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术史家称蒙克为“世纪末”的艺术家,其作品反映了欧洲整整一代人的最真实精神面貌。正如存在主义哲学家尼采、叔本华所描述的那样,他是哲学家式的艺术家,尘世的悲哀凄苦、无处不在的死亡、灵魂深处的恐惧、邪恶残忍的女性与无助扭曲的情欲贯穿其一生的艺术主旨,用“表现主义”、“象征主义”这些由来已久的概念来阐述蒙克的艺术,并不足以概括其全部本质和内涵,他用激烈扭曲的笔触和极端的主观意识开辟了新的艺术道路:即艺术创作最重要的职责不是迎合大众的安全感需求,而是对存在本质的探求。
【关键词】:存在主义;自主性表现;恐惧;死亡
第一章 自主性的表现
蒙克说:“我要描写的是那种触动我心灵的眼睛的线条和色彩。画我所见,画我所感。”面对一个即遂转变的时代,粉饰太平的艺术,“画我所见”即是记忆经验之作,以极端主观的荒诞手法将现实中的实体为动机,回忆中的实体为对象,过往尚未平复的恐惧和彷徨为内容。这些所谓“活着”的人,就是存在主义哲学家所描述的人的主观。与其说是现实表象世界,不如说是精神内心。从美学的观点来看,他激烈又直观的宣告和制造不安恐惧是自主性表达的语言方式,背离了当时挪威自然主义派所主张的解剖学上的精确性法则,也违反了幻想主义那种纤毫毕现的精密画法,道德的沦丧,人性的批判和生命的恐惧跃然于画布上,在题材运用的过程中创新的表达方式以及已获陈述的概念中演绎出的新的绘画语言从而传递事物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这种实验性的语言至20世纪才被运用,即实体性以及由其塑造过程所形成结构的本体语言这更新了绘画表达方式,它不是封闭的,不是沿袭传统,不是隐藏在迎合一般市民心理诉求的艺术表达形式之后,因而一般观众的最轻微反应是“谩骂与嘲笑”也是在所难免。不仅是题材、主题形象和色彩的暗示,蒙克创造了一个新的语言体系--不论主题和题材人物形象,用线条笔触色彩相互交织、刮擦、磨损所形成的视觉图象,有时是为了强调画中人物的轮廓,有时是主张造型的突出, 这种不断创作而又覆盖毁坏而又再度创作的实验正是他压抑凄苦的的童年在画布上得以宣泄的最好方式, 这些沉重的主题来表现他切身经历的对生存和死亡的感受, 给人以强烈的主观意识和个性色彩.当反叛性的创作观念并不拘泥于题材,诉诸于颜料和画布变成为直接表达个人思想及经验工具的过程之中,我们依稀可以看见那个“世纪末”的景象,迷途的欲望深渊和无法逃脱的死亡阴影的怪圈,生命的焦躁和无奈交织在一起。他是用整个的心灵殚精竭虑所创作的。如果艺术家不能像蒙克那样本着愤世嫉俗的良知,不加掩饰表达内心,顽强固执地坚持自我风格,那么最终他们终究会自绝于艺术生命,堙没在岁月的尘埃之中了。
第二章 “世界图像”的再造
既然“模仿论”遭到抛弃,那么创作就不能像以往的方法那样去写了。品图斯的说法,艺术“不是现实,而是精神”。这就是说,艺术作品是作家主观的产物,作家根据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观察、体验、认识和想象,重新构想一个能表达他认为是精神实质的世界模样来。他坚称,印象派的自然主义并不适合于自己的艺术,他的美学追求融和了夸张与扭曲的色彩、线条,丰富画面的表现力,为的就是把“巨大的、包容一切的感情和思想”传达给读者,以取得惊世骇俗的效果。这对后来如马蒂斯,毕加索等艺术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三章 非理性思维-死亡与恐惧
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以来的理性原则(包括伦理、道德、法律、宗教等)在世纪末遭到怀疑和否定,由尼采的强力意志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哲学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汇合而成的非理性思维得以萌芽。直觉、梦幻、荒诞,意识流等成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审美观,让人发现其生命的冲动和本能,本体即那个“基本的自我”推开理性支配下的那个不真实的“寄生的自我”。迪伦马特十分推崇这类手段,称它是一种“风格的极致”。正是这种伴随终生的死亡深深地浸透着他的精神世界中,当他拿起画笔涂抹色彩的时候,恐惧就争先恐后的涌上来,无论什么题材,即使是画与人物毫不相干的风景,那些看似欢快笔触后都不可避免的带上死亡的印记。如作品《不安》中,画面色彩以凄厉的血红色晚霞和神秘鬼魅的橄榄绿湖面交相呼应,在旋转的动感和无措的眩晕中,绘画性和视觉性降低到了最低点。天空与水流的扭动曲线,充满粗犷、强烈的节奏与桥的粗壮挺直的斜线形成鲜明的对比,桥上挤满骷髅般的人群,穿着如丧考妣,五官模糊不清,孤魂野鬼般不知前往何方, 仿佛在渐渐消没中,唯有极致的惶恐不安将他们紧紧相连,让人猛地意识到这种难以抗拒的疏离是多么真实存在.而在他作品反反复复出现的桥不就是隐喻连接的含义么,连接着生与死,爱与恨,情与欲,男与女,名与利,前世与今生。面对这幅画,我们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整个身心去迎接新时代的恐惧,体验世纪末的不安。恐惧排山倒海地向你涌来。世纪末的人们竟可以被削减为一个可有可无、可大可小的符号?!一个戴着虚无的面具的魂魄?!一个没有任何存在感的存在?!人类终将走向何处?!
“在整个世界将停止它的进程时,你的脸收揽了地球上所有的美,你的嘴唇深的像成熟的果子,但是隐藏了一丝痛苦。一个僵死的微笑出现在你的嘴角,死亡即要来临,那条曾经世世代代束缚过人们精神的锁链已经打制出来一它将继续束缚已经出生和将要出生的世世代代的人们。”
结语
鲁迅称易卜生为“伟大的感叹号”,是因为他看到了欣欣向荣的资本主义的引暗和虚伪面。而蒙克就是世纪末美术领域的易卜生-刻意地表现死亡、忧郁和孤独,致力于对某种不确定的内心痛苦和抑郁情调绘画的研究,他将双手贴近最黑暗的深渊深处,以颤动的脆弱姿态在混沌中触摸着生死交界处,聆听着来自远古的生命呢喃,进行一种临界点的呐喊, 在充满矛盾与痛苦的现实中喁喁独行。这种惊心动魄的的心理刻画突破了欧洲自古希腊以来形成的艺术审美方式,诸如传统美学上的浪漫式恐惧-雪崩,战争,洪水,大火等自然界的神奇现象被一种神秘的内在张力所取代。 痛苦是活生生的现实,正如汉斯耶格在奥斯陆的波西米亚运动中所呼吁的那样—写下你的生活。
“这是个无情的世纪,艺术创作踟蹰在闭锁的大门之前,痛苦是活生生的现实, 蒙克带着神经质的迷狂来到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凝视了81年。他毫无顾忌的超越世俗,超越“道德”,袒露真情。也许正式这种迷狂成就了他的艺术,成就了这位世界艺术的伟大天才。”
参考文献:
[1]毛良鸿。《爱德华·蘩克一一近代人类心灵的肖像画家》.《世界美术》,1981年第02期美术出版社,1988
[2]李蒲星《西方美术文化发晨史》.湘: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3]刘从星《蒙克》.吉:吉林美术出版社,2002
[4]何正广《世界名画家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
【关键词】:存在主义;自主性表现;恐惧;死亡
第一章 自主性的表现
蒙克说:“我要描写的是那种触动我心灵的眼睛的线条和色彩。画我所见,画我所感。”面对一个即遂转变的时代,粉饰太平的艺术,“画我所见”即是记忆经验之作,以极端主观的荒诞手法将现实中的实体为动机,回忆中的实体为对象,过往尚未平复的恐惧和彷徨为内容。这些所谓“活着”的人,就是存在主义哲学家所描述的人的主观。与其说是现实表象世界,不如说是精神内心。从美学的观点来看,他激烈又直观的宣告和制造不安恐惧是自主性表达的语言方式,背离了当时挪威自然主义派所主张的解剖学上的精确性法则,也违反了幻想主义那种纤毫毕现的精密画法,道德的沦丧,人性的批判和生命的恐惧跃然于画布上,在题材运用的过程中创新的表达方式以及已获陈述的概念中演绎出的新的绘画语言从而传递事物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这种实验性的语言至20世纪才被运用,即实体性以及由其塑造过程所形成结构的本体语言这更新了绘画表达方式,它不是封闭的,不是沿袭传统,不是隐藏在迎合一般市民心理诉求的艺术表达形式之后,因而一般观众的最轻微反应是“谩骂与嘲笑”也是在所难免。不仅是题材、主题形象和色彩的暗示,蒙克创造了一个新的语言体系--不论主题和题材人物形象,用线条笔触色彩相互交织、刮擦、磨损所形成的视觉图象,有时是为了强调画中人物的轮廓,有时是主张造型的突出, 这种不断创作而又覆盖毁坏而又再度创作的实验正是他压抑凄苦的的童年在画布上得以宣泄的最好方式, 这些沉重的主题来表现他切身经历的对生存和死亡的感受, 给人以强烈的主观意识和个性色彩.当反叛性的创作观念并不拘泥于题材,诉诸于颜料和画布变成为直接表达个人思想及经验工具的过程之中,我们依稀可以看见那个“世纪末”的景象,迷途的欲望深渊和无法逃脱的死亡阴影的怪圈,生命的焦躁和无奈交织在一起。他是用整个的心灵殚精竭虑所创作的。如果艺术家不能像蒙克那样本着愤世嫉俗的良知,不加掩饰表达内心,顽强固执地坚持自我风格,那么最终他们终究会自绝于艺术生命,堙没在岁月的尘埃之中了。
第二章 “世界图像”的再造
既然“模仿论”遭到抛弃,那么创作就不能像以往的方法那样去写了。品图斯的说法,艺术“不是现实,而是精神”。这就是说,艺术作品是作家主观的产物,作家根据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观察、体验、认识和想象,重新构想一个能表达他认为是精神实质的世界模样来。他坚称,印象派的自然主义并不适合于自己的艺术,他的美学追求融和了夸张与扭曲的色彩、线条,丰富画面的表现力,为的就是把“巨大的、包容一切的感情和思想”传达给读者,以取得惊世骇俗的效果。这对后来如马蒂斯,毕加索等艺术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三章 非理性思维-死亡与恐惧
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以来的理性原则(包括伦理、道德、法律、宗教等)在世纪末遭到怀疑和否定,由尼采的强力意志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哲学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汇合而成的非理性思维得以萌芽。直觉、梦幻、荒诞,意识流等成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审美观,让人发现其生命的冲动和本能,本体即那个“基本的自我”推开理性支配下的那个不真实的“寄生的自我”。迪伦马特十分推崇这类手段,称它是一种“风格的极致”。正是这种伴随终生的死亡深深地浸透着他的精神世界中,当他拿起画笔涂抹色彩的时候,恐惧就争先恐后的涌上来,无论什么题材,即使是画与人物毫不相干的风景,那些看似欢快笔触后都不可避免的带上死亡的印记。如作品《不安》中,画面色彩以凄厉的血红色晚霞和神秘鬼魅的橄榄绿湖面交相呼应,在旋转的动感和无措的眩晕中,绘画性和视觉性降低到了最低点。天空与水流的扭动曲线,充满粗犷、强烈的节奏与桥的粗壮挺直的斜线形成鲜明的对比,桥上挤满骷髅般的人群,穿着如丧考妣,五官模糊不清,孤魂野鬼般不知前往何方, 仿佛在渐渐消没中,唯有极致的惶恐不安将他们紧紧相连,让人猛地意识到这种难以抗拒的疏离是多么真实存在.而在他作品反反复复出现的桥不就是隐喻连接的含义么,连接着生与死,爱与恨,情与欲,男与女,名与利,前世与今生。面对这幅画,我们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整个身心去迎接新时代的恐惧,体验世纪末的不安。恐惧排山倒海地向你涌来。世纪末的人们竟可以被削减为一个可有可无、可大可小的符号?!一个戴着虚无的面具的魂魄?!一个没有任何存在感的存在?!人类终将走向何处?!
“在整个世界将停止它的进程时,你的脸收揽了地球上所有的美,你的嘴唇深的像成熟的果子,但是隐藏了一丝痛苦。一个僵死的微笑出现在你的嘴角,死亡即要来临,那条曾经世世代代束缚过人们精神的锁链已经打制出来一它将继续束缚已经出生和将要出生的世世代代的人们。”
结语
鲁迅称易卜生为“伟大的感叹号”,是因为他看到了欣欣向荣的资本主义的引暗和虚伪面。而蒙克就是世纪末美术领域的易卜生-刻意地表现死亡、忧郁和孤独,致力于对某种不确定的内心痛苦和抑郁情调绘画的研究,他将双手贴近最黑暗的深渊深处,以颤动的脆弱姿态在混沌中触摸着生死交界处,聆听着来自远古的生命呢喃,进行一种临界点的呐喊, 在充满矛盾与痛苦的现实中喁喁独行。这种惊心动魄的的心理刻画突破了欧洲自古希腊以来形成的艺术审美方式,诸如传统美学上的浪漫式恐惧-雪崩,战争,洪水,大火等自然界的神奇现象被一种神秘的内在张力所取代。 痛苦是活生生的现实,正如汉斯耶格在奥斯陆的波西米亚运动中所呼吁的那样—写下你的生活。
“这是个无情的世纪,艺术创作踟蹰在闭锁的大门之前,痛苦是活生生的现实, 蒙克带着神经质的迷狂来到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凝视了81年。他毫无顾忌的超越世俗,超越“道德”,袒露真情。也许正式这种迷狂成就了他的艺术,成就了这位世界艺术的伟大天才。”
参考文献:
[1]毛良鸿。《爱德华·蘩克一一近代人类心灵的肖像画家》.《世界美术》,1981年第02期美术出版社,1988
[2]李蒲星《西方美术文化发晨史》.湘: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3]刘从星《蒙克》.吉:吉林美术出版社,2002
[4]何正广《世界名画家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