素
如:教师在课堂上偶尔出现口齿不清、口误、发音错误、板书错误等引发课堂骚乱。
(二)学生因素
1.学生控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如:当学生在打瞌睡,或做小动作时,教师提问,他们的一脸茫然或答非所问等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
2.学生故意捣乱。如:有时教师发音口误,几个爱表现的人会有意大声重复;或有些学生故意找老师或同学的问题;或有个别学生在课堂上故意捣乱,与同学打闹、嬉戏。
3.学生闹纠纷。如:当课堂正在正常有序进行时,突然有同学之间因点点小事起争执,轻者发生口角,重者你推我拉,互不相让,甚至大打出手。
(三)外界因素
外界环境不确定因素的介入,即便是蜜蜂、小鸟等小动物的干扰,也可能导致学生们马上注意力转移。
能否成功处理这些意外细节,毫无疑问直接影响英语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
二、课堂“意外”的处理办法
(一)抓住契机,让“意外”变成培养学生好的品质、教育学生的一次机会
教师在课堂难免出现错误,这时要诚恳地说声sorry,并加以纠正。为学生树立“知错能改!”的好榜样。把出错归咎于自己的疏忽大意,并以此鼓励学生学习应该一丝不苟,对待错误要坦诚,请教要真诚。
(二)因势利导,让“意外”变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机会
对一只小鸟的介入,教师可以利用已学的知识,设置问题。如:教师可以指着小鸟问What’s that?部分同学会回答:It’s a bird.教师继续指定还在开小差而没有回答的学生,让他回答。并且引导后进学生,帮助他们完成正确的回答。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如果还没有学习bird单词,教师及时补充单词bird。教师还可以远离小鸟,运用What’s that?句型,与学生进行问答。
在中、高段年级,学习了What can ...do?或 What is ...doing?或There is a ....句型。教师可以综合所有这些句型进行提问,并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回答。
在成功转移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为学生的口语训练也提供了一次真实的场景。学生更乐意真实情景下英语对话。加深了学生对单词和句型的印象,学习得也更透彻。
(三)随机应变,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心灵的启迪
面对不经意间出现“意外”情景,产生尴尬的局面,教师不但不能视而不见,溜之大吉,更不能把自己当成是灭火器。反而应该灵机一动,随机应变去启迪学生的心灵。
比如在教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形容词的比较级时,首先呈现older,younger,等词及句型:A is____ than B。为了让学生在情景中训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我先举例:I am older than you;My pencil is shorter than yours .然后,要求学生们对身边真实事物进行比较。几分钟时间准备后,一名较胖男生高高举起手,表示他要展示自己的成果。经过我的点头同意后,他站起来一边笑一边说:I am fat .But A is fatter than me .从他的表情来看,明显没怀善意。而且几个调皮的学生更是高声附和:Yes ,A is fatter than him .A是班上胖胖的男生之一,但他非常腼腆也很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随着教室里“哧哧”笑声一片,A男生脸“唰”的一下红得像苹果,随即低下了头。如果此时教师随意搪塞或匆忙转到别的环节,不仅助长取笑同学的不正之风,而且伤害那些无辜的学生。不利于班级团结友爱。我不急不躁,态度温和但严肃地解释说:A is not fat,he is strong .He can carry the large bottle of water from the first floor for us .He can take the heavy things .He can ....He is stronger than us .He is helpful .“Yes.”当我解释到这里时,一群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道。而且A男生也自信地站起来,并秀出手臂肌肉说:I am strong .I am stronger than you .接着,我解释fat和strong区别。最后强调选词恰当的重要性。这样,不仅讲解了知识,缓解了尴尬的课堂气氛,还营造了团结、友爱、和谐的班级之风。
处理课堂“意外”是我们教师必备的一门技巧。更是教師爱心和耐心的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对待学生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切忌粗暴训斥、指责或讥讽。有时耐心地转化“意外”,往往会带来惊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陈兴瑞.虚拟现实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4)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