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改变,学校才会改变;课堂高效,教育才会高效。建校之初,我们便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立足点,把以“学”为中心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价值取向,努力建设以“学”为中心的课堂。经过六年的探索,我们逐渐形成了流程化常规管理、学生学习能力建設课程、“一模三核六策略”课堂模式、“三环四步”备课模式四大版块课堂教学改革策略。
一、基于学习环境优化的课堂流程管理
课堂流程可以让课堂管理保持一致性和连贯性,让课堂组织有序,让课堂内发生的事情变得可预测,从而使教学能够不被打断,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学习。通过听随堂课不难发现,我们的课堂管理往往是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去管理课堂的活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管理往往变成了管教。由于表述上的模糊,班级制度不能起到规范学生行为的作用。因此,在很多的课堂上,我们发现上课铃响以后,学生还无法安静;因为找不到铅笔或者要去上厕所而打乱课堂教学节奏。这样学生用于学习的时间自然就会减少,课堂效率也会大打折扣。
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管理,让我们的教学效率更高?我们通过制定流程,进行训练让学生形成习惯,以使课堂环境保持最优化状态,使教学顺利进行。例如我们制定如下流程:铃响后,学生要1.快速回座位(教师竖起一个手指表示);2.放下手中东西(教师竖起两个手指表示);3.停止交谈(教师竖起三个手指表示);4.眼睛看老师(教师竖起四个手指表示)。学生按照以上流程每天坚持演练,教师通过手势进行引导,最终形成习惯。
其实,学生课堂上发生的大多数行为问题都是因为没有遵守一定的课堂流程,而不是因为品行。那么我们可以先预想一下课堂上可能发生什么,从而制定相应的流程,让学生一开始就知道他们在课堂学习环境中要做什么。这些流程作为在课堂上所有行为和活动的指示和指导,目的是增加学习时间,减少课堂干扰,有效组织教学。比如找不到铅笔该怎么办?需要上厕所时该怎么办?有问题该怎么办?教师通过制定这些流程,让学生安心,感觉有所依靠。流程不一定要非常详细,但需要有一定规律性,最好是班级所有任课教师采用相同的流程。在制定流程时再配以相应的手势,会更容易实施。
二、基于学习能力建设的学生行为训练
经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很大,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于是,我们用课程的形式进行了学生学习能力建设训练。
我们编印了《基于学生小组合作建设的学习生活一体化评价体系的无痕成长共同体建设和实施》《基于教学模式流程的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训练》。学校保证上课和训练的时间,并要求班主任和辅导员同时进班上课。例如,在开学第一周,学校要进行基于学生小组合作建设的学习生活一体化评价体系的学习,三年级以上所有学生全部参训。在第七周和第八周,我们推行了学生课堂规范的学习与考核。这些行为训练课程的实施,明显收到以下
效果:
一是让学生变个体为团队。以前,学生们的表现与别人无关,现在加入了学习共同体,激发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在团队里,学生们互相帮助、互相提醒、互相督促,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各种行为和精神面貌发生巨大
改变。
二是让学生变听众为讲师。在课堂上,学生由往常的听众或者旁观者变成了学习的亲历者,变成了小组内的讲师。因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只要开展小组合作,小组内必须人人发言。小组成员遇到学习障碍、表达障碍,小组的其他成员责无旁贷,必须帮助暂时落后的小
伙伴。
三是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高效课堂上,学生们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了主动学习。更多的时候,大家在学习指引帮助下,开展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体验到更多的学习乐趣,享受到更多学习成功的
喜悦。
完善的考核评价是保证高效课堂的工作正确有序地进展的关键。学校制定了完善的评价考核制度,例如,在完善学习共同体建设过程中,在评价时间上有每堂课的评价、每日的评价、每周的评价、每月的评价、每学期的评价;在评价方式上有班级的评价方式、宿舍的评价方式、科任课的评价,并且所有的评价都以小组为单位,产生合力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评价有序了,考核到位了,每一个环节保证到位了,也就意味着课堂高效了。
三、基于学习方式转变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并不在于“上好课”,而在于赋予每个学生学习权,给学生挑战更高水准的机会。因此,我们让课堂走向倾听,“以任何儿童的发言都很精彩”为前提来组织教学,让每位教师都甘愿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构筑自主的课堂。我们努力寻找一种渐进的改革方式,提出了课堂教学的三个核心原则,即:1.每节新授课至少要有一个学生自学内容。2.每节新授课至少有一个学生自己找问题的环节。3.每节新授课至少有一个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
我们要求教师备课时把上述“三个核心”纳入教学环节,同时改变听课的方式。教师们在听课时全部坐到学生中间,让听课成为协助教师参与课堂实践的“参与学习”方式。以往,活跃的意见交锋、巧妙的提问和诱导展现戏剧性高潮的课堂被视为好课,如今我们评课时更关注学生的学,看学生是否安静沉着,是否能拓展自己的可能性。
具体而言,我们强调“四学五明”。
“四学五明”关注教师的教,更关注学生的学;注重学习目标,更注重学习过程;强调自主学习,更强调小组合作;关注学习方式,更关注学习效果。
四学(学生):个体自学、 组内合学、 班级展学、 考核促学。
五明(老师):课前明要求、自学明进展、合学明问题、展学明关键、评测明效果。
第一步:学生自学,自己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标注出疑难问题。教师上课前要明确学习要求、目标、方法;学生自学时要明查自学的进度及效果。
第二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组织下,组员提出学习问题,通过组内小展示的形式解决部分问题。教师明晰学生组内学习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第三步:学生各小组派代表进行班级大展示活动。教师展学时要明辨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并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讲解和示范。
第四步:学生完成检测纠错并整理纠错本。教师评测后要对学生的掌握、达标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为安排下一步学习活动提供依据。
“四学五明”是一种教学流程,也是一种教学法,其核心涵义是建立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目的是让学习变成一种与教科书的相遇与对话,与伙伴们的相遇与对话,与自己的相遇与对话;整个过程是师生基于对话的冲刺与挑战。具体的教学策略包括:
1.电子书包应用策略。学校建设iPad电子教室,为学生配备电子书包,将学科内容、学习工具、课外书籍电子化,推广应用“微课程”技术,实施“翻转课堂”,用电子互动的方式为教师和学生搭建学习互动平台,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持。
2.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班级内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课堂学习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小组的优秀与个人的优秀挂钩,与期末综合评价融合。中低年级采用“班级银行”的方式向优秀小组的每个人发放“代金券”,期末统一组织“贸易会”。高年级则组内以强带弱,形成学生的团队合作意思。
3.课堂语言表达策略。包括学会倾听、轻语讨论系统培训和语言表达培训。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清晰的语言表述意味着思考具有条理性、逻辑性。学生通过课堂语言系统的学习,每位学生都能够更好地从书本、他人和自我对话中生成出有意义的思考。
4.课堂管理训练策略。通过制定规则,设定限度和界限,营造出以学习为中心的环境氛围。通过训练流程,让学生知道事情如何完成,进而形成习惯,无需监督或监管。
5.纠错跟踪巩固策略。在当堂练习与检测后,以小组与互帮对象为单位,互批互改、互相辅导,对做错的题目,相互标记并相互督促,利用“纠错本”进行纠错,纠错后继续跟踪批改,直到问题解决。教师对互批情况进行反馈跟踪。
6.课堂评价反馈策略。将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参与面、专注度、倾听、发言等维度以评分的形式公示于班級黑板,将个人表现纳入小组评价机制,堂堂有反馈、周周有评奖、月月有小结、期期有活动。
在此基础上,各科组也提出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如语文学科提出“丰润、 高效”的课堂;数学科组提出“简洁、高效”的课堂;英语科组提出“活泼、高效”的
课堂。
四、基于同科组的“三环四步”集体备课模式
随着高效课堂建设的深入推进,教师们自觉地意识到集体备课的重要。高效课堂的常规已经建立,很多基础性的工作不再需要教师们花费太多的精力,但是,对于高效课堂的关键环节—展学,教师们感到了棘手。教师们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要有精彩的展学,首先必须有扎实的独学和充分的合学,其次是必须有一个或几个能够打开学生思维的核心问题。大家认为:核心问题的设置关系到独学的深度、合学的广度、展学的精彩度。而一篇课文核心问题的设置,有时候以自己一人的智慧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学校在此基础上,适时出台了《东莞松山湖实验小学“三环四步”集体备课流程》。
所谓“三环”,就是在研究教材时要一环一环地考虑问题:第一环,研究本册教材总体要求;第二环,研究本组教材的教学目标;第三环,研究本篇(节)教材的教学重难点。这样环环相扣,确保目标不会偏离。
所谓“四步”,就是同年级同科几位教师按照“四步走”,落实集体备课的任务:第一步,拟定核心问题,根据教材内容确定本节课学生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第二步,编制学习指引,将核心问题放进去,根据“四学五明”教学模式,将学习要求细化为学习指引,便于学生开展独学、合学;第三步,寻找拓展材料,也就是寻找学生在拓展运用环节所需要的材料,材料应该尽可能与教材内容匹配起来;第四步,交流课后反思,这一步在完成教学之后,大家交流自己执行这份学习指引的课堂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得失,互相借鉴,同时为更好地改进后面的教学做好准备。
在“三环四步”集体备课模式下,同年级同科教师备课的针对性更强,备课效率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明显好转。
(作者单位:东莞松山湖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肖佳晓
一、基于学习环境优化的课堂流程管理
课堂流程可以让课堂管理保持一致性和连贯性,让课堂组织有序,让课堂内发生的事情变得可预测,从而使教学能够不被打断,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学习。通过听随堂课不难发现,我们的课堂管理往往是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去管理课堂的活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管理往往变成了管教。由于表述上的模糊,班级制度不能起到规范学生行为的作用。因此,在很多的课堂上,我们发现上课铃响以后,学生还无法安静;因为找不到铅笔或者要去上厕所而打乱课堂教学节奏。这样学生用于学习的时间自然就会减少,课堂效率也会大打折扣。
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管理,让我们的教学效率更高?我们通过制定流程,进行训练让学生形成习惯,以使课堂环境保持最优化状态,使教学顺利进行。例如我们制定如下流程:铃响后,学生要1.快速回座位(教师竖起一个手指表示);2.放下手中东西(教师竖起两个手指表示);3.停止交谈(教师竖起三个手指表示);4.眼睛看老师(教师竖起四个手指表示)。学生按照以上流程每天坚持演练,教师通过手势进行引导,最终形成习惯。
其实,学生课堂上发生的大多数行为问题都是因为没有遵守一定的课堂流程,而不是因为品行。那么我们可以先预想一下课堂上可能发生什么,从而制定相应的流程,让学生一开始就知道他们在课堂学习环境中要做什么。这些流程作为在课堂上所有行为和活动的指示和指导,目的是增加学习时间,减少课堂干扰,有效组织教学。比如找不到铅笔该怎么办?需要上厕所时该怎么办?有问题该怎么办?教师通过制定这些流程,让学生安心,感觉有所依靠。流程不一定要非常详细,但需要有一定规律性,最好是班级所有任课教师采用相同的流程。在制定流程时再配以相应的手势,会更容易实施。
二、基于学习能力建设的学生行为训练
经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很大,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于是,我们用课程的形式进行了学生学习能力建设训练。
我们编印了《基于学生小组合作建设的学习生活一体化评价体系的无痕成长共同体建设和实施》《基于教学模式流程的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训练》。学校保证上课和训练的时间,并要求班主任和辅导员同时进班上课。例如,在开学第一周,学校要进行基于学生小组合作建设的学习生活一体化评价体系的学习,三年级以上所有学生全部参训。在第七周和第八周,我们推行了学生课堂规范的学习与考核。这些行为训练课程的实施,明显收到以下
效果:
一是让学生变个体为团队。以前,学生们的表现与别人无关,现在加入了学习共同体,激发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在团队里,学生们互相帮助、互相提醒、互相督促,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各种行为和精神面貌发生巨大
改变。
二是让学生变听众为讲师。在课堂上,学生由往常的听众或者旁观者变成了学习的亲历者,变成了小组内的讲师。因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只要开展小组合作,小组内必须人人发言。小组成员遇到学习障碍、表达障碍,小组的其他成员责无旁贷,必须帮助暂时落后的小
伙伴。
三是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高效课堂上,学生们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了主动学习。更多的时候,大家在学习指引帮助下,开展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体验到更多的学习乐趣,享受到更多学习成功的
喜悦。
完善的考核评价是保证高效课堂的工作正确有序地进展的关键。学校制定了完善的评价考核制度,例如,在完善学习共同体建设过程中,在评价时间上有每堂课的评价、每日的评价、每周的评价、每月的评价、每学期的评价;在评价方式上有班级的评价方式、宿舍的评价方式、科任课的评价,并且所有的评价都以小组为单位,产生合力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评价有序了,考核到位了,每一个环节保证到位了,也就意味着课堂高效了。
三、基于学习方式转变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并不在于“上好课”,而在于赋予每个学生学习权,给学生挑战更高水准的机会。因此,我们让课堂走向倾听,“以任何儿童的发言都很精彩”为前提来组织教学,让每位教师都甘愿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构筑自主的课堂。我们努力寻找一种渐进的改革方式,提出了课堂教学的三个核心原则,即:1.每节新授课至少要有一个学生自学内容。2.每节新授课至少有一个学生自己找问题的环节。3.每节新授课至少有一个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
我们要求教师备课时把上述“三个核心”纳入教学环节,同时改变听课的方式。教师们在听课时全部坐到学生中间,让听课成为协助教师参与课堂实践的“参与学习”方式。以往,活跃的意见交锋、巧妙的提问和诱导展现戏剧性高潮的课堂被视为好课,如今我们评课时更关注学生的学,看学生是否安静沉着,是否能拓展自己的可能性。
具体而言,我们强调“四学五明”。
“四学五明”关注教师的教,更关注学生的学;注重学习目标,更注重学习过程;强调自主学习,更强调小组合作;关注学习方式,更关注学习效果。
四学(学生):个体自学、 组内合学、 班级展学、 考核促学。
五明(老师):课前明要求、自学明进展、合学明问题、展学明关键、评测明效果。
第一步:学生自学,自己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标注出疑难问题。教师上课前要明确学习要求、目标、方法;学生自学时要明查自学的进度及效果。
第二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组织下,组员提出学习问题,通过组内小展示的形式解决部分问题。教师明晰学生组内学习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第三步:学生各小组派代表进行班级大展示活动。教师展学时要明辨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并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讲解和示范。
第四步:学生完成检测纠错并整理纠错本。教师评测后要对学生的掌握、达标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为安排下一步学习活动提供依据。
“四学五明”是一种教学流程,也是一种教学法,其核心涵义是建立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目的是让学习变成一种与教科书的相遇与对话,与伙伴们的相遇与对话,与自己的相遇与对话;整个过程是师生基于对话的冲刺与挑战。具体的教学策略包括:
1.电子书包应用策略。学校建设iPad电子教室,为学生配备电子书包,将学科内容、学习工具、课外书籍电子化,推广应用“微课程”技术,实施“翻转课堂”,用电子互动的方式为教师和学生搭建学习互动平台,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持。
2.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班级内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课堂学习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小组的优秀与个人的优秀挂钩,与期末综合评价融合。中低年级采用“班级银行”的方式向优秀小组的每个人发放“代金券”,期末统一组织“贸易会”。高年级则组内以强带弱,形成学生的团队合作意思。
3.课堂语言表达策略。包括学会倾听、轻语讨论系统培训和语言表达培训。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清晰的语言表述意味着思考具有条理性、逻辑性。学生通过课堂语言系统的学习,每位学生都能够更好地从书本、他人和自我对话中生成出有意义的思考。
4.课堂管理训练策略。通过制定规则,设定限度和界限,营造出以学习为中心的环境氛围。通过训练流程,让学生知道事情如何完成,进而形成习惯,无需监督或监管。
5.纠错跟踪巩固策略。在当堂练习与检测后,以小组与互帮对象为单位,互批互改、互相辅导,对做错的题目,相互标记并相互督促,利用“纠错本”进行纠错,纠错后继续跟踪批改,直到问题解决。教师对互批情况进行反馈跟踪。
6.课堂评价反馈策略。将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参与面、专注度、倾听、发言等维度以评分的形式公示于班級黑板,将个人表现纳入小组评价机制,堂堂有反馈、周周有评奖、月月有小结、期期有活动。
在此基础上,各科组也提出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如语文学科提出“丰润、 高效”的课堂;数学科组提出“简洁、高效”的课堂;英语科组提出“活泼、高效”的
课堂。
四、基于同科组的“三环四步”集体备课模式
随着高效课堂建设的深入推进,教师们自觉地意识到集体备课的重要。高效课堂的常规已经建立,很多基础性的工作不再需要教师们花费太多的精力,但是,对于高效课堂的关键环节—展学,教师们感到了棘手。教师们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要有精彩的展学,首先必须有扎实的独学和充分的合学,其次是必须有一个或几个能够打开学生思维的核心问题。大家认为:核心问题的设置关系到独学的深度、合学的广度、展学的精彩度。而一篇课文核心问题的设置,有时候以自己一人的智慧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学校在此基础上,适时出台了《东莞松山湖实验小学“三环四步”集体备课流程》。
所谓“三环”,就是在研究教材时要一环一环地考虑问题:第一环,研究本册教材总体要求;第二环,研究本组教材的教学目标;第三环,研究本篇(节)教材的教学重难点。这样环环相扣,确保目标不会偏离。
所谓“四步”,就是同年级同科几位教师按照“四步走”,落实集体备课的任务:第一步,拟定核心问题,根据教材内容确定本节课学生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第二步,编制学习指引,将核心问题放进去,根据“四学五明”教学模式,将学习要求细化为学习指引,便于学生开展独学、合学;第三步,寻找拓展材料,也就是寻找学生在拓展运用环节所需要的材料,材料应该尽可能与教材内容匹配起来;第四步,交流课后反思,这一步在完成教学之后,大家交流自己执行这份学习指引的课堂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得失,互相借鉴,同时为更好地改进后面的教学做好准备。
在“三环四步”集体备课模式下,同年级同科教师备课的针对性更强,备课效率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明显好转。
(作者单位:东莞松山湖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肖佳晓