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冯友兰先生在《心猿人》一书中曾说,“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觉解是人思维的自我意识。觉解不同,人生境界不同。竭力登之垄岗之上,左右张望,以罔市利,此乃功利境界。“存其心养其性,“尽其心知其性”者,此乃天地境界。然则,如何“存其心养其性”其首要一点则是孟子所言之“不动心”。
【关键词】:不动心;养气;知言;四端
一.心有主则不动
《孟子公孙丑上》一篇,公孙丑有言:“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回答曰:“我四十不动心。”孔子“四十不惑”,孟子“四十不动心”,不惑乃不动心的根源之一。除此之外再加上无所畏难的君子情操以及无所畏惧的大丈夫精神,不动心犹运于掌上。因此朱熹将“不动心”解释为“无畏难、无畏惧,无所疑”。但何以无畏难、无畏惧、无所疑。若心空虚茫然,神识散乱无所落定则往往困难重重,畏惧不已,疑惑不堪。反之,“梨虽无主,吾心有主”,则可达到孟子之“不动心”。因此不动心首先要求心中有主。
孟子认为万物皆有性,山有山之性,水有水之性,而人所以异于禽兽之处在于人有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齐宣王坐于名堂之上,有牵牛以衅钟者,宣王见牛恐惧发抖不堪觳觫而不忍杀之,命以羊替换,即所谓恻隐之心。恻乃伤之切也;隐乃痛之深也。悯其伤之切痛之深而生不忍人之心。仁者必与利者相异,仁者宽宏恻袒,不计较大小强弱之私。利者左右张望而罔市利,人皆以为贱。仁乃最尊贵的爵位,最安稳的居所。纵家财万贯不若天爵之仁。因此孟子曰:“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吾何慊乎哉?”此乃主宰人心四端之一“仁”。“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羞,指因自己不善而耻,恶指因他人不善而耻。羞恶之心所发之义在孟子一书中不胜枚举,此处不做详述。需要说明的是孟子主张的“义”是内在的。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曰:“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曰:“异于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不识长马之长也,无以异于长人之长与?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告子认为白马之白,是因为外在颜色使我们判断它为白。因此,义是道德行为的判断,其依据在于外在的经验世界。例如我们尊敬年长的人是因为其年龄大,所以我们尊敬他。但孟子认为,白马之所以是白的不是因为马的颜色,而是由于我们心中关于白的概念。正如尊敬长者不是因为其年龄大,而是源于人心中固有的善。因此,义乃羞恶所发之端。羞恶二者,皆由心所致。心是统摄性的本体。因此义是源自于心的,而非外物,即义乃心有所主之。除仁、义外君子还需辞让之心与是非之心。朱熹解释“辞,解使去己也。让,推以与人也。”“是,知其善而以为是也。非,知其恶而以为非也。”去己与人恭敬之礼也,知善恶是非之智也。此四心对应着“仁、义、礼、智”。“仁、义、礼、智”存于心,心便有主则可不动矣。
二、义理之大勇与血气之小勇
上文已阐明人倘若达到天地境界其表现之一为孟子的“不动心”。何以不动心,心有所主则能不动。然而从表象上来看动心与不动心体现在行为层面上的大勇与小勇之分。公孙丑追问孟子不动心的方法。孟子以大小勇之分进行解释。可见勇与心之间含义甚密。勇由心所发,所发之勇在孟子看来“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非心性之勇也,此乃血气之小勇。反之当生命与正义相违背时“舍生而取义者”乃性情之正,义理之自然。
具体来说,孟子在文中区分了三种勇的表现。分别是北宫黝之勇,梦施舍之勇与曾子之勇。三种勇的表现方式不同,层次不同。首先北宫黝之勇。黝是有名的勇士.南淮子将其称乘坐庸人制胜之勇.其关键点在于"必胜".也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境况.孟子把庸人之勇视作感情冲动或血气所发的小勇.其养勇的方法是尖刃刺身而不抖,锐器戳目而不转,唯以羞辱为耻.将刺杀一国之君与刺杀卑鄙者一视同仁.这种勇士鲁夫之勇.庸人的鲁夫之勇固然可贵,但也只是勇之层次的第一阶段.因为它只是与血气有关,而且易受情感冲动的影响,.其次是孟施舍之勇“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也就是说孟施舍在两军交战过程中,其战虽不胜,但也无所畏惧,亦指上文朱熹释不动心——“无惧”。《说文解字》解释:“惧,恐也。” 是指内心的害怕,畏惧或者疑虑。这里的惧指的就是动心或者动情。因此孟施舍之勇的关键点则在于内心的无惧亦或不动心,不动情。不动心与无惧事实上是一个意思。不动心时无所畏惧,无所畏惧故而不动心。孟子进而评价北宫黝与孟施舍养勇的不同:“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约,朱熹解释为“要”,即要点,重点。意思是孟施舍相比北宫黝而言更能掌握不动心的要点。因此北宫黝与子夏相似。《四书章句集注》中朱熹认为:“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子夏,北宫黝,一个笃信外界圣明,一个无敌于他人,其相似之处在于向外寻求不动心而孟施舍与曾子,一个专守己心,一个反求诸己,其相似之处在于向内探索不动心。人内心又有“仁义礼智”发之四端,故而孟施舍比北宫黝更得不动心的要点。最后是勇的最高层次即曾子之勇。曾子对子襄说:“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在这里反是自我反省的意思。缩,朱熹解释为:“缩,直也”。竖直之直,后来引申为正直的直。褐宽博,《孟子集注》称:“褐,毛布。宽博,宽大之衣,贱者之服。”惴,使动用法,意思是使“褐宽博”惴。所以上句可理解为:自我反思而没有正义,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在褐宽博等卑贱的人面前我也不会使他们惴惴不安。反之,“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意思是自我反思,正义在我这里,纵使千军万马,我也会所向披靡,勇往直前。因此曾子的勇是由外向内更深一层的反思。即前文所提“觉解”——思维的自我意识。正是由于觉解存在,人才与动物有所异。动物生存而人思考。思维的自我意识是由人心中所存的义理而牵动。义理类似于西方哲学所说的理性——rational knowledge,理性是来自于天赋还是后天培养出来的孟子认为:义理所发自四端,四端是人固有的。故而曾子之勇乃义理所发之大勇。
综上所述,孟子谈不动心时区分了三种不同层次的勇。一者,北宫黝的鲁夫之勇,虽坚韧但仅仅是向外所求的血气之勇。二者,孟施舍之勇,力求内心的无惧,已经从北宫黝的向外所求转向向内心的研究。三者,曾子之用,不仅要向内诉求还要有自我意识的觉解。觉解不同,人生境界不同。“存其心养其性,“尽其心知其性”者,此乃天地境界。天地境界就是孟子所言之“不动心”。
参考文献:
[1] 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97:338.
[2] 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卷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7.
[3] 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194.
[4]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64.
[5] 晁福林.孟子“浩然之气”说探论[J].文史哲,2004(2).
[6] 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M].上海书店出 版 社,2004:126-127.
【关键词】:不动心;养气;知言;四端
一.心有主则不动
《孟子公孙丑上》一篇,公孙丑有言:“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回答曰:“我四十不动心。”孔子“四十不惑”,孟子“四十不动心”,不惑乃不动心的根源之一。除此之外再加上无所畏难的君子情操以及无所畏惧的大丈夫精神,不动心犹运于掌上。因此朱熹将“不动心”解释为“无畏难、无畏惧,无所疑”。但何以无畏难、无畏惧、无所疑。若心空虚茫然,神识散乱无所落定则往往困难重重,畏惧不已,疑惑不堪。反之,“梨虽无主,吾心有主”,则可达到孟子之“不动心”。因此不动心首先要求心中有主。
孟子认为万物皆有性,山有山之性,水有水之性,而人所以异于禽兽之处在于人有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齐宣王坐于名堂之上,有牵牛以衅钟者,宣王见牛恐惧发抖不堪觳觫而不忍杀之,命以羊替换,即所谓恻隐之心。恻乃伤之切也;隐乃痛之深也。悯其伤之切痛之深而生不忍人之心。仁者必与利者相异,仁者宽宏恻袒,不计较大小强弱之私。利者左右张望而罔市利,人皆以为贱。仁乃最尊贵的爵位,最安稳的居所。纵家财万贯不若天爵之仁。因此孟子曰:“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吾何慊乎哉?”此乃主宰人心四端之一“仁”。“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羞,指因自己不善而耻,恶指因他人不善而耻。羞恶之心所发之义在孟子一书中不胜枚举,此处不做详述。需要说明的是孟子主张的“义”是内在的。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曰:“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曰:“异于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不识长马之长也,无以异于长人之长与?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告子认为白马之白,是因为外在颜色使我们判断它为白。因此,义是道德行为的判断,其依据在于外在的经验世界。例如我们尊敬年长的人是因为其年龄大,所以我们尊敬他。但孟子认为,白马之所以是白的不是因为马的颜色,而是由于我们心中关于白的概念。正如尊敬长者不是因为其年龄大,而是源于人心中固有的善。因此,义乃羞恶所发之端。羞恶二者,皆由心所致。心是统摄性的本体。因此义是源自于心的,而非外物,即义乃心有所主之。除仁、义外君子还需辞让之心与是非之心。朱熹解释“辞,解使去己也。让,推以与人也。”“是,知其善而以为是也。非,知其恶而以为非也。”去己与人恭敬之礼也,知善恶是非之智也。此四心对应着“仁、义、礼、智”。“仁、义、礼、智”存于心,心便有主则可不动矣。
二、义理之大勇与血气之小勇
上文已阐明人倘若达到天地境界其表现之一为孟子的“不动心”。何以不动心,心有所主则能不动。然而从表象上来看动心与不动心体现在行为层面上的大勇与小勇之分。公孙丑追问孟子不动心的方法。孟子以大小勇之分进行解释。可见勇与心之间含义甚密。勇由心所发,所发之勇在孟子看来“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非心性之勇也,此乃血气之小勇。反之当生命与正义相违背时“舍生而取义者”乃性情之正,义理之自然。
具体来说,孟子在文中区分了三种勇的表现。分别是北宫黝之勇,梦施舍之勇与曾子之勇。三种勇的表现方式不同,层次不同。首先北宫黝之勇。黝是有名的勇士.南淮子将其称乘坐庸人制胜之勇.其关键点在于"必胜".也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境况.孟子把庸人之勇视作感情冲动或血气所发的小勇.其养勇的方法是尖刃刺身而不抖,锐器戳目而不转,唯以羞辱为耻.将刺杀一国之君与刺杀卑鄙者一视同仁.这种勇士鲁夫之勇.庸人的鲁夫之勇固然可贵,但也只是勇之层次的第一阶段.因为它只是与血气有关,而且易受情感冲动的影响,.其次是孟施舍之勇“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也就是说孟施舍在两军交战过程中,其战虽不胜,但也无所畏惧,亦指上文朱熹释不动心——“无惧”。《说文解字》解释:“惧,恐也。” 是指内心的害怕,畏惧或者疑虑。这里的惧指的就是动心或者动情。因此孟施舍之勇的关键点则在于内心的无惧亦或不动心,不动情。不动心与无惧事实上是一个意思。不动心时无所畏惧,无所畏惧故而不动心。孟子进而评价北宫黝与孟施舍养勇的不同:“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约,朱熹解释为“要”,即要点,重点。意思是孟施舍相比北宫黝而言更能掌握不动心的要点。因此北宫黝与子夏相似。《四书章句集注》中朱熹认为:“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子夏,北宫黝,一个笃信外界圣明,一个无敌于他人,其相似之处在于向外寻求不动心而孟施舍与曾子,一个专守己心,一个反求诸己,其相似之处在于向内探索不动心。人内心又有“仁义礼智”发之四端,故而孟施舍比北宫黝更得不动心的要点。最后是勇的最高层次即曾子之勇。曾子对子襄说:“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在这里反是自我反省的意思。缩,朱熹解释为:“缩,直也”。竖直之直,后来引申为正直的直。褐宽博,《孟子集注》称:“褐,毛布。宽博,宽大之衣,贱者之服。”惴,使动用法,意思是使“褐宽博”惴。所以上句可理解为:自我反思而没有正义,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在褐宽博等卑贱的人面前我也不会使他们惴惴不安。反之,“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意思是自我反思,正义在我这里,纵使千军万马,我也会所向披靡,勇往直前。因此曾子的勇是由外向内更深一层的反思。即前文所提“觉解”——思维的自我意识。正是由于觉解存在,人才与动物有所异。动物生存而人思考。思维的自我意识是由人心中所存的义理而牵动。义理类似于西方哲学所说的理性——rational knowledge,理性是来自于天赋还是后天培养出来的孟子认为:义理所发自四端,四端是人固有的。故而曾子之勇乃义理所发之大勇。
综上所述,孟子谈不动心时区分了三种不同层次的勇。一者,北宫黝的鲁夫之勇,虽坚韧但仅仅是向外所求的血气之勇。二者,孟施舍之勇,力求内心的无惧,已经从北宫黝的向外所求转向向内心的研究。三者,曾子之用,不仅要向内诉求还要有自我意识的觉解。觉解不同,人生境界不同。“存其心养其性,“尽其心知其性”者,此乃天地境界。天地境界就是孟子所言之“不动心”。
参考文献:
[1] 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97:338.
[2] 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卷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7.
[3] 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194.
[4]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64.
[5] 晁福林.孟子“浩然之气”说探论[J].文史哲,2004(2).
[6] 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M].上海书店出 版 社,2004: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