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学阶段困扰教师、家长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就是学生强烈的逆反心理。需要教师从多方面入手,攻坚克难,有效解决这一难题。
[关键词] 青春期;逆反心理;原因分析;疏导措施
处于逆反期的学生不仅脾气暴躁,而且容易产生对抗情绪。这就需要教师从多方面进行探讨,对这一问题攻坚克难,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对号入座,找到产生强烈逆反心理的原因
一般而言,逆反心理的产生与青春期的来临关系密切。一是进入初中之后,由于生理上的变化明显,孩子往往一时之间难以适应,害怕与恐惧心理随之产生。突如其来的身体变化,让孩子在心理上否定了之前发展起来的一些良好本质。二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他们有“长大成人”的自我感觉,觉得已经不是小学阶段那天真可爱的“小屁孩”了。自我意识的膨胀让他们自以为自己的思想观念趋于成熟,自尊心极强,不容别人说他们的不是,尤其会排斥“干预”他们的人。一旦老师、家长对自己表示出不满或否定,就难以接受,甚至认为是找自己的“茬”,由此出现不受管教、排斥对抗等情况。这样一来,孩子總觉得家长老师总把他们当小孩看。随着心理摩擦的增多,到犟嘴、顶撞等不满表现的出现,孩子从内心的消极抵触到语言、行为上的抵触,逆反心理越来越强,有时甚至到了不管对错,专门和家长老师对着干的地步。细细分析,这些都是造成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关键性因素。
二、对症下药,采取有效措施细致进行调节与疏导
当然,家庭环境不同,教师结构不同,往往对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影响不同。这就需要家长、教师对号入座,找准不同导致不同学生逆反心理的关键性因素,有针对性地予以消除。但是,最基本的调节和疏导方法还是要牢牢把握。
一是深入研究青春期孩子生理、心理特征,有意识地在一些恰当的场合或用一些巧妙的办法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身生理变化,及时消除孩子由于生理上的一些显著变化或突如其来的生理反应而产生恐惧、羞怯心理。例如,家长如果在和孩子一同看电视的时候遇到男女间亲热的镜头,不应该立即转换频道或有意不去再看电视,而应该根据孩子的反应巧妙引导,既要让孩子感到父母把自己像大人一样看待,同时还要避免让孩子产生尴尬的想法。如此一来,父母与孩子之间就不至于形成一道藩篱,把内中的思想或情感相隔起来。在学校中也是一样,一旦遇到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自感隐秘的反应的时候,老师不是回避,而是正确地面对。二是懂得尊重孩子,尤其是时刻注意避免伤及孩子的自尊。一旦孩子出现错误,一定要意识到对于这一特殊时期的孩子,方式方法是第一位的。对一个自感正确的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方法不是让他听在强迫中承认错误,而是让他在成熟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尤其是对于比较优秀而自尊心极强的学生,给下马威或杀一杀“威风”、压一压“傲气”的想法千万不能有,更不能动不动就以“你这么优秀而犯这样低级的错误”等之类的话去刺激、讽刺、嘲笑,那样,只能是把一个原本优秀的孩子培养成一个与自己作对的人。三是不要轻易地否定孩子的想法或做法,哪怕有显明的局限或思想的错误认识,也要懂得孩子能说、敢说要比把真实的想法藏到心里不说要好得多,也要懂得通过恰当的方式或寻找机会进行针对性的调节和矫正。千万不可操之过急,千万不可就事论事,更不能用自己的粗暴把孩子排除在群体之外。
三、趁早引导,教育学生认识叛逆心理的危害程度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逆反心理也需及早预防。在孩子进入这一特殊期之前,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有预防或化解的准备。一是用心理实验结果或典型心理案例教育学生,通过心理知识宣传、举办心理知识讲座、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活动,让学生及早认识青春期叛逆心理对自身的危害程度。二是及早找准突破口,释放自我压力或心理负担。即使学生有了逆反的苗头,也不要大惊小怪。要让自己明白,中学生具有叛逆心理也属正常之事,也并非完全就是坏事。孩子敢于叛逆,至少说明孩子还有自我意识,还有渴望的东西,还有渴望认可或自由的心理。为此,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所求,了解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帮助孩子解决内心的困扰和外在的矛盾。
总之,消除孩子青春期的逆反心理再难,也需要我们攻坚克难;预防孩子出现叛逆心理再繁,也需要我们及早消解。
参考文献:
[1]朱效桂.浅谈学生逆反心理的疏导[J].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1(1).
[2]曾坤.浅谈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的疏导[J].时代教育,2016(21).
(责任编辑:文宝)
[关键词] 青春期;逆反心理;原因分析;疏导措施
处于逆反期的学生不仅脾气暴躁,而且容易产生对抗情绪。这就需要教师从多方面进行探讨,对这一问题攻坚克难,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对号入座,找到产生强烈逆反心理的原因
一般而言,逆反心理的产生与青春期的来临关系密切。一是进入初中之后,由于生理上的变化明显,孩子往往一时之间难以适应,害怕与恐惧心理随之产生。突如其来的身体变化,让孩子在心理上否定了之前发展起来的一些良好本质。二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他们有“长大成人”的自我感觉,觉得已经不是小学阶段那天真可爱的“小屁孩”了。自我意识的膨胀让他们自以为自己的思想观念趋于成熟,自尊心极强,不容别人说他们的不是,尤其会排斥“干预”他们的人。一旦老师、家长对自己表示出不满或否定,就难以接受,甚至认为是找自己的“茬”,由此出现不受管教、排斥对抗等情况。这样一来,孩子總觉得家长老师总把他们当小孩看。随着心理摩擦的增多,到犟嘴、顶撞等不满表现的出现,孩子从内心的消极抵触到语言、行为上的抵触,逆反心理越来越强,有时甚至到了不管对错,专门和家长老师对着干的地步。细细分析,这些都是造成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关键性因素。
二、对症下药,采取有效措施细致进行调节与疏导
当然,家庭环境不同,教师结构不同,往往对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影响不同。这就需要家长、教师对号入座,找准不同导致不同学生逆反心理的关键性因素,有针对性地予以消除。但是,最基本的调节和疏导方法还是要牢牢把握。
一是深入研究青春期孩子生理、心理特征,有意识地在一些恰当的场合或用一些巧妙的办法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身生理变化,及时消除孩子由于生理上的一些显著变化或突如其来的生理反应而产生恐惧、羞怯心理。例如,家长如果在和孩子一同看电视的时候遇到男女间亲热的镜头,不应该立即转换频道或有意不去再看电视,而应该根据孩子的反应巧妙引导,既要让孩子感到父母把自己像大人一样看待,同时还要避免让孩子产生尴尬的想法。如此一来,父母与孩子之间就不至于形成一道藩篱,把内中的思想或情感相隔起来。在学校中也是一样,一旦遇到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自感隐秘的反应的时候,老师不是回避,而是正确地面对。二是懂得尊重孩子,尤其是时刻注意避免伤及孩子的自尊。一旦孩子出现错误,一定要意识到对于这一特殊时期的孩子,方式方法是第一位的。对一个自感正确的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方法不是让他听在强迫中承认错误,而是让他在成熟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尤其是对于比较优秀而自尊心极强的学生,给下马威或杀一杀“威风”、压一压“傲气”的想法千万不能有,更不能动不动就以“你这么优秀而犯这样低级的错误”等之类的话去刺激、讽刺、嘲笑,那样,只能是把一个原本优秀的孩子培养成一个与自己作对的人。三是不要轻易地否定孩子的想法或做法,哪怕有显明的局限或思想的错误认识,也要懂得孩子能说、敢说要比把真实的想法藏到心里不说要好得多,也要懂得通过恰当的方式或寻找机会进行针对性的调节和矫正。千万不可操之过急,千万不可就事论事,更不能用自己的粗暴把孩子排除在群体之外。
三、趁早引导,教育学生认识叛逆心理的危害程度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逆反心理也需及早预防。在孩子进入这一特殊期之前,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有预防或化解的准备。一是用心理实验结果或典型心理案例教育学生,通过心理知识宣传、举办心理知识讲座、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活动,让学生及早认识青春期叛逆心理对自身的危害程度。二是及早找准突破口,释放自我压力或心理负担。即使学生有了逆反的苗头,也不要大惊小怪。要让自己明白,中学生具有叛逆心理也属正常之事,也并非完全就是坏事。孩子敢于叛逆,至少说明孩子还有自我意识,还有渴望的东西,还有渴望认可或自由的心理。为此,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所求,了解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帮助孩子解决内心的困扰和外在的矛盾。
总之,消除孩子青春期的逆反心理再难,也需要我们攻坚克难;预防孩子出现叛逆心理再繁,也需要我们及早消解。
参考文献:
[1]朱效桂.浅谈学生逆反心理的疏导[J].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1(1).
[2]曾坤.浅谈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的疏导[J].时代教育,2016(21).
(责任编辑:文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