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语文阅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x000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学生喜欢阅读,却不一定喜欢阅读教学。传统语文阅读教学大多是从人物、情节、环境三大要素着手的,分析得详细繁杂,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才能让学生爱上阅读?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创设阅读教学情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情境创设可以有效地让学生融入到阅读课堂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和思考。本文针对如何创设语文阅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探究。
  关键词: 语文阅读 创设情境 兴趣激发
  阅读是人生中的必需品,它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更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悟人生、开阔眼界。余秋雨先生曾说:“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由此可见阅读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语文阅读的魅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当积极地创设情境,努力营造轻松愉悦的阅读学习氛围,为国家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高阅读水平的学生。
  一、重视阅读教学导语,创设能奠定教学基调的阅读情境
  在一堂课中,导语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好的导语往往可以奠定一堂课的整体基调,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导语的形式是多样的,猜谜语、表演、问答、运用多媒体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式,都能够让课前导语变得更加丰富。在教学过程中,最后一节课往往是学生最疲惫的时候,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导语创设阅读教学情境。例如,学习《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地指向窗外说道:“现在正是冬至,窗外还留有雪的身影,想必在这个冬天大家都领略到了冬天的好与坏了吧。那老师想问问,在你们的心中,这个冬天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在学生纷纷讨论回答的时候,教师趁势说道:“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谁领略过济南的冬天,虽然我们现在并没有身在济南,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老舍先生的文章一睹济南冬天的美,现在就让我们读一读文章吧。”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从消极疲惫的情绪中走出来,使课堂变得活跃起来。所以,良好的导语有利于奠定良好的阅读教学课堂的基调,让学生处在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之中,能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进行课内课外阅读指导,创设提高阅读能力的阅读情境
  新课改下,语文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体现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所以,为了更好地完善阅读教学,教师应当特别注重对课内教程的开发与改进,积极地将课外的阅读学习资源和学生自己的生活感悟等纳入到语文阅读教学中。这不仅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更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实践能力,切实让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生活情趣,让学生从语文的阅读中探索人类社会历史与人文的变迁。由此可见语文阅读与生活密切相关。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所掌握的阅读知识和阅历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例如进行课外拓展。课外拓展的形式是十分丰富的,如课后感悟、仿照学写、比较阅读、鉴赏评论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心中有数,通过课文的内容、课文写作的方式、学生的学习水平等确定和采用与课文切合的教学形式。值得注意的是,课外阅读的拓展、延伸是需要学生对文章有一定的理解和思考的,学生只有有了自己的体验、感悟,才能够在深入文章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感情同文章结合起来,构建属于情感体验,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自然地将文章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进而产生更强烈的阅读欲望。总之,社会处处有语文,社会处处用语文。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创设生动形象的阅读情境
  初中生,其形象思维能力是极其活跃的,生动、鲜活、有趣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的想象力丰富起来。例如在教学《竹影》时,文中许多段落都介绍了画竹的乐趣及夜晚中竹的美丽,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作者表达的感觉,基于许多学生没有过画竹与夜观竹的切实体验,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为学生营造出观竹与画竹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五官。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有关竹子的视频,画面上展示出竹子,配上轻柔的音乐,同时,在视频中不时传来阵阵的鸟鸣声、风声、人们的欢笑声。在这种氛围下,学生会不由自主地融入,真正做到用心听、用心看。教师可以适时提问,让学生从听、看、读中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这样初中语文阅读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地让学生走入文章,让学生与作者一起观竹、画竹、享受身边的一切。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前所未有的感官审美的体验,做到真正理解作者、理解文章的主旨。同时,为了获得更好的阅读教学学习成果,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积极与学生交流,成为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学生一起共同学习与进步。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创设阅读情境,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是一项极具创造性的工作。在情景式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生为本,运用符合学生认知的教学方式及手段,努力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做到让学生乐于阅读、自主阅读。只有这样,我国的语文阅读教学才能实现更大的进步,才能实现理想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辛纬国.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2]代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D].渤海大学,2014.
  [3]赵吟杏.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境教学[D].苏州大学,2007.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数学教学必须针对以往应试教育模式下的种种弊端积极进行调整,不仅要改变教学方法,更要积极改变教学的理念,全面深入地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新时期新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新需求,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改变传统的课堂角色分配,保障学生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并通过兴趣培养、教学方法创新等多种途径,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摘 要: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能够运用知识进行发现与创造的创新型人才,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教师要改变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学习情感的激发,开展兴趣导学、问题导学、质疑问难,带领学生打开创新之门,走进探究的世界,促进学生知识、技能与情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创新能力 兴趣导学 问题导学 质疑问难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培养创新型人才
摘 要: 学生应该做到按照要求准确地默写出相关内容。但在实际默写过程中,很多同学经常出现错别字,无论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还是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无论是平时练习,还是考试,甚至是中考。古诗词默写书写错误,不仅影响学生考试成绩更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本文通过对初中生古诗文默写常见错别字的调查,探究分析学生书写错别字的类型,结合语文教学实际,深入探究纠正学生错别字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古诗文默写
摘 要: 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在1957年提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尤金·奈达借鉴了转换生成学说,并创造性地把它运用到翻译理论中。本文从乔姆斯基的理论出发,讨论二者的紧密联系,揭示语言学理论对翻译理论的重大影响。  关键词: 转换生成语法 逆转换 动态对等  一、引言  近代以来,西方翻译理论的一大特点是把翻译问题纳入语言学的研究领域[1]。翻译理论研究迎来语言学转向——每一种翻译理论都是以某种语言学
摘 要: 河北省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指出,从2018年起,本省升入高中的学生将实行新的考试招生制度。按照新的制度设计,高考科目只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其中英语可以一年两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高校的招生要求,从另外的六门学科,即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思想政治、历史中选择三科成绩计入高考总分。从这个制度设计看,无疑提升了语文学科在高考中的地位。语文教师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考试招生改革,充满憧憬,
摘 要: 高中语文对于高中学生现阶段的学习及今后的语文知识习得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生在这个时期面临高考的压力,需要较高的语文水平支撑他们的成绩。除此之外,其他学科的学习也需要语文做铺垫,良好的语文水平能够提高他们学习其他学科的能力。因此,学好高中语文不仅是现阶段的重点任务,而且是为今后的路程打下基础。但传统的死板的教育方法远远不能满足这样的教学目标,因此,就需要依赖先进的教学技术辅助,在巧妙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事物,在各行各业中,出现了诸多“互联网 ”,在教育行业中,也有人提出使用“互联网 ”,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事实上,早在多年以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就已经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作者发现了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教学中要想恰当地用好多媒体,真正发挥多媒体的
教了这么多年书,一直认为诵读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后自己读,课堂45分钟老师能多讲就尽量多讲。然而最近教《诗词五首》使我改变了想法,我发现原来诵读在语文教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事情是这样的:这学期以来我发现学生背诵的速度很慢,一篇课文教了许久,还是有很多人无法按时完成背诵任务。那天我教《诗词五首》时就想着放慢速度在诵读方面指导学生,从而让他们尽量在课堂上把这几首诗背诵出来。没想到我随意的一个决定却收
摘 要: 课堂导入不但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而且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语文课堂 艺术导入法 教学方法  课堂导入是一门艺术,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若能掌握好这门艺术,则可以使整个课堂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课堂导入的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我结合教学实践,归纳出以下几种。  一、故事导入法  课堂导入太过死板,很难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